直接法的教學案例范文

時間:2023-10-16 17:06: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直接法的教學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案例教學法是基于一定的教學目標,用案例從事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對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在實際案例中引導學生主動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習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遵循隨機化原則,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將我校15屆護理專業(yè)2個班分為實驗組(共51人),采用案例教學法;對照組(共53人),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入選的2個班學生均為普招生,年齡、入學成績無顯著性差異,且兩組教材、課程時數(shù)、教學標準及授課教師均相同。

(二)實施方法

1.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授課,即“提問回顧―導入―教師講授―小結―練習―作業(yè)”。

2. 實驗組。在解剖課堂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在教學中,教師先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一個與本節(jié)教學內容相關的臨床案例,并設計提出一些相關問題,引出本節(jié)教學內容及要求,然后組織學生先研讀教材、自己思考,再分組討論、解決問題,最后教師匯總小組討論結果,運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將列出的問題逐一闡述,并小結本節(jié)內容。

(三)評價方法

1. 成績考核。教學結束后,采取統(tǒng)一命題及閉卷考試的方式,對兩組學生解剖學期末考試的平均成績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 問卷調查。教學結束后,對實驗組進行教學效果和滿意度問卷調查,發(fā)放調查問卷51份,回收51份,回收率100%。

(四)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

三、討論

1. 案例教學法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解剖學屬于形態(tài)學范疇,其中描述性語言偏多,內容相對枯燥, 因此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2. 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采用案例教學法,可將課本上枯燥的解剖學知識通過臨床案例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形象直觀,使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篇2

關鍵詞:《世界貿易組織概論》;案例教學法;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3-0244-02

建設國際貿易學科,就無法回避對于WTO理論的詮釋和傳播以及WTO實踐的觀察與總結。另外,加入WTO是跨世紀時期中國商業(yè)領域的頭等大事,有必要讓更多的在校學生了解WTO的基本運行情況,以便他們在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服務社會。所以中國大部分普通高校均開設了《世界貿易組織概論》(以下均簡稱《WTO概論》)這門課。

該課程是一門研究WTO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科,重點介紹WTO的基本法律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可分為實體規(guī)則和程序規(guī)則。實體規(guī)則主要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基本規(guī)則;程序規(guī)則主要包括貿易政策審議機制和爭端解決機制。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初步掌握WTO的現(xiàn)有法律規(guī)則的立法機制、理念和內容。這對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遵循WTO規(guī)則,從而更規(guī)范、更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維護本國經濟利益,促進中國經濟與貿易的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然而,在現(xiàn)實的教學實踐中,該課程卻以其枯燥繁雜令許多教師和學生望而卻步。事實上,《WTO概論》是一門實務性、技術性十分突出的課程,作為教師,不能簡單地重復抽象的法律條文,而應該將案例教學作為教學中的重頭戲。

一、關于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case study)是指,教師在課堂上以案例為基本教材,運用多種形式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對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見解,作出判斷和決策,借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是19世紀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首創(chuàng)的,最早屬于醫(yī)學領域,后來廣泛運用于法學、軍事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學科,后逐漸在全世界推廣,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實踐表明,案例教學法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有助于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在《WTO概論》教學中的應用舉例

國民待遇原則與最惠國待遇原則(MFN)同時構成WTO的非歧視待遇原則,在WTO的基本法律原則中居于主要地位。在講授該原則時,首先應該交代國民待遇原則的基本理論:(1)國民待遇原則是指WTO成員保證其給予其他WTO成員的產品、服務和國民的待遇不低于其給予本國產品、服務和國民的待遇;(2)MFN強調外外平等(各成員間的平等),而國民待遇原則強調內外平等(成員國與本國國民間的平等);(3)就其適用范圍而言,主要包括兩塊:國內稅收和政府管理;(4)國民待遇原則的例外。

如果課程講授至此,則學生不會留下什么印象。法律條文的嚴肅與理性,如不加以形象案例的解析,將變得生冷而抽象。我在講完基本理論后,列舉了大量案例,來具體分析如何把握這一原則。

1.案例介紹。案例一: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在同等條件下給予外商直接投資高于本國國民投資的待遇,如中國對外資企業(yè)一直采取稅收優(yōu)惠、投資優(yōu)惠、外匯管理優(yōu)惠等許多優(yōu)惠政策,這些優(yōu)惠政策對當時中國更多地吸引外資起了重要作用。而隨著經濟形勢的轉變,中國于2010年12月開始對在華外商投資企業(yè)、外國企業(yè)及外籍個人征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外資享受“超國民待遇”的時代正式終結。案例二:根據(jù)韓國酒稅法,韓國對國內燒酒征收35%的稅,而其他進口蒸餾酒(威士忌、伏特加、郎姆酒等)的稅率是100%。歐共體和美國認為韓國違背GATT1947的第3條第2款,即國內稅的國民待遇條款。案例三:銀幕配額制度(Screen Quota)也被稱作國產電影義務上映制度,強制規(guī)定所有影院的每一個影廳,每年都必須放映一定天數(shù)以上的國產電影。韓國的規(guī)定是國內影院義務播放國產影片146天。2004年的韓國票房總收入達到120億元,中國電影2004年上半年50部電影加在一起才1億元多一點。2010年,中國國務院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yè)繁榮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進一步擴大國產影片發(fā)行放映,并認真落實年放映國產電影時間不低于年放映時間總和2/3的規(guī)定。

2.案例分析。案例一旨在引導學生在掌握國民待遇原則時,一是要注意定義中的“不低于”的內涵;二是要進一步了解國民待遇原則的適用范圍。案例二的焦點在于確定威士忌、伏特加等蒸餾酒和韓國的傳統(tǒng)燒酒是否是相同產品。若是不同產品,則韓國的做法無可非議;若是相同產品,則韓國違背國民待遇原則。此案的結果如何并不重要。關鍵在于引導學生了解,不論是國民待遇原則,還是MFN,其要點在于對于相同產品(like product)的認定。在案例三中,作為WTO成員的韓國、中國能夠采取銀幕時間配額制度(screen time quota),關鍵是該制度是WTO所允許的國民待遇原則的例外原則。GATT第4條明確指出影像制品具有特殊性質,并將其納入第3條款(“國民待遇”)的例外范疇,允許成員使用影片銀幕時間配額制度。通過這樣的闡述,學生就能進一步感性地理解國民待遇原則例外的含義及其適用。

3.案例討論。作為案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案例討論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在討論時,我將學生的“生生互動”作為主要方式,通過設問、暗示等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擴展他們的思路,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分析、討論。具體做法是:先由一部分同學闡述自己的觀點、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學進行評論,允許不同觀點的同學進行辯駁。通過討論,學生基本上明確了本次討論所包含的國民待遇原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對該原則有了更為全面和更為形象的理解。另外,就學生感興趣的案例三中的電影問題,我還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討論銀幕時間配額制度作為國民待遇原則例外的合理性,例外原則在運用時應注意的事項以及中國如何利用這一例外原則促進中國電影業(yè)得發(fā)展。

三、對于《WTO概論》案例教學的體會

1.關于案例的準備。在準備案例時,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1)切實體現(xiàn)每節(jié)課的基本知識點、教學目標,使得案例有針對性、可讀性;(2)緊密地和中國的在WTO框架下的貿易實踐相結合。2002年12月11日,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正式成員。在將近10年的對外貿易實踐中,中國在WTO的框架下,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也堅定地堅持了自己的權利;同時也為我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嶄新的、切合實際的第一手資料,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料;(3)案例要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得學生能夠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到知識;(4)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搜集資料方面的主觀能動性。

2.關于課堂教學方法。課堂是知識傳授最傳統(tǒng)、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也是WTO案例教學的 “主戰(zhàn)場”之一。主要應該把握以下幾個“結合”:(1)將案例講解與課堂討論結合起來。案例的講解主要的前期工作是對于WTO條款的分析和把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注意所講案例中所體現(xiàn)的知識點,并鼓勵學生總結案例中所得出的經驗和教訓;(2)將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結合起來。課堂討論的方式應該不拘一格。在重視師生互動的同時,也要把生生互動放在顯著位置,組織活潑多樣的小組討論、組際辯論等;(3)將現(xiàn)有案例的分析與案例情景的設計結合起來。老師可設計具體情景,也可鼓勵學生自行設計,然后就相關內容發(fā)表演講或辯論;(4)將漢語與外語結合起來。WTO這門課本身就體現(xiàn)了國際性,因此,應該鼓勵學生利用這一契機,鍛煉自己的應用專業(yè)外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程黎曦.教師與新課程[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

[2]方寶璋.加入WTO與中國會計課程的改革[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教版,2004,(4).

[3]姜巖.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西方經濟學》教學體會[J].天津農學院學報,2001,(5).

[4]林毅夫.經濟學研究方法與中國經濟學科發(fā)展[J].經濟研究,2001,(9).

[5]劉志迎,程瑤.案例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應用的理論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2007,(8).

[6]盛洪,陳憲.WTO與中國經濟的案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史萍.應用多維互動法改進金融市場學教學的探索[J].哈爾濱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08,(12).

[8]湯幼平,周曙光.案例教學法應用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1).

[9]王擎.多維互動式:研究生金融雙語教學模式探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7).

[10]吳啟迪.信息化成提高教育質量新手段[N].中國教育報,2007-01-04(2).

[11]夏康明.高校雙語教學與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探索――以“世界貿易組織概論”雙語課為例[J].樂山師范學院

學報,2010,(11).

篇3

關鍵詞:酒店管理 情景教學法 人才培養(yǎng)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酒店服務業(yè)也迎來了發(fā)展黃金期。但目前中職院校的培養(yǎng)模式、觀念及生源素質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造成輸送的人才與企業(yè)要求相差甚遠。本文從轉變教學模式入手,通過采用情景教學法,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通過實驗分析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模式對酒店專業(yè)教學效果的影響。

一、情景教學法簡介

情景教學法又稱情景式教學,它是在直接法和聽說法的基礎上,利用視聽手段形成的教學法。它創(chuàng)設典型的場景,與語言描繪相結合,激起學生熱烈的學習情緒,從而促其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法、手段多種多樣,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及酒店管理專業(yè)的教學內容,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途徑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

1.多媒體動態(tài)感受場景

多媒體是一種綜合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來進行信息處理和信息傳遞的手段,它集成了視覺與聽覺等多種媒介,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趣味性。

2.肢體語言豐富情景

肢體語言,顧名思義是通過身體動作或姿勢傳遞信息、表情達意的。它具有形象性和分析性,能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有時比語言描述更清楚、更直觀,能溝通學生與老師的感情。

3.角色扮演情景

角色扮演即通過形象的語境氛圍,讓學生模擬書中情景,它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書中知識點的充分理解,促進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點,形成思維習慣,逐步提高語言運用的技能。角色扮演不是對某一單一環(huán)節(jié)的情景再現(xiàn),而是對所學酒店管理知識的綜合運用。它可以使學生在逐項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掌握相應的表達方法與溝通技巧。

二、情景教學法應用于課堂中的教學實驗

1.實驗目的

實驗通過模擬酒店具體工作場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將情景教學法應用到酒店專業(yè)具體課程的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加深對課本及專業(yè)的理解,從而學習及鍛煉酒店方面的工作技能,以期更好地契合酒店的人才需求。

2.實驗對象及場景劃分

實驗選取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酒店管理專業(yè)兩個班共計80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實驗時間為一個學期共計20周,實驗教材選用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前廳服務》,本書采用情景式教學法思路編寫,書中主要設計了以下三個情景。情景一:懇親會客人的接送服務,主要包括客房預訂、禮賓迎送等內容。情景二:安利公司年會的前臺接待,主要包括散客及團體客人的入住登記及結賬服務等內容。情景三:酒店特色項目的推薦服務,主要包括個性化服務項目訓練、酒店特色項目服務等內容。

3.實驗方案

參與實驗的班級為A班和B班。A班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授課,首先由學生預習并熟悉書中內容,上課時由老師具體講解知識點并提問,學生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師提問,最后老師布置課堂作業(yè),學期末進行課程考核。

B班采用情景教學法授課,上課時劃分若干學習小組,學生根據(jù)書中的內容并結合生活經驗,構思情景并進行角色扮演,之后利用靶盤進行自評及小組互評,最后老師再對各小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并對相關知識點展開教學。

4.實驗結果

實驗的評判結果主要采用以下三個指標:教學過程表現(xiàn)、期末成績及廣交會實習表現(xiàn)。實驗結果如下:B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課堂參與積極性要高于A班;B班學生期末平均成績?yōu)?5.6分,A班學生期末平均成績?yōu)?0.4分,B班平均成績高于A班5.2分;在廣交會實習過程中,結合企業(yè)反饋情況,B班學生的業(yè)務能力及融入能力要高于A班。

三、小結

情景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情景教學法有助于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質、綜合素質及業(yè)務能力;情景教學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鄧蘭珍,朱朦朦.前廳服務[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

[2]李國強,金環(huán).我國中職教育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9(6).

[3]李永軍.“模擬酒店”教學模式在職業(yè)教育中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6(8).

篇4

關鍵詞:軌跡問題;幾何直觀;幾何畫板

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根據(jù)學生思維水平以及認知水平的不同會在頭腦中建構出不同的數(shù)學模型,尤其對一些晦澀難懂的數(shù)學模型學生在頭腦中的很難準確的建立出來時,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2011年實行的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中將“幾何直觀”新增為十個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借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shù)學問題變得清晰、形象化。

一、問題的提出

軌跡問題作為教學重點,其動態(tài)性、抽象性是教師講授難點,也是學生吸收的‘重災區(qū)’,光憑教師的描述很難使學生在頭腦中建構出準確的數(shù)學模型。我們求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定義法,交軌法,幾何法,相關點代入法,參數(shù)法。方法是抽象的,幾何畫板可以將抽象的數(shù)學模型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理解的更加透徹。

二、研究內容

幾何畫板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形式單一,直觀性差等缺點,應用幾何畫板可以將尺規(guī)作圖無法實現(xiàn)的軌跡圖像直觀、動態(tài)的演示出來,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運動中的守恒”。下面以2011年廣東卷高考題為例應用幾何畫板來解決數(shù)學中的軌跡問題:

設圓C與兩圓(x+5)2+y2=4,(x-5)2+y2=4中的一個內切,另一個外切。

(1)求圓C的圓心軌跡L的方程;

(2)已知點M(355,455),F(xiàn)(5,0),且P為L上動點,求MP-FP的最大值及此時點P的坐標。

(一)傳統(tǒng)教學

在這道題的解題過程中首先利用定義法來判斷圓心軌跡L屬于哪種曲線,再根據(jù)題中所給數(shù)據(jù)求出相應數(shù)值,最終確定圓心軌跡L的方程。對于第二問求線段差的絕對值求最大值問題,利用三角形性質“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確定當M、F、P三點共線時MP-FP有最大值,即MP-FP≤MF=2,僅當PM=λPF(λ>0)時,取“=”。求得直線方程,聯(lián)立曲線方程,得到P點坐標。

本題第一問應用圓錐曲線定義求解動圓圓心的軌跡方程,判斷軌跡L是什么曲線為此題難點。首先通過幾何法來確定軌跡的類別,再利用曲線的性質來確定曲線的標準方程。第二問中涉及最大值問題,首先應該找到當P點運動到何處時取得最大值,因此,P點坐標是本題的一個難點。應用傳統(tǒng)教學很難將此問題講解清楚,尤其是當學生對圓錐曲線概念理解不到位或者對求軌跡方程方法掌握不透徹的情況下,更是無從下手,針對此種情況將幾何畫板引入數(shù)學課堂十分必要。

(二)應用幾何畫板教學

教師利用幾何畫板將滿足條件的圓展示給學生,通過追蹤圓心O1,O2,O3,O4可以得到圓心軌跡L的軌跡,將所得曲線直觀的演示給學生。其軌跡L圖像如右圖所示。通過幾何畫板的演示直觀的將圓心軌跡展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往雙曲線定義的方向思考,已知中給出“圓C與兩圓一個內切,另一個外切”,圓C是個動圓,教師只用講授很難讓全體學生理解,在教師講解的時候輔以幾何畫板,直觀的將符合條件的情況展示給學生,為一些困頓的學生理清思路,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數(shù)學模型,從本質上解決了問題。在解決第二問的時候,同學們會對||MP|-|FP||在什么位置取得最大值表示困惑,對于特殊值要考慮特殊位置,教師在講解該題時輔以幾何畫板,實現(xiàn)動點P在L上運動,隨著點P的運動||MP|-|FP||的值也跟著運動,此時拖動P點在雙曲線上任意移動,即可觀察||MP|-|FP||的值的變化情況,通過觀察||MP|-|FP||值的變化情況即可找到最大值。通過拖動點P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在點M、F、P三點共線時||MP|-|FP||有最大值為2。如右圖所示。

通過本題將原本抽象、概念化的數(shù)學模型直觀、具體化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優(yōu)生更好的掌握問題,也可以幫助學困生更直觀具體的理解問題。

三、比較分析

軌跡問題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從理論的層次上來講解,通過圓錐曲線的定義,題目中給出的相關點等相關角度來解題,對軌跡形成的動態(tài)呈現(xiàn)無法實現(xiàn)。將幾何畫板引入教學中,可以得到動圓圓心的運動軌跡,動點在曲線上任意運動,從而將抽象的題目所表達的意思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加深學生對軌跡形成的印象。

在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是在人類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的被改進,逐步被人們所熟知和認可通過老師的講授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數(shù)學知識,掌握重點、難點。但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在講授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動態(tài)、精確的模型,幾何畫板的應用可以提供給廣大師生一個動態(tài)、精確的數(shù)學課堂,將靜態(tài)單一的課堂變得更加的多樣化,使數(shù)學課堂“動”起來。

四、結論

在教學中適當?shù)妮o以幾何畫板將動點軌跡問題直觀化,不但有利于教師的講解,同時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吸收,理清解題思路,找到問題的突破口,最終解決問題。幾何畫板雖然不能代替學生思考,但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思考,通過幾何畫板對一些軌跡形成的呈現(xiàn),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幾何模型,從問題的表面上升到本質的過程。當再次碰到相關類似問題,可以為學生指明方向,提供解題思路,拓展思維。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單詞教學 新課程理念 詞匯教學 方法和意義

詞匯是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常見的英語詞匯教學有語法翻譯法、直觀法、情景教學法、交際教學法等。但是,英語詞匯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教師的教學效率低,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本論文通過對當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效率為目的,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詞匯是組成英語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沒有一定的詞匯量的積累,要提高英語語言水平幾乎是紙上談兵。新課程標準要求八級達到3300左右的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九級達到4500個。要求學生能辨認,默寫并且運用和表達。這對于學生和教師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因此,如何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成為了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經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高中生在英語詞匯方面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記憶單詞困難,遺忘速度快

很多學生抄了一遍又一遍的單詞,但是第二天就忘記了。這是由于學生的記憶方法不恰當。學生往往根據(jù)教材表后面的詞匯表集中記憶。死記硬背,沒有真正了解單詞的發(fā)音方法和詞義。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受挫,對于英語的興趣就會下降。

2.任務繁重,壓力大

以高一英語為例,新課標要求學生掌握3300左右的單詞和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這對于高中生來說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時間,高中生學習任務本來就很繁重,無形的壓力往往使學生放棄對英語的學習。

3.學習詞匯的方法不恰當,習慣性用中文思維學習單詞

受母語漢語習慣的影響,很多學生把英文的單詞音和形分開來記,沒有把讀音和拼寫聯(lián)系起來。有些學生還在單詞旁邊寫上中文諧音。如Janpan,腳盆;vase,襪子;boff ,暴富等等。有位語言學家說過,用什么樣的形式儲存,最終就會以什么樣的形式輸出。學生用漢語的習慣記單詞,必然運用漢語思維把詞匯用于句子中。等到聽力的時候,學生必然聽不懂純正的英文。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同樣存在一些問題:

3.1 英文詞匯教學時間不合理

由于高中課程比較緊張,教師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單詞,語法,句型的教學。整個過程都是教師在上面領讀單詞,一講到底。講單詞的詞義,用法,學生只能聽講和做筆記。課后布置學生大量抄單詞,機械地記憶。 讓學生覺得英語就是要死記硬背。往往造就了"啞巴英語"現(xiàn)象。

3.2 孤立地進行單詞教學

高中很多教師只重視語法的教學,對于單詞,沒有聯(lián)系到上下文。雖然有些學生記住了單詞的意思,但是一旦放到其它句子就不知所以然了。這就是教師忽略了語境在詞匯教學中的重要,學生無法理解英語單詞的意思,就會產生消極情緒。

3.3 沒有進行分層教學

高中生詞匯掌握的數(shù)量差異很大,有些教師師就認為不可能顧及到每一個學生,

一味地照著自己的教學計劃不斷灌輸,認為記單詞只能靠學生課后自己多抄多練。殊不知,這種辦法嚴重限制了很多學生的發(fā)展。

直觀當前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結合自己的教學嘗試及經驗,目前詞匯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指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單詞再現(xiàn),靈活多樣的復習方式。同時,還要有效利用自己所選的材料。對于新課改下具體的英語詞匯教學,結合本人的實際教學經驗,我覺得有以下方法可以值得借鑒:

3.3.1 領會新課標的理念并且積極踐行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詞匯教學時要從運用的角度出發(fā),不是從定義的角度入手。知識與技能要結合,絕對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高中的詞匯教學更加注重詞匯深層意思的理解,更加注重表達的靈活性。高中詞匯教學重視語篇的支持以及重視文化的影響?!缎抡n標》詞匯教學理念還滲透有其它許多內容,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領會并加以運用。

3.3.2 要重視音標的教學

很多學生在初中的時候由于音標掌握不好,所以單詞也不會讀,不會讀就很難記單詞。所以教師在教單詞的時候,要同時指導學生音標的讀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fā)音規(guī)則。還要糾正學生中錯誤的發(fā)音 ,學生邊學連練,學與練結合,讓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學生自己能拼讀出一個新的單詞時,就會增加其學習英語的信心 ,提高了詞匯學習的效果。教師的詞匯教學之路也會愈來愈順暢。

3.3.3 不能進行孤立教學,運用語境教學法

20世紀50年代,這種辦法充分汲收了直接法及聽說法的優(yōu)點,充分利用了多媒體、錄像、電影等視聽教具,將看到的情景和聽到的聲音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通過看、聽、說的結合方式,身臨其境地學習外語。呂叔湘先生曾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因此,我們不能孤立地進行詞匯教學,要采用多種方法把詞匯與句子語境結合起來。脫離語境的詞匯記憶是無效的。當我們談到詞匯的語境教學時,就要求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只有將詞匯真正融合在句子和語篇中,才能在真實的語境中實現(xiàn)詞匯交際功能的教學。在課堂中,教師要選擇與學生生活及興趣有關的話題,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設情境讓目標詞匯反復再現(xiàn)。

語篇綜合,在語境中深化詞匯教學應創(chuàng)設運用所學語言的語境,幫助學生在語境中熟悉詞義,掌握其用法,深化對詞匯的理解。

3.4 要注意將音形結合起來

英語既是一種拼音文字,又是一種有聲的語言。高中階段進行詞匯教學時,讀音教學依然很重要,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利用讀音規(guī)則拼讀單詞,根據(jù)讀音記住單詞。在詞匯的教學中,要注意將音和形的統(tǒng)一與結合。讓學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對應的形練習起來,經過反復的練習,在大腦高級神級活動系統(tǒng)中建立起牢固的條件聯(lián)系。如在教"成功地"一詞時,可采用這樣的擴展形式:success- success(n)- -successful(adj)--successfully(adv),這樣的分析無疑方便了學生記憶。

3.5 要充分利用構詞法

大部分學生認為記憶單詞很有難度。英語詞匯量雖然龐大無比,但它本身卻有其內在規(guī)律可尋,需要掌握基本的構詞方法,才很容易突破記憶單詞的難關。詞根、前綴、后綴是構成單詞的三個元素,他們是擴大詞匯量的三把鑰匙。很大一部分的單詞,只要掌握了詞根部分,記憶及運用將不再是難題。舉例來說:imagine, imaginary, imaginative, imagination, imaginable 都與"想象"有關;用 -ness/ -tion/ -ism/ -ian/ -ist/ -ee/ -er 等構成名詞;用-ful/ -ive/ -ial 等構成形容詞;用-en/ en-/ -ize等構成動詞;deskmate , schoolbag, basketball, swimming-suit, baseball等詞的詞義往往是在原詞義基礎上疊加而來等等。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擴大他們的詞匯量。在本人的教學實踐中,我曾將兩個班的學生分別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在重點班班推行傳統(tǒng)的"講抄背"模式記憶單詞,而在成績居中的另外一個班試行構詞法教學,鼓勵學生積極運用構詞法,用"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的方式尋找詞與詞之間的聯(lián)系,在經過一個月的試驗推進后,以一套相同詞匯內容的考卷來考察兩個班的學生,英語成績居中的班級竟然與以英語成績優(yōu)秀著稱的班級不相上下。由此可以看出,指導學生了解與識別常見的轉化、派生、后綴等構詞方法,這將會大大有助于突破記憶單詞的難關,迅速擴大詞匯量,在提高詞匯學習效果的同時增加學生詞匯學習積極性。

3.6 要注意詞塊教學

英語詞塊教學能加深學生的記憶。詞塊是指一個多詞項(multi-word item),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詞構成,這些單詞在語意或語法上構成一個有意義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如on the way;on no account;by no means;give up等等。詞塊教學,非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單詞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教師要突出重視詞塊的整體連貫性,強調詞與詞之間的關聯(lián),努力提高學生的詞塊意識。當學生記住了這些詞塊后,他們就可以適時恰當?shù)剡\用。當學生遇到句子,段落的時候就可以更容易理解意思。

總之,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詞匯能夠影響聽說讀寫的能力。但是,詞匯的擴大卻是一個艱難的歷程。教師要充分理解新課標的理念,拋棄傳統(tǒng)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掌握多種教學詞匯的技巧。英國著名教育學家M.韋斯特曾經提出,"外語應該是學會的,而不是教會的。"詞匯量不能通過學生每天翻開課本后面的單詞表,一遍又一遍的抄單詞。要幫助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利用有效地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對英語產生積極的興趣,增強信心。

參考文獻

[1] 劉驍明,余懷松.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J].基礎英語與教育.2007(03):58-61.

[2] 喻小繼,王芳.淺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方法[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報.20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