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政管理發(fā)展研究

時間:2022-12-26 11:41:00

導語:古代行政管理發(fā)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古代行政管理發(fā)展研究

摘要:人事管理素來是國家行政管理的核心和關鍵。我國古代官員管理思想源遠流長,認識和學習這些思想,對于認識我國人事管理傳統(tǒng),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人事管理體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古代人事管理思想主要包括選官制度、用人思想和官員素質(zhì)三個方面。

關鍵詞:人事管理;中國古代;選官;用官。

一、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進人封建社會以后,我國封建官員選拔制度經(jīng)歷了一個從軍功制、察舉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到科舉制四個階段的發(fā)展過程。

第一,軍功爵制度的創(chuàng)立。軍功爵制是適應新興地主階級奪取政權、鞏固政權的需要出現(xiàn)的,它產(chǎn)生于奴隸社會開始瓦解的春秋時代,確定于秦,延續(xù)到漢,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選官制度。其基本宗旨是按照軍功的大小,賜給臣民田宅和食邑,封給爵位。這種選官制度,使一些家境貧寒、出身低微的人或獲得了建功進身的機會。

第二,察舉征辟制度的實行。封建地主階級在徹底戰(zhàn)勝奴隸主貴族勢力,為了適應封建中央集權政治的需要,于漢武帝時期開始實行察舉征辟制。察舉即由三公、九卿、列侯、刺史、郡守、國相等官吏,根向朝廷推薦人才,經(jīng)過考核授予官職。皇帝有時也下詔征聘名人出任較高的官職。察舉征辟制擴大了選官范圍,增加了中、小地主做官的機會,保證了封建政權統(tǒng)治的需要。但是,也會出現(xiàn)營私舞弊現(xiàn)象。

第三,九品中正制度的運用。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品第人物時一般均能以德才為主要依據(jù),不專重家世門第。

第四,科舉制的建立??婆e制是由國家定期舉行分科考試,以考試成績的好壞作為選拔各級官吏的主要標準。

二、中國古代用人思想。

(一)關于治世之本,惟在尊賢、尚賢思想。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是實行“人治”的社會。在孔子之前,周代在用人上重視宗法血緣關系??鬃映恕坝H親”之外,竭力主張“尚賢”。由此可見賢才在古代封建社會的重要性。

(二)關于德才兼?zhèn)洌钨t使能,唯才是舉,量才授職的選才和用人原則。在舉賢時,要“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舉才擇人不分親疏,惟賢能是舉。

(三)關于查審考績,是非功過,賞罰分明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們認識到用人中察審考核的重要性。如荀子認為,“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強,用篡臣者危,用態(tài)臣者亡。”所以,必須嚴格察審,黝險幽明。

三、中國古代的官員能力素質(zhì)我國古代官員的素質(zhì)是指官員自身應具有的品德,戰(zhàn)略眼光、寬廣胸懷等。而所謂“領導藝術”是指領導者應具有的外在行為,是二種卓越的領導才能,其內(nèi)涵要求領導者具有豐富的經(jīng)駿,淵博的知識,準確的判斷力,開拓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具慧眼的用人之道。

(一)戰(zhàn)略決策。在中國古代的領導活動中,決策者大多憑個人經(jīng)驗進行決策。但其中不乏科學決策的范例,如孫武的戰(zhàn)略決策思想,其科學性舉世公認。

(二)以身作則??鬃又鲝垺捌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他的“九思”、“三戒”要求領導者看問題要明晰,聽意見要清楚,平易近人,謙恭和藹,對事業(yè)忠誠,對工作負責,鉆研問題,注意后果,正確處理利益關系;時刻注意克服腐化墮落、好狠斗勇和貪得無厭。

(三)自我完善。領導素質(zhì)的提高,必須經(jīng)過實踐鍛煉以實現(xiàn)自我完善。“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贏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士。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艱苦的環(huán)境可以磨煉領導者的意志,增強領導者的見識。

(四)兼權孰計。荀子認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必須具備“兼權”(全面權衡)、“孰計,‘(深思熟慮)的素質(zhì)?!币娖淇捎?,則必前后慮真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后慮其可害也屠;而兼權之,孰計之,然后定其欲惡取舍,如是,則常不失陷央?!八€提出”虛壹而靜“(虛心、專一、冷靜)的思想方法,全面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五)善借智力。高明的領導者善于借智借力,設法實現(xiàn)自身能力的擴展?!泵骶?,使智者盡其慮,而君因以斷事,故君不窮于智;賢者效其材,君因而住之,故君不窮于能。洲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拔覈糯耸鹿芾淼纳鲜鏊枷胗兄羁痰奈幕A。通過分析這些特點有助于我們認識現(xiàn)代人事管理的傳統(tǒng)基礎,對古代人事管理的積極因素加以繼承和發(fā)揚,同時剔除其不利的因素,并結合現(xiàn)代社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增加新的內(nèi)容,以期完善我國的人事管理制度。這是人事工作者和社會各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