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原則的法律功能透析
時間:2022-11-08 06:18:09
導語:憲法原則的法律功能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王霄艷張慧平工作單位:蘇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
憲法原則是憲法在調整基本社會關系,確認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所依據的并反映根本價值和作用的、人們在立憲和行憲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具有綜合性和穩(wěn)定性的基本準則。憲法原則的法律功能,是憲法原則作為憲法的構成要素,對于憲法目標的實現具有積極屬性。憲法原則的法律功能表現為靜態(tài)功能和動態(tài)功能兩個方面。
一、憲法原則的靜態(tài)功能分析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調整一國最基本的社會關系,確認國家最基本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社會制度,這就決定了憲法原則較之于一般法律原則更具抽象性和原則性;憲法是關于國家權力和公民權利配置的公法,是行為的規(guī)范和準則,因此憲法原則還具有一定程度的具體性和可操作性。憲法的這兩種不同特征決定了憲法原則有基本原則和具體原則之分,兩者對法律體系分別具有統(tǒng)帥功能和溝通功能。1.基本原則的統(tǒng)帥功能?;驹瓌t是適用于整個憲法關系領域的法律原則,其所具有的統(tǒng)帥功能是不言而喻的?;驹瓌t對所有憲法關系主體尤其是具有強制力的國家機關的行為具有指導功能,成為法治社會的一個特點,它們滲透于立法、行政、司法活動中,主導著權力者的行為。正是基本原則的這種統(tǒng)帥功能,已經實現并且一直在確保著現代國家的憲政政治體制不至于蛻化為專制的政體。基本原則的這種統(tǒng)帥功能對于一國法制的統(tǒng)一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原則體現在所有的法律法規(guī)中,有些法律進而將其規(guī)定為該法的原則或指導思想。2000年頒布施行的5立法法6第1條規(guī)定:為了規(guī)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障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本法。02004年7月1日施行的5行政許可法6第一條規(guī)定:為了規(guī)范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監(jiān)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根據憲法,制定本法。0這些規(guī)定不僅是該法的指導思想,制約或者規(guī)范著該法的基本內容指向,而且體現了憲法基本原則,從而維護了我國法制的統(tǒng)一。在不成文憲法的英國,基本原則也實現著相同的功能,缺乏憲法基本原則指導的法律體系是不可想象的。2.具體原則的溝通功能。具體原則是基本原則在憲法關系某一領域的適用,具體原則包括平等原則、誠信原則、比例原則、正當程序原則和司法獨立原則等。因為這些原則仍然具有法律原則的基本特征而被界定為具體原則,具體原則的功能因此而生成。具體原則在基本原則和具體的憲法規(guī)則之間發(fā)揮著溝通的功能,它們將基本原則進行具體化,使其具備了一定程度和范圍的可操作性。具體原則的溝通功能還體現在憲法與部門法之間。憲法的根本法、最高法屬性決定了憲法的規(guī)定是普遍抽象的,其所規(guī)定的許多內容需要部門法去落實。具體原則所具有的可操作性使得部門法可以且容易貫徹和落實憲法規(guī)定,而其所具有的一定的抽象性又為部門法留出細化的空間,使部門法之制定成為可能和必要。比方說,憲法中關于公民權利義務的規(guī)定是抽象的,和部門法必然表現出較大的距離。通過誠信原則,憲法和部門法之間就具有了一以貫之的特點。5行政許可法6第8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所依據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修改或者廢止,或者準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補償。0根據這一規(guī)定,相對人取得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后,投入大量資本從事該許可行為,行政機關基于某社會原因終止該類許可時,應當彌補相對人因此而遭受的損失。這種規(guī)定表現出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和保護,是憲法人權保障精神的實現,是憲法人權條款的具體化,而誠信原則成為連接憲法和部門法的橋梁。
二、憲法原則的動態(tài)功能分析
憲法原則的動態(tài)功能是指憲法原則對立法、適法、法律修改等活動具有的支配性作用及其實現。憲法原則的靜態(tài)功能體現在對法律體系方面,而動態(tài)功能則是憲法原則對法律活動過程的直接作用。當然,這種動態(tài)功能的實現不得不借助法律主體的能動性活動。1.立法導向功能?;驹瓌t是現代國家憲法確認的基本準則,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又衍生出具體原則,不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是社會進步的產物,也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各國的法律發(fā)展必將遵循這些原則,對憲法原則的忽視甚至廢棄是歷史的倒退。要弘揚憲法精神,必須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依,一國的法律體系中上至憲法下至最普遍的行政規(guī)范,必須體現對人權的保障和對民主的尊重,這是遵守憲法原則的表現。憲法原則的導向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憲法原則往往成為立法的依據。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法律,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規(guī)范的依據。這里的依據,是指依據憲法中某一條款的規(guī)定,或者依據憲法的精神與原則。在實踐中,并非每一個法律、法規(guī)都可以從憲法中找到相應的條文,只要找到可依據的憲法原則就可以了。第二,憲法原則指引著立法程序的發(fā)展方向?,F代立法越來越朝著民主化法治化的方向發(fā)展,近年來,立法程序方面最重要的舉措就是采取公聽會的形式,盡量吸取民眾的意見。目前,有關物價等切實關系到公民權利的立法已經普遍采取公聽會,這無疑是憲法原則精神的體現。第三,對立法違法行為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立法違法不管是實體違法還是程序違法,都會對公民權益產生直接或者間接的損害,這是和憲法原則的精神相違背的。我國已經注意到對立法違法的控制,在5立法法6中,較為系統(tǒng)地規(guī)定了對各級立法違法的撤銷制度。2.適法導向功能。適法,包括行政機關執(zhí)行法律、司法機關適用法律以及公民守法等多個方面。憲法首先是一種控權法,前兩者即行政機關之執(zhí)法和司法機關之司法是適法的主要方面。憲法原則和其他法律原則一樣,它不僅是制憲者制憲的指導方針,也是適憲主體適用憲法的指導方針和行為準則。原則和規(guī)則一樣同為法律的要素,所以行政權和司法權在運作過程中,不僅應遵循具體的法律規(guī)則,并且應該遵循法律的一般原則,不能違背憲法原則所確立的內容。另外,基于法律之局限,它不可能事無巨細做出規(guī)定,而必然會給國家機關一定的裁量權,自由裁量權的適當行使,離不開一般原則的導向功能,憲法原則一方面為其指出正確的行為方向,同時又為該自由裁量權之濫用劃定了界線和限制。
憲法是人權保障法,所以,作為憲法之精髓和靈魂的憲法原則對于公民而言,主要是一種引導或支持,它的功能在于指引公民正確合法地行使自身的權利,實現自己的利益。憲法原則也是公民監(jiān)督國家權力合法適當行使的依據。3.解釋法律功能。憲法原則也是對憲法規(guī)則以及其他法律進行解釋的依據。行政機關執(zhí)行法律,司法機關審理案件,必須對適用的法律條文進行解釋,闡明法條的含義。另外,為了維護法律的穩(wěn)定性和明確性,必要時立法機關也會對法律進行解釋。不僅行使解釋權應遵循憲法原則,解釋的結果也不能違背憲法原則,否則為違法解釋。法律(包括憲法)解釋的原則是法律解釋的基礎和依據,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法律解釋的形式原則,是指通過何種程序和方法來解釋法律,抑或說如何科學地解釋法律,才能使法律的含義更加明了,它是針對解釋行為本身而言的,因而也是一種技術原則;二是法律解釋的內容原則,是指依據何種精神來理解、補充法律條文規(guī)定的含義,它是針對解釋的對象而言的,因而是一種法律制度原則。在此,憲法原則就成為法律解釋的內容原則?!?〕4.彌補法律漏洞功能。盡管法律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具有高度助益的社會生活制度,但是,它像其他大多數人定制度一樣也存在弊端0?!?〕法律是一種不可朝令夕改的規(guī)則體系,一旦法律制度設定了一種權利和義務的方案,那么為了自由、安全和預見性,就應當盡可能地避免對該法律制度進行修改和破壞,此性質凸顯了法律的保守傾向。然而現實的變動不居,導致法律總是滯后的,法律也只是抽象的條文,不可能對現實情況做事無巨細的規(guī)定,因此,法律漏洞在所難免。對公權力而言,一方面要求其法無規(guī)定不可為0,另一方面,在某些特殊緊急情況下,為了公益和正當的私益又必須有所作為,盡管法律無明文規(guī)定。公權力之特殊性決定了其不能在此情況下無所作為或為所欲為,憲法原則便成為權力運作的合法基礎和依據,彌補了法律規(guī)則的漏洞與局限。法律原則法律概念一樣,既沒有規(guī)定確定的事實狀態(tài),也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法律后果。但在創(chuàng)制、理解或適用法律的過程中,它們卻是必不可少的。法律原則不僅可以指引人們如何正確地適用法規(guī),而且在沒有相應法律規(guī)則時,可以代替規(guī)則來作出裁決,法律原則在法律中屬于衡平性規(guī)定,法律原則現實地應對和滿足了社會生活的需要,對于法律制度來說是必要和有意義的。憲法原則作為一種抽象的因而也具有一定彈性空間的行為規(guī)范,彌補了法律的局限,而對于法制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 上一篇:國內憲法原則的產生及效力
- 下一篇:旅游局廉政準則自查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