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與反轉課堂風險投資課程建設研究

時間:2022-10-29 10:25:08

導語:案例與反轉課堂風險投資課程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案例與反轉課堂風險投資課程建設研究

摘要:風險投資課程具有理論與實用性強、課程知識面廣、知識點更新快的特點,案例教學、反轉課堂風險投資課程中使用可實現(xiàn)知識點的有效串聯(lián)和發(fā)散。本文作者通過2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基于案例和反轉課堂的風險投資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在三個方面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優(yōu)化:其一,教學過程由教師主導轉變?yōu)榻處熞龑?,激發(fā)學生對教學內容思考;其二,強調過程參與、考核與教學管理,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更快速的反饋;其三,通過案例教學、反轉課堂提升教學廣度與深度,對前沿性知識點有更多的探索。

關鍵詞:案例教學;反轉課堂;風險投資課程建設

近年來商科專業(yè)在人才培育中注重實用型導向,教學過程中如何理論結合實際,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fā)對前沿問題的深度思考,是專業(yè)課程教學中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F(xiàn)代信息技術進步、商業(yè)生產組織變化推動風險投資業(yè)務模式變革,對風險投資課程教學提出新要求。風險投資課程存在理論水平要求高、實踐環(huán)節(jié)展示難度大的特點,如何在課程教學中利用有效技術手段,提高風險投資課程教學效果,對金融、投資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有重要意義。案例教學、反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目標在于提升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發(fā)現(xiàn),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取得了預期效果,學生對課堂參與度提高,教學過程組織更為順暢,有效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對前沿性知識點進行了探索性學習。該教學模式改革具有可復制性,可作為其它商科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參考。

一、案例教學與反轉課堂應用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一)反轉課堂與案例教學目標與實現(xiàn)方式

“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課前準備、教學內容、教學主體任務、課程考核方式上存在差異。其一,課前準備上,增加對學生課前知識點的準備要求,要求提前查閱知識點及其相關的法律知識。其二,教學內容上,重點在于學生對總體知識點的把握,通過探索式的教學過程,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減少灌輸式的教學內容。其三,教學主體任務方面,教師的任務重點在于課堂組織,通過提問、重點問題的引導與解答,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再是被動式接受知識,而是成為自己成為知識創(chuàng)新主體。其四,課程考核方面,注重對課程過程考核,利用多樣化考核手段提高學生知識點掌握程度。案例教學提升學生對課程直觀感受,避免課程教學陷于理論本身的解釋中。案例教學在風險投資課程中應用基于三方面原因:其一,風險投資課程具有較高應用性,案例教學體現(xiàn)其應用型特征;其二,由于課程性質特征,風險投資課程教學中應避免大量標準答案的知識點,案例教學能夠實現(xiàn)從多維度對問題進行分析,有利于培育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其理論和實務水平;其三,通過案例教學,將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達到融會貫通的目標。

(二)反轉課堂與案例教學課程內容創(chuàng)新

從現(xiàn)代教學技術工具應用、師生教學活動中的角色互動、課堂組織、課程考核方面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差異。反轉課堂和案例教學拓展了現(xiàn)代教學技術工具應用時間和空間,更大發(fā)揮了信息技術在授課內容、師生互動、同學互動間的作用。曾貞(2012)認為反轉課堂的關鍵是技術工具和教學結合,教學視頻在課堂前的預習、課堂后應用中被更加充分應用,利用微信小程序、QQ等現(xiàn)代網絡工具,實現(xiàn)信息適時交流。在課程準備中,從公開渠道收集風險投資案例并與學生分享,授課中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案例和反轉課堂增加了課程教學中師生互動,反轉教學不是簡單的師生互動,教學視頻使得課程講授具備可持續(xù)性,海量網絡資源提供課程素材,而小程序的應用為課堂互動提供了便利化平臺。風險投資課程的一個特點是大多數(shù)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課堂互動在增加課程趣味性的同時,發(fā)揮同學對問題的探索。課程組織方面,分成不同教學模塊,包括理論講授、案例討論、成果展示模塊。理論講授以教師授課為主,案例討論中,教師角色是組織討論方向、提高討論問題效率,課程教學中,選擇一個風險投資案例,由學生分團隊完成項目投資環(huán)節(jié)的盡調、行業(yè)研究、投資研究報告、風險控制模型,學生間進行項目互評。課程考核上,將理論基礎掌握程度和知識應用能力作為考核重點,采用閉卷+平時考勤和作業(yè)+團隊作業(yè)的考核方法,對學習積極性進行有效激勵。

二、應用案例和反轉課堂教學課程總體設計

采用反轉教學,將案例融入風險投資課程教學過程。重點在課程總體目標及內容實現(xiàn)、教學場景實現(xiàn)方面進行設計。

(一)風險投資課程總體目標及內容實現(xiàn)

表1為風險投資課程能力目標及其實現(xiàn)手段,將教學目標設定為專業(yè)知識能力目標、職業(yè)能力與素質。并根據(jù)目標特點,采用最為高效的實現(xiàn)方式,對相應能力素質進行訓練。風險投資課程圍繞兩個目標展開,與理論性課程相比,風險投資課程有兩點特殊性:其一,風險投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涉及公司法、合同法、財務管理等內容,部分課程并未列為投資學專業(yè)必修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講解以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把握有其必要性;其二,風險投資課程有很強應用性,通過課堂設計,提升學生主動思考、參與課堂討論能力,課后能夠結合課堂知識,查閱風險投資經典案例,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是風險投資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在課程教學中,選擇3個案例作為課堂教授重點,分別屬于不同行業(yè)、經歷了多個生命周期的企業(yè)。在課程教學中,將同一項目投資按照課本知識劃分為不同環(huán)節(jié),分析如何完成風險投資的每一過程。當課程結束后,將每個案例完整進行一次分析,若公司已經上市,計算其投資收益率,分析投資決策的正確性。按照5-8個人每組的規(guī)模,將班級同學分為不同項目組。項目組需要選定一個投資項目,對風險投資整個過程進行模擬,每位成員在項目投資中承擔起相應的角色。按照行業(yè)研究、財務分析、法律、項目總體負責人的分工模式,每位項目組成員在項目推進中完成相應的工作,最后,寫出一份完整的《投資報告》。該項工作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工作量較大,需要成員間的分工合作。

(二)教學情景及實現(xiàn)方式

如表2所示,風險投資課程主要教學場景包括投前分析、投資過程、投后管理和投資退出,具體可以劃分為不同任務目標。根據(jù)任務目標理論性、實用性程度,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投前分析教學前期是任課教師理論講授,采用傳統(tǒng)教學場景,其間穿插一定課程討論。投前分析講授部分內容完成后,要求各小組完成一個案例的相關分析,選擇部分小組上講臺講解,教師負責引導,各項目組互相評價。教學場景設計需要與傳統(tǒng)模式相區(qū)分,可將教室轉移至實驗室,項目成員集中在一張圓形桌周圍,方便討論的展開。投資過程是風險投資課程最重要部分,課時分配占風險投資總課時40%。投資過程有較強實踐性,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案例,通過反轉教學模式,激勵學生加入課堂討論。盡職調查、風控和投決、合同簽訂教授過程中,通過案例實現(xiàn)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將投資案例分為不同環(huán)節(jié),按照投資決策環(huán)節(jié)依次對相應模塊進行解讀,避免泛泛而談。投后管理主要是實踐性內容,在課程講授中處于相對不重要地位。投資退出的講解需要結合二級市場案例,案例可以由同學自己尋找。

三、課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及成績構成

課程考核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引導,風險投資課程考核注重過程與結果統(tǒng)一。如表3所示,過程考試方面,通過上課考勤、模擬投資、提問交流增加學生對課堂參與度,學生只要參與,就能夠得到一定的成績;結果考核方面,投資報告建議書、期末閉卷考試均構成成績評定標準??己朔绞缴希瑢鹘y(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新模式下,注重對過程的考核。期末考試成績占比下降,對平時成績給以更高關注。二是成績評定方式的變化,讓學生參與到成績評定過程中,通過互評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該考核辦法借鑒了企業(yè)績效考核方式,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二)課程考核對教學活動的促進作用分析

如圖1為該課程2017、2018年考試成績密度分布函數(shù),其中B為2017年成績,C為2018年成績,2017、2018年考試總人數(shù)分布為57、59人,試卷出題由兩個任課教師共同完成,兩年難度保持一致??傮w上成績分布呈正態(tài)分布,2018年成績均值相對于2017年有提高,成績分布更為集中,且2018年90分以上學生人數(shù)多于2017年,2018年90分以上人數(shù)為4人,2017年總人數(shù)為1人。從考核成績可以看出:總體上教學效果在提高,體現(xiàn)在平均成績的增加和高分同學人數(shù)增加。課程考核對教學活動形成促進作用,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考核促進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模擬投資屬于開放型問題,重點反映了學生對課程知識把握的廣度和深度。各項目組間進行互評并打分,因此小組成員不僅需要關注自己項目組縮寫材料,還需要集中精力研究其它項目組材料,對學生學習產生了激勵效應。通過學生展示,教師對教學效果能夠全面、及時了解,對掌握不好的知識點進行補充講解。二是將課程展示分散化,從課程第8周開始,最后兩周集中進行課程展示。分散化的時間安排保證了能夠在展示中發(fā)現(xiàn)課程教學中的薄弱點。

四、課程效果評價

基于案例和反轉課堂的風險投資課程教學經過了2個年級、2個自然班的教學,總體上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課堂參與度有了明顯提升

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知識傳授主體,學生被動式學習知識。精力不集中、學習目標不明確成為影響課堂參與度的主要因素。在反轉課堂中,學生是知識學習中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負責素材準備、學習方向把握,對自主學習要求提高。另一方面,考核方式變化也迫使學生在上課前準備、課后復習中投入更多精力。應用類課程教學中應避免理論和實務脫節(jié),案例和反轉課堂一定程度上在此方面發(fā)揮了作用。財經類一般本科院校注重專業(yè)應用性,理論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不符合教學要求,但理論知識掌握不好,實踐課程陷入機械式操作的學習,會降低本科類專業(yè)培養(yǎng)規(guī)格。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通過探索性學習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邊界的劃分。

(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風險投資課程由于其較強實踐性,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存在一定難度。一方面,在現(xiàn)實中風險投資呈現(xiàn)區(qū)域性集中特點,中國風險投資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城市,其它地區(qū)難以接觸到風險投資活動。通過案例教學,增加對風險投資活動的直觀感覺,反轉課堂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通過兩學期的教學發(fā)現(xiàn),課堂演示能夠提高主動參與程度,通過參與資料收集、行業(yè)分析、公司研究深度參與到學習任務中,主動學習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反轉課堂多種教學場景的利用對提高學生總結能力、表達能力和綜合知識能力。課堂展示是多種能力體現(xiàn),“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PPT的準備、講解者的表達能力、團隊在投資案例設計中的努力程度決定展示效果。從課程最后展示情況來看,各小組差距較為明顯,在較差的展示中,案例邏輯、PPT細節(jié)均存在問題,部分小組存在法律知識方面的錯誤;優(yōu)秀的小組在案例設計邏輯、細節(jié)、演講方面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考核方式更加合理

課程考核不僅注重最終考試成績,同時兼顧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在未融入案例和反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成績評價指標中學習過程占比偏低,未能對學習過程發(fā)揮有效激勵、監(jiān)督作用。案例教學的一個困難在于如何對學習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反轉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學習效果的平臺,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互評增加交流,不僅能夠更好地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同時對學習過程進行有效激勵。從課程考核結果來看,班級成績分布合理。課程考核對教學效果提升發(fā)揮了促進作用。該課程第二年相對于在第一年教學資料、案例完備、課堂組織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這種提升表現(xiàn)為考試成績的提高,也表現(xiàn)在學生對課程評價上。教學評價指標表明,學生對任課教師評價較好,并且在兩年間有提高。

五、結論

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越來越受到重視,商科類專業(yè)由于其對應用知識、理論結合實踐能力有更高要求,對課程體系改革給予了更多關注和重視。通過案例教學、反轉課堂在風險投資課程的探索性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研究結論有:根據(jù)課程特點設置案例教學,既能實現(xiàn)對案例的分塊化學習、探索,同時達到總體知識把握目標。風險投資項目需要經過一個長期過程,其知識點分布在課程教學各章節(jié),通過將案例進行分解,實現(xiàn)對每一個知識點的細化和深入學習。在課程最后學習中,通過投資研究報告及學生展示,將各模塊知識進行有效串聯(lián),實現(xiàn)對課程宏觀層面的把握。反轉教學模式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網絡、信息技術在反轉教學中能夠得到充分應用,提高師生互動效率,通過課件、教學視頻,低成本實現(xiàn)重復教學。反轉課堂通過提高學生對課堂主動參與,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課堂展示提升教師對教學效果監(jiān)督的及時性,減少低效率的教學活動。案例教學與反轉課堂結合,提高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程度。單純的案例教學可能導致課堂教學內容的松散和教學目標的偏離,反轉課堂將案例串聯(lián),凸顯課程教學主線。通過學生主動參與、教師有效引導、過程與結果考核的監(jiān)督,實現(xiàn)學生對案例的深度理解和對知識點的掌握。

參考文獻

[1]王玲.翻轉課堂在商科專業(yè)課中的應用研究——以市場營銷專業(yè)促銷管理課程為例[J].金融經濟,2015.

[2]謝曉專.案例教學法的升華:案例教學與情景模擬的融合[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

[3]楊迎春.商科應用型課程教學中師生課堂角色定位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0.

[4]曾貞.反轉教學的特征、實踐及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2.

[5]張雪青.立體互動案例教學在地方高校商科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中的應用[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

作者:顧永昆 華勇 尹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