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指標體系評價結果有效性論文
時間:2022-06-05 02:04:00
導語:完善指標體系評價結果有效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的理論框架;項目管理績效的界定;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的指標體系研究;結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政府投資的公共項目在經濟生活中依然起著重要作用、傳統(tǒng)的項目管理績效評價模式多為“后評價”、單純的后評價使得公共項目管理績效的評價與改善脫節(jié)、績效的涵義、績效是“績”和“效”的合成、項目績效與項目管理績效、項目績效和項目管理績效研究的目的和主體不同、構建指標體系的原則、評價指標初始集的獲得方法、評價指標的篩選、內容分解、按照上述項目管理各階段的內容將實施階段按項目管理的內容細分為九個不同的方面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首先對項目管理績效進行了分析與界定,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過程-內容分解+Delphi法”的指標體系兩階段構建方法,以期對我國公共項目管理績效的持續(xù)改善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公共項目;績效改善;過程評價;過程-內容分解法
1引言
在我國現(xiàn)階段,政府投資的公共項目在經濟生活中依然起著重要作用,但其管理績效不高的問題普遍存在,公共項目管理績效的持續(xù)改善是困擾世界各國,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的難題。眾所周知,公共項目管理績效的持續(xù)改善必須以科學的、全過程的績效評價為基礎和標尺,拋開績效評價,績效改善將無從談起,而一套完善的指標體系則是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的前提,它直接關系到績效過程評價結果的有效性。本文將在提出的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的理論框架下,探討其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這是一項復雜而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一種科學的方法。
2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的理論框架
傳統(tǒng)的項目管理績效評價模式多為“后評價”,即在項目完工后進行績效評價,而項目的一次性、獨特性決定了一個項目通過后評價得出的教訓和經驗對于其他項目而言其借鑒價值不會很大;另一方面,公共項目通常具有投資額度大、建設周期長的特點,單純的后評價使得公共項目管理績效的評價與改善脫節(jié),造成績效改善的盲目性和低效率。由此可見,科學而有效的績效評價與改善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應該是貫穿于項目管理全過程之中,形成的“評價公共項目通常具有投資額度大、建設周期長的特點,單純的后評價使得公共項目管理績效的評價與改善脫節(jié),造成績效改善的盲目性和低效率。由此可見,科學而有效的績效評價與改善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應該是貫穿于項目管理全過程之中,形成的“評價―反饋-改善―再評價”這樣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1],我們稱這樣的績效評價為“過程評價”公共項目成功來自于項目管理績效的持續(xù)改善,而項目管理績效的持續(xù)改善必須以績效的過程評價為基礎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倍功。
3項目管理績效的界定
在構建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指標體系之前,首先需要對項目管理績效進行明晰地界定。
3.1績效的涵義人們對于績效的認識隨著管理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變化,至今為止,學術界對“績效”尚無統(tǒng)一公認的定義。
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必須以一個明確的績效界定為基礎,因此,通過對眾多相關文獻的綜合分析與對比,本研究將選定以下定義來構建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的指標體系。對于工程建設項目來說,績效是“績”和“效”的合成,即成績和效率,是項目建設成果與過程的綜合反映和體現(xiàn)?!翱儭敝疙椖拷Y果是否達到預先設定的目標,主要任務是否完成,完成得怎樣,側重反應項目的結果;“效”則指完成項目的效率,側重反應項目過程。
由此可見,績效包括兩部分內容:與項目相關的組織行為以及這些行為所產生的結果。
3.2項目績效與項目管理績效本文的研究對象是項目管理績效,而非項目績效,這兩個概念在一些文獻中經常被混淆,有必要在此對其進行區(qū)分。首先,可以從項目與項目管理所關注的內容出發(fā)對它們進行區(qū)分。項目關注比較宏觀的方面,且往往都帶有長期性,因此項目績效衡量的是項目交付物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表現(xiàn);而項目管理關注的是按時交付,滿足質量、成本等要求,因此,項目管理績效衡量的是項目開發(fā)和交付的短期內的表現(xiàn)。由此可見,項目管理績效只是項目績效的一部分。
其次,項目績效和項目管理績效研究的目的和主體不同。項目績效研究的目的是項目成功,即實現(xiàn)項目最初的目標和設想,通常投資者和使用者比較關注;項目管理績效研究的目的是項目管理成功,即在規(guī)定的時間、成本和質量約束下完工,通常是項目管理團隊比較在乎。因此,項目績效是比項目管理績效更高層次的、更長遠的評價依據(jù)。最后,項目管理績效與項目績效之間并不存在絕對的關系。項目管理績效貢獻于項目績效,但并不能完全決定項目績效;而項目績效的提高通常需要項目管理績效比較高。
4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的指標體系研究
評價指標指的是從哪些方面對項目進行衡量或評價,而指標體系則是具有一定邏輯和結構的評價指標集合,它是進行項目管理績效評價的前提和基礎,其質量決定了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流程。
4.1構建指標體系的原則總結與分析相關文獻可以發(fā)現(xiàn),項目管理績效“后評價”的指標體系存在一些缺陷,而這也正是“過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總的來說,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以下原則
(1)指標體系的適用性原則。不同類別的項目應設置不同的指標體系,同種類別的不同項目其指標體系也應根據(jù)項目自身特點略有調整;
(2)指標體系的完備性原則。項目是由多組織、多因素、多目標相互作用組成的復雜系統(tǒng),評價指標體系應該能夠反映各利益相關者所關注的各個方面;
(3)指標間的相互獨立性原則。對項目某一特征盡量使用唯一指標,盡可能避免不同指標評價內容的交叉和重疊,對于隱含的相關關系應用適當方法消除;
(4)指標的可操作性原則。各指標應是可以理解、可以衡量和可以控制的,否則對其評價將沒有任何意義,并且其數(shù)據(jù)信息的獲得成本較低;
(5)指標體系的均衡性原則。財務與非財務指標、定量與定性指標、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相結合,使之優(yōu)勢互補。
4.2評價指標初始集的獲得方法項目管理具有顯著的過程性,且其各不同階段的活動和目標相互區(qū)別,同時,各階段的項目管理內容均可分為若干不同方面,而各方面的績效都包含兩部分內容,即與項目相關的組織行為以及這些行為所產生的結果,因此,本研究為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指標初始集的獲取提出了“過程-內容分解”法(Process-ContentBreakdown,簡稱P-CB)。
4.2.1過程分解“過程分解”即將項目管理按其發(fā)展過程細分為若干階段,各階段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需要分別構建指標體系。一個項目或項目階段的管理是從正式授權開始到交付使用為止的全過程,PMBOK指南依據(jù)PDCA循環(huán)認為其包含了啟動、規(guī)劃、執(zhí)行、監(jiān)控、收尾五個子過程,考慮到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和相互重疊,本研究將其劃分為四個階段。啟動階段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任命項目經理、擬定項目章程、制定項目初步范圍;計劃階段的主要內容包括范圍定義、質量、費用、進度、人力資源、溝通、風險、采購計劃以及以上幾方面的整體協(xié)調;實施階段的主要內容即項目管理計劃的執(zhí)行及調整,具體包括整體、范圍、進度、費用、質量、人力資源、溝通、風險和采購的監(jiān)督及控制;收尾階段的主要內容包括項目產品收尾、結束合同、解決所有遺留問題、行政收尾。以上四個階段是相互聯(lián)系、交互作用的,上一階段的成果即為這一階段行為的依據(jù),這一階段憑借該依據(jù)創(chuàng)造出本階段的結果。
4.3評價指標的篩選通過過程-內容分解法獲得的評價指標初始集全面但是粗糙,可能存在獨立性、可操作性、均衡性較差等問題,并且指標數(shù)量過大,不便于績效評價的執(zhí)行,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更細致的篩選,特別是篩選出若干關鍵的績效評價指標。本研究評價指標的篩選采用Delphi法(又稱專家調查法),即通過設計和發(fā)放咨詢問卷的方式來征求專家以及經驗豐富的
4.2.2內容分解“內容分解”即在各階段中依次根據(jù)項目管理的內容、績效的內容進行逐層細分,直至得到獨立的、可衡量的具體指標為止,期間需要參考大量相關研究成果和充分考慮研究對象所處環(huán)境以確保指標的全面與合理。各階段內容分解的過程類似,只是結果各異,因此本研究僅以實施階段為例對其進行詳細的內容分解。
首先,按照上述項目管理各階段的內容將實施階段按項目管理的內容細分為九個不同的方面;然后各方面的績效都包括兩部分內容:與項目相關的組織行為以及這些行為所產生的結果;繼續(xù)將各方面的行為及相關結果按其內容逐層細分,直至得到可衡量的具體指標。公共項目實施階段內容分解的過程及結果(績效內容分解僅以質量管理為例)。
從業(yè)人員的意見,咨詢問卷反復進行,且每次的咨詢問卷都是根據(jù)上一次專家意見及相關資料而設計的,至專家意見基本趨于一致時即可得到大多數(shù)專家認可的指標體系。該法所選專家需要有足夠的經驗,專家人數(shù)視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多數(shù)專家認為中的“材料/設備質量的檢驗及評定”一項與采購管理中的“采購物品的性價比”內容上有交叉,因此刪除該項;質量管理中的“重大質量事故情況”、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工傷事故”等均可合并到風險管理中的“重大意外事故發(fā)生情況”。通過以上類似篩選即可得到最終的公共項目管理實施階段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5結論
公共項目管理績效的持續(xù)改善必須以項目管理績效的過程評價為基礎和標尺,而績效過程評價需要一套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更需要構建過程評價指標體系的特有方法與流程。本研究清晰地將公共項目管理績效過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即運用“過程-內容分解”法獲得評價指標初始集的過程以及運用Delphi法篩選并確定最終指標體系的過程,使整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過程周全合理。
參考文獻:
[1]孟憲海.關鍵績效指標KPI———國際最新的工程項目績效評價體系[J].建筑經濟,2007(2):50-52.
[2]付亞和,許玉林.績效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3]柯洪.基于企業(yè)代建模式的公共項目管理績效改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7.8.
[4]AKMunns,BFBjerimi.TheRoleofProjectManagementinA2chievingProjectSucce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2agement,1996,14(2):81-87.
[5]DeWit.MeasurementofProjectSucce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1988,6(3):164-170.
[6]張艷,江志斌.重大建設項目評審專家遴選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工程咨詢,2004(12):9-11.
[7]楊宇,謝琳琳,張遠林.公共投資建設項目管理模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6,28(3):102-106.
[8][美]項目管理協(xié)會.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µ指南)[M].盧有杰,王勇譯.第3版.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16-20.
[9]肖洪鈞,袁欽華.基于Delphi法的知識聯(lián)盟合作伙伴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科技與管理,2007(5):20-22.
- 上一篇:構造信息技術學高效課堂論文
- 下一篇:標準成本進行價格競爭論文
精品范文
3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