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專業(yè)商務統計課程改革路徑
時間:2022-12-28 09:24:29
導語:財會專業(yè)商務統計課程改革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財務轉型升級需要財會人員能夠熟練的進行數據分析,深入剖析挖掘“大體量”經濟及會計信息。為培養(yǎng)高質量財會人才,《商務統計》課程要應勢進行課程改革,融合新時代財會崗位需求來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思路,重塑教學目標,提升教學內容。本文在分析傳統《商務統計》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入手,分別從目標重塑、內容重構、方法改善、評價優(yōu)化等方面探究新時代背景下課程改革路徑,以期從供給側提升財會專業(yè)學生統計能力。
“大智移云物”的發(fā)展不斷沖擊著各行各業(yè),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企業(yè)會計向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趨近,推動財會崗位職能與工作方式的變革,這對財會崗位的職能和人員提出新的挑戰(zhàn),“財務轉型升級”成為必然趨勢。財會類專業(yè)作為培養(yǎng)財會人員的主要供給側,強化教學改革是不斷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重要途徑[1]。設置《商務統計》課程旨在使學生具備統計知識和數據分析能力,但傳統的《商務統計》教學側重于講授傳統統計方法,缺乏與大數據時代新的統計理念的貫通,故此難以滿足財務轉型下財會專業(yè)學生對統計能力的訴求。因此,《商務統計》需要積極進行課程改革,使學生掌握解決大體量財會問題的統計分析與應用能力,切實提高財會專業(yè)學生信息分析挖掘技能,以滿足新形勢下財會人員能力要求。
1傳統《商務統計》課程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目標“重知識輕能力”
傳統的《商務統計》課程教學目標較為單一,重點側重對統計學基本理論的講授及統計計算方法的講解,但是忽略了學生應用技能的鍛煉,對融合專業(yè)信息的數據的分析處理實踐較少[2]。因此,傳統授課模式容易將統計知識與專業(yè)需求割裂開來,也不符合大數據時代經濟發(fā)展的統計能力需要。為適應新形勢需求,需要重塑商務統計教學目標,要重視財會轉型發(fā)展對學生統計知識、能力、素質的需求,提升學生數據分析挖掘能力。
1.2教學內容“重理論輕應用”
傳統的《商務統計》課程教學內容偏向于傳統知識的講授,側重理論的傳授和統計方法的介紹,忽略與特定專業(yè)需求和時代發(fā)展的融合,從而與財務轉型下財會專業(yè)素質訴求相脫節(jié),對于財會專業(yè)學生來講較為枯燥,難以激發(fā)學習興趣,甚至認為該門課程沒有實際效用。為適應專業(yè)特色和時代要求,內容設計應把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以財務轉型下會計人才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為抓手,融合新的統計方法,設計出體現課程實用性和新穎性的教學內容,更好的發(fā)揮課程的實用價值。
1.3教學方法“重教不重學”
傳統的《商務統計》課程教學方法較為刻板,授課老師往往充當主導者,學生緊跟教師的演示重復操作,注重單程向學生輸送知識和演示軟件,但是往往忽略教師與學生間的雙向互動,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不易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動力,導致學習效率不高。為響應新的教學理念,方法選擇上應以學生為中心,以課程特點和專業(yè)需求為導向,綜合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通過多樣化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方法的融合,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處理現實的復雜的數據的能力。
1.4考核方式“重結果輕過程”
傳統的《商務統計》課程考核主要依據學期末的卷面測試,該方式偏重測試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較少的考查學習過程和應用技能的優(yōu)劣。為培養(yǎng)新時代專業(yè)人才,考核方式改革要針對課程的應用性、開放性特點,重視對學習的過程性考核及多元化能力養(yǎng)成的考核,構建綜合評價體系。
2財務轉型升級下《商務統計》課程改革目標
財務轉型升級下《商務統計》課程教學目標的確立,應在充分考慮課程任務和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制定時,要結合財會專業(yè)特色和新時代下統計原理及方法,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目標,制定能夠培養(yǎng)學生運用統計分析方法解決財會問題、培養(yǎng)數據化分析和決策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立體多維目標,具體如下。知識上,夯實統計基本理論和方法。使得學生了解統計在財經領域的應用范疇;掌握統計學的相關概念、理論原理與應用方法,并關注大數據時代新的統計方法的發(fā)展;能夠熟練操作統計軟件。能力上,培養(yǎng)多方面應用能力。使得學生具備財務轉型升級下“大體量”的財會相關信息的描述統計能力;具有對財會信息的回歸分析和趨勢預測能力;能夠運用數據分析、挖掘等診斷內部風險、提供籌融資方案分析的能力;提高調查研究和科研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素質上,培養(yǎng)學生家國天下的情懷和與時俱進的學習態(tài)度。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發(fā)展現狀及趨勢,開拓宏觀經濟視野,滲透統計分析思維,立胸懷天下之志。
3財務轉型升級下《商務統計》課程改革路徑
《商務統計》課程是為了解決特定學科的統計需求而設置的,對于財會類專業(yè)來講,其該門課程主要是教授學生應用統計方法和數據處理技術來分析挖掘財務信息,以滿足財務轉型下社會分工變遷對財會崗位的要求。針對此需求,本文按照“OCMA”流程探究《商務統計》課程改革路徑。
3.1設立“立體化”課程目標
以培養(yǎng)財會專業(y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以培養(yǎng)“可遷移性”能力為目標,認真提煉《商務統計》在財會類課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結合財務轉型升級下,社會對財會崗位的統計應用需求,重新定義“知識——能力——素質”多方面立體化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專業(yè)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
3.2規(guī)劃“模塊化”授課內容
課程內容是課程目標的重要載體,“商務統計”課程的開設是為了使學生掌握解決專業(yè)領域具體問題的統計方法和應用能力。該課程要簡化公式推導,重點在理解統計基本內涵的基礎上掌握數據處理能力、發(fā)掘信息中折射的問題。作為非統計專業(yè)授課科目,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處理,有利于整合優(yōu)化課程知識結構,幫助學生更好的熟悉課程結構,理清課程知識結構。因此,教學內容設計要結合學生主體、財會崗位需求和時代背景,整合構建“模塊化”教學內容。3.2.1 結合學生主體地位和學習規(guī)律規(guī)劃教學模塊按照統計學知識體系和學生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劃分教學模塊,模塊設計在知識體系上要框架清晰明了、內容上由淺入深、能力培養(yǎng)上由基礎能力培養(yǎng)到綜合能力提高,循序漸進,不斷激發(fā)學生潛力。具體來講,先設置學習難度較低、應用較為普遍的描述統計模塊,教授學生基本的數據特征分析及圖表繪制、數據調研、收集、整理方法;再設置推斷統計模塊,讓學生掌握參數估計的應用,理解假設檢驗的基本原理;再設置相關、回歸分析及趨勢預測等,讓學生學習應用EXCEL、SPSS等軟件分析處理經濟或財會數據,學會分析指標數據間的聯系,提出有價值的管理建議;最后再設置綜合能力實踐模塊,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統計能力、數據分析實踐能力和專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3.2.2結合財會專業(yè)特點和崗位需求設計教學模塊課程內容設計要實用,實用性體現在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以及統計知識與財會專業(yè)知識的融合。首先,每一模塊內容要結合財會專業(yè)學生對統計知識的需求設計,在理論知識基礎上設計實踐項目,實踐項目設計時,對接經濟、管理中的現實問題,將真實的經濟信息、會計信息等作為原始數據,教授如何將財會領域專業(yè)問題轉化為統計問題。以“回歸分析及預測”模塊內容為例,在回歸分析等相關基礎理論基礎上,增加對財務信息回歸分析等相關的實踐項目,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經濟信息、會計信息中各指標內在的聯系或發(fā)展趨勢。其次,增加“統計在財會領域綜合運用”模塊,強化綜合運用統計方法靈活處理財會領域具體問題的能力,透過搜集、處理大量的信息挖掘其折射的問題,為內部管理診斷和投資決策等服務。3.2.3 結合財務轉型升級背景時代背景設計教學模塊課程內容要符合“時代性”,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關注和導入大數據信息化時代新的統計理念和統計思維[3]。針對大數據的推進,學習重點從抽樣統計向全樣本數據分析轉移[4],針對經濟統計,不僅需要滲透現代化的信息收集、整理、處理能力,還要貫徹在大體量財務數據中提煉商業(yè)價值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挖掘大數據背后內在耦合和關聯,將統計能力充分應用與財會崗位職能中,發(fā)揮現代化核算和管理需求。
3.3充分引入“參與式”學習方法
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需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學習規(guī)律。商務統計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要打破單一的教學方法的枯燥性和局限性。對于實踐性與應用型較強的課程,靈活運用BOPPPS教學方法和項目驅動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5]。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全過程參與教學,設計“參與式”課堂教學,具體如圖1所示。理論知識講授中采用BOPPPS教學方法,以財會領域的現實問題作為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探索精神,明確模塊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要求,通過前測對接已有知識結構,采用參與式學習讓學生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理解統計原理,學會將現實的專業(yè)問題轉化成統計問題加以解決,再通過檢測評價課堂效果,通過課堂總結凝練和鞏固課堂內容。實踐環(huán)節(jié)采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方法,結合理論知識模塊規(guī)劃實踐項目,確定每一模塊具體的實踐項目要求,搜集現實的會計信息,讓學生參與到專業(yè)化情境中,運用統計軟件對進行數據分析、挖掘,發(fā)現和解決現實問題,撰寫項目報告并進行評價總結。圖1“參與式”教學方法
3.4采用“多元化”評價標準
《商務統計》課程更具有實踐性和開放性,要充分的重視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基于此,應構建“過程性多元化”評價體系。一是考核過程性,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實踐操作和應用情況,實時觀測記錄學生學習情況,增加過程性成績比重;二是考核主體多樣化,可劃分學習小組,安排經濟財會案例分析類小組作業(yè)由團隊協作完成,成績由小組自評和小組間互評成績構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綜合分析技能及團隊溝通、協作能力;三是考核方式及內容多元化,過程考核打破作業(yè)加考勤的單一評價,除了考查基礎知識的作業(yè)練習之外,增加統計調研報告、課程論文等,鼓勵學生發(fā)表高質量論文代替畢業(yè)論文答辯,以此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期末考試在考核基礎知識掌握的同時,增加對經濟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核,檢驗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4小結
大數據時代各項數據處理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對商務統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財務轉型升級背景下《商務統計》課程改革要針對新形勢下該崗位對統計知識和能力的需求,結合學生基礎特點進行改革?!渡虅战y計》改革要依托財會轉型升級下財會人員素質需求,確定符合財務轉型下財會專業(yè)需求的統計課程的三維“立體化”教學目標,以此為基礎,組織能夠體現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模塊化課程內容,選用有助于教學目標實現的靈活的教學方法,構建有助于綜合能力考核的課程評價體系,將統計分析、大數據處理應用能力與財會專業(yè)知識融合滲透,切實將商務統計能力助力于財務轉型。
參考文獻
[1]姚長佳,張聰慧.高等職業(yè)教育經管類專業(yè)核心素養(yǎng)與課程改革路徑探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9,(08):52-57+63.
[2]張慧.大數據背景下商務統計課程TSP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9(03):105-108+128.
[3]陸鳳興.應用型本科《商務統計軟件(SPSS)應用》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5,234(48):95-96.
[4]宋來敏,李俠.大數據對經管類專業(yè)統計學教學的影響及新模式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9,(21):105-106.
[5]張寧寧,王睿,鄭寶東.基于BOPPPS與項目化教學模式相結合的食品酶學課程改革[J].食品工業(yè),2019,40(04):268-270.
作者:郝坤杰 單位:山東女子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