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保節(jié)約的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4-01-24 18:0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環(huán)保節(jié)約的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二年級時學的一首節(jié)約糧食的古詩,它就出現(xiàn)在我們學校的食堂里,老師也經(jīng)常以此教育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以下是推薦節(jié)約糧食,制止浪費個人事跡材料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參閱。
節(jié)約糧食,制止浪費個人事跡材料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二年級時學的一首節(jié)約糧食的古詩,它就出現(xiàn)在我們學校的食堂里,老師也經(jīng)常以此教育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盡管老師經(jīng)常教育我們,但還是有些人做不到。
有一次我在早晨上學路上,碰見一位男同學把喝了一口的牛奶和還沒有吃完的面包一起扔進了垃圾桶里。我連忙追了上去,認真地對他說:“請不要浪費糧食。你知道糧食是多么來之不易嗎?”“那有什么,反正是我花錢買來的。”“這些糧食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如果我們中國十幾億人民都像你一樣,你扔一個,他扔一個,那么一天就扔了十幾億個面包,那是農(nóng)民伯伯用很多汗水換來的呀!再說這些浪費的面包可以養(yǎng)活許許多多人啊!”我的聲音提高了一些。“關你什么事,多管閑事!”“這不是什么閑事,節(jié)約糧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浪費糧食就是犯罪!”“對不起,我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你以后一定要說到做到哦!因為現(xiàn)在我們的土地日益緊缺,一塊塊土地變成了高樓大廈,糧食的產(chǎn)量也在逐漸減少。”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浪費糧食的行為。比如說,我們在食堂吃飯時,有的同學的盤子里還有好多飯沒吃完就不吃了;有的把不喜歡的菜都挑出來扔在桌子上;還有的直接把沒吃完的飯倒到泔水桶里……這些都是浪費糧食的不良行為,請大家一定要改掉這些壞習慣。
同學們,節(jié)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為了美麗中國,更為了我的中國夢,讓我們一起節(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吧!
節(jié)約糧食,制止浪費個人事跡材料二
有一天下午,爸爸和我到超市買東西,恰巧遇到他在鮮奶公司當配送員的朋友。當時叔叔正在送貨,叔叔將新鮮的牛奶運送到超市,又從超市后方,將一堆優(yōu)酪乳、布丁、鮮奶……放在推車上,要將它們推向冷藏貨車。
叔叔無奈的告訴爸爸:這些過期商品都要拿回去銷毀,經(jīng)濟不景氣,不僅生意變差,報廢商品也愈來愈多。接著叔叔指著正在冷藏柜旁選購鮮奶的小姐說:消費者愈來愈精了,我才剛上架放在后排的鮮奶,就馬上被拿走。下次我再送貨時,那幾瓶放在前排快到期的鮮奶,可能又要成為報廢品。說完,叔叔搖著頭并且深深嘆了口氣。頓時,我紅了臉,望著這堆報廢品,我覺得我也是兇手一樣。
接著,我和爸爸選購了明天早餐要喝的優(yōu)酪乳,我特地拿起擺放在第一排的,爸爸和我不約而同相視一笑。我檢視著保存期限,距到期日還有五天,以往這是我不會選擇的。其實這瓶優(yōu)酪乳明天一早,就會被我們?nèi)液裙猓@都是在保存期限以內(nèi)。
最近幾年,住在地球的人們開始重視地球暖化的問題,也發(fā)現(xiàn)節(jié)能減碳的重要性。很多習慣只要身體力行,每個人都會是環(huán)保的尖兵。就飲食而言,現(xiàn)在我購買食品,已經(jīng)改變了習慣,雖然會注意保存期限,但會盡量挑選前排的。我也會一次購買少量,不會一次將一堆食品搬回家,不但增加冰箱耗電量,還常常放到過期,最后不得不丟進垃圾桶。
報廢牛奶故事。我的這群善良同學認同了我的想法——只要是立即食用的食品,我們可以選擇接近保存期限的。就這樣,我?guī)ьI了更多的節(jié)約標兵了。
其實要過期的食品,都沒壞,只是我們的心里作用而已,只要我們每次都拿接近保質(zhì)期的東西,那些食品就不用拿去銷毀了,你看,這樣是不是又幫世界節(jié)約了食品呢?
節(jié)約糧食,制止浪費個人事跡材料三
一天早上,小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早飯。她三下五除二將米粥扒完,又一口氣吃了三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將剩下的一個“飛”出窗外。她邊扔邊嚷著:“不吃拉,不吃啦,再吃肚子要爆了!”真是無巧不成書啊!我正好來約小芬一起去上學。當我路過窗口的時候,忽然一個東西“飛”了過來,正好砸在我的頭上。我一看,原來是個饅頭。“咦,為什么這里會有饅頭冒出來?”我拿起饅頭,開始沉思:“會不會是她……”
這時,聽到外面有動靜,連忙把頭探出去,發(fā)現(xiàn)原來是我,忙說:“對不起,小珺,我沒想到你會在這里。”說著還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腦勺。小芬見到是我探出頭,猛然想到一個主意。他偷偷地把饅頭藏到背后,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正準備來找你呢!”說完,沖著小芬笑了笑。小芬聽到我說要找她,拍了拍胸脯,問道:“什么事?用的著我的地方盡管說。”我回道:“古詩《鋤禾》我忘了,你教我一下吧!”小芬輕輕地笑了笑,說:“我當啥事呢!”接著用大拇指指著自己的鼻子,“我會背!”接著,小芬就有聲有色地背了起來。他裝作古人的樣子,一邊背還一邊搖頭晃腦,暗自得意。“我的傻老妹啊,難道你還不知道我的用意嗎?現(xiàn)在你別神氣,等會兒你要比斗敗的公雞還難看呢!”我暗自發(fā)笑,眼睛都瞇起來了。小芬卻以為我在稱贊她呢,背得更加起勁了。當小芬背到最后一句“粒粒皆辛苦”時,還驕傲地暑期指頭朝前直了一下。等小芬背完后,我把放在背后的饅頭拿了出來,用手指著“贓物”說:“那么這個饅頭你打算怎么搞定它?”小芬的臉刷地紅了。難為情地低下了腦袋。呵,她背了這么老半天,直到現(xiàn)在裁紙刀小剛叫他背古詩的真正的用意呢!
我認為我們應該節(jié)約糧食,不浪費資源。
節(jié)約糧食,制止浪費個人事跡材料四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也許同學們在幼兒園里就已經(jīng)會背了。然而不知同學們是否留意過沒有,每天中午學校開飯后,就會在食堂里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桌上、地上會留下米?;蝻垐F;有的甚至因為菜不合胃口,只有吃了幾口,就把剩下的飯菜倒在學校的塑料桶里了,這實在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不珍惜糧食是不尊重農(nóng)民伯伯的勞動果實,不熱愛勞動人民,農(nóng)民伯伯辛勤勞動,任勞任怨,在田野不綴勞作,好不容易才生產(chǎn)出糧食來。上面的那首古詩,不正是農(nóng)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真實寫照嗎?
記得長輩們經(jīng)常提起:“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某些原因,國家大量缺少糧食,有的人因為沒飯吃,只得啃樹皮,吃野菜,甚至活活餓死。”不知同學知不知道,現(xiàn)在非洲還有很多饑民,許多孩子被活活餓死。這些情況也許在有的同學看來是無法想象、不可能的事。認為自己家的米多得吃也吃不完,浪費一點算什么。但是,同學們是否想過,農(nóng)民伯伯辛勤勞作產(chǎn)生出糧食,要經(jīng)過多少工序,將生米煮成熟飯,而我們卻白白地把它浪費了。我們是否為這種行感到羞恥呢?
浪費飯粒也會助我們養(yǎng)成鋪張浪費之風,有礙于同學們良好情操的陶冶。我們可以這樣計算一下:一個學生浪費一口飯,像我們學校有一千多人在食堂吃飯,一天就要浪費十幾斤飯,一年就要浪費上千斤糧食。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shù)目,這在我們目前還不富裕的國家里是一個多么令人觸目驚心的事啊!況且,和目前國家提倡的節(jié)約型社會是格格不入的。
這樣看來,同學們也許就會認識到浪費糧食的確不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了,小事非小,我們應該從生活的瑣小事做起,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愛惜每一粒糧食,懂得節(jié)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真正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意義。
節(jié)約糧食,制止浪費個人事跡材料五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學們有沒有想到,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大問題。所以,我們每個同學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從身邊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為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饑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可是自從我在電視里看到了很多非洲難民因饑餓瘦骨嶙峋、饑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大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汽車接送……正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才養(yǎng)成了不節(jié)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爸爸媽媽批評我,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想到這里,我感到非常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xiàn)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掉這個缺點,節(jié)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日省一把米,月節(jié)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jié)約從點滴做起。
小伙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
聯(lián)合國把每年的xx為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jié)約變?yōu)樽杂X、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