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

時間:2022-11-14 04:54:00

導語:有效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效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

感謝整體改革委員會的領導,給了我一次到*來向與會的領導、老師學習的機遇,遵照領導指示,讓我說這樣一個話題。我這個人是屬于那種死心眼兒的人,很多事,自己不行的,就說不行,干不來的,就說干不來。這個話題,我說不太好,我還是結合我自己的想法去說,我覺得有效就是干不了的事情不干,把自己沒有辦法左右的事情,看得開、想得透、出得來,放得下。首先看清自己的渺小,我總覺得一個人特別渺小,我喜歡在大的方面先把自己看透,于是相對來說,心也就靜一點。90年代有出版社要出本名人名言,要我寫句話,我就寫了這么一句:“出天外遙望地球很小,居體內(nèi)細長心欲極寬?!鼻昂蠛孟裣鄬?、相應、相矛盾,實際上是相輔、相承、相統(tǒng)一。我用前半句話告誡自己,永遠不驕傲,看清自己的位置,處在天外遙望,咱們地球真的是蒼茫宇宙中極小的一點,而魏書生呢?更是這極小地球上的一個微生物,如此而已,豈有它哉,于是就不難為自己,就總告誡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自己的渺小,不做求之而不得的事情。即使做成幾件事情,也永遠不驕傲。我總說,其實全人類依靠自己的力量,別說造個摩天大樓,就算再造出十個、八個地球來,人類也永遠沒有目空一切的理由,永遠要對宇宙采取一種謙卑的、恭敬的態(tài)度,因為什么呢?就算你再造出十個、八個地球來,在宇宙空間中算什么?也就是極小的星塵,所以永遠不要產(chǎn)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chǎn)”、“人定勝天”、“為所欲為,惡性膨脹”等這樣的想法,結果是既糟蹋了自己,又糟蹋了環(huán)境。后半句話,我是告誡自己永遠不要自卑,退而求其次,靜下心來,反觀內(nèi)心。其實每個人內(nèi)心都是一個宏大的世界,人的內(nèi)心深處真的有日月星辰,江河山川,花鳥草蟲,真善美、假惡丑,積極樂觀進取、消極頹廢懶惰,這些都并存于任何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既然這樣,人就永遠也不要自卑。接下來,我要強調(diào),任何一份極其平凡的工作,當你守住心靈的寧靜去做的話,都會發(fā)現(xiàn)它真的是一個極其宏大的世界。有了好的機遇,干個首相、總統(tǒng)或是聯(lián)合國秘書長是一個宏大的世;沒有好的機遇,蹲在那兒養(yǎng)豬、養(yǎng)蠶、種菜、種糧,就算是靜下心來養(yǎng)蒼蠅,都是一個極其宏大的世界。每個人在蒼茫宇宙中找到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宏大,又看到自己本職工作的宏大,就找準了自己生存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高高興興、一點一滴地盡到生存的責任,就能品嘗到生存的快樂。

我們應該力所能及的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找準位置,干自己能干的事情。怎么干呢?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提速,結構調(diào)整,利益重組,文件打架,制度沖突,評價體系多極,評價標準多元,信息滔滔,紅塵滾滾,誘惑遍地,如果守不住心靈的寧靜,人們便常常無所適從,不要說評價標準了,僅評價體系就成千上萬,不同的利益集團站在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結論,越干越亂。我主張既要看流星,又要看行星,還要看恒星。我曾經(jīng)強調(diào),青年教師千萬要靜下心來仰望恒星,這樣心就容易寧靜下來,就不容易被絢爛的流星弄得手足無措。什么叫恒星呢?我覺得從人懂事開始,一直到人類滅亡,也還是要堅守一些東西,比如說:真善美。好像人類有了文字、有了語言、有了概念,人類就在追真、求善、求美。把它盯住,接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好多文字詞匯的變化都是圍繞真善美,那么就應該把它守住、守住、再守住。就教育而言,有教育那天,直到人類消失,我總覺得,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為什么教?二是教什么?三是怎樣教?

為什么教?古往今來,古今中外,明明白白搞教育的老師,或是教育家,都說是為了人和社會的全面發(fā)展而教,他們說的其實是一樣的,只是用的詞有些區(qū)別,沒有一個明白的老師和教育家說只為了人的發(fā)展而不顧社會,也沒有說光顧社會發(fā)展而不顧人的死活,也沒有任何一個明白的教育家說只讓孩子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大家都是說全面發(fā)展。

教什么?就是教人與社會全面發(fā)展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品德和個人的體質。

怎樣教?要落實到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稟賦的學生,他的技能不一樣,該怎樣教?大家來想想看,古往今來,古今中外說的全是一樣的。因為有了老師這個職業(yè),他從眾多其它職業(yè)中獨立出來的那一天,就注定了老師比學生懂事,比學生知道得多,自然也就有了擔負著領導者、引領者和服務者的責任,老師永遠不能放棄自己督導的責任。

接下來,幫助學生干什么呢?是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從孔夫子的啟發(fā)式來說,那就是:不憤不悱,不啟不發(fā)。到蘇格拉底,到杜威的兒童中心主義,講的都是老師引導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發(fā)展。這些是永遠不變的。那么堅持住永遠不變的,心就不亂了,不管人家怎么說,我們堅守這些是不變的。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稟賦,不同學生的起點,怎樣幫助不同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發(fā)展其不同的先天的潛能?堅守住永遠不變的,于是心就不亂,有了自我后,再一步步地向前走起來,這樣相對來說,無效勞動就少一些。仰望恒星,離真理就近,方向就對頭,就不會有大的折騰。今天來一個運動,明天掀一個高潮,后天弄一新課改,然后這一次新課改把上一次課改罵得稀里糊涂。完了,又再來一次新課改,又把上一次新課改否定得一塌糊涂,總來回這么折騰,不能說是無效勞動,至少是低效勞動。比如說,就教育口而言,還要堅守住一些恒星,就是有教無類,有教育這個行當,什么都不用變??桌戏蜃訉λ煌愋偷膶W生、不同職業(yè)的學生、不同年齡的學生、不同性格的學生,老先生都提供服務。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再比如說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一萬年都不變。我們應該守住、守住、再守住,然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拓展、拓展、再拓展。于是就在守住真理的前提下,讓平凡的事情做到常做常新,常做常樂。又比如說:就學而言,學而時習,學而不厭,學以致用,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這都是從老祖宗開始,再過一萬年都不會變的教育恒星,要堅守住。有的青年人說我的教法新,我說哪有一點新辦法,我教書也好,當班主任也好,當校長也好,當教育局長也好,用的都是老辦法,都是老祖宗就用的辦法。這就是“兩大點,一小點”。

“兩大點”:一是靠民主,二是靠科學。是進口的?不是,中華民族古已有之,孟老夫子早就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老百姓是第一位的,國家是根據(jù)老百姓的利益設置的。說蘇聯(lián)太大,不符合老百姓利益怎么辦,把它解體吧;香港、澳門總在外面干什么,不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回來吧;當有一天,臺灣老百姓覺得總在外面干什么,寫個申請回歸祖國吧,于是中央一批,也就完事了。歸根結蒂,一切都由老百姓利益決定。大家想想看,中華民族的老祖宗,堯帝也好,舜帝也好,比老百姓多什么呀,不就是多操點心,多吃點苦,再向前發(fā)展,懂事的國家領導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至于不懂事的,當個小官,有點小權,突然覺得自己不是人了,欺負欺負老百姓,嚇唬嚇唬普通人,飛揚跋扈,頤指氣使,走路肚子也挺了,臉也朝上了,白眼珠子也增多了。我總覺得,世上不正常的事,都是讓不懂事的東西給弄的。其實大家都守住平常心的話,地球不是挺好的。窮點、富點、高點、低點,大家都有做人的尊嚴感。

六十多年前,蕭乾先生的文章中寫到:他在瑞士坐火車,火車上一個乘客談起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方針政策、糧食數(shù)據(jù)都了如指掌。他就感慨,瑞士老百姓的素質也太高了吧,一個普通乘客對國家的事知道得這么清楚和細致。到站了,那位乘客下車后,周圍的人告訴他,剛才那位是國家糧食部長,他出行就跟老百姓一樣。正說著呢,對面有一個美國大兵和一個瑞士老百姓談話。美國大兵說:“我們美國多進步、多發(fā)達、多富強、多榮耀、多民主、多自由,任何一個美國老百姓都可以去總統(tǒng)府去參觀。”瑞士小個子說:“我們這兒也挺民主的?!贝蟊f:“你們民主有什么標志???”“我們這兒總統(tǒng)跟老百姓沒有什么區(qū)別?!薄皼]區(qū)別,難道你還見過總統(tǒng)嗎?”小個子臉一紅,頭一低說:“我就是總統(tǒng)?!倍碌目偨y(tǒng)實際都這樣,不懂事的就另當別論,你說比老百姓高點,不就是多干事,多操心,做事累嗎?多懂點人情道理,多出點好的主意,僅此而已,豈有它哉。所以,孟老夫子兩千多年前說的話,現(xiàn)在懂事的發(fā)達國家的領導都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們應該把它守住。

至于科學,我們知道,大宋之前,中華民族的科學技術在全球領先,咱應該把自己民族好的東西,守住、守住、再守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守住民族里傳統(tǒng)的、優(yōu)秀的東西,你再放眼世界,你才知道怎樣恭恭敬敬地向別人學習,學習別人先進的,是為了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服務,是為把我們優(yōu)秀的東西搞得更優(yōu)秀,如此而已,豈有它哉。而不是把自己先罵一通,那么偉大的孔夫子,咱們卻傻乎乎的,在一百多年里把人家打倒三回。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義,打倒一次,沒過幾年,孔夫子站起來了;1919年,又打倒一次,毫無疑問,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主流的反帝反封建是對頭的,但口號肯定用力過猛——“打倒孔家店”。其實當時那些年輕人,靜下心來到老的時候,才知道孔夫子是何等的博大精深。沒過幾年,第三次是“無命運動”。我經(jīng)常把無產(chǎn)階級簡稱為“無命”,這回想到的招更毒,要把人家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萬只腳,還讓人家永世不得翻身。沒過兩年,孔夫子不又站起來了,偉大的事物哪有那么容易被打倒。有些浮躁的人以推翻歷史來為自己吸引別人的眼球。教育口也存在,之前運用一陣子凱樂夫,完了不好使;又換了一個贊可夫,學了一陣子,說人家不靈;又弄了一個巴班斯基學了一陣子;接著又弄個蘇霍姆林斯基;接著又弄個布魯姆,學了一陣子,完了又說布魯姆的目標不好使;又弄個布魯納,布魯納又學一陣子。都是一陣子、一陣子的。又說課程結構理論不管用,前段時間又時髦了一陣子“八種智能”。反正就是來回折騰,實際上哪里是人家不管用,是自己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人必須要記住,咱是從哪里來,應該向哪里去,這些東西要植根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土壤,再放眼世界,才發(fā)現(xiàn)原來都有用的。針對杜威的兒童中心主義,當它強調(diào)到不適當?shù)牡夭降臅r候,杜威本人都表示十分憤慨。1926年,杜威先生曾經(jīng)對他的弟子打著他的旗號,把杜威的兒童中心主義強調(diào)到不適當?shù)牡夭剑簩W生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寫文章,用詞非常激烈。誰說凱樂夫的“三中心”論沒有用???凱樂夫說,以教師為中心,有什么不可以???有的人把課程強調(diào)到社會及學校,生活及教育,行走坐臥及課程。什么都是課程的時候,凱樂夫強調(diào):以教材為中心,有什么不好啊。再想想看,以教師課堂為中心,如果什么都是課堂,那還要學校干什么???人家強調(diào)以學校的課堂為中心有什么不好啊?如果我們把這些理論植根于我們優(yōu)秀的土壤,才會發(fā)現(xiàn)各家各派都在一定的時間或空間內(nèi)有自己生存的道理,這時拿來為我所用,就能把自己國家的教育搞得更好。這樣,越學越清楚,越學越明白,守住自己的,汲取人家的,把平凡的工作,干得實實在在,一點一滴地在超越著自我,如此而已,豈有它哉。

那一小點呢?就是我領著全校師生員工練氣功,現(xiàn)在改名叫“注意力體操”,這個事現(xiàn)在還在做。到了教育局我也說:“我這個局長沒有新辦法,全是老辦法。我說大伙別把教育局長當個官,局長算什么,就是一個大班主任,是幫助科員們、科長們、副局長們、縣(區(qū))教育局長們把自己的事干得更好。我還是用“兩大點、一小點”把教育局的事做好。這些事干了十年,到現(xiàn)在我是講課講了三十三年,當了二十一年的校長。我就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學,三靠一小點。

先說這一小點。我總這么干,教書也這么干,當班主任也這么干。我只要往課堂上一站,高興勁兒全上來,精氣神全來了。我就覺得教書特別舒服。當你總也不離開學生的時候,就覺得說話心里有底,腳踏實地、有舒服地感覺,所以我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快樂而教書。有人問我領著師生員工練注意力體操怎么練呢?就四個字:松、靜、勻、樂。放松的松,寧靜的靜;均勻的勻,快樂的樂。什么是松,身體松;什么是靜,心靈靜;什么是勻,呼吸勻;什么是樂,情緒樂。

第一是松,什么松,身體松。學生來到學校無非就是看看書、寫寫字、算算題、想想事,哪有一件是讓你崩緊肌肉的?越崩緊肌肉,心情越緊張,思路越不流暢,效率越低。讓我們把自己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放松,讓二百多塊骨頭都放松,讓一百四十億個大腦細胞,全身五十多萬億個各種細胞全都松下來。

第二是靜,什么靜,心靈靜。守住心靈的寧靜,想自己心靈世界里有一汪湖泊,您站在湖泊的邊上,想人是什么。直到今天,所有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心理學家、生理學家全都說不明白人是什么,誰也不能把自己對“人”字這個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的理解,說得其他人全都能接受。但是我覺得馬克思說得有道理,他說:“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既有現(xiàn)實意義,又有歷史生命活力。人是發(fā)展的變化的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就算是全校倒數(shù)第一、倒數(shù)第二的同學也絕不允許瞧不起自己,因為你是一個極其宏大的世界。守住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真善美,積極的、向上的、樂觀的真諦,堅守、堅守、再堅守,拓展、拓展、再拓展,你就能找到了你自己發(fā)展的空間,能找到你盡到生存責任的陣地,你就活得有價值,也容易快樂起來。守住內(nèi)心深處那汪寧靜的湖泊對現(xiàn)代社會的人而言,尤其需要守住心靈深處寧靜的能力。我總覺得現(xiàn)代人類在這個階段,處于不正常發(fā)展的階段,現(xiàn)在有一句挺好聽的話是:“力爭超常規(guī)發(fā)展”。大家想一想,超常規(guī)發(fā)展翻譯過來是什么?是不正常發(fā)展!1950年全地球人干一年才有二萬億美元的產(chǎn)值,干到1980年就有八萬億。三十年的功夫相當于全人類一百七十多萬年的四倍,正常嗎?到2000達到32.5萬億,二十年又等于前三十年的四倍,更不正常!去年全世界約有五十二萬億美元嘛。正常嗎?不正常!不正常的階段必然會傷害很多人內(nèi)心深處的東西,破壞本不應該破壞的文明,傷害本不應該傷害的傳統(tǒng)。所以,許多人在這個歷史階段感到靈魂流浪、心情飄忽、思想沒有家園。于是浮躁成為社會流行病。那怎么辦呢?只能訓練自己鬧中求靜、苦中求樂、忙中求閑、失中求得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以我心應萬物,還世界以本來面目,守住心靈的寧靜,讓自己心靈的湖泊平靜得不僅沒有波瀾,而且沒有一絲漣漪都沒有。湖泊的邊上長滿了花草樹木,花草樹木的影子倒映在心靈的湖泊里?;ㄖ?、花蔓、花葉、花瓣、花蕊、花粉的影子都能倒映出來,這就是最佳狀態(tài)。在現(xiàn)代社會中要經(jīng)常訓練自己鬧中求靜的能力,這是現(xiàn)代生存的必備本領之一,這樣你就找準了自己應該堅守的陣地,風吹浪打不動搖,咬定青山不放松。守住寧靜,還萬事萬物于本來面目。

第三是勻,呼吸勻暢。我問學生:“人世間對生命來說最寶貴的是什么?”學生說:“權力?!蔽艺f:“這是開玩笑”。成千成萬的老百姓都處于沒有權力的位置,但他們卻活得非??鞓?。我敢保證一萬年以后,還是老百姓多,當官的少;小官多,大官少。把這個事想通了,對生命來說最寶貴的就不是權利。那是是金錢嗎?過去是,但現(xiàn)在也不是了。因為社會保障體系更健全,最窮的人家都有社會救濟了。去年年底,咱們已經(jīng)人均兩千美元了。所以,這個問題已經(jīng)不存在了。那么接下來,最寶貴的是什么呢?我說是兩字:“呼吸”。最要緊、最寶貴的真的是最廉價的,當你感覺到一呼一吸得來不易的時候,當你懷著感恩之心對待一呼一吸的時候,我敢保證你天天都生活在感恩之中、快樂之中。深吸一口氣,感受它給自己的心肝脾胃帶來的歡愉,您是何等的幸福。同學們,當你走進考場,心情緊張,惴惴不安時,請靜下心來,深呼吸五口,緊張情緒保證緩解。當老師的,看到兩個學生吵架,使你心情不愉快,請深呼吸五口,我敢保證,你火氣頓消。

最后一個是樂,什么樂,情緒樂。何謂樂觀主義者,不是一個人一輩子一帆風順、不斷發(fā)財、經(jīng)常升官,所以快樂。如果這樣,誰不會快樂?真正的樂觀主義者在面對人生的挫折、磨難、打擊時,面對別人的誤會、指責、毀謗時,還能夠堅守住內(nèi)心深處追真向美的陣地,堅定不移、樂觀進取,那才是樂觀主義者。人這一輩子,其實是教育一輩子,最要緊的是教會受教育者守住內(nèi)心深處樂觀進取的陣地,這是第一要素。大家想想看,有時候成績不好,你痛苦;先進沒評上,你難過。你再想想成千上萬的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背叛了剝削階級的家庭,拋棄了國民黨的高官厚祿,投身革命,陷身囹圄,在監(jiān)牢里,仍然學習、討論、思考、研究、辦《挺進報》,人家失去的比我們多多了,但人家堅守住內(nèi)心深處樂觀進取的陣地。大家再想想看,馬克思一輩子對世界貢獻了這么多,以他的聰明才智,尋找一個有利于自己生存的職業(yè),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他卻選擇了這么一項事業(yè),寫完《資本論》所得到的稿費,都夠不上自己寫作時抽煙的錢,窮得孩子有病請不起醫(yī)生,孩子死了,沒有錢買一口小棺材,但他仍然樂觀進取,堅守內(nèi)心深處追真向善求美的陣地。大家再想想看,《太陽城》的作者康帕內(nèi)拉,他三十多年都在監(jiān)牢里渡過,先后換過五十多座牢房,但陰暗潮濕的牢房摧殘不了他的意志,反倒更激發(fā)他對光明、對未來的向往,他寫作出的《太陽城》給馬克思、恩格斯以啟示。如果我們真的學了他們,第一受益的不是共產(chǎn)黨,是咱們自己。我們的命運比他們好上一百倍、一千倍,我們應該比他們快樂得多啊。我請大家再想想釋迦牟尼,有人到廟求佛主保佑自己升官發(fā)財,這不是開玩笑嗎?佛主自己都不升官發(fā)財,他把王子的位置扔了,家財不要了,去出家。晚年的釋迦牟尼是拿著碗到四面八方,佛教叫化緣,老百姓叫要飯,但他仍然快樂。到了晚年他也不省心,他的一個弟子想把他弄死,取而代之,在他講經(jīng)的路上,從山上滾下個塊大石頭,想把釋迦牟尼害死,佛祖是何等智慧的人啊,早早預知,清風化解,一笑置之,不慎、不怒、不怨、不恨。這個弟子又在他講經(jīng)的路上安排一頭大象,想把他踩踏至死,佛祖又輕松地化解,仍然一笑置之,不慎、不怒、不怨、不恨。我說如果咱們能堅守住這樣樂觀進取、積極向上、追真向善求美的陣地,你說一輩子哪里還有不快樂的時候呢?哪里還有不笑的時候呢?大家再想想看,耶穌一輩子也沒多少財產(chǎn),他只是一個木匠的兒子,但他卻惦記著比他更窮的人,耶穌上十字架的時候是36歲,如果真有其人的話,他最后的定格的職業(yè)也就是個待業(yè)青年,一輩子沒工作。但他堅守自己內(nèi)心的平靜,堅守自己內(nèi)心的快樂,以大愛惦記著更多的人,于是他才能感召更多人。大家再想想,孔夫子晚年的日子過得也不好,50多歲,四處講學,常常不受歡迎,有時候被欺負,甚至被圍困,圍困七天斷糧,老夫子在這種境遇中卻樂亦在其中矣,這么窘迫,這么艱難,枕著胳臂睡覺,喝著清水,但他說樂在其中。他在鄭國的東門外等候自己的弟子,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師徒之間分散了,回去后弟子告訴他說,“老師啊,咱們失散了,你在東門外等我的時候,你知道別人怎么說您嗎?”老夫子問:“怎么說呀?”“他們說您累累若喪家之犬,說您像一只喪家狗一樣呀。”老夫子聽到這樣的議論卻欣然對曰,也就是高興地對答說,兩個字說了兩遍:“然也,然也?!睂ρ?,對呀。大家想想看,內(nèi)心深處事事洞明,什么都看清了,你能拿他有什么辦法,他快樂起來了,堅守了自己應該堅守的,追求了自己應該追求的,不受這些層次的干擾,這不是一個人的大自在嗎?

人這一輩子,百分之九十九的事,自己說了不算,你只要能看得開,想得透,出得來,放得下,別跟人較勁兒。咱來不來,咱說了不算,咱走不走,咱還說了不算,咱沒來這地方之前,誰想過來這走上一遭呢?既然安排咱來了,不來能行嗎,所以,到地球上報到的第一天,大家不都是哭著喊著來的嗎?使勁哭呀、喊呀,不愿來,還得來,來了以后,一天天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地球挺好的,天這樣藍,水這樣清,花朵這樣鮮艷。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真誠善良的,有點壞人也不多,基本都在監(jiān)獄關著,于是乎大家伙又不愿意走了,但不愿意走能行嗎?你在這地方都占這么久了,你總不走,后來人擱哪啊?既然來咱們說了不算,走咱們說了也不算,那咱們就順其自然吧,看得開,想得透,出得來,放得下,讓咱來,咱就來,讓咱走,咱就走,不喜、不怒、不怨、不恨,這就舒服啦。不像有的人當個小皇帝,突然之間不想走了,找些人給他練大丸子吃,結果本來能活九十三,吃完藥丸只活三十九,所以來去的事情自己說了不算。

這里面空間上的事咱們說了不算,時間上的事咱們還是說了不算。空間上,要讓大家選的話,誰不盼望著是你愿活在哪兒,就活在哪兒,一般人誰不愿意選活在瑞士。那地兒你也別挑了,干脆挑家庭吧。那誰不盼望著一下子就生在省長家,要是生在國務院總理家就更好了,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來到產(chǎn)科醫(yī)院一報到,睜開眼一看,哎呀,都是平民百姓家。這些事一輩子都改變不了,那什么能改變呢?只有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態(tài)度。全身心的愛咱們平平常常的家,愛咱們平平凡凡的爸媽,別像有些傻乎乎的小青年,只會愛那個富媽,回家跟窮媽干仗,愛富媽人家還不要,跟窮媽干仗還離不開,最后,既傷害了母親,又糟踐了自己。所以改變自己是最有效的。

那么,空間上說了不算,時間上還說了不算。人類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日月永流,流淌到今天已經(jīng)一百七十多萬年,這條長河還要往后涌流多少年???一百七十萬年?三百四十萬年?六百八十萬年?有的未來學家說:五千萬年以后,地球上的主人仍然是人啊。我說,別說人類再活五千萬年,只要人類再活五百年,據(jù)我的統(tǒng)計測算,人均GDP就得進步到100萬美元,哪里像現(xiàn)在中國使那么大勁,到去年年底才達到2000美元。我計算,全球去年已經(jīng)發(fā)展達到7000多美元,到2010年達到10000美元看來是沒有問題。以2010年10000美元計算,咱就算放慢發(fā)展速度,不用年均增長4%-5%,不用中國一年增長10%,就按1%計算,69年能翻一番,翻到2507年,就是一百萬美元?,F(xiàn)在1美元值7塊多人民幣,100萬美元就折合成700多萬人民幣。按一個國家絕大部分公務員的工資約等于人均GDP的水平,教師工資不低于公務員水平,一個教師一年工資就是750萬人民幣,夫妻兩人都教書,就有1500萬,那時候買汽車就不用貸款了,家家戶戶都普及微型飛機,到那個時候還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嗎?但是,咱眼看著那段很好,但咱們是無論如何也去不了,因為歷史愣把咱們安排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活著。能夠改變的,只是我們的生活態(tài)度啊,我們只能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幸虧社會把咱們安排在這段,要是把咱們安排在原始人這段,不也還得受著嗎?所以這么去想,你就會覺得人類歷史這段長河,其實每個時代都在解決每個時代的問題。如果把人類歷史比作黃河的話,我們這一段就是壺口瀑布——不正常發(fā)展,急流飛濺、噴騰咆哮,難以安定。我們必須學會全身心的靜下心來,鬧中求靜、苦中求樂、忙中求閑、失中求得,愛我們生存的階段,盡到我們生存的責任,挺直我們的脊梁,做到我們該做的事情,做到更加地有效,等到跟地球告別時,才一點也不后悔。還有許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留給我們的子孫后代去解決,于是把這些想通了、看透了,那么隨時隨地都能處于一種“松靜勻樂”的狀態(tài),當人在“松靜勻樂”的狀態(tài)時,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都處于最佳狀態(tài),當然接受的效果就好。大家要在日常生活,從早到晚,行走坐臥都不離這個“松靜勻樂”,老師走進校園,“松靜勻樂”;和同事們打招呼,“松靜勻樂”;打開教材備課,“松靜勻樂”;拿起筆寫備課筆記,“松靜勻樂”;老師們想想看,常常你在寫備課筆記時,多支付了許多無效的成本,按照有效學校的要求,許多都是無效勞動,為什么呢?因為你一邊寫一邊生氣,這個課文有什么寫的,都不知道寫了多少遍,不寫還不行,校長還檢查,糊弄糊弄也不行,抄襲也不好,于是就一邊寫、一邊恨,一邊寫,一邊煩,這樣會有效嗎?反過來,如果你用“松靜勻樂”的態(tài)度去寫,你就會想這是多便宜的事呀,在和平的環(huán)境里,用公家時間練字,用公家時間搞科研,用公家時間研究學生,用公家時間提高自己寫作的素質。你這么想,不就是占便宜了嗎?這就是有效思維呀,這就是有益思維啊。走進教室,“松靜勻樂”;走出教室,“松靜勻樂”;處理同學吵架,“松靜勻樂”;和后進學生談心,“松靜勻樂”;開口講課,“松靜勻樂”;回身板書,“松靜勻樂”;一天工作,“松靜勻樂”;下班回家,“松靜勻樂”;市場買菜,“松靜勻樂”;討價還價,“松靜勻樂”;回家洗菜炒菜,“松靜勻樂”;那么一天下來,“松靜勻樂”加“松靜勻樂”等于什么?還是“松靜勻樂”。這就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質量;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勞動效率。符合“有效”這個詞。

“一小點”說完了,開始說“兩大點”。兩大點,一靠民主,二靠科學。守住這些之后,誠心誠意地向國外學習,向國外有些理論家學習,誠心誠意地向在座的老師學習,然后又決不失去自己堅守的東西。這是我覺得一個人活得有效地、簡單地辦法。很多老師好的經(jīng)驗,我學不來,明知自己學不來的事,看得開、想得透、出得來、放得下、不追了,然后把自己能做的事守住、守住、再守住。我的民主總是指四段,科學總是三段。

第一總是讓自己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當老師、當班主任都是為學生服務,當校長是為老師服務,當局長是為校長服務,盡可能的讓校長少做一些無效或低效的勞動。比如說:一個校長為學?;I錢搞建設,局長就應該盡可能給校長給解脫出來。我們的市直屬學校無論從房頂?shù)降孛孑o地板磚,全都由教育局拿錢建設,校長不用操心。當校長的,最愁的是學校進了沒用的人。進老師,一是基本條件要夠用,本科才能進初中,然后統(tǒng)一考試,筆試合格,統(tǒng)一面試,校長來面試不合格,以后繼續(xù)考。有人說,教育局會太多,影響學校一把手下基層聽課。我就承諾,本人當局長期間,每年市直學校一把手校長和縣(區(qū))教育局局長,只開六次會,超過六次,可以拒開。十年以來,沒有一年超過六次,至于檢查,教育局一年里由局里出面的檢查就一次,每年五月份。學校間的互檢就比較多。學?;z不用迎接,不用準備,誰迎接,誰犯錯誤;誰準備,誰犯錯誤。互檢就檢查你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與行為習慣。但該做的是說了算,碰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天天堅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不跟自己過不去,不跟自己來回折騰。這件事情是好事,學校之間輪流檢查是應該常做的事情。

當老師時為學生服務。我19歲教書,兩年就成為盤錦地區(qū)教育戰(zhàn)線先進個人,被評為先進就被提拔,我被提拔到企業(yè)搞政工宣傳。我不愿意上這兒,就白天工作,晚間請調(diào),一請就請六年,才實現(xiàn)自己教書的愿望。給了我兩個班。一個全年組選拔出的優(yōu)秀學生組成的初二(6)班,是尖子班。另一個是初二(8)班,是全年各班選的不太聽話的,愛打架的,學習差的,53名同學全是男同胞。所以,我是一會兒在火里,一會兒在水里。這樣的起點,迫使我必須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念,不能拍腦袋說根據(jù)后現(xiàn)代主義的理論來教學,而要研究我的學生需要我提供什么檔次的服務。在6班講得好的,如果搬到8班照講不誤,8班學生馬上反擊你。你如果說:“6班能聽懂,你們?yōu)槭裁绰牪欢俊比思腋嬖V你:“廢話,能聽懂,能在這兒坐著嗎?”我第一次公開課是在8班上的,我就要求他們向老師展示一種狀態(tài),雖然我們很弱,起點很低,成績很差,但是我們絕不自暴自棄,我們會從很低的起點上,一寸一寸朝前挪,一點一點朝前爬,一步一步朝前走,我們的事先預習,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公開課非常成功。這就是一位老師俯下身子為學生鼓舞,引導學生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元帥當不成,好好當士兵;上面不著天,下面要著地;高處不能成,低處要肯就。老師們,如果后進的學生能找準自己的位置,能找到自己的起點,能明確自己可以達到的目標的話,他也會品嘗到人生的歡愉和快樂的。所以,我最初的起點,是這么起家的,越教越舒服,和最后進的學生都能處得很好,你說還能有什么呀。后來當了校長,為老師服務,當了局長,為大家服務。針對我們盤錦的唐天浩同學,你讓他與大家做一樣的題,跟著大伙一樣聽課,不是把他坑了嗎。他的目標是奪取遼寧省的高考狀元,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應該做什么樣的習題,做什么樣的訓練,有什么樣的時間表,完全可以有獨特的訓練。所以,2005年遼寧省高考卷面總分第一名,就是唐天浩。2005年,全中國最小的本科生,張春揚,十周歲考上本科。2006年遼寧高考卷面總分第一名是我們盤錦的王敏霞。我們考清華、北大,連續(xù)三年都考到遼寧省絕對值的第三位。一是大連,二是沈陽,三是盤錦。有人說,我盡研究清華、北大等這些六百分以上的一本去了。我說,不對,后進生我們也要為他們服務。我提出盤錦教育要為所有的學生服務,要使所有的學生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對最差的學生,也要給他提供高中階段的學位。我提出把百分之八十的農(nóng)民孩子培養(yǎng)到不再種地,那盤錦教育就算對得起農(nóng)民老大爺了。不然,農(nóng)民孩子世世代代種地,農(nóng)民沒希望,農(nóng)業(yè)沒希望,農(nóng)村沒希望。百分之八十的農(nóng)民出來,成為工人進入第三產(chǎn)業(yè)。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種地,農(nóng)業(yè)才能現(xiàn)代化,農(nóng)村才能城鎮(zhèn)化,農(nóng)民才能富起來,這是鐵的規(guī)律。我們還實行免費升中專,我要求中專校長和窮困農(nóng)民的孩子訂合同,保證孩子來到學校,一年以后如果年滿十八周歲的話,能夠找到自己的崗位,是五種保險全都有的就業(yè)崗位,能保證找到帶薪實習的就業(yè)崗位,能夠自食其力。這就叫教育為每個人服務,現(xiàn)在教育局應該這樣來抓升學率。農(nóng)村初中校長應該把從小學六年級接到的學籍,一個個的理出名單,到初三畢業(yè)的時候,一個個去向都寫清楚。沒有去向的,學生要寫一張表,說明為什么既沒上普高,也沒上中專,要寫明原因,是家庭原因?還是個人原因?還是父母的原因?還要分解責任,這個孩子初中畢業(yè)沒能升學,學校承擔多少責任?班主任承擔多少責任?科任老師承擔多少責任?家庭又承擔多少責任?這個表要送到教育局,我一張一張地看,這才叫對得起老百姓,我不是說農(nóng)村能百分之百升到高中階段,現(xiàn)在這個條件應該讓人家升上來一不要學費,二不要飯錢,這才明確責任,這才叫教育,既要為清華、北大的學生服務也要為最窮的、成績最差的、零分的學生服務。

第二叫互助。人與人之間,只有在互助的氣氛中才有民族可言,才有主人翁的責任感。我一直覺得,人字的結構是三個特點:一長,一短,一捌一捺,所有的人都是長處跟短處共同組成的。別盯著人家的短處,盯短處,誰都受不了。大家盯我的短處,說魏書生這個笨蛋,從小開始打乒乓球,現(xiàn)在可倒好,愣打不過王楠。參加黨的十六大時,我和王楠一個代表團,乒乓球死活打不過她,實際她沒生出來的時候,我就打了許多年,這說明什么,說明打乒乓球是咱的弱項,所以,僅為健身而已。有人說,魏書生這個笨蛋從小就在大河里扎猛跳水,現(xiàn)在可好,跳來跳去,愣跳不過伏明霞。更笨的是,從小就練跑步,現(xiàn)在一天還跑三千米,跑來跑去,也沒跑過王軍霞,堂堂男子漢,干不過女同胞,死了算了。人比人,都得死,我們應該坦坦蕩蕩,實實在在的承認自己的弱點與短處,不行就是不行,看得透、想得開、出來得、放得下、這方面、我不行,但我發(fā)揮我的長處——講課。不謙虛地說,就講課而言,前面那三個人,肯定都講不過我。所以我說,千萬別拿自己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當然也用不著拿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讓自己驕傲。每個人都應該懷著一顆平常心,找到自己的長處,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人字結構第二個特點:上坡下坡。所有的人都有上坡之日,也有下坡之時。所有的人都有年輕力壯,成功的階段,也有年老體弱,走麥城的時期。把這件事想通了,順利的時候無須驕傲,無須覺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有一天老了,退休了,也用不著灰頭土臉,覺得沒臉見人,也還是坦坦蕩蕩的安度晚年,如此而已。在大范圍內(nèi)先把人生看透。人字結構第三個特點:互相幫助。一捌幫助一捺,往這一立也算個人。一個男人幫助一個女人組成一個家庭,一個領導幫助同事們組成一個集體。千萬不要我在這里幫你,襯得你象個人似的,我走了,得給你拆臺,讓你倒下不是人,人家倒下不是人,咱們難道就是那個人嗎?所以,這事想通了,就可以到處給人當助手,也把人當成自己的助手,這會非常舒服。我敢肯定有那么一天,用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能把壞人全都弄死。我想,人類社會有一天進步了,人到了十八歲成年那天,都得先體檢,后成年。體檢到儀器那兒去,一檢測,這個人的大腦皮層全是真善美的腦神經(jīng),讓他成人。這個人大腦皮層上有兩根腦神經(jīng)想整人,那對不起,到醫(yī)院住院,拿出醫(yī)療方案,上手術臺,用醫(yī)療器具對準這兩根整人的腦神經(jīng),嗖嗖,再重新體檢,滿腦子都是真善美了,就可以成人了。世界萬物都是這樣,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一失必有一得。走出陰天,肯定是陽光,手心翻過來,必然是手背。通過挨批判,開闊胸懷,磨練意志,你就得挺住,挺不住,不就全完了嗎?挺住了,自己能占多少便宜啊。胸懷寬寬的,罵咱也無所謂,不也挺有意思的,挺舒服的。

對那些淘氣的學生啊,我也把他們當助手啊。他們能幫我忙嗎?大事兒肯定幫不了,但能幫我干小事啊??隙ú荒軒臀医M織全班紀律,但能幫我養(yǎng)花,那養(yǎng)不活怎么辦?就讓養(yǎng)那不容易死的仙人掌。相對來說,就是讓他承包不涉及別人的事務。如果水桶太大,就承包水壺;水壺太大,就承包茶杯;茶杯太大,就承包茶杯蓋。每個學生都給他分點事干,那時候他會發(fā)現(xiàn),原來我能干事,能為班級干事,他自然就跟班級拉近距離。所以,我當班主任的這句話,很多人都還是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就是:凡是普通學生能干的事,班委不干;凡是班委能干的事情,班長不干;凡是班長能干的事情,我就不干了。講語文課,凡是學生自己能看懂的,普通班委不講;凡是班委同學能講明白的,我不講。中國人學中國話,有多少人看不明白的?相對來說,我就講得很少很少。我當兩個班的班主任,走進班級里,覺得自己沒事干,原因是,承包什么的人都有了。我們班學生不用擔心有人不會把座右銘放在桌子上,這不可能,因為石偉是承包座右銘的。座右銘是激勵自己的,天天放在那兒,石偉檢查。我不用擔心我的學生不帶偉人傳記就來上學,因為劉揚是承包偉人傳記的。我不用擔心自己的學生會從衣兜里掏出花生來吃,劉健是承包管理零食的。我不用擔心自己的學生會在大街上買個演員的貼畫,一貼,齊峰走上來,當場撕掉。開始我都不理解,我說:“齊峰啊,你管這事干嘛?。俊饼R峰說:“老師,花花綠綠的不好?!蔽艺f:“花花綠綠的,生活不就豐富多彩了嗎?”齊峰說:“老師,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這幫人全都是淺層次的歌星,唱歌的,跳舞的,這幫人容易渙散軍心啊?!蔽艺f:“你怕他們渙散軍心,那找點科學家的貼畫,不就鼓舞斗志了嗎?”“老師,您外行是吧?!蔽艺f:“我怎么外行了?”“老師,你滿大街地去找,能不能找到一張科學家的貼畫啊?”果然,我滿大街都找不到一張。這我才明白,有時候我們班的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不好的苗頭,他們會自己開班會,不通知我就通過了。我從來不擔心自己的學生沒把當天的格言寫在黑板上,從1979年寫到現(xiàn)在,每天學生在黑板上寫一條格言,按學號每個學生都寫,張勇同學負責提醒。從不擔心我的學生會有一天不把班級日報夾到報夾上,我們是20年如一日,每天一期班級日報,按學號輪流。從不擔心我的班級會有一個人椅子上的螺絲松動了,而沒有及時擰緊,因為杜春輝同學專門負責擰緊螺絲。從不擔心我的學生會有人做操沒穿運動服,因為趙亮管理運動服。運動服穿了,沒戴班標也不可能,因為趙靈管理班標。每個人胸口帶著自己的照片、姓名、學號、班級,時時都想到自己的責任。從不擔心我的學生校服穿了,班標戴了,沒戴白手套上操,因為趙文宇管理白手套。如果你覺得這點事,沒必要讓三個人管理,一個人管理不就得了?我說,不好。因為一個人管,事情一分解就多了,可能一下就看走眼。漏洞小了而沒有及時補救,大了再叫苦,制度就形同虛設,管理就要管住細部,絕不留后患。最要緊的是當權力集中在幾個人手里的時候,這個集體的事就不夠分了。一個班級體哪有那么多的工作,這就形成有人有活干,有人沒活干,就形成了兩個階層——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管事兒的,有挑刺兒的,兩個階層容易形成對立矛盾,于是,我就提出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這個事上我管你,那個事上你管我。大家在過程中品嘗到了管理的辛苦甘勞,學會了尊重他人,學會了做一個公民最起碼應該遵守的規(guī)則,為將來步入社會也做好了準備。人的責任心是怎么培養(yǎng)起來的,絕不是老師講出來的,決不是寫決心書寫出來的,決不是開班會表決心表出來的,學生對集體的責任感,是他在對集體盡責任的實踐中一點一滴、日久天長積累起來的,所以,我是這樣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的。我當了二十多年班主任,沒請過一位老師給我過班主任;教了三十三年課,沒請過任何一個老師給我代過一節(jié)語文課。就是依靠學生自學,自己管理。我出去開會,二十多天才回來,兩個班學生見我:“老師,您可回來了?!蔽艺f:“怎么啦?”學生說:“沒事,我們過得挺好的?!薄巴玫臉酥臼鞘裁囱??”“老師,我們分頭管理班級,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蔽艺f:“能不能說具體啊?”“老師,我們自己組織大合唱,參加大合唱比賽,七班總分第一名,一班總分第二名。”我說:“還有什么好消息?”“我們自己組織了體育訓練,參加學校運動會,一班總分第一名,七班總分第二名。”回到家,我看到家被都收拾了,鄰居說是學生來收拾的。學生們有挑水的,有拖地的,有刮墻的,有洗衣服的,有熨衣服的。把我那毛料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我把班干找來說:“誰讓你們干的?老師不在家,把家看好就行,以后絕不許再管?!边@么說,他們也不聽,因為他們知道老師生氣也是假的。所以,一直照顧我。管理了班級那么多事,學生的責任感是越培養(yǎng)越強,學生覺得他是有能力的人,能管好班級的事,還能做社會的事,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不是為了讓學生管咱們,而是學生喜歡這么活著,他覺得這樣活著,活得大氣。凡是學生能做的事,一定要讓他自己去做,越做越會做。到我當了校長,凡是老師們能做的事,主任不去做;主任能做的事,副校長不去做;副校長能做的事,我就不做了。使勁兒給別人下放權力,越下放權力,人家越高興,下放完了,人家使勁兒在那兒干。我沒事干,就在注重觀察與思考,看出一個漏洞來,去指導他們,他們還挺驚訝:“魏老師,您不管,您還看得這么清楚。”我說:“我是身處廬山之外,不在利益爭奪的漩渦之中。所以相對來說,我就看得更加清楚。”這就是用我們的智力,幫別人把事情做得更好。所以,到了局長,我還用這種管理方式,為科員們、科長們、副局長們把事情做得更好,凡是副局長能做的事,我絕不替他們做,我?guī)椭麄儼炎约旱氖赂傻酶?。所以這種干法,我這個局長兼黨委書記干了十年了,比較省勁。

我們建立了這么一套機制,大家按機制、按制度、按規(guī)矩辦事情,制度、規(guī)矩沒寫,咱們重寫;制度、規(guī)矩不全,咱們補充;制度、規(guī)矩錯了,咱們刪掉。制度越來越使每一個人發(fā)現(xiàn)自己有獨立做事的空間。2005年12月14日,國務院召開會議,全國各行各業(yè)中五個行業(yè)發(fā)言,其中就有我,其實這些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是縣里、區(qū)里做的,是我的科長和副局長做的,人家做了工作,好像是我領導有方,所以,我說我沒有別的本事,就是有幫助別人把事情干好的本事,到處給人家當助手,也把人家當咱的助手。你就這么想事情,是不是找誰都舒服?。吭谏鐣髁x初級階級,快樂也會多一些,這是一種互助的關系。

民主的第三段是發(fā)展每個人人性中美好的成分,發(fā)展每個人的個性。這些都是我八十年的。每個人,包括監(jiān)獄里的犯人都有追真、向善、求美的一面。我到監(jiān)獄里做報告說:“我堅信各位在幼年時期、童年時期、少年時期,在你們心靈的深處都有著為自己、為父母和為他人做點實實在在好事的愿望?!彼麄兟犃藷崃夜恼啤N医又f:“我也相信各位在你們幼年時期、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都或多或少地為自己、為父母和他人、集體做過點實實在在的好事。”他們又熱烈鼓掌。我還接著說:“但是你們卻到這里來了,不就是沒有堅守住自己內(nèi)心深處真的、善的、美的、好的、積極向上的、樂觀進取的陣地嗎?沒守住這一份陣地,面對著別的誘惑,一腳踏出,越陷越深,難以自拔。大家怎樣離開這里?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找到自己現(xiàn)在內(nèi)心深處至今尚存的追真、向善、求美、自新的陣地,堅守、堅守、再堅守,拓展、拓展、再拓展,品嘗到堂堂正正做人的自豪感、幸福感呀!”他們也熱烈鼓掌。回來后,我跟老師們提到管教犯人應該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他們說是人格上尊重犯人、生活上關心犯人、情感上感化犯人。一個班也就一個兩個好打架,三個四個成績差,五個六個愛說話的,咱們干啥就要指責埋怨,牢騷滿腹呢?老師們指責埋怨最苦最累的,不是學生,而是自己啊。任何一個班都有不聽話的學生,你想不出辦法,指責、牢騷、諷刺、挖苦,然后把自己氣得臉色發(fā)青,全身發(fā)抖,學生三年、五年就畢業(yè)了,又接一個班,學生又不聽話,又有學習差的,我們還氣得臉色發(fā)青,全身發(fā)抖,總得想個辦法啊。對我們來說,要在這個位置上辛苦一生、戰(zhàn)斗一生,所以,我總結:老師們,僅僅是為了善待我們自己,也要善待學生,其實善待學生的第一受益者,不是為了共產(chǎn)黨,是為了我們自己。對于后進生的可愛,要看怎么看?從什么角度去看?任何一個可恨的人,背后必有其可愛之處,這是規(guī)律。任何一個后進的人,背后必有其不容易的地方。其實很多學生變換角度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可愛之處。我也訓學生,訓的角度對的時候,越訓他,他跟我的心貼得越近。我的班原有一個學生,別人考試得80多分,他語文考試得8分,如果說老師只會為80分的學生服務,不會為8分的服務,再埋怨、指責、牢騷,這樣他就更找不準自己的位置,我們得幫助這個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我對這個學生說:“聽說你回家不寫作業(yè)?!薄拔依铣鳂I(yè),老師不看,我也不抄了?!蔽艺f:“那這樣考試你還可以得8分,這不說明你還有點天賦?!遍_始這個孩子覺得這張卷子慘不忍睹,突然覺得沒怎么學還能得8分,于是他敢正視這張卷子。這樣我們就開始分析,看他說什么不服氣的有什么?他說什么生字啊、文學常識啊。他就自己安排計劃,把一本書的生字、文學常識什么的全弄明白了,我問:“這樣你以后可以得多少分了?”他說:“老師我可以得16分了?!蔽艺f:“還有什么不服氣?”“作文”我說:“為什么?”他說:“我沒有細心寫?老師我原來不會寫作文,但我到您這個班后,天天寫日記,于是自己有信心了?!蔽艺f:“期末考試的目標是多少?”他說:“26分?!苯Y果這個孩子得了36分;接下來,56分;接下來,及格了。什么叫有效,就是每個人制訂自己能達到的目標,不盲目地攀比,腳踏實地的做自己的事情,更多的是在超越自我中產(chǎn)生做人的成功感和自豪感,為每個人樹立個性化的目標、個性化的途徑、個性化的方法。

我正式出版的有39本書,基本都是在教室里寫的,學生高高興興地上數(shù)學、物理課,我高高興興地在后面寫書,為什么這么做?因為我要求學生鬧中求靜、苦中求樂,那我就要首先品嘗一下鬧中求靜是什么樣的感覺和滋味。于是,我就利用比較小的桌子取得了相對來說比較大的效益,辦事講效率,不講形式。行為是講效益,我是能走路的時候不騎自行車,能騎自行車的時候不坐車,能站的時候不坐著。鍛煉身體,不是為別人,首先是為自己,開闊胸懷也是為自己,增長能力還是為自己。

第四是決策過程要民主、多商量。我不會教書,初中畢業(yè),沒受過一天師范訓練,一上講臺,懵了,那時候也沒有培訓,我只好讓我的學生培訓我,跟我的學生商量怎樣教更好。養(yǎng)成這個習慣之后,你不跟學生商量,學生還提意見。他們就覺得有些事自己想的對,就給你當家作主了,所以我不在學校時,兩個班的學生管理是井井有條頭。二十多年前就這樣,你想不讓人提意見人家都不干。那天有個學生提一個建議,說我們班應該成立一個班級銀行。我說干什么?他們認為同學們的錢應該攢起來掙利息,我同意了。又有同學建議,班級應該成立一個公安局,說我班級像一個小社會,社會上需要公安局,班級也需要公安局,我說行。還有同學跟我說,你離開班級二十多天了,你二十多天不在家,我升官當醫(yī)院的院長了。原來是因為我不在家的時候,市里流行感冒盛行,學生選他當上了醫(yī)院院長,預防傳染疾病。我們班基本上是研究可操作性強的,對同學們具體發(fā)展的好的規(guī)矩、制度、措施、規(guī)則。

我要求盤錦市的老師講課不超過二十分鐘,請老師們把時間還給學生,教會學生學習。我在課堂講得很少很少,課堂教學如果有效,二十分鐘左右是最佳的。我還要求全市老師在自習課上把嘴閉上,一片肅靜。有所學校不服氣,說以前講那么多,考清華、北大的只有幾個,現(xiàn)在不講了,能有效果嗎?我說,你試試看吧,試試這閉嘴的滋味。原來有三個清華、北大就非常高興,現(xiàn)在每年十多個,他們覺得真的是學生發(fā)現(xiàn)了自我。學生在自習時,有人在走廊上喊人,沒有一個人抬頭,自習就是自習,這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強大的自我,進行有效的學習,找到自己的目標,扎扎實實,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標。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辯證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一輩子受益,一輩子不走極端。

科學就更是研究效率。所謂科學就是按照學習規(guī)律,班級管理規(guī)律,學校管理規(guī)律,教育局管理規(guī)律,制定程序,制訂制度,制訂辦法,制訂計劃,然后依法執(zhí)行。民主的層次越高,科學的規(guī)范就越詳細、越具體。人世間最大的自由就是遵紀守法,所以,我一直強調(diào),依法制訂教學,依法治班,依法治教,依法治盤錦教育。建立一個老師不在家,學生照常學語文的程序制度辦法;校長不在家,同志們照常進行學校管理的程序制度;局長不在家,同志們照秩序、照規(guī)定做各自工作的程序。就科學而言,我一直是三段。一是計劃系統(tǒng);二是監(jiān)督檢查系統(tǒng);三是總結反饋系統(tǒng)。計劃系統(tǒng)是使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時時有事干、事事有時干。盤錦市教育局工作計劃在1997年我跟大家商定了二十二條。只要我不走,今后都將是這樣,不增不減、不搞運動,不掀高潮。把教育這點事,需要扎扎實實地用良心去做,用真心去做,往細處去做,努力培養(yǎng)每個人的習慣。每年1月15日年度計劃會;每年大年初一,我給燒鍋爐的同志拜年;每年正月初八,我領著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在教育局大廳迎接同志們上班;9月1日開學第一天,每個的局長、副局長、科長下到承包的學校聽課,教育局的生命力在課堂;每年3月26日,市直學校校長述職,講清三件事:辦學成本、辦學效益、經(jīng)驗和教訓,市民可以看到校長述職的實況;每年7月11日,高級職稱評比答辯;每年8月16日,師范大學畢業(yè)生考試合格后簽聘用合同;每年9月25日,中小學生運動會;每年10月16日,培養(yǎng)習慣現(xiàn)場會。

什么叫教育,我認為:教育就是幫助人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從腳下來,從實踐來,從行為來,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一次、兩次的行為不可能養(yǎng)成習慣,要說了算,低頭干,一不做,二不休,不怕慢,只怕干,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日久天長,形成習慣,教育也就算既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學生。

我準備用教育局工作計劃的結束語來結束今天的談心:盤錦市的老師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tài),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jié)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事情。是平平常常、平平凡凡,不是振臂高呼,更不是為什么而奮斗。老師們,人生在世,節(jié)好過,年好過,平常日子不好過。過個節(jié)日,演臺大戲,掀個高潮,喊陣口號,很容易使人激動起來、興奮起來、快樂起來,但節(jié)日過完了,大幕拉上了,高潮平息了,口號消失了,大家回家了,才發(fā)現(xiàn)平凡的崗位還得一年又一年地堅守,平常的日子還得一天又一天地渡過,平淡的事情還得一件接一件地去做。最難、最不容易地是當您在平凡的崗位上過平常的日子,做平凡的工作,仍然能高高興興、快快樂樂,那才是得大快樂,得大自在。還能有誰讓咱們不平常呢?有人說:“魏老師您有的事好像不平常?!蔽艺f:“哪件事情不平常?”我無非就是給學生上課,在座各位哪一位老師不會上課?我無非就是每天八點趕到教育局,領著全體機關干部做廣播體操,在座各位哪一位老師不會做廣播體操?只不過,我是每天站在最前面中間一排領操,天天如此,一做十年,咱們真是用公家時間鍛煉私人身體,怎么能不珍惜啊。做完操,處理完局里問題,就下基層,到區(qū)、縣、鄉(xiāng)鎮(zhèn)去。做了一天事,打開日記本,把好的經(jīng)驗、好的做法記錄下來。我從1978年開始,寫滿了85個日記本,當了10年局長兼黨委書記,寫滿了45本日記,任自己的思緒在日記本上流淌。我每天跑步3000米,有一年大年初四,我不想去跑了,兒子叫上我跑步,我們父子冒著紛紛揚揚的滿天雪花,一步一個腳印地跑起來,感受雪中空氣的清新,感受雪花落在臉上的寒涼,感受一步一個腳印超越自我的自豪和快樂。老師們,當您能把這些極小極小、極平淡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生有色、從從容容、快快樂樂、如詩如畫、如舞如歌的時候,您自然就在每天都能盡到生存責任的同時,每時每刻都能享受到生存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