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
時間:2022-10-31 03:59:36
導語:高等院校舞蹈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學生的現(xiàn)狀分析。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高等院校藝術類舞蹈教學有這樣一個現(xiàn)狀:許多學生往往都要在進高校舞蹈專業(yè)之前奮力闖高考這一難關,然而,在進入高校之后就開始放松下來,對于學習和考試以及舞蹈演出都持淡漠的態(tài)度。如此一來就會導致一些學生難以熱情對待舞蹈專業(yè)的學習考試以及其表演。近幾年的升學情況可以看出,舞蹈專業(yè)中真正用心跳舞,真正喜歡舞蹈的學生相對較少。因為舞蹈教學并非易事,舞蹈訓練又是枯燥的,所以這就要求學生不但要有足夠的耐力,而且還要承受成功前的孤寂。因此,學生對于這樣的情況就會表現(xiàn)出焦慮和煩躁的負面反應,這就給教學活動帶來不利的影響。
2、教學模式的現(xiàn)狀分析。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對學生的培養(yǎng)計劃都是在學生入學之前就已經安排好的,這樣的計劃雖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在教師引導下機械的進行學習,對于學生的素質提高以及專業(yè)技能的提高都是一個不良的影響因素。此外,在舞蹈教學活動中教師綜合素質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如果一個教師的專業(yè)技術不能過硬,專業(yè)知識的不豐富、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不高,是不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是不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學習。因此,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不僅要與時俱進,改變以前“填鴨式”教學模式、推陳出新的教學內容、加強教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要提高舞蹈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知識能力素養(yǎng)等綜合素質。
3、舞蹈教學沒有做到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目前我國的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中,由于每個學生在舞蹈基礎、對舞蹈的興趣以及學習舞蹈的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很少去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接受程度,而是進行統(tǒng)一的教授和考核,這樣就會有部分學生感覺課程很難,跟不上進度;另外也容易忽視某一些同學的原創(chuàng)性。如此下去大部分統(tǒng)統(tǒng)可能會打消好好進行學習的念頭。
二、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的改進措施
針對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現(xiàn)狀,作為高校舞蹈專業(yè)老師,最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目標,慢慢使他們對學習舞蹈懷有信心,不斷的激勵學生去認識舞蹈,領悟舞蹈的意義,做到真正喜愛這個專業(yè)。所以,為了響應國家提出的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號召,各高校藝術類舞蹈學校應改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教學水平。
1、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加大對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首先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就必須豐富的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這也是減輕教師壓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主觀意識也越來越強,所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比賽,讓同學們充分發(fā)揮主體性,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地位,讓他們成為課堂的核心,自己進行舞蹈的編排和表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完善自我,確保教學活動的開展。并且開設一些基本的舞蹈訓練課程,包括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現(xiàn)代舞等,還要開展一些國外的代表性舞蹈的欣賞。各個專業(yè)的教師都要注重學生成績的考評,注重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此外,在課堂設置上,首先要設立合理的課時數(shù),增加學生學習、練習的時間,其次學校應該引進相關方面的舞蹈教學人才,加強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考核和監(jiān)督,督促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提高教學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2、以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為舞蹈教學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是指在學習過程中“,進”要受到“序”的制約“,序”表現(xiàn)為教材中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活動的順序。在藝術類舞蹈教學中把循序漸進原則作為教學原則,首先是由舞蹈知識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正是舞蹈知識理論的這種特點,決定了對它的教學應是按其邏輯順序,由近及遠,由此及彼,循序漸進地學習。其次,是由學生的認識學習的規(guī)律所決定的。人的認識學是由淺人深,由低級到高級,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這樣一個逐步提高的討程。因此,教師把握好每堂課的教學節(jié)奏來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方面,緩與急相結合,對難度較大、學生容易掌握的舞蹈動作要有緩的概念,循序漸進地實施舞蹈教學目標。因材施教的原則是從學生的個體特征上去考慮的,是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性方面的因素。沒有了個性,也就沒有了共性,個性是共性的基礎和依據(jù)。舞蹈教學要因材施教,就是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選擇不同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教學目的,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對學生進行引導。這要求教師要對全班同學的整體水平有一個把握,并且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集中精力,科學、合理地推進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在學生本來基礎上進行提高。
3、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受。舞蹈教學不僅是注重學生的肢體訓練,也要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協(xié)調發(fā)展以及情感素養(yǎng)的提高。因為舞蹈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豐富的含義與情感,表演者要將情感展示出來就需要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表現(xiàn)在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包括音高、音色、和弦等;然后是視唱練耳,使用聽覺、視覺感受音樂;另外,對舞蹈作品中的音樂鑒賞能幫助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
總之,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自身素質和水平的提高,對學生的教學做到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并且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創(chuàng)造能力,能大大促進高校藝術類舞蹈教學水平的提升。
作者:黃亞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