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混合式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4-16 03:16:24

導語:基于OBE理念混合式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OBE理念混合式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隨著教育部實施一流課程建設,為推動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鼓勵教師建設優(yōu)質在線開放課程,并利用網絡課程資源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改革,“線上”網絡教學與“線下”傳統(tǒng)面授教學相結合,通過構建情境、交互、體驗、反思為一體的深度學習場域,來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旌鲜浇虒W模式的這些特征和與OBE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基于obe理念的混合教學模式課程教學設計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持續(xù)性改進”三大理念,開啟課堂教學教改新路徑。

【關鍵詞】OBE;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學改革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高等教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發(fā)展變革,自《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的出臺,對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旨在樹立課程建設的新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完善以質量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激勵機制,形成多類型、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其中“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推薦類型之一,利用網絡課程資源開展混合式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教師與學生形成主客對立的關系,在授課中學生的差異性被忽視,無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OBE教學理念遵循的是一種以成果輸出為導向的反向設計的教學思維,即強調教育過程應集中圍繞實現(xiàn)所有學生的預期學習成果進行設計、組織和重構,在這種基于實現(xiàn)學生特定學習產出的教育過程中,教育結構和課程被視為手段而非目的。這種教學理念下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很好的契合度,是傳統(tǒng)課堂到OBE課堂轉變的有效實施途徑之一。

一、OBE的概念及內涵

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即成果導向教育,顧名思義是指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起源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改革,是美國教育界新教育理念的代名詞。其內涵包括以下5個方面:OBE強調所有學生在學習上都能獲得成功,但可以在不同的時間,采取不同的方法;OBE強調個性化考核和評定,因人而異,建立個性化評定等級以便教與學及時調整;OBE強調基于學生學習成果的教學評價,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學生個性化評定等級為目標,以達成學習目標為教學評價依據;OBE強調績效責任,強調教學效果評定、學習成果的達成,學校、教師更應該為學習成效負責,并能提出能持續(xù)改進的依據;OBE強調能力本位,教學目標應與培養(yǎng)的核心能力相對應,有明確的要求并能落實在沒一門課程中。

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成果導向教學模式的轉變

1.從灌輸課堂到對話課堂的轉變。從灌輸課堂向對話課堂轉變。在傳統(tǒng)課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抑制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課堂由教師主宰,課堂上是知識的堆積,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知識吸收者,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教學過程強調進程,教師按教學進度表進行,以大部分學生可以完成的假設為前提預設,遵循嚴格的時間進程。對話課堂強調成果、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實時互動和對話,包括知識的互動和對話、思維的互動和對話、情感的互動和對話等,教學從單向播撒式轉變?yōu)槎嘞蚪涣骱突?,使知識在師生、生生之間傳遞、交流與互動;思維的對話多以問題式呈現(xiàn),啟發(fā)學生思考,實現(xiàn)從“讓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情感對話將知識課堂轉化為情感課堂,教師和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和溝通,傾注感情,使學生感受知識、領悟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2.從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轉變。傳統(tǒng)課堂由教師主宰,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將知識體系形成獨立的課程單元,每一門課程有相對獨立和固有的知識點和界限,知識單元以框架的形式呈現(xiàn),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被弱化了,學生學習過程中沒有構建課程體系間的大局觀,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是知識,學生學的是知識,考的是知識。教師是課堂的主宰,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來主導教什么、怎么教,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目標是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而基于OBE理念的能力課程,從教學內容上強調知識的整合設計,將知識傳授轉變?yōu)槟芰Φ奶嵘?,從提升學生能力反向設計知識結構,每門課程的學習、每個知識點的學習與能力結構相互支撐。教師在教學模式上也要從傳統(tǒng)的知識課堂到能力課堂的轉變,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再是主宰而是引導,課堂教學方法多采用問題式、示范式、診斷式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采用等級評價、反饋和建設性介入等策略來引導和協(xié)助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和效果。3.從競爭課堂到合作課堂轉變。傳統(tǒng)教育在教學進程中的評價注重成績評價,而成績基本由考試成績決定,將學生分成優(yōu)良中等,學習成果也相應地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從而將學生以成績高低來區(qū)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關系處于一種對立的競爭環(huán)境中,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績好的和學習成績查的學生之間存在天然的鴻溝,不利于和諧互助關系的建立。而OBE強調包容性成功,強調人人都能成為成功的學習者,將學生進行結構性區(qū)分或分類,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措施和創(chuàng)造不同的機會,強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成功的學習者,都能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和學習成果。在教學模式上,采取合作式學習,淡化學生之間的競爭關系,將競爭關系轉化為合作關系,通過團隊合作、協(xié)同學習等方式,使每個學習者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并且,OBE強調教師之間協(xié)同教學而非孤立教學,要求每一位教師為了達到協(xié)助學生達成學習成果,進行有效溝通、協(xié)同合作來設計和實施教學內容,協(xié)同教學、合作學習成為達成預定成果的共同目標。4.從比較性評價到達成性評價轉變。傳統(tǒng)教學評價以教師為中心,著重對教師的“教”的評價,看重評價教師上課水平二忽略學生“學”的狀態(tài),課程的考核也比較單一,期末考試成績占比較大,強調比較性評價,將學生區(qū)別出優(yōu)、良、中、差等不同等級。OBE強調基于過程的評價與考核,評價教師的“教”不僅僅指教師自身的上課水平,而更看重學生的“學”,著重考量學生的學習效果,反推教師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的考核,強調學習的過程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考核,強調自我比較,而不是學生之間的比較,強調是否已經達到自我參照標準,其評價結果往往用“符合/不符合”、“達成/未達成”等表示,評價結果沒有可比性,不能用于比較。

三、OBE理念在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實施

1.構建課程內容與畢業(yè)要求的對應關系。傳統(tǒng)人才培養(yǎng)專業(yè)設置按學科劃分,遵循的是學科導向原則,強調構建學科體系的系統(tǒng)性和完備性,教學設計則注重學科的需要而忽視了專業(yè)的需求。傳統(tǒng)教育是正向設計的,即從課程體系開始,倒推畢業(yè)要求、培養(yǎng)目標和專業(yè)需求,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只能“適應”國家、社會和行業(yè)、用人單位等外部需求,卻難以做到“滿足”。而OBE則不然,它與傳統(tǒng)教育正好相反,思路是反向設計、正向實施,從國家、社會和行業(yè)、用人單位等外部需求反向設計培養(yǎng)目標、畢業(yè)要求和課程體系,通過正向實施達成“需求”,因此,“需求”既是起點又是終點,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教育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OBE反向設計原則,經過的路徑是從需求到需求的閉合路徑,從需求開始,由需求決定培養(yǎng)目標,由培養(yǎng)目標決定畢業(yè)要求,由畢業(yè)要求決定課程體系,由課程體系達成需求。而課程體系中每一門課程目標是為畢業(yè)要求的達成,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落實最終要體現(xiàn)在每一門課程上,構建課程內容與畢業(yè)要求的對應關系,把畢業(yè)要求逐條地落實到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中去,從而明確某門具體課程的教學內容對達到畢業(yè)要求的貢獻。2.OBE理念在混合式教學中的體現(xiàn)。OBE特別強調學生學習效果而非老師的講課水平,重視教學過程的“產出”而非“投入”,強調研究型教學模式而不非機械式、灌輸型教學模式,強調個性化教學設計而非“大鍋”式教學。個性化教學要求老師準確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跟進每個學生設定的目標、基礎和進程。按照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將傳統(tǒng)課堂與“線上”課堂有機融合,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熬€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既不是徹底解放教師把課堂遷移到網上,也不是“線上”與“線下”的簡單機械相加,而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與MOOC教學模式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通過課前準備(課前)、線上自主學習(課中)、線下重點難點講解(課中)、線上線下深度討論(課后)、過程性考核(課后)等方式,將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向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模式轉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是學生獲得最優(yōu)化的學習效果。3.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實踐?;旌鲜浇虒W模式改變傳統(tǒng)課堂的“以教學為中心”,強調“主導——主體相結合”,因此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關注“如何教”,更要關注“如何促進學”。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促進學生學習的技能。(1)“因課施教”進行教學設計線上和線下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手段,實現(xiàn)課前、課中、課后無縫連接?!熬€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需要任課教師結合課程和學生特點進行學情分析,對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組織設計,整合利用線上和線下資源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種“因課施教”“因材施教”的組織設計是最費精力、最考驗教師能力的環(huán)節(jié),也是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精髓所在。根據學生學情做個性化的設計和跟蹤,是為了高質量的產出,讓學生人人成果學習主導者和成功的學習者,教師在線下要跟蹤和處理的數據量非常大,教師工作量增加了,學生學習任務量也加了負荷,學習壓力和主動性也隨之增強,也正體現(xiàn)了“教師回歸教學初心,學生回歸學習本位”。以我院《電路分析基礎》為例,采用SPOC課程與面授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線上與線下學時分配分別為線上32學時,線下54學時,線上線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示例)如表1所示。(1)學習過程管理及考核評價在線學習中,在充分了解學生個性需求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完成自主學習的過程,這對教師對學生線上自主學習的監(jiān)管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師能夠非常熟練地使用網絡平臺,調用后臺數據,借助數據統(tǒng)計信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控和學情分析,跟蹤學生的學習記錄,在線答疑等。這些數據老師在后臺跟蹤記錄,能很好地反映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在混合式教學環(huán)境下,較傳統(tǒng)模式來說,教學結果不只局限于期末考試,而從考核結果轉變?yōu)榭己诉^程,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考核方式是基于過程,加重過程考核在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權重系數,過程考核與目標考核各占學期成績的50%?;谶^程考核的評價方式如下表2所示。

四、結束語

高校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很難滿足新時代高校教育教學要求,OBE教育理念給現(xiàn)代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將網絡優(yōu)質課程、線下課堂教學有機整合,跟上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步伐,構建適合我院學生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取得初步成效。

【參考文獻】

[1]宋寶軍.基于OBE理念的高等教學模式改革分析與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5):103-105.

[2]徐志國,陳正宇,楊莉.基于在線平臺的電子信息專業(yè)課程混合式教學研究[J].集成電路應用,2019,(12):25-27.

[3]候紅玲,張軍峰,任志貴,何寧,白海清,何亞銀.基于OBE理念反向設計人才培養(yǎng)方案[J].高教學刊,2018,(24):167-169.

[4]劉衍聰,李軍.基于OBE理念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設計[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8,(14):72-76.

[5]李志義.解析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成果導向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18,(17):7-10.

[6]王海燕,孫昊,吳忠旺,趙莉萍,任磊,譚會杰.基于成果導向的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J].中國冶金教育,2019,(5):46-47.

作者:趙玲峰 楊劍冰 鄧炯 楊彥 單位: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