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音樂教師合唱指揮知識探討
時間:2022-06-21 11:35:19
導語:中小學音樂教師合唱指揮知識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合唱教學是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唱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樂感和藝術素質(zhì)。但是大多數(shù)中小學音樂教師都并非合唱指揮專業(yè)出身,導致中小學合唱指揮人才非常匱乏,合唱藝術的發(fā)展也很不平衡。本文以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具備的合唱指揮知識與技能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合唱指揮的基礎知識、動作、藝術表現(xiàn)手段等進行分析,為中小學音樂教師提供理論指導,以推動中小學合唱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指揮;藝術素質(zhì)
合唱是聲樂藝術中最具表現(xiàn)力、感染力以及人文精神的藝術形式。人們欣賞合唱,可以得到多種形式、多種音色、多種層次的音樂享受,從而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合唱要求每個演唱者的發(fā)聲方法基本一致,音高準確,節(jié)奏穩(wěn)定,吐字咬字清楚,音色明亮,以及力度和速度掌控自如,在感情的表達上高度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享受音樂的快樂,幫助中小學生學習音樂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提升他們的演唱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可以讓他們學會控制情緒,保持良好心態(tài),激發(fā)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皼]有不好的合唱團,只有不稱職的指揮”。這句話道出了指揮在合唱團中的地位與作用,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師具備一定的合唱指揮知識與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一、合唱指揮的基礎知識
中小學音樂教師在教授或者排練合唱作品時,應遵循省、準、美三個指揮原則。省是指指揮動作的節(jié)省,教師在指揮過程中要根據(jù)作品來設計指揮動作,例如動作的幅度等。準是指把握拍點的重要性、準確性,教師在指揮過程中要根據(jù)合唱譜給出準確的拍點,如起拍、收拍等,拍點要清晰,讓學生明確理解教師給的提示。美是指指揮動作要美觀大方,中小學音樂教師在指揮合唱團時,身體要正、直,自然大方,不能兩腳相并,也不能兩腳分開很遠,要一腳在前,一腳在后,重心在兩腳之間,這樣有利于移動上身,引導合唱團。中小學音樂教師要想教授合唱,應具備四個條件:較強的聽辨能力、較強的讀譜能力、較強的表達能力、較強的分析音樂作品的能力。中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合唱指揮時應具有一定的聽辨能力,要能清楚地分辨出各類不同性質(zhì)的音程與和弦,這樣才能對合唱團的節(jié)奏、音準、聲音做出迅速的反應和及時的處理。樂譜是音樂的文字,所以中小學音樂教師要盡可能地利用鍵盤樂器熟悉和了解作品。指揮要具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作表達能力,讓中小學生在排練時,及時把握作品要點。中小學音樂教師在排練合唱的過程中,不僅要對作品的曲式結構有準確的把握,還要對作品的藝術風格、主題思想、社會意義、美學價值做出明確的分析和判斷,從而使學生對作品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激發(fā)學生的演唱熱情。
二、合唱指揮的動作
在指揮過程中要正確運用手腕、小臂和大臂等,運用傳神的表情以及細微的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指揮的基本動作包括預備動作、起拍動作、收拍動作。預備動作是指必須在合唱隊員和伴奏準備好的前提下才能起拍,預備動作包括三個步驟:預備、呼吸、進聲,預備拍包括強拍的預備拍和弱拍的預備拍。起拍動作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準備動作、預備動作和起拍唱,要了解第一拍起唱的預備拍即強拍起拍,第二拍起唱的預備拍即弱拍起拍,第一拍后半拍起唱即強拍的后半拍起,第二拍后半拍起唱即弱拍的后半拍起等知識。起拍好壞決定了作品是否具有良好的開端,收拍好壞決定了作品是否具有良好的結尾。收拍動作由兩個步驟組成:預備動作和收拍動作,預備動作多在結束前一拍進行,起到提示合唱隊員按照收拍動作所要求的速度、力度、情緒(性格)去結束聲音的作用,是關鍵步驟。收拍動作是整個過程中的必然結果,是為作品畫上完美的句號的過程。收拍動作有短時值收拍動作和長時值收拍動作。短時值收拍動作分為短時值強收(例如《義勇軍進行曲》)和短時值弱收(例如《紅梅花兒開》)。長時值收拍動作,在長時值收拍時,左手要給長音手勢,右手展示拍子,在倒數(shù)第三拍時給準備拍、倒數(shù)第二拍時給預備拍,最后一拍進行收拍。
三、指揮的動作變化
中小學音樂教師在指揮過程中要注意指揮的動作變化。在一首作品當中,我們常會遇到合拍與分拍的打法。合拍是將二拍子或三拍子合并成一拍,或者將六拍子合成二拍子、將九拍子合成三拍子等,例如老師們常用的作品《我和我的祖國》。分拍是將樂曲中的其中一拍分成兩拍或者多拍的打法,但是在使用時,用得過多會打破作品的連貫性,分拍一般用在結尾,例如作品《在太行山上》。中小學音樂教師在指揮作品時需特別注意雙手的分工與配合,右手以擊拍為主,顯示作品的節(jié)奏性,左手與右手配合時,不需要同時擊拍,要有較大的移動空間,可以隨時提醒各聲部進入,以及調(diào)整呼吸和歌唱位置。指揮靠力度變化來控制速度變化,例如《在太行山上》這首作品,動作幅度大則速度慢,動作幅度小則速度快。突快與突慢必須用預示動作來表現(xiàn)或者用面部表情來提示。指揮的動作較大時,雙手離胸部較遠,指揮的動作較小時,雙手離胸部較近。在擊拍時,擊拍的力度大,拍點的反彈速度快,表現(xiàn)強,擊拍的力度小,拍點的反彈速度慢,表現(xiàn)弱。在指揮時還要注意手型的變化,在漸強時,掌心向斜上方,手指微曲,上舉移動。在漸弱時,掌心向斜下方,自上而下滑落。突強時虎口打開,掌心處于緊張狀態(tài)。突弱時掌心向斜前方用力擊拍,并快速收回。
四、指揮的藝術表現(xiàn)手段
指揮的藝術表現(xiàn)手段有Legato(連貫流暢的)、Staccato(彈跳、轉(zhuǎn)快的)、Marcato(強而有力的)、NonLegato(不連不跳的)四種形式。教師在讀譜時要清晰地把握四種藝術表現(xiàn)手段的內(nèi)涵。Legato適合表現(xiàn)柔美抒情、速度緩慢的音樂作品,要求采用曲線,線條圓滑流暢,拍點不突出,例如作品《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Staccato適合表現(xiàn)輕快跳躍的作品,要求采用直線,線條動作幅度小,拍點要輕巧有彈性,以腕部為主,例如作品《阿拉木汗》。Marcato適合表現(xiàn)強而有力、氣勢磅礴的作品,要求直線線條,拍點有重量有彈性,擊拍有力,動作有棱角,具有爆發(fā)力,使用時一般是大臂帶動小臂。NonLegato適合表現(xiàn)莊嚴、寬廣、熱情豪邁的音樂作品,一般采用直線與曲線相結合,指揮拍點清晰,運動協(xié)調(diào)放松,主要通過手腕帶動小臂來指揮作品,例如作品《我的祖國》。
五、合唱總譜讀法
合唱分為混聲合唱與同聲合唱,合唱作品各聲部所使用的樂譜,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成統(tǒng)一的譜表,使指揮一目了然。指揮在讀總譜時要熟悉各聲部的旋律、節(jié)奏、節(jié)拍、調(diào)式調(diào)性,了解作品的內(nèi)容與風格,對作品進行完整構思,利用合適的藝術表現(xiàn)手段進行藝術處理與藝術設計。指揮讀譜與合唱隊員不同,指揮不僅要唱會四個聲部的旋律(橫向讀譜),而且還要注重和聲連接(縱向讀譜)等,最好能用鋼琴彈總譜。讀譜的步驟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橫向讀譜、縱向讀譜、聲部交錯讀譜、聲部方位讀譜、總譜與指揮動作結合。
(一)橫向讀譜(旋律分部讀譜)
指揮拿到合唱總譜后,首先要熟悉各聲部的旋律并分析曲目結構,找到作品的難點部分,做重點突破,根據(jù)作品的表現(xiàn)特點和作者的意圖,設計處理方案。
(二)縱向讀譜(和聲連接)
縱向讀譜時應借助鋼琴,將和聲連接彈奏出來。掌握和聲連接的特點,奏出實際音響效果。
(三)聲部交錯讀譜
將四個聲部看作一個整體,分清主調(diào)與支調(diào)的關系,將縱橫交錯的聲部濃縮成平面,按聲部的進入關系,畫出旋律進行的總譜圖,準確標出旋律的進入與轉(zhuǎn)移關系。
(四)聲部方位讀譜
在熟悉總譜的情況下把握合唱隊的聲部位置,聲部進入要準確,左右手分工要合理。
(五)總譜與指揮動作結合
在聲部較為復雜的作品中,指揮會感到雙手不夠用,其主要原因是讀總譜的方法有問題。在復雜的合唱作品中,要注意各聲部進行的相互關系,并和指揮動作結合起來,從而準確找出各聲部交錯進行的重要部分與結合點,用清晰準確的手勢指揮各聲部。
六、總結
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師,在合唱指揮過程中不僅要了解合唱指揮的基礎知識,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聲樂技能、鋼琴彈奏技能和與學生溝通的技能。聲樂技能是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必備技能,在給學生排練的過程中,應該教授給中小學生一些呼吸方法、發(fā)聲方法。指揮者不僅要會唱,還要懂唱,這樣才能在合唱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換氣、呼吸變化來進行準確的指揮,從而更好地提升演唱效果。合唱伴奏在合唱團中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掌握較好的鍵盤彈奏技能,不僅能給作品錦上添花,還能使學生根據(jù)鍵盤的音高快速學會作品。指揮者只有將聲音和伴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呈現(xiàn)出最好的合唱效果。合唱是一個集體活動,在中小學開展合唱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利用好的音樂作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樹立正確的觀念,同時開展合唱教學活動有利于構建文明和諧校園。作為中小學合唱指揮,要有較好的與學生溝通的能力,了解學生的心聲、興趣,善于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指揮在團隊中起到領導的作用,要充分調(diào)動團員的積極性,讓他們始終處于最好的狀態(tài)。在和中小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尊重每一個團員的意見,虛心聽取學生的建議,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帶領學生取得更好的合唱效果。作為一名中小學音樂教師,要想帶領學生進行高效的合唱排練,必須要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合唱指揮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還要做到教學相長,與學生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婷婷.中學合唱實踐教學方法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9.
[2]秦逸然.合唱指揮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J].戲劇之家,2019,(27):66.
[3]孫相根,劉琪.談合唱指揮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J].當代音樂,2019,(02):6-8.
[4]邱旸.淺談中小學合唱對于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影響[J].戲劇之家,2018,(06):184.
[5]張志劍.中小學音樂教師合唱指揮技術芻議[J].兒童音樂,2018,(02):44-47.
作者:沈佳麗 單位: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
- 上一篇:波速檢測技術在巖土工程勘察的實踐
- 下一篇: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改革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