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懷在初中學校管理的應用及價值

時間:2022-01-18 09:43:49

導語:人文關懷在初中學校管理的應用及價值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文關懷在初中學校管理的應用及價值

【摘要】在學校管理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人文關懷,對人和工作效率實現(xiàn)雙重關心,為每一個教師和學生提供溫暖和舒適的工作和學習空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得學校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最終實現(xiàn)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校健康順暢發(fā)展的目的。

【關鍵詞】人文關懷;學校管理;應用價值

一、人文關懷概述

人文關懷,顧名思義就是以人為本,將人看作事物發(fā)展的核心,對人的物質和精神表示出關心。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就是人類情感的需求,最終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高峰。由此可見,情感對一個人的一生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當一個人在情感上得到認同,他才會主動提高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并努力地完成基本工作,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追求;繼而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存,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二、人文關懷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

如今的很多學校,是很缺乏人文關懷的。這也正是本校需要改善和進步的地方。人文關懷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關系并發(fā)展良好友誼的紐帶和維系。教師對學生多一份愛護就能使學生對其多一點敞開心扉。而對教師同樣如此。作為校園管理者,對教職工多一份物質和精神上的理解,平等地對待所有教師,從而能更有利于學校的管理。1.實現(xiàn)教職工的合理需求。學校是一個巨大的系統(tǒng),需要所有人的共同管理。而作為一名教職工,校方只有滿足其各種需求才能夠有足夠的動力和積極性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作為初中校園管理者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一方面,對教師合理的要求做出合理的安排,滿足他們精神和物質上的需求,如改善工作環(huán)境、給予生活補貼、評定職稱和各種獎金、在醫(yī)療保險上給予更多的幫助等。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教師的服務意識,提高他們的自身能力,并展開思想上的教育,盡可能地給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其他的工作上的機會,激勵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2.關注學生的成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校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使其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并讓其受益一生。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學校名聲的好壞,取決于其畢業(yè)生的口碑。這里的口碑不單單指的是學生成績的好壞,更有對學生綜合素質高低的評價。學校是一個塑造學生人格和品質的地方,自然就少不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服務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能力和認知水平,有條不紊地完成教學任務?!皫熣?,所謂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边@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在現(xiàn)在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為重要,而不單單注重成績。因此,在幫助孩子的時候不應該遏制孩子的自由發(fā)展。青春期的孩子懵懂叛逆,更多的是期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渴望自由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要為他們提供廣闊的平臺,讓其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并根據(jù)學生的心理成熟規(guī)律,為他們提供心理上的幫助。如開展心理健康講座等幫助學生解除心理上的困惑,讓其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能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完善人格,塑造高尚的靈魂。3.推行參與式管理模式。參與式管理模式需要平等對待每一位教職工及學生。讓學校的每一位成員都能投身于學校的管理中去,增強其主人翁意識。推行參與式管理模式,需要選派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聽取廣大教師及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并勇于采納提出的好的建議。因此,學校要建立相應的監(jiān)管體制,豐富參與內(nèi)容和參與途徑,從而達到優(yōu)化教育結構,促進學校發(fā)展的目的。

三、人文關懷在校園管理中的價值

1.促進教師工作效率的提高。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幫助教師解決了醫(yī)療保險、生活補貼等一系列的后顧之憂,更有利于教師展示自己的才能,幫助其創(chuàng)造性、獨立性和主動性的發(fā)展,從而使得教師變“保持教學工作”為“創(chuàng)造教學工作”,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并積極展開科學研究,實現(xiàn)教職工的提升,讓其發(fā)掘自身的潛力,為學校做出更多的貢獻。2.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價值。當任課教師能夠平等和耐心地對待學生時,學生才不會感到面對教師時有壓迫感。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接受能力為基礎,建立合理的教學結構,從而促進一個班級良好氛圍的形成,繼而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初中期的學生有很多都處于叛逆期、懵懂期,渴望獲得肯定并走向成熟,卻害怕甚至討厭上課。若教師能夠平等和友愛地對待學生,則學生能夠充分地信任教師,從而能更加努力地學習。當學校和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發(fā)展空間,那么學生就能在校園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因此,我們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讓其在青春期時張揚自己的個性,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從而能夠樹立學習自信心,在與同學的協(xié)助或自己的獨立勞動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也能使得他們在以后進入社會工作中發(fā)揮自己的魅力,并受益一生。由此,教師適當?shù)乜刂茖W生的管理,有利于學生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從而達到提升一個學校整體影響力的效果。3.提高公眾參與度,打造民主和諧的校園。推行參與式的管理模式,讓學校管理者、教師及學生能夠都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去,有利于民主校園的打造。這讓每一個人覺得他們是校園主人公,讓其發(fā)展得更好。如開展問卷調查等多方面形式的考察,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就更能有針對性的設計和規(guī)劃校園方面的建設性意見。

作者:李詩玉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葛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