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現(xiàn)狀及對策
時間:2022-01-05 10:16:10
導語: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現(xiàn)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資助工作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不讓一名大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這一承諾的有效保障與前提條件。文章從開展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意義出發(fā),分析了當前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現(xiàn)狀,并提出了改進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資助;績效考核
根據《2013年中國學生資助發(fā)展報告》中公布的有關數(shù)據,2013年,政府、高校以及社會等多方面在高校投入的資助總金額達574.11億元,資助學生更是超過3724萬人次。在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工作要點中,也將落實和完善學生資助政策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為了使高校資助工作惠及更多的大學生,同時完善高校資助體系,促進教育公平,教育部、財政部和全國學生資助中心等主管部門采用多種方式對高校的資助工作進行檢查評比,對高校資助工作的績效考核開始受到廣泛關注。
一、開展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的意義
在現(xiàn)代企業(yè)中,績效考核制度已經日趨成熟,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國在2010年開始對事業(yè)單位進行全面績效考核[1]。資助工作作為高校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關系到眾多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對其進行相應的績效考核非常必要。
(一)有利于保證資助資源充分發(fā)揮作用
目前,無論是政府主管部門,還是各高校,在困難生資助方面的財政投入數(shù)額都非常巨大,如何讓這些寶貴的資助資源充分發(fā)揮作用,不僅僅要依靠各項資助政策的有效落實,而且需要對資助工作進行科學的績效考核。對資助工作開展績效考核,有利于引起高校和主管領導對資助工作的重視,嚴格執(zhí)行國家各項資助政策,慎重并合理配置高校資助資源,防止克扣、貪污、挪用資助專項經費現(xiàn)象的發(fā)生,真正使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受益。此外,對資助工作進行績效考核,有助于高校創(chuàng)新對資助資源的管理和使用手段,提高資助資金的有效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
(二)有利于調動高校開展資助工作的積極性
資助工作是各高校的一項常規(guī)性工作,許多將其作為一項任務來對待,多年來一直延續(xù)傳統(tǒng)做法,開展資助工作的積極性不高。雖然這些高校都能完成工作,但是沒有充分達到國家對高校開展資助工作要求,沒有實現(xiàn)資助育人的功能。通過開展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對各高校資助工作取得的成果進行檢查,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評價比較,樹立資助工作先進典型,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有利于增強高校對資助工作的重視程度,將資助工作當作是一項能夠為學生帶來利益、為學校帶來榮譽、為社會帶來繁榮的重點工作來落實,提高開展資助工作的積極性。
(三)有利于資助體系的不斷完善
在資助政策內容上,我國形成了以獎貸助為主、以勤補免為輔的資助體系,但是在資助工作實際操作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許多問題。在目前的資助體系運行過程中,獎學金的助困功能不斷弱化、助學金解困功能欠佳、助學貸款運行不理想、勤工助學渠道不暢通,這些都對高校資助工作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2]。此外,高校對貧困生認定的標準尚未形成統(tǒng)一,對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也并不完善。通過對高校資助工作進行績效考核,有利于發(fā)現(xiàn)在資助工作實際開展中面臨的困境,發(fā)現(xiàn)資助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有利于政府和高校對資助工作進行新的嘗試,不斷完善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
二、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現(xiàn)狀
(一)高校對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缺乏科學認識
在我國高校中,資助工作往往由學生工作部門統(tǒng)一協(xié)調指導,由各院系具體負責操作執(zhí)行。為了績效考核的順利進行,高校往往采用單一的、省時省力的績效考核標準,對所有的院系采用相同的標準進行考核,這樣的標準模糊性較大,沒有充分考慮不同院系間的學科差異和學生差異,缺乏針對性,容易造成對資助工作不全面、不準確的評價。目前,高校在進行資助考核時,往往采用上級部門提供考核指標體系,被考核學?;蛟合堤峁┏晒牧线@種績效考核方式,這樣的績效考核方法雖然效率較高,但是進行評價時受考評人的主觀影響較大,并且導致院系只重視對書面材料的整理,而忽略資助工作本質的把握。
(二)對考核結果缺乏有效反饋,激勵效果欠佳
目前,教育部、財政部等主管部門對資助工作完成出色的學校具有豐厚的獎勵,但是在高校內部對于院系的獎勵力度不足,對在資助工作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院系更多是精神獎勵,物質獎勵較少,且將獎勵資金充做院系行政經費,降低了院系參與資助績效考核的積極性。此外,受傳統(tǒng)管理思想的影響,我國高校在進行資助工作績效考核時往往存在院系間的平衡現(xiàn)象,導致績效考核結果不能準確反映院系資助工作的成果,導致院系對待資助工作存在應付心態(tài),草草了事,從而影響了資助工作的實際效果。
(三)績效考核的參與度不高
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的參與度不高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高校進行資助工作績效考核時,院系的參與度不高。有些高校對院系學生工作進行考核時,資助工作是作為選報項目,并非所有的院系都必須參加,另外,有些高校甚至沒有對資助工作進行考核,這就導致了資助工作沒有引起院系的重視,影響資助體系的完善。第二,在高校進行資助工作績效考核時,一線輔導員和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目前,教育部、財政部等主管部門對高校的績效考核,以及高校對各院系的績效考核,其考核人往往都是相關領導,而資助工作的主要操作者———輔導員和資助工作的主體———大學生,卻極少能夠參與到資助工作的績效考核中,造成對資助工作的績效考核本末倒置,不能及時反映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對資助工作的真實需求,從而導致績效考核結果科學性不足。
三、改進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的對策
(一)堅持資助與育人相結合的績效考核原則
資助工作的目的不僅僅是確保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不因貧困而輟學,更要使受到資助的學生在校園內能心懷感恩,走出校園后能回報社會,對受資助學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資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缺乏育人的資助僅是無價值創(chuàng)造的政策執(zhí)行,是無意義、無靈魂的資助[3]。因此,在進行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時,也應該牢牢把握育人這一原則。在制定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時,應該突出對資助過程中育人工作的考核。在績效考核的實際操作中,不僅僅對高校在資助資金投入、資助政策執(zhí)行等方面進行考核,也要對高校開展的困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等多個維度取得的效果進行評價,在績效考核中堅持資助和育人相結合、相統(tǒng)一、相促進。
(二)加強宣傳引導,正視績效考核的作用
高校和基層院系是資助工作開展的執(zhí)行者,也是被考核者。當前很多高校和院系領導沒有認識到開展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的作用和意義,對此類考核存在應付甚至抵觸心理,導致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未能真正落實到位。因此,在下一步資助工作中,應當加強對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的宣傳引導,讓高校和院系的領導認識到開展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的目的是通過考核來評價高校在資助工作中對政策的執(zhí)行情況,以及資助過程遇到的問題,保障大學生不因家庭經濟貧困而輟學。高校和院系領導不應該過多地關注績效考核結果,以及績效考核結果給學校或院系帶來的利益,而是應該通過考核發(fā)現(xiàn)在資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斷完善現(xiàn)行的資助體系,真正實現(xiàn)“以評促建”的目的。
(三)注重考核主體多元化,考核周期科學化
在對高校資助工作進行績效考核時,要更多地聽取和采納一線輔導員與學生的意見,改變上級領導“一錘定音”的傳統(tǒng)考核模式,在考核小組中納入一定比例的輔導員代表、學生代表以及學生家長代表,采用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廣泛收集意見,構建出一套科學、公平、合理的績效考核系統(tǒng)。另外,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績效考核人員的業(yè)務素養(yǎng)會直接影響到績效考核的公平性、整體性和科學性,因此,在考核主體多元化的同時,應該重視對考核參與者的培訓,通過培訓幫助績效考核人員掌握績效考核目的、方法,明確績效考核過程中的義務和責任,保證績效考核結果的客觀和準確。
(四)健全績效考核結果的反饋機制
對資助工作開展績效考核的目的,并非僅僅是對各高?;蛟合档馁Y助成果進行評價或獎勵,績效考核也不能因結果的出來而結束,對考核結果的分析、反饋和運用更為重要。一要重視對考核結果的客觀分析。既然是進行考核,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果,上級主管考核的部門要注重對不同考核結果的分析,發(fā)現(xiàn)在對高校資助工作考核過程中的不合理之處,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細化績效考核指標,完善績效考核體系。二要將績效考核結果及時反饋給高校和基層院系。對于高校和基層院系而言,績效考核結果是對其資助工作成效的認可,及時將考核結果進行反饋,有利于他們尋找工作中的不足,彌補工作中的疏漏,促進資助工作的有效開展。而如果上級主管部門缺乏對考核結果的反饋,則會引起高校、院系、輔導員甚至學生們的猜疑,不利于國家資助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三要合理運用績效考核結果。在績效考核結果出來以后,應該根據考核結果對高?;蛟合颠M行分級別獎勵,樹立先進典型,充分發(fā)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提高開展資助工作的積極性。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關系到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在高校各項工作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充分認識到開展高校資助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性,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才能充分調動高校開展資助工作的積極性,實現(xiàn)資助與育人相結合的目標,從而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和社會的安定團結。
作者:王貝貝 單位:中國礦業(yè)大學
參考文獻:
[1]陸英.試論我國高校的績效考核工作[J].教育與職業(yè),2015,(12).
[2]石敬敏.高校資助政策實施中的若干問題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4).
[3]黃軍利,李德福.對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思考與實踐———以中國礦業(yè)大學資助工作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