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處處有語文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13:42: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活處處有語文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活處處有語文作文

篇1

語文,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甲骨文等文字雛形,到現(xiàn)代漢字;從古代人用文言文記載歷史,到現(xiàn)代人用白話文表達思想。語文是普及最廣、用途最大的文化工具,它表達形式多種多樣,有小說、詩歌、散文、戲曲……

語文無所不在,無處不有。衣食住行中都有它的身影。我們身上穿的衣服、褲子,除了圖案以外,漢字裝飾無疑是一個亮點。從服裝設計、新聞會到模特兒穿著新穎的服裝走在絢麗的T臺上,引領著時尚潮流。越來越多的中外設計師們,在服裝上增添了許多中國元素,有的則直接用上了美術漢字。在漢字與款式的搭配上,費盡心血,呈現(xiàn)出了樸素中的奢華感???!語文在中國服飾中。

語文無所不在,無處不有。飲食文化上有它的身影。我們身在美麗的浙江,浙菜的魅力更是無窮。浙江有著36大名菜,要說哪個是代表?我還真不敢說。不過,“西湖醋魚”很有文化底蘊,菜如其名,西湖名菜,味道酸甜,讓人垂涎三尺。菜譜的誕生給大家燒菜提供了一把鑰匙。菜譜中的菜名出自有一定語文基礎的人之手,才會取得好聽,取得吸引人。從古至今便是如此。瞧!語文在華夏飲食中。

語文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城市發(fā)展中有它的身影。我們看到大街上的商廈、酒店、超市以及住宅小區(qū),哪個沒有語文足跡?老總們用著五花八門的招式,把名字取得與眾不同。大潤發(fā)、好又多、華庭街等等。有的商家“篡改”了成語,例如服飾店取名“獨衣無二”,飾品店取名“飾全飾美”……運用這類廣告手段的商家已經(jīng)越來越多了。為了打響自己的原創(chuàng)品牌,也有很多商家堅持采用自己的原創(chuàng)名。瞰!語文在城市發(fā)展中。

語文無所不在,無處不有。交通服務中有它的身影。我們常常會出門旅游,用的車船票上滿滿的都是漢字。為了讓旅客清晰明了,各種票子的設計,便成了一個不容忽略的重點。一般票子都是采用印刷字體,輔助圖案,還印上旅客須知。以火車為例,不管是臥鋪還是硬座,不管是普快還是特快,車票上都會注明。人性化的設計,給旅客出行帶來了許多方便。瞥!語文在交通服務中。

語文無所不在,無處不有。除了衣食住行以外,醫(yī)療衛(wèi)生也有它的身影。我們生病了,都會去醫(yī)院看病。醫(yī)生會根據(jù)你的病情開方配藥,并作好病情記錄。患者吃藥時,要先看藥品說明書和醫(yī)生寫的醫(yī)囑,這樣做才不會服錯藥或過量用藥。從藥品包裝、使用說明、到就醫(yī)指南等都用到語言文字。瞅!語文在醫(yī)療衛(wèi)生中。

語文無所不在,無處不有。文化學習上更有它的身影。我們剛剛開口說話的那一瞬間,說的第一個單詞便是“媽媽”,從那以后,我們漸漸開始掌握新的詞匯。為了檢測我們掌握的詞匯量,小學的第一次語文詞匯測驗開始了。那時候的我識字不多,剛剛會寫一些漢字,于是,遇到不會寫的字,我便開始造起字來。爸爸、媽媽看了我的答卷后哭笑不得。轉眼間,我已是七年級學生了,一定要學好語文,打好基礎很重要。瞄!語文在文化學習中。

篇2

每片綠葉,每輪明月,每一縷陽光,都是希望的開始,懷一顆感恩的心,感受這語文在四季之中,書本之中,人生之中……

語文在四季之中

每天看到東方升起的朝陽,聞著沁人心脾的花香,聽著清脆宛轉的鳥鳴……心情總會頓時舒暢起來,像自由的小鳥在空中飛翔,像飛舞的燕子在空中穿梭,像雄鷹一樣在天空中翱翔。它們撲扇著健力的翅膀,將大自然的音符寫入五彩的畫卷之中。

漫步春天,白居易的詩使我看到尋著的“亂花漸欲迷入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而到了夏天,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畫面,讓我欣賞到西湖的瑰麗;而“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又讓我領略到秋天的清爽;“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更讓我看到冬天那飄飛的親吻大地的薄雪。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語文存在于四季之中。

語文在書本之中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祖國四海的名山大川,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無不被語文所包含。語文憑借著萬能的文字符號,跨越時空,在祖國燦爛文化里,借著智慧的靈感,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頁,讓我們吸取生命的營養(yǎng)。

語文跟我們并不陌生,哪里有書本,哪里就存在著語文。

語文在人生之中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涞臍q月,過往的云煙,陪我走過的風風雨雨,你們都在讓我領悟人生的真諦。曾在蔚藍的天空下歡呼,曾在美麗的街市中惆悵,曾在傷心處激情奮斗……

一路走過,正是語文讓我懂得“陽光總在風雨后”的含意,讓我感受“山重水復無凝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悶和喜悅,讓我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人生境界中奮進……

大千世界,萬木叢生,語文陪伴著每個人的人生。

語文,如蹦跳的孩子和我一起成長!

語文,如健壯的青年,為我撐起風帆,讓我破浪遠航!

篇3

語文是樸素中的堂皇;語文是堂皇中的華貴;語文是精神的溫飽;語文是美麗的影子。語文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生活中、社會中常常能看到語文的影子,卑微至極的地方也從不會被語文遺忘。

逛街時,那充滿語文藝術性的標題,常常能吸引我的眼球。那成語化的店名、菜名,更是精彩絕倫,妙不可言。比如說蒸的點心 “蒸蒸日上”;服裝店“我行我素”……等。這不能從中體現(xiàn)出語文的趣味性嗎?這簡潔、又不失藝術性的標題,為語文又增添了一分另類的色彩。此外,在游戲啊、書刊啊、電影中、都有語文的身影,這不就說明的語文的應用范圍廣嗎?

詩詞、故事、文章、都是語文的產(chǎn)品。那精彩的詩詞,往往能引人入勝;精彩的故事能讓人覺得奇妙無比;好的文章能使人流連其間,享受那精神的溫飽,體會語文的神奇魅力。語文,不是單單的詞語文字組合,而是一個個奇妙的小精靈,給你無以倫比的感受。又似一個個音符組成的樂曲,時而歡快,時而憂郁,時而迷離,帶給你精神上的享受。

語文,不是單調的文字,是變化變化的季節(jié),帶來不同的享受;語文,不是框框中的囚徒,是躍動的節(jié)奏,使人舒坦;語文,不是枯燥無味的文章,是讓人流連其間的美景……

生活離不開語文,因為語文是包裝內涵的藝術。語文就像金子,不論的現(xiàn)實多么貧窮,只要你擁有語文,在語文的世界里便是富有的。我們該讓生活充滿語文,讓語文導航著文明的船只駛向前方,迎接黎明的曙光。

篇4

在生活中,到處有語文,比如在網(wǎng)上啦;生活中啊;學校里呀……都離不開語文,到哪里,哪里就有語文,不管是那里的地方話,還是標準的普通話。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一次經(jīng)驗。

那是春合日麗的一天,柳樹開始發(fā)芽了,我想:以前我還小,講話說不過媽媽,可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長大了,我的語言一定超過媽媽的水平了吧!我就說:“媽媽,你看哪,柳樹吐出新葉啦。”我想這次一定是我贏了吧,我說的吐即說出了柳樹發(fā)芽了,又寫出了柳樹的美??墒菋寢屨f:“是呀,柳樹爆青了。”媽媽的“爆青”即寫出了我的話,還寫出了柳樹的顏色。我心里想道。還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在吃飯,不知是誰講了一句話,說村里有個人非常懶惰,經(jīng)常不做事情,除了在家看電視,就是睡覺,其余的事情都是他的母親或他的妻子幫他做。我聽了,忙插嘴道:“懶如豬。”我想上次輸給你,這次總是我贏了吧??墒?,媽媽卻說:“他呀,不是懶如豬,而是懶得快成仙。”呀,我這次又輸給了媽媽,真是沒面子呀。媽媽滿臉笑容,仿佛在說:“姜還是老的辣吧,跟我斗,再吃十年飯。”“呀,我又輸了,真討厭!”我一個人自言自語道。

語文到處都是,只要你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就能找到語文?。?!

篇5

這個暑假,我?guī)缀跏谴粼诩依锏?。但也會出去,學校給我安排了一個夏令營。剛開始我覺得很好,正好可以玩,于是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去參加了。但是,我沒想到的是我們沒有去玩,而是在一所學校里訓練。我很驚訝,這和軍訓有什么區(qū)別,但我還是去了,我不能給學校丟臉。

我準備了很多東西,但到了那兒,我的東西一多半都用不上,反而要用的卻沒帶,如杯子、盆之類的,學校的宿舍長時間沒人打掃,很臟。我都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還是老師幫我收拾的,我頓時覺得自己很沒用,也覺得自己在家待遇是那么好。

到哪的第一天是整理,我很快和舍友打成一片,我們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一起訓練,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干任何事情。有她們的陪伴,訓練很累,我聽過來了,條件很差,我挨過來了。我學到了許多新東西,有了許多新朋友。讓我覺得這次夏令營,其實也不錯,我明白只有你愿意做的,沒有你做不到的。

暑假中,我還去了海洋館,這本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但它也讓我明白有的時候,要學會為他人著想,甚至可以舍棄自己期盼已久的東西。

我很喜歡海洋里的生物,自從得知我不就可以去海洋館,我就異常高興,我還叫了我的同學一起去。那天,雖然下雨了,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還是按計劃去海洋館,海洋館非常美,里面有很多生物,我們看到了許多生物,像小魚、親嘴魚、烏龜、水母、鱷魚、蛇等等非常好看,但我們最期待的是最后的海豚表演。聽說,這是里面最好看的節(jié)目,這讓我們更期待了,但就在我們等節(jié)目開始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計劃外的事情。

我的同學好像拉肚子了,她很痛,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們只好想想辦法,本來打算看醫(yī)生或買點藥,但附近沒有醫(yī)院也沒有藥店,現(xiàn)在只能二選一。要么回去給她看病,要么讓她忍著,把表演看完。但他看起來很痛苦,好像不能再拖了,但我又很期待這次表演。看著她忍痛捂著肚子,我突然有了決定。

篇6

上可以搜索到我們的語文知識;在學校的標語上有做人的道理與名人名言,這些都是

我們的語文知識。

在生活中,我們的語文知識就像一本厚厚的書,里面記載著我們這么所年的勞動成

果。

在網(wǎng)絡中,我學到了許多有關語文的知識。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水平不強,所

以,每天早上我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電腦上 看幾篇作文。我覺得電腦上的作文

種類多,文章優(yōu)美,題材新飲,所以我每天在電腦上看一作文而不是在作文書上看。

我在電腦上還看一些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以及一些古詩詞。我要求自己每天背誦5條

名人名言、1個名人故事和2首古詩,背會了然后寫在一個筆記本上。我相信,只要每

天這樣堅持下去,每天比別人多學一點,在語文方面一定會收獲到比別人更甜美的果

實。

在網(wǎng)絡中不光是通過看作文、積累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和古詩詞能學到語文知識,

在我們玩游戲的過程中也能學到語文。我們。我們在與好友、同學聊天時,要組織語

言,這就用到了我們語文學的知識。我們在玩游戲的時候有操作說明,我們要按照操

作說明才會玩游戲。這里的操作說明也用到 了我們的語文知識。

生活中處處都有我們的語文知識,只要我們細心發(fā)現(xiàn)、仔細觀察,平時到看課外

書,多積累一些優(yōu)美詞句,那么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就會有所提高。

篇7

【關鍵詞】 “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課程改革的靈魂 語言文字為“勞動工具”

【中圖分類號】 G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3(b)-0062-01

20世紀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方向的發(fā)展,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迅猛的,在社會如此急劇變葦?shù)臅r期,教育必將發(fā)生相應的變革。20世紀末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于中國的基礎教育來說,可謂是改頭換面,給中國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對語文教學來說,“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課程改革的靈魂,在新的課改精神指導下,作為教學重點的寫作教學,也不再因循守舊,在語文教育工作者的積極努力下,譜寫新的篇章。

面對新形勢,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寫作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呢?筆者把寫作教學上求創(chuàng)新的一些粗淺看法在此提出來,供大家商討。

寫作,從本質上講,是以語言文字為“勞動工具”,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世界,從而制作出精神產(chǎn)品的一種思維活動。寫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尺度。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學生不喜歡上作文課。究其原因在于傳統(tǒng)作文在內容和結構上限制較多,注重語言表達及章法技巧的訓練,遏制了學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使得學生的作文內容枯燥、乏味,缺少想象,字里行間難見真情實感。對于這種現(xiàn)象,創(chuàng)新性寫作教學的提出,無疑給傳統(tǒng)教學這潭死水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為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要想寫好作文,首先必須做到多讀、多背、多積累。知識積累的越多,頭腦就越充實,思路就越開闊,想象就越豐富,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做到“聞一知十”。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格,發(fā)展學生個性。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傾吐能否合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葉老的教育思想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讓學生在閱讀中去領會寫作技巧,并用學到的知識去寫作,逐步提高。

2 我手寫我心

葉圣陶說:“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彪x開了生活,寫作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魯迅也曾說過“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須是觀察?!庇^察生活的過程,就是感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認識生活和實踐生活的過程。通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心靈得到了凈化,頭腦得到了充實,好的文字也會自然而然從心底汩汩流淌出來,以我手寫我心,感情真摯流露,自然就寫出好文章。現(xiàn)實世界紛繁復雜,絢麗多彩,感悟至深化作筆端波瀾,放聲的笑、縱情的哭、綿綿的愁、淡淡的憂,全在紙間流露。

作為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在觀察中提取有意義的題材,這樣不僅可豐富寫作素材,還能提高認識能力,捕捉創(chuàng)造靈感,這樣既培養(yǎng)了創(chuàng)造性人格,還豐富了學生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擁有更多獨立和自由,為創(chuàng)新提供了豐富的生活內容,使他們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事可敘。

3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渴求源于興趣,有了渴求才會主動積極的寫作。學生對寫作一旦產(chǎn)生興趣,他就會把這種興趣內化為一種動力,自覺地去探求、創(chuàng)新,甚至達到忘我的境界。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法、多種渠道,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可援引其他藝術進入寫作教學,以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寫作興趣。(1)以“樂”入境。若能恰到好處地配以情調一致的背景音樂,學生很快便會進入到寫作的情境中去。(2)援引繪畫、雕塑。繪畫和塑雕都是凝固的瞬間藝術,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例如,一幅《蒙娜麗莎》可以引導學生注意她的微笑,著重描寫她的微笑,她為什么笑,她心里此時此刻想些什么,學生的興趣這時也被激起,開始浮想聯(lián)翩,而這,正是我們想要的。(3)援引電影。把電影引入教學,既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學原著的情感和內涵??偠灾?援引其他藝術進入寫作教學,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又使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寬,使學生的情操也得到藝術的熏陶,使之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4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篇8

一、以生活為源泉,讓習作散發(fā)真情魅力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處處有語文。習作教學更應扎根于豐富多彩的生活中,不能就技巧論技巧,更多的是要融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體驗,自己的感悟,才能讓習作具有鮮活的生命力,而這一切都源于生活。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就活潑的流個不?!?,這句話充分道出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學生的作文必須與生活相結合。教師要時時處處引導學生走向生活,走進生活。

(一)在生活中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為習作“鋪路”

《新課標》強調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可是很多學生往往對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因此一旦要寫的時候,往往挖空心思,胡編亂造。而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便要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生活和事物,豐富自己的見聞,去捕捉成功的體驗,通過耳聞目睹去感受生活的樂趣,去捕捉成功的體驗。只有這樣,才有了足夠的素材,內心深處才積淀了豐富的情感,學生對于習作也就不會頭疼了。

(二)在觀察生活、經(jīng)歷活動中為學生習作“減負”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睂W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認識過程,情感對人的認識和活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孩子們要帶著情感認識周圍的世界,必須走進大自然,對太陽、樹木、花朵、云彩以及自然界各種各樣的色彩和音樂進行了解,不僅用智慧,而且用整個心靈來感知一切。因此,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就是讓學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對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接觸、去體驗,只有親自參與、親身經(jīng)歷,才會有深刻的印象。教師還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地組織學生開展參觀、比賽、游覽及其他有益的活動,努力開辟第二課堂,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感。然后讓學生看到聽到的感性形象在頭腦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形成新的形象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克服作文干癟、平淡等毛病。例如,學生到農莊勞動,看到干裂的土地好像聽到大地在說:“小懶蟲,快給我水喝吧,我在渴死了?!笨吹接衩装簦瑢W生這樣想象:玉米穿了那么多衣服,怪不得不怕曬,不怕冷。學生到工廠參觀,看到現(xiàn)代化的機器,他們不僅能把它描述下來,而且,設計著機器的未來。學生到大型養(yǎng)殖園看鴕鳥,回來后,簡直成了鴕鳥專家……此外,可以引導學生在父母指導下炒菜、做飯、洗衣、刷鞋,在生活中體驗勞動的艱辛;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世界,如同學間的友誼,有趣味的實驗,精彩的活動……走向自然,走向社會,確實拓展了學生的生活空間,陶冶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讓他們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

二、以語文活動為平臺,讓作文在樂趣中提高

篇9

關鍵詞:新課標;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作文教學成敗的關鍵,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當前作文教學改革的焦點。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勤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币虼?,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更應從點滴做起,教育引導學生汲取多方營養(yǎng),感悟多彩生活,自由表述個性,即興抒寫人生。做好新課標下的作文教學,關鍵要抓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主動作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蹦壳埃瑢W生一提到寫作文,學生不得不抓耳撓腮,苦思冥想,所以寫出的習作,不是無病、空話連篇,就是生拉硬扯、照抄照搬。為了讓學生自主作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必須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把學生引入寫作世界中??梢圆扇∫韵聨醉棿胧阂皇墙處熡H自寫作文,用示范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寫作文,可以親身體驗題目的難易,還可將自己審題、立意、構思以及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寫作中的困惑與學生一起交流,并在交流中讓學生指出毛病,進一步充實作文的結構和內容,這樣不僅讓學生在評價教師的作文時受到啟迪,同時也增強自己寫作的信心和勇氣。二是將寫作訓練與聽、說訓練相結合?,F(xiàn)代學生更注重和喜歡聽、說,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可以將寫作訓練與他們的聽、說相結合。如學完某課后,讓學生談談感受,或針對某一人物談談看法。在學生發(fā)言過程中,要注重對中心內容、條理安排以及遣詞造句等一些問題的及時指導,并適時地給予肯定與鼓勵。筆者通常利用課前 5―10分鐘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三是拓寬素材積累渠道。當前的社會發(fā)展迅速,瞬息萬變,要想讓學生寫出貼近實際的好作文,必須指導學生在積累素材上下功夫。新課標要求: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因此,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資源查找有關資料,也可以組織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社會,多看、多讀、多思,注重情感積累,為寫作積淀素材。四是開展佳作鑒賞與再創(chuàng)活動。在作文訓練課上,要特別注重導語的設計、寫作意境的渲染與寫作內容的指導。組織學生多學習、評價一些好的作品,并在其影響下,通過老師的點撥、啟發(fā)與鼓勵,進一步拓寬視野,活躍思維,在訓練中提高寫作能力,學習到有利于寫作的語言技巧和寫作方法。

二、培養(yǎng)細心的觀察能力,豐富生活體驗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言之無物,內容空洞,沒有時代感,其根本原因是教師讓作文的主體――學生遠離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一方面教師不要把學生限制在單一的讀書學習上,應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觀察生活,融入生活,多參加各種活動,體驗生活中的各種情感。觀察不僅是作文素材的直接來源之一,而且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和前提。生活豐富多彩,包羅萬象,處處是可寫的景、可敘的事、可抒的情。自然界中那賞心悅目的景物不但能陶冶人的情操,產(chǎn)生美好的情感,更能使人產(chǎn)生寫作的沖動。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沒有細致的觀察能力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也就不能發(fā)展豐富的想象力,更談不上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如果缺乏了這些能力,即使他們閱讀面再廣,詞匯再豐富,也難以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好的寫作素材,難以抓住事物的特點,更不能形象、準確地用語言把事物描繪出來。

三、重視閱讀,做到讀寫互動,以讀促寫,提高寫作能力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也是一種體驗生活,感悟人生的方法。一個人作文水平的高低,與他的知識面、信息量、認識事物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語言駕馭能力、寫作技巧的掌握等等有密切的關系。而這些能力的獲取和提高,大多來自于我們廣泛的大量的閱讀。語文老師要鼓勵學生多讀名著,多讀有較高品位的文學作品,以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和人文內涵。在課堂上老師要多留一些時間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領會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品味作者是如何構思的,作品是如何表情達意的,作家是如何錘煉語言,然后再把精彩的章句畫下來熟讀背誦,這樣日積月累,提起筆來也就會順手多了。除了抓緊課堂閱讀教學之外,語文老師還必須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拓寬視野,發(fā)展思維,增加知識,把已學知識轉化為能力。

篇10

摘要: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作文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可每每翻看我們學生的作文,總感覺內容空洞,語言乏味,缺乏真情實感的流露。本文嘗試從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啟發(fā)學生用心感悟、培養(yǎng)學生抒寫真情三方面探討解決方法。

關鍵詞:學生;寫作;真情實感

語文新課標指出:“在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毖詾樾穆?,文章應該是作者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墒?,每每翻看我們學生的作文,總感覺內容空洞,語言乏味,缺乏真情實感的流露。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呢?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說過:“如果要創(chuàng)作,第一要觀察”?,F(xiàn)實生活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唯一源泉。葉圣陶先生更是指出:“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之不盡”。 所以,寫作教學首先要引導學生接觸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深入異彩紛呈的社會生活,讓學生學會觀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班級里的趣聞樂事,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句話、一首歌,處處都有可寫之物,處處都是寶貴的寫作素材。只要善于觀察,總能捕捉到別人不注意的細節(jié),總能找到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題材。例如,要指導學生寫《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首先要帶學生去觀看一場足球比賽,選定一個核心隊員重點觀察:這個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動作上有什么特點?哪些地方最吸引人?特別要提醒學生抓住射門瞬間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進行觀察。再如,要學生寫《冬天的早晨》,就要讓學生觀察寒風落葉、忙碌的清潔工、晨練的人們、上班上學的人群,讓學生感受到冬天的早晨雖然寒冷,但處處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傊?,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生就會感到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fā),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言之有物,述之有情。

二、啟發(fā)學生用心感悟

作文離不開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但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并不能直接成為我們的思想、感情,必須用心去思考、感悟,才能形成深刻、正確的思想和情感。不少范文,所寫者小,所見者大,正是用心感悟的結果。例如,屈原面對支離破碎的祖國,面對不明是非的國民,憂憤交加,感慨“幾世渾濁獨有我清,眾人皆醉獨有我醒”,從而寫出了《楚辭?漁夫》;朱自清看到父親的背影,悟出了“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從而寫出了《背影》;莫頓?亨特在面對困難時,悟出困難要一步步解決,最后才能走向成功,從而寫出了《走一步,再走一步》。生活中的一些凡人瑣事,雖看似平凡,但細細體味,就能感悟到其深刻的內涵,就可以挖掘出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大主題。例如,看到母親的白發(fā),我們可以感悟到生活的艱辛和母親的無私奉獻;看到飄揚的國旗,我們可以感悟到千千萬萬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看到一片落葉,我們可以感悟到它背后深藏著春去秋來、歲月匆忙的道理;看到建筑工人粗糙的雙手,我們可以感悟到高樓大廈正是這千千萬萬雙手建造出來的,勞動是拼搏和奉獻,勞動是生命的永恒……所以,我們要啟發(fā)學生用心感悟生活,讓學生明白,擁有一顆善于感悟的心,就可以讓平淡無奇的材料深刻起來,讓司空見慣的景色美麗起來,讓粗糙的心靈細膩起來,就能從平凡細微處感受到生活的真、善、美,就能讓文章血肉豐滿,面目可親。

三、培養(yǎng)學生抒寫真情

言為心聲,文貴情真,只有感情真摯的文章才能打動人心。這就要求在學生懂得用心感悟生活之后,教師還要設法培養(yǎng)學生抒寫真情?!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之所以感人,是因為魯迅先生滿懷真情地講述了他童年生活的種種趣事,尤其是對百草園中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讓我們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爸爸的花兒落了》之所以感人,是因為作者寫了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長大懂事的情感,寫得深沉而動人,令讀者仿佛依稀能看到文字背后閃爍的淚眼;讀朱自清的《背影》,我們往往感動于文中真實細膩的細節(jié)描寫,即文中父親蹣跚地、努力地穿過鐵道,爬上月臺,為“我”買橘子的細節(jié),父子情深令人熱淚盈眶。試想,如果作者沒有真實的生活體驗,怎么能捕捉到生活中動人心弦的典型細節(jié),寫出自己內心涌動的情感呢?所以,教師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隨筆日記的習慣,把每日的所思、所想、所感及時記錄下來,隨心所欲,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得了好成績,心情愉快;受了批評,心情郁悶;與老師作了傾心長談,豁然開朗;媽媽今天生日,我?guī)退幢蛔印T如此類,充分利用自己平時生活中所記錄的真情獨白、感人場面、美好瞬間,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只要學生有了真情投入,思維就會處于激發(fā)狀態(tài),頭腦中儲存的美好生活點滴就會紛涌而出,就能將真情實感訴諸于筆端。

托爾斯泰說過:“優(yōu)秀的作家都是蘸著自己的血肉寫出來的,真誠的文章都是從作者的心里流出來的,而不是硬擠出來的。只有真正動了情,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東西?!敝灰覀冏龅揭陨纤觯瑢W生寫出內容豐富、情感真實的好文章將不再是夢想。

參考文獻:

[1]張良勝: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真情實感――《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1.12;

[2]馬興敏:感悟生活,展現(xiàn)自我――《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