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學設(shè)計范文
時間:2023-03-23 23:47: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桃花心木教學設(shè)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文的生字,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秧苗”“從從容容”等詞語的意思。
3.初步感受到桃花心木的不一般的生長歷程以及種樹人的種樹態(tài)度。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
1.出示桃花心木圖片,讓學生看圖,說說你看到樹有什么感受。
接著出示桃花心木的簡介文字:常綠喬木。樹皮淡紅色。羽狀復(fù)葉,小葉4~6對。春夏開花,圓錐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質(zhì)。原產(chǎn)南美洲,中國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澤美麗,能抗蟲蝕,適于制造車船、家具等,為世界名貴木材之一。
師小結(jié):是啊,桃花心木廣泛用于高級家具、鋼琴、小提琴制作等,曾經(jīng)還用來制作軍艦,是當年英國皇室的御用家具木材,是多米尼亞共和國的國樹。它可是有名的“貴族樹”。
2.介紹作者林清玄。
你了解本文的作者林清玄嗎?――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介紹。
過渡:是的,林清玄的散文總是讓人在平凡的小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蘊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學生齊讀課題。
3.質(zhì)疑課題。
課題是“桃花心木”,回憶以前學習過的描寫植物的文章,猜想一下作者可能會寫哪些內(nèi)容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1.自由地朗讀課文。
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畫下來。并且在自己不理解的詞、句旁做上記號。
2.釋疑。
作者寫了哪些內(nèi)容?
小結(jié)并板書:樹 種樹人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指名朗讀。
秧苗 枯萎 鍛煉 依賴
規(guī)律 偶爾 懶人 優(yōu)雅
勃勃生機 從從容容 莫名其妙
(2)你有什么詞句不理解?
理解詞語,要結(jié)合課文的語句來理解,相機讓學生用詞語“從從容容”來說話。
(3)你能用上面的幾個詞說說課文的內(nèi)容嗎?
4.指名(學生)讀自己感興趣的課文內(nèi)容,教師引導讀課文重點段落。
(1)課文描寫桃花心木外形的句子是什么?
引導學生讀桃花心木長成參天大樹的句子,感受桃花心木的挺拔、高大、富有生命力。
再引導讀出描寫樹苗和種樹人種樹像插秧的句子,引導質(zhì)疑:這樣的樹,應(yīng)該是需要精心呵護和培育的。但種樹人是怎么做的呢?
(相機學習生字:秧。讓學生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個字,并且引導學生從字的內(nèi)涵上記住并理解:左邊“禾”字旁,表示禾苗,右邊“央”表示這個字的讀音)
(2)指導讀描寫種樹人的句子。
(指名讀、分角色對話讀、賽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讀熟課文)
5.快速瀏覽課文,請你用簡潔的語句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三、走進課文,初步觸摸課文內(nèi)涵
1.默讀課文,你覺得種樹人的哪些做法讓作者感到奇怪?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討論,讀讀文字,多媒體課件出示種樹人圖片,你覺得這個種樹人怎么樣?他為什么這樣做?
2.作者聽了種樹人的話,是怎么想的呢?
3.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說說:為什么種樹的人不再來,而桃花心木不會枯萎了?那以前種樹的人不常來,而樹苗為什么會枯萎呢?
四、學習生字
1.觀察課文中的生字,讓學生讀一讀。
2.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在寫這些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重點提示“鍛”“雅”這兩個字的結(jié)構(gòu),提醒注意在田字格中的書寫。
3.認真抄寫這幾個字。
五、小結(jié)
今天我們認識了桃花心木,它樹形優(yōu)美,高大筆直。我們還走近了一位獨特的種樹人,跟著作者從中知道了一個人生道理。下節(jié)課我們將跟著作者,一起走近種樹人,去進一步理解這個道理。
【作業(yè)設(shè)計】
課后到家周圍看一看都有哪些樹,它們長什么樣子。它們是怎么生長的,并查一查,它們的種植和生長有沒有什么要特別注意的。
【板書】
桃花心木
樹苗 僅及膝蓋
――樹形優(yōu)美,高大筆直
篇2
其實,“課后習題點明了應(yīng)掌握的基礎(chǔ),或提示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或提示了理解課文的思路,或體現(xiàn)了教學訓練的重點,或滲透了教法和學法”。(朱家瓏語)的確,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精讀課文后面安排的課后習題,難易適度,形式多樣,是編者對課文進行充分思考后的結(jié)晶。
因此,筆者認為,教師要認真鉆研課后習題,在文本、教師、學生之間,以及教學過程中激活課后習題,使其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好幫手,讓教師教得聰明,學生學得輕松,從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一、 隨意――掌控教學切入點,無痕引領(lǐng)
每篇課文后的習題中常有一個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思考題,該題緊扣教學重點、難點,教師如能在課堂教學中精當“切入”,就能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如人教版六下《桃花心木》課后習題1:“說說種樹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闭n堂上,學生先圍繞“種樹人有哪些奇怪做法”展開討論,了解了種樹人的奇怪做法后探討“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在理解了種樹人語重心長對作者說的兩段話后,學生明白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人生道理,點明文章的主旨。
課后習題中不乏這樣的問題,抓住了它們就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在教學中教師如能順勢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就能避免煩瑣的提問和分析,使閱讀整體性更為突顯,教學主脈絡(luò)更為清晰,課堂也更有實效。
二、 隨時――立足理解疑難點,因“題”巧“施”
課文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學生難于理解的詞語或句子,成為課堂教學中的“疑難雜癥”。有關(guān)這些疑難點,在課后習題中都設(shè)計了有針對性的思考練習,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巧妙把握時機,隨時用好習題,疑難雜癥便會“藥到病除”。
如人教版六上《少年閏土》一文,課后有這樣一道習題:“‘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怎么理解?”這句話,對于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孩子們來說,理解起來確實有難度。針對課后習題,在教學時,筆者有意識地分三個層次進行――第一層:自由讀讀課文第16自然段,說說自己的初步感受;第二層:關(guān)住他們的那堵墻究竟是什么;第三層:為什么說只看見高墻四角的天空?通過討論與交流得出:那是封建禮教束縛了他們,讓他們不能暢快地接觸大自然,體驗新生活。閏土的到來,為作者打開了一扇窗,讓作者看到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通過課后習題,邊讀邊議,做好鋪墊,層層深入探究解疑,學生因生活經(jīng)驗不同而造成的疑難點自然會迎刃而解。
三、 隨性――遷移語言訓練點,一吐為快
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笨梢姡x、寫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課后習題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小練筆,在閱讀過程中結(jié)合課后習題順其自然地進行課堂練筆,不但能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如人教版六上《窮人》的課后小練筆:“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象續(xù)寫《窮人》?!碑攲W到課文結(jié)尾漁夫經(jīng)過內(nèi)心掙扎,決定收養(yǎng)這兩個孤兒時,桑娜原先翻江倒海的內(nèi)心,也終于恢復(fù)了平靜。接著,筆者順勢進行續(xù)寫引導:“當桑娜撩開蚊帳,漁夫看到了怎樣的情景,他和妻子是怎么對話的,以后他們的生活會怎么樣?你能接著往下寫嗎?”因為有整個學習過程做鋪墊,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升華,有滿腔的話語想一吐為快,學生在練筆時根本沒有那種“絞盡腦汁”的痛苦,反倒覺得有東西寫,很樂意寫。
教學中,隨著學生情緒的升華,在他們有感而發(fā)、有話要說時,教師自然引入小練筆類習題,進行讀寫結(jié)合的練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感悟能力和寫作興趣。
當然,教師在教學中落實課后習題不能生搬硬套,得靈活運用,進行適當創(chuàng)新,既要落實編者的意圖,又要讓學生愿學、樂學;既要尊重課后練習的主旨,又需要教師和學生用創(chuàng)造性勞動來完成對文本和練習更高層次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