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管理的關鍵范文

時間:2024-03-08 18:02: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變更管理的關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變更管理的關鍵

篇1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變更;管理

引 言:工程變更和合同變更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合同變更主要是形容所成立的合同有效性是在未履行以及履行未完畢之前,而由于部分法律事實的影響,導致合同最終的內容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工程變更則是指工程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依據合同所制定的相應內容,來依據既定的程度來對于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設備、工藝、功能、技術等方面加以變更,而工程的變更對于整個工程本身來說有著較為復雜的影響,所以必須要加以重視。下文主要針對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的工程變更管理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

一、工程變更管理的必要性、復雜性

我國當前工程項目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參與者,而監(jiān)理方以及建設方在管理期間所需要面對的承包商也較多。由于工程的變更管理對于工程本身的質量控制來說,有著直接的影響,那么組織協調以及投資實控制就屬于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工程變更管理能夠促使工程各個方面都嚴格按照合同規(guī)定來執(zhí)行,而其實影響的管理、控制合同范圍,針對各方責任體系加以明確,對于工程建設的合法利益維護來說,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工程變更情況出現的多方面原因都是由于大量工程參與到其中,導致其中所存在的不可控性大幅度增加,如此以來合同所約定的部分內容便受到了影響,例如承包商變更、使用功能變更、設計變更、地質條件變化、不可抗力因素等現象,都會導致相互之間受到影響。

二、 工程變更的影響

由于工程本身所出現的變更關系會對于工程建設期間的投資、質量、工期等方面控制帶來影響,因此,務必要針對這幾個方面的影響因素加以限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這種變更會使得質量控制難度加大

以某一工程作為案例來看,在工程施工的后期階段,如果說要針對內部結構進行整改,使得大空間變成小開間形式,就必須要針對其中的電氣、采暖、通訊等多個不同方面進行靈活的調整。并且裝飾等方面也要保證與調整工作的契合。但就實際上來說,這方面的改變難度過大,不僅費用要求高,其中的電氣路線、埋管、插座等位置的變更實際上就是一個較大的難題。

(二)這種變更會引發(fā)施工索賠

再例如,某工程施工期間,業(yè)主要求將部分公用房變更成為衛(wèi)生間功能的結構,并且既有的衛(wèi)生間結構也要進行改在,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有衛(wèi)生間設施就必須要完全拆除,各個部分的排水管、電氣等都需要重新鋪設。這不單單會造成施工難度增大,還會使得工程造價以及施工進度受到直接影響。嚴重情況下,施工方還會向業(yè)主進行索賠。

三、工程變更的審查及簽發(fā)原則

工程變更無論是由哪一方責任體所提出,都必須要經過監(jiān)理工程師的嚴格審核之后,對方案進行業(yè)主批報備案,之后再將其方案下發(fā)到相應的部門,予以執(zhí)行、落實。工程變更在進行審查期間,必須要從工期縮短、確保質量、造價控制、效益提升等幾個方面的原則來對變更方案的可行性、必要性等進行確定,如果說變更方案本身在以上這幾個因素中存在著不一致的因素或者說引發(fā)了相互的矛盾現象,那么就必須要針對工程自身所具有的可靠性、可行性進行強化,各個步驟都應當要嚴格貫徹互相監(jiān)督、分級審批的原則,防止任何職權濫用的情況出現。如此以來,在對工程變更進行審查的過程中,就需要對以下幾個簽發(fā)原則加以遵守:

(1)變更后的工程不能降低使用標準。

(2)變更項目在技術上必須可行,同時還必須可靠。

(3)變更后的工程費用較之整體工程要合理。

(4)變更后的施工工藝不宜復雜,一般不應由于變更后的施工技術方案影響工期。

四、工程變更的責任

工程合同變更的責任分析是對工程變更起因與工程變更問題的處理, 其目的是為了確定工期和費用的賠償問題。這里按工程變更中最常見的情況分析工程合同變更的責任。

(一)業(yè)主承擔的責任

(1) 由于業(yè)主要求、政府城建環(huán)保部門的要求、環(huán)境變化(如地質條件變化)、不可抗力、原設計錯誤等導致的設計變更;

(2) 對不利的異常地質條件所引起的施工方案的變更;

(3) 業(yè)主要求承包商修改施工方案和重大的設計變更導致施工方案的變更;

(4) 業(yè)主原因引起的施工進度變更。

(二) 承包商承擔的責任

(1) 由于承包商施工過程、施工方案出現錯誤、疏忽而導致設計的變更;

(2) 由于承包商自身原因(如失誤或風險)修改施工方案所造成的損失。

五、工程變更價款的確定

(一)采用合同中工程量清單的單價和價格

合同工程之中所存在的所有清單以及價格,都是直接由承包商在進行投標過程中所提供的,主要是使用在工程變更過程中,這方面的清單價格能夠較好的被承包商、業(yè)主、監(jiān)理單位所認同,并且從合同意義上來說,這屬于一種較為開放的公平定價體系。采用合同中工程量清單的單價或價格有幾種情況:一是直接套用,即從工程量清單上直接拿來使用;二是間接套用,即依據工程量清單,通過換算后采用;三是部分套用,即依據工程量清單取其價格中的某一部分使用。

(二)協商單價和價格

協商單價以及價格措施,實際上就是針對既定合同進行深入研究,找出合同之中所不存在或者說不合理的價格因素條目,來進行相互的讓步、協調,達到完善造價工作的一種措施。

六、工程變更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項

由于工程在進行變更過程中,涉及到復雜性以及重要性,那么必須要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對于時效性和有序性加以重視。在依照既定程序來執(zhí)行變更的過程中,還應當要對于以下幾個方面的細節(jié)引起注意:

(一) 工程變更應設專人收發(fā)、建立臺賬、管理。

(二)在項目的圖紙現場簽證過程中,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隨時修正圖紙,以使得圖紙的要求符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國家的技術規(guī)范要求。確認無問題后,按單位工程編制單項進度計劃。

(三) 設計單位的圖紙設計負責人需要向參與會審的的各方詳細介紹施工項目設計圖紙的設計目的、設計意圖和功能要求。

七、結束語

總之,工程項目本身在建設過程中的周期過長,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會由于大量的不可預料因素存在而導致成本管理要求提升。但是,只要能夠在工程建設前期做好各方面的基礎工作,良好的運營法律手段、經濟、技術等方面手段,并且做好相關方面的控制工作,利用動態(tài)管理形式來強化各方面的聯系,最大限度的促使變更因素能夠得以控制,這對于工程本身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來說,起到了極其嚴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建軍.建設工程的變更管理探討[J].交通標準化,2010(21).

篇2

關鍵詞:工程變更;合同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TU723.1 文獻標識碼: A

工程變更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內容,本文根據建筑工程的客觀實際,對建筑工程變更進行探討,分析工程變更的成因與現狀,針對建筑工程變更合同條款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措施,加強建筑工程變更的合同管理。

一、建筑工程變更的成因

建筑工程變更的主觀因素是由于設計方或者施工方變更了設計或者計劃引起的,有了新的想法改變了原計劃,對建筑工程產生了影響。工程變更的客觀因素很復雜,影響因素也有很多,例如成本問題、制度問題、法律問題、市場問題以及合同本身存在的問題等。這些變更使得企業(yè)必須對合同進行管理以便工作順利進行。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建筑工程的變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涉及到各方的利益,所以變更的合同管理也較為復雜。

二、建筑工程變更的合同管理現狀

建筑工程的變更會對整個建筑工程造成很大的影響,而變更合同的管理方面還不太成熟,所以工程變更的合同管理實際上是風險管理,是以合同的形式將工程變更所產生的成本優(yōu)化,將風險分給可以減少風險的一方,以此達到共贏的目的。

因為在建筑工程的變更中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變更計價不詳細還有相關義務不清楚等,所以工程變更的風險是普遍存在的,簽訂合同是為了分擔工程變更的風險,合同的雙方需要積極的處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工程變更之前,通過改進合同條款以便工程變更后可以及時采取管理措施,這對合同雙方是非常必要的,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工程的質量和工程的成本。

三、建筑工程變更計價

1、建筑工程變更計價的方法和原則

工程變更計價的原則有五條:一是在工程量的清單里已經有了適合變更工程的單價,則按已有單價執(zhí)行。二是在工程量的清單里只有近似變更工程的單價,就要經過換算以后再確定。三是清單里沒有合適工程變更的單價,就要經過建設企業(yè)經過協商最終確定。四是要在變更規(guī)模超過合同范圍時調整合同的價格。五是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對變更工程采取計日工的方式進行。

2、建筑工程變更計價的應用

在建筑工程的變更計價中,要以公平與效率相權衡為核心。在合同中要堅持公平合理的原則,不損害別人的利益。工程變更的合同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變更定價在先原則。在實施變更指令之前,承包工程的一方要與業(yè)主相互協商確定好變更的價格標準,再實施工程變更。二是優(yōu)先適用已有標準的原則,在對定價沒有合適標準的時候也優(yōu)先使用已經確定的定價標準。三是維持投標報價水平原則。在對變更價格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又沒有適當的標準確定價格,就要維持好投標報價水平,通過招標和招投來競爭價格。

四、工程變更合同條款的完善

1、施工招標文件的完善

(1)發(fā)包方式的選擇

發(fā)包方式有兩種選擇,一是通過邀請或公開招標對承包單位進行確認施工。二是用直接委托方式對承包單位確認施工。從對施工單位的選擇范圍來看,公開招標比邀請招標可選擇的范圍更廣,更有利于對工程變更的控制。

(2)工程范圍的描述

首先要明確發(fā)包工程中的各個專業(yè),在招標文件中給予說明。其次很多業(yè)主比較喜歡按專業(yè)來發(fā)包,所以業(yè)主要對各個合同包明確界限,避免各界面間出現出現重復管理的現象,給業(yè)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第三要對建筑工程和室外工程明確好發(fā)包的范圍,招標文件要附上圖紙,在圖紙上明確標識應完成的工程范圍。

(3)施工條件的描述

業(yè)主要對施工條件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便承包商報價。招標中要對以下內容進行明確:首先要對招標工程的場地拆遷明確情況,其次要對現場的三通明確完成情況,最后要對招標工程中是否具備地質勘探資料明確情況。

(4)設計深度的保證

要保證設計的深度,就要做好以下幾種工作:首先要委托設計監(jiān)理。其次要編制明確的可操作設計任務書,確定建設項目和方案。第三要簽訂完備的設計合同。合同要明確設計單位和業(yè)主的義務與責任。第四要對設計圖紙實施評審,以便控制建設工程的變更。

2、委托監(jiān)理合同的完善

(1)審批工程變更的權限

首先要對委托監(jiān)理合同監(jiān)理人的權利條款進行補充。工程師有審批一般工程變更方案的權利、批準變更意向的權利、審批重要變更方案的權利、審批重要變更費用的權利和審核重大變更方案的權利。工程師有權利對緊急情況下的變更指令立即實施的權利。在承包商與業(yè)主雙方不能對變更價格達成一致時,工程師有暫定價格的權利。其次,要對委托監(jiān)理合同委托人權利的條款進行補充。業(yè)主有批準重要變更意向的權利、審批重大變更方案的權利、批準重大變更意向的權利和審批重大變更費用的權利。

(2)工程變更的義務

監(jiān)理合同中業(yè)主和承包商的義務條款中,并未對業(yè)主和工程師工程變更管理的義務作規(guī)定,所以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補充說明:一是委托人有向監(jiān)理人提供變更設計圖紙、支付變更工程監(jiān)理費的義務,當因為監(jiān)理人的過失導致工程變更時不收取監(jiān)理費。二是監(jiān)理人有審查工程變更申請和報告、及時發(fā)出工程變更意向和監(jiān)督工程變更實施的義務。

(3)工程變更的價值分析

要完善監(jiān)理合同中工程變更對工程價值的影響評估。首先要加快竣工;其次要降低發(fā)包人的工程施工、運行和維護的費用;第三要提高發(fā)包人竣工工程的價值和效率;最后要為發(fā)包人帶來利益。在評估變更方案時,進行選擇價值系數高的方案實施,提高變更的價值。

(4)工程變更的責任追究與獎懲

控制變更的有效方法是建立起工程變更的責任追究制度??梢詫⒆兏鋵嵉截熑稳恕T诠こ套兏l(fā)生后,要對工程變更的方案進行評估,明確變更的原因和責任。產生變更的責任可能是設計方、監(jiān)理方和業(yè)主中的任何一方。業(yè)主方可以根據工程變更的評估報告追究過失一方的責任并給予相應的處罰。責任方可以根據評估報告對工程變更進行調查,落實產生工程變更的具體責任人并給予相應的處罰。

結束語:

工程變更問題是合同管理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影響工程變更的主要原因是沒有規(guī)范的處理程序和方法,對合同條款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充分,沒有工程變更的管理意識,也并未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本文旨在研究一套工程變更的合同管理體系。建筑工程涉及的人員較多,工程相對比較大,在大型的施工工程建設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很多合同以外的問題,要盡快實現項目的目標,就必須對這些問題及時處理。加強對建筑工程變更的合同管理非常重要,加強建筑工程變更的合同管理可以減少工程變更所帶來的不必要的浪費,保證整個工程的建設質量以及增強對工程變更的可預見性。

參考文獻:

[1]陳佩培.淺談新形勢下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途徑[J].價值工程,2011

篇3

【關鍵詞】建設項目 工程變更 管理 控制

前言

工程變更是影響建設項目合同控制目標的關鍵因素,對工程變更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是項目管理機構的重要的工作職責。工程變更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工程變更包含合同變更的全部內容,如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的變更,工程量清單數量的增減,工程質量和工期要求的變動,建設規(guī)模和建設標準的調整,政府行政法規(guī)的調整,合同條款的修改以及合同主體的變更等等。而狹義的工程變更只包括以工程變更令形式變更的內容,如建筑物尺寸的變動,橋梁基礎型式的調整,施工條件的變化等等。由于建筑產品的特有屬性以及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對任何一個建設項目而言,工程變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強建設項目工程變更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工程變更的分類

根據導致工程變更的不同影響因素,工程變更可劃分為如下7個類別:

1、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引起的工程變更。如建設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通常引起建筑物基礎或交通工程路基處理方案的改變,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以及建設項目所在地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會造成建設項目工期的延誤或停工。

2、設計方引起的工程變更。如因勘察設計質量低劣導致的設計差錯或遺漏,因設計調研深度不夠,設計文件與施工現場條件相互矛盾,無法按圖施工產生的變更。

3、承包方引起的工程變更。如承包商改變業(yè)主和監(jiān)理工程師已批準的施工方案或由于承包商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失誤引起的返工。

4、業(yè)主引起的工程變更。如業(yè)主增加或減少合同中包括的任何工程項目的數量,或者取消上述項目;業(yè)主指令完成的新增工程;業(yè)主改變原合同中甲供材料設備的品種和數量;業(yè)主改變原合同工期,要求承包商提前完工引起的加速施工以及業(yè)主要求提高建設標準和擴大建設規(guī)模。

5、監(jiān)理工程師引起的工程變更。如監(jiān)理工程師為優(yōu)化設計而提出的設計變更方案;為節(jié)省投資或縮短工期而提出的新的施工技術方案;出于對工程進展有利指示承包商變更施工作業(yè)順序或時間以及因監(jiān)理工程師工作失誤或協調不力引起的工程變更。

二、建設項目工程變更的管理與控制

盡管在工程開工前,可以采取很多措施預防工程變更的發(fā)生,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不發(fā)生變更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即使施工圖紙無設計失誤,也會由于施工條件和環(huán)境的變化、不可預見因素的發(fā)生導致工程變更的發(fā)生。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如何做好工程的變更管理工作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的。

1、工程變更管理的原則

(1)工程變更不能降低工程的使用標準。

(2)工程變更應符合相關的技術規(guī)范要求。

(3)工程變更對造價和工期的影響是經濟合理的。

(4)工程變更必須符合合同條款及國家相關規(guī)定,要有利于合同目標的實現。

(5)工程變更的處理要及時,以免影響工程進度,甚至引發(fā)索賠事件。

(6)工程變更要有利于建設單位的管理。

2、工程變更審查的授權和管理程序

無論是哪一方提出的工程變更,建設單位都可以授權監(jiān)理工程師對工程變更進行審查,然后提出建議。對于監(jiān)理工程師的這種權利,建設單位可以通過監(jiān)理合同的有關條款進行授權,并通過對其監(jiān)督審查來進一步加強管理。對于變更管理程序,建設單位可就變更的分類、變更建議書的內容、變更建議的審查原則及期限、變更的批準權限、變更的實施程序等作出詳細規(guī)定,要求監(jiān)理單位嚴格執(zhí)行。建設單位對工程變更的內部管理也要有明確規(guī)定,在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變更的初步審核意見后,建設單位駐工地工程師代表可以組織相應專業(yè)的工程師或專家對工程變更進行論證,形成階段性審核意見后報主管領導批準。工程變更獲準后,駐工地工程師代表通知監(jiān)理工程師下達工程變更令,并由監(jiān)理工程師組織工程變更的進一步實施。

3、工程變更審查的內容

(1)工程變更的部位、名稱、原因及方案。

(2)工程變更的技術要求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施工條件是否具備。

(3)工程變更的新工程量及原工程量單價在工程決算時如何確定。

(4)工程變更實施后對工程造價和工期有何影響,若工期可能延誤,采取何種補救措施。

(5)工程變更是否與招標文件、投標文件、合同條款有矛盾或不符之處。若有,如何重新認定。

4、在工程變更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1)建立科學的工程變更管理辦法。為了加強工程項目的變更管理,建設單位應建立一套工程變更管理的辦法,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健全管理機構,明確責任,嚴格工程變更的審查和審批程序,推行工程變更評審制,確保變更工程項目、工程量和變更單價的合理性。

(2)提高對工程變更的預防和控制能力。建設單位應建立一支懂專業(yè)、負責任的管理隊伍,加大對工程前期工作的管理力度。努力做到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科學性、設計方案的優(yōu)化和完善性、招標文件及合同制定的嚴密性,尤其是對工程變更的相應條款規(guī)定要詳實、縝密,盡量減少工程變更發(fā)生的機率及由于變更而引起的爭議。

(3)建設單位的管理人員在工程變更管理中應堅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經常會出現由于對工程變更處理不當造成停工、工程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引發(fā)糾紛的現象。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建設單位不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強制手段,迫使施工單位接受不平等條款。二是施工單位以變更為借口,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想通過工程變更達到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的。這就要求建設單位的管理人員,在處理工程變更時,不要以建設單位自居,在盡可能減少工程變更的情況下,對工程變更的管理要堅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尤其是對工程變更的工程量和單價確認,要讓施工單位欣然接受,并使其能積極配合變更的管理工作,絕不能將不合理的霸王條款強加于施工單位,造成施工單位的抵觸心理。對于施工單位出于自身目的提出的變更要認真審核,提出合理的拒絕理由。總之,在工程變更的管理上,雙方只有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才能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

(4)工程變更資料要妥善保存。工程變更資料是工程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編制竣工圖及工程決算的依據。如果建設單位管理不善,造成工程變更資料丟失,就不能保證工程資料的完整性和原始性,給日后工程的管理和維修帶來不便。在工程決算時,也只能以施工單位提供的資料為準,若施工單位對變更資料進行刪改,造成工程造價增加,建設單位也無證可查、無話可說,只能承受由于自己管理不善帶來的損失。所以建設單位一定要派專人做好對工程變更資料的分類、編碼及存檔工作,以保證竣工圖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結束語

總之,同國外同行及國內制造業(yè)相比,我國建設項目工程變更管理方法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化,如何改造傳統(tǒng)的建設項目工程變更方法和流程,是我國建筑業(yè)面臨的重要課題,加強建設項目工程變更管理方法的開發(fā)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韓春民,劉素華,解漢瑞. 建設單位在工程項目中的變更管理[J]. 建筑經濟. 2007(02)

[2] 李維芳. 工程變更確認與控制[J]. 建筑經濟. 2007(03)

[3] 吳書安. 工程變更的分類控制[J]. 建筑經濟. 2007(07)

篇4

關鍵詞:工程建設項目;技術變更管理;應對措施

一、技術變更管理需遵守的相關規(guī)定

在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的過程中,任何的技術變更都和工程建設項目中的一些重要指標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關系?;诩夹g變更工作的重要性,在實施技術變更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要認真負責,對待工作要始終保持嚴謹的態(tài)度,務必要以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設計圖作為技術變更的依據,以免導致技術變更失敗,影響工程建設項目的正常施工。由此可見,工程建設項目在技術變更的過程中應當遵守以下幾項規(guī)定:首先,技術變更必須滿足施工計劃、建設規(guī)模及相關標準。在我國,工程建設項目的正式施工,是需要經過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審批后才可以開始進行的,因此,技術變更不能超過有關部門的審批范圍來進行。部分發(fā)包方為了提高自身的利益,以技術變更的名義,不斷擴充建筑規(guī)模,隨意提升裝飾裝修的標準,改變相關項目的用途。最終,導致了概算超過估算,預算超過概算、決算超過預算的情況產生,不僅會使工程建設項目遭遇結算困難,還會使國家蒙受一定的經濟損失。其次,技術變更要保有足夠的嚴謹性。從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可知,工程建設項目為了提高施工效率與質量,進行適當的技術變更是在所難免的。為了確保技術變更能夠符合施工設計的相關標準以及工程建設項目的實際需要,必須要對技術變更的過程進行嚴格的監(jiān)控與管理,對通過審計的工程項目內容不能隨意進行變動,尤其是涉及到裝修標準與建筑規(guī)模方面的內容,更不可擅自進行更改,任何擅自變更或改變建筑規(guī)模,及設備購置指標的行為都屬違法行為,根據我國《建筑項目審計處理暫行規(guī)定》,上述行為一經發(fā)現,可以按照該規(guī)定的內容對建設單位進行罰款,并責令其按照原規(guī)定進行施工。最后,技術變更雖然可以提升工程建筑項目當前的施工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項目的施工效率與質量。但是,由于技術變更經常會導致合同價格發(fā)生較大調整,一旦在技術變更過程中出現了差錯,將會對整個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造成巨大的影響。由此看來,技術變更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如果不能給予妥善的處理,加強對技術變更工作的管理,勢必會對工程建設項目產生影響。所以,在工程建設項目實際的工作中,要盡可能的減少技術變更的次數。

二、工程建設項目技術變更管理的應對措施

1.強化技術變更的及時性

在國際領域,工程建設項目合同條款中,明確規(guī)定了可進行技術變更的時間范圍。我國最新頒布的工程建設項目合同版本中,對于技術變更的操作程序及時間范圍也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如此一來,工程技術變更就必須按照相關原則的規(guī)定來進行,不可隨意進行更改,使工程項目建設的合法性與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按照規(guī)定中的相關要求,技術變更應在正式施工開始以前便提出,對于已經完成變更審核的技術變更方案,一定要按照審核后的相關內容進行施工處理,不能擅自進行二次改動,對于施工后才發(fā)現的問題,沒有時間進行工程技術變更方法提交的技術變更方案不能給予實施,否則必將會對整個工程建設項目造成影響與破壞。由此看來,工程技術變更應該具有及時性的原則。

2.確保技術變更手續(xù)完整

工程技術變更工作必須要遵守嚴謹性的原則,要嚴格按照技術變更程序來辦理工程技術變更的相關手續(xù),不能隨意省略其中的步驟與工序,要確保工程技術變更手續(xù)的完整性。例如:變更方的相關資料、審核材料以及造價分析資料、變更內容資料、確認雙方的印鑒等方面。完整的手續(xù)可以確保工程建設項目后期施工的順利進行,一旦在手續(xù)方面存在著殘缺,只能暫時停工進行補辦,不僅影響了工程建設項目的工期,還會為建設雙方帶來不良的負面影響。不僅如此,工程技術變更手續(xù)不完整會導致技術變更措施方面的科學性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的合理性,從而導致工程技術變更的總體成本增加,無法實現工程技術變更的真正目的。因此,必須要加強工程技術變更管理,嚴格艷照審批相關流程進行把關,確保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完整性以及每一細節(jié)的嚴謹性,從而降低企業(yè)因工程技術變更而引發(fā)的審計風險。

3.確保技術變更內容的全面性

工程技術變更是對工程建設項目中一些原有的技術手段進行變革,以提高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效率及質量。因此,技術變更的內容不能存在任何含糊不清的部分,必須要保證工程技術變更在內容方面的完整性。完整的工程技術變更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工程技術變更必須附帶變更后相關設計構造的設計圖以及施工說明,并將變更后技術手段的優(yōu)勢及效果以文字的形式進行說明,并要加蓋設計單位相關負責人的名章以及設計單位的印鑒。第二,工程技術變更應對新技術中涉及到的數據與原技術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突顯出新技術的優(yōu)勢,并對計算出技術變革所需的工程量及變更價款,并在落款處表明變更日期。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部分承包方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用不良手段對工程技術進行變更。如此一來,在工程建設項目結算時,必定會引起不必要的爭端,發(fā)包人往往都會因此調入承包方所設置的圈套之中,最后損失了自身的利益。因此,在開展技術變更的過程中,要從理由、數據,特別是變更的部位、方法、造價等進行詳盡的了解,以免上當受騙。

三、總結

綜上所述,基于工程技術變更對工程建設項目的重要性,加強技術變更中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不僅要遵守變更中的原則與相關規(guī)定,還要對技術變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解決。在工程建設項目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在進行技術變更的過程中務必要小心謹慎,盡可能少的進行技術變更,以降低工程建設項目中存在的風險。

作者:王云峰 單位:寶清縣城鎮(zhèn)建設管理處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董事會監(jiān)管;高管變更;盈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217(2013)03-0079-05

一、引言

上市公司盈余信息披露一直備受股東、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的關注。如何提高盈余信息質量一直以來是理論及實務界關注的焦點?!般y廣廈”等虛假信息案的曝光引發(fā)了人們的思考,高管變更是否導致盈余管理行為;如何構建強有力的治理機制來約束高管變更時的不良行為,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研究。我們通過探討上市公司高管變更對盈余管理的影響,擬進一步探究董事會監(jiān)管下的高管變更對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以期發(fā)現不足并提出對策,進而提高盈余信息的可靠性,提高公司內部治理能力。

二、文獻回顧

較早研究董事會監(jiān)管與盈余管理的學者Hermalin和Weisbach(1991)證實獨立董事比例與會計績效的衡量指標不存在統(tǒng)計意義上的必然聯系[1]。Jensen(1993)發(fā)現董事會規(guī)模越小,越不易受高管人員的影響,能夠更好實現監(jiān)管功能[2]。Beaslye(1996)發(fā)現獨立董事比例高對盈余管理行為起到有效控制,而董事會規(guī)模越大,盈余管理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越大[3]。余怒濤等(2009)發(fā)現董事會規(guī)模與盈余反應系數顯著正相關[4]。路萌(2010)發(fā)現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是否兼任、董事會規(guī)模、獨立董事比例與盈余管理行為不存在顯著相關性,僅董事會會議次數與盈余管理程度呈負相關關系[5]。

關于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關系的研究成果豐富。DeAngelo(1988)研究發(fā)現公司高管為能夠繼續(xù)擔任此職位,存在正向盈余管理行為[6]。Pourciau(1993)研究發(fā)現離職者沒有進行盈余調整,而繼任者則會調減當年盈余以歸罪于離職者,同時未來會調增盈余,以證明自身經營才能[7]。朱(2002)研究發(fā)現持股人變更與高管人員變動存在相關關系,管理者的更換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反而導致了盈余管理行為[8]。朱星文等(2009)研究表明更換當年有較嚴重的負向盈余管理行為,而當控股股東是政府部門所屬的國有企業(yè),其負向盈余管理行為會得到抑制[9]。

國內外學者對董事會監(jiān)管與高管變更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Klein(1998)研究發(fā)現獨立董事比例越高,高管下臺的概率越大[10]。Benjamin和Weisbaek (1998)認為前任CEO退休前會盡可能增加內部董事比例,而若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下滑,企業(yè)經理層則傾向于增加外部董事比例[11]。龔玉池(2001)提出高管變更的概率并沒有因為設立外部董事而增加,大股東對外部繼任者有著關鍵作用[12]。李增泉(2002)發(fā)現董事會規(guī)模、董事會成員持股比例、非經理董事的比例三者與上市公司績效并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13]。張俊生和曾亞敏(2005)提出董事會會議次數和董事會組成結構能夠對業(yè)績較差的企業(yè)的總經理更換起到解釋作用[14]。

綜上所述,由于選擇的樣本和研究變量不同,學者們對董事會監(jiān)管、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兩兩之間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迥異??傮w上表明,董事會監(jiān)管對于高管變更和盈余管理行為有著一定程度的限制。當前,我國針對董事會監(jiān)管體制,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三者之間的關系研究甚少,相關文獻幾乎沒有。因而,通過實證研究檢驗我國上市公司在董事會監(jiān)管下高管變更對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三、理論基礎及研究假設

現有研究認為,正常變更是指高管變更與其治理能力和管理決策能力無關,非正常變更是指高管變更受到其治理能力和管理決策能力的影響。本文將健康原因、退休、任期屆滿、結束的變更劃分為正常變更,其他原因認為是非正常變更。在現代委托關系下,高管人員通過努力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業(yè)績,進而獲得豐厚的報酬。其次,新任高管為追求自身利益,鞏固自身地位,在高管變更當年,采取負向盈余管理行為,把業(yè)績差的責任歸于前任。同時,會在未來扭轉以證明自身管理才能。由此,提出假設1。

假設1:高管人員發(fā)生正常變更(總經理變更)的當年,傾向于負向的盈余管理行為。

董事會會議次數反映董事會成員的活躍程度。一部分學者認為董事會會議,是對董事長已制定決策的補充說明,監(jiān)管效應不強;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董事會成員能夠經常交流,對日常經營問題進行探討,能夠提高監(jiān)督力度。我們認為董事會會議次數越多,就意味著董事會成員的交流增加,董事們更積極地參與公司管理,因而會抑制盈余管理行為,及時有效地更換高管人員。由此,提出假設2-1與假設2-2。

假設2-1:董事會會議次數越多,高管變更發(fā)生當年的盈余管理行為越能得到抑制。

假設2-2:董事會會議次數與高管變更的概率成正相關關系。

獨立董事是沒有在公司任職的股東,能不受影響的進行監(jiān)管;其次,獨立董事成員一般都是經濟、法律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對公司發(fā)展和投資等提出專業(yè)建議。因此,當獨立董事較少時,更容易與高管達成一致,導致監(jiān)管作用下降;當獨立董事較多時,監(jiān)管作用就會相應的提高,能夠較好控制盈余管理行為的發(fā)生,并隨時對管理者的任命做出調整。由此,提出假設3-1和假設3-2。

假設3-1:獨立董事比例越大,對高管變更發(fā)生當年的盈余管理行為的抑制作用越顯著。

假設3-2:獨立董事比例與高管變更的概率成正相關關系。

現有研究中關于董事會規(guī)模對高管變更及盈余管理的影響結果迥異,一部分學者認為董事會規(guī)模與內部監(jiān)管效用呈正相關,起到有效的監(jiān)管作用;一部分學者認為董事會規(guī)模越大,越不利于達成一致,有助于高管進行利潤操縱,不利于及時更換高管。我們認為董事會規(guī)模越大,專業(yè)知識領域交叉多,經驗更為豐富,在盈余管理問題上難以與高管達成一致。同時,因董事會代表著多方股東利益,難以在高管變更問題上達成一致。由此,提出假設4-1和假設4-2。

假設4-1:董事會規(guī)模越大,高管變更發(fā)生的當年發(fā)生盈余管理的行為越能得到抑制。

假設4-2:董事會規(guī)模與高管變更的概率呈負相關關系。

董事長和總經理是否兼任是影響高管權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若董事長和總經理兼任,促使高管人員權力膨脹,削弱董事會的監(jiān)管效率,導致盈余管理行為發(fā)生,不能合理有效的更換高管人員;若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分離,對財務報告過程提供有效的監(jiān)督,并及時進行高管人員調整。由此,提出假設5-1和假設5-2。

假設5-1: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分離與高管變更當年的盈余管理行為負相關。

假設5-2: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兼任與高管變更的概率為負相關關系。

四、實證檢驗

(一)樣本的選取和數據來源

選取2008~2011年滬深兩市所有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并按照以下標準進行篩選:(1)剔除金融行業(yè);(2)刪除A、B交叉股和H股交叉股;(3)剔除ST、PT以及*ST公司;(4)剔除因控股權發(fā)生變更而產生高管變更的公司;(5)刪除模型中所需變量數據不全的公司,同時剔除極大值和極小值。最后得到觀測值4428個,公司數1107個。各項指標均來自CSMAR,其中高管人員變更數據需經過篩選整理。

(二)盈余管理的測量方法

由表6可知,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行為呈負相關關系,再次證明高管變更時存在負向盈余管理行為,同時發(fā)現董事會規(guī)模和高管變更的交叉項與盈余管理顯著負相關,表明董事會人數越小,就越能抑制高管變更時的盈余管理行為,悖離假設4-1。兩職兼任和高管變更的交叉項與盈余管理顯著負相關,表明兩職分離能夠抑制高管變更造成盈余管理行為,支持假設5-1。獨立董事比例和高管變更的交叉項與盈余管理顯著正相關,表明獨立董事比例越大,高管變更時盈余管理行為越得到抑制,支持假設3-1。而董事會會議次數的監(jiān)督作用并沒有得到驗證。

五、結論和建議

以2008~2011年我國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選擇特征指標、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同時考慮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等控制因素。研究發(fā)現:(1)高管變更當年存在顯著的負向盈余管理行為,表明繼任者為了在未來顯示出優(yōu)良業(yè)績,選擇調減盈余的方式,降低當期盈利;(2)董事會規(guī)模小、獨立董事比例高以及兩職分離時,對高管變更時帶來的盈余管理行為起到抑制作用,而董事會會議次數并沒有起到抑制作用,表明董事會人數越少,越能積極、有效的執(zhí)行監(jiān)督作用,同時獨立董事比例越大、兩職分離就意味著董事會在高效運轉,能夠增加企業(yè)披露的盈余信息質量。但高管更換期間,董事會會議相當于“救火隊”的功能,并不能做出有效的決策,很難發(fā)揮其監(jiān)督職能;(3)董事會會議次數越多和兩職分離時,高管更換的概率就越大,這表明積極的董事會行為,有利于企業(yè)管理人員的及時更換。而董事會規(guī)模越大,高管變更的概率越小,說明董事會規(guī)模越大,董事會在高管變更問題上很難達成一致,導致監(jiān)管效率下降。獨立董事比例對高管變更并無顯著影響,說明我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并沒有起到應有的監(jiān)管作用,沒有有效發(fā)揮其作用。

以上結論對盈余管理、高管變更及公司內部治理研究領域以往的研究做了補充性的工作,符合企業(yè)管理實務的實戰(zhàn)需求。首先,高管變更當年,為了抑制繼任者調減盈余的行為,有必要對上市公司加強監(jiān)管;其次,研究發(fā)現董事會監(jiān)管仍需加強,董事會會議僅僅是一種形式,應加強董事會會議效率;同時獨立董事比例雖能抑制盈余管理行為,但對高管變更沒有影響,意味著獨立董事們仍沒有合理地利用監(jiān)管權力,有必要加強獨立董事的選拔制度和激勵制度;最后,建議實施董事長和總經理分離制。

注釋:

①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年度虛擬變量的估計結果以及穩(wěn)健性分析的結果。

參考文獻:

[1]Hermalin and Weisbach.The effects of board composition and direct incentives on firm performance [J].Financial Management, 1991,20(4):101-102.

[2]Jensen M.The modem industrial revolution,exit,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J].Journal of Finance,1993,48(3):831-880.

[3]Mark S.Beasle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71(4):443-465.

[4]余怒濤,沈中華,劉孟暉.董事會特征和盈余質量來自滬深股市的證據[J].華東經濟管理,2009,23(7):76-84.

[5]路萌.董事會結構對盈余管理監(jiān)管效果實證研究[D].天津:天津商業(yè)大學,2010.

[6]DeAngelo L.Accounting numbers as market valuation substitutes:a study of management buyouts of public stock holder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6,61(3):400-420.

[7]Pourciau,Susan.Earnings management and nonroutine executive chang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3,16(3):317 - 336.

[8]朱.大股東變更與高級管理人員更換經營業(yè)績的作用[J].會計研究,2002,(9):31-40.

[9]朱星文,廖義剛,謝盛紋.高級管理人員變更、股權特征與盈余管理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10,13(2):23-29.

[10]Klein.A. Firm performance and board committee structure[J].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98,41(1):275-304.

[11]Benjamin E Hermalin and Michael S.Weisbaek. Endogenously chosen boards of directors and their monitoring of the CEO[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1):96-118.

[12]龔玉池.公司績效與高層更換[J].經濟研究,2001,(10):75-82,96.

[13]李增泉.國家控股與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一項基于中國證券市場的實證研究[D].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14]張俊生,曾亞敏.董事會特征與總經理變更[J].南開管理評論,2005,8(1):16-20.

篇6

關鍵詞:水電工程;合同變更;措施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一、水電工程建設合同變更相關規(guī)定

水電工程合同變更是指已簽訂的合同在尚未履行或履行完畢之前,出現的合同內容發(fā)生改變,主要包括設計對工程設計方案所進行的調整、補充和優(yōu)化,以及進度計劃、施工條件、施工方案變化等情形。

(一)施工合同約定情況

依據GF-2000-0208水電水電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00版)合同條款約定,變更必須由監(jiān)理人發(fā)出指示,沒有監(jiān)理人的指示,承包人不得擅自變更。承包人收到監(jiān)理人發(fā)出的變更指示后即可開始變更工作,任何一項變更引起合同工程或部分工程施工組織和進度計劃發(fā)生實質性變動,以致影響到合同價格時,承包人應在收到變更指示的28天內,向監(jiān)理人提交一份變更報價書,監(jiān)理人收到承包人變更報價書后28天內完成審核并確定變更價格。2010年版合同范本,對變更的約定與以上描述基本一致。

二、水電工程建設中工程變更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處理時間過長的主要原因分析

(1)設計分期供圖制約。由于設計周期及設計習慣原因,施工所需圖紙,設計單位往往根據施工進度分期提供。不少工程項目在施工藍圖不完整情況下,難以及時對比并發(fā)現設計藍圖與招標圖紙(合同清單工程量)的變化(變更),當發(fā)現存在變更時,往往已部分或全部實施。

(2)設計變更文件滯后。根據施工實施揭示的地質情況,需要調整設計參數(如邊坡及隧洞支護),經常出現變更后再繼續(xù)變更的情況,設計單位往往在經現場幾方共同商議后,先給出非正式電子版圖紙(尤其是可能存在繼續(xù)調整的情形),以滿足現場連續(xù)施工的需要,同時再按程序完善內部程序后提供正式的設計變更文件,如此,變更申報所需要的設計文件具備了,可變更項目已經實施或部分實施。

(3)設計圖紙審核不及時。設計單位提供的圖紙經監(jiān)理人轉發(fā)給承包人用于施工,通常發(fā)包人在監(jiān)理合同中要求監(jiān)理人在轉發(fā)圖紙前要組織審核,合同也要求承包人在收到監(jiān)理人發(fā)出的圖紙后,要檢查其中是否存在變更,若存在變更,應在開始實施前通知監(jiān)理人。由于一些原因,目前各方對圖紙的審核工作不夠重視,基本上未及時審核,當發(fā)現設計藍圖與招標圖紙有差異和變化,往往項目已實施或部分實施。

(4)審查環(huán)節(jié)多、流程長。目前很多在建工程合同變更處理程序一致,審批過程均設置了多個環(huán)節(jié),不同的項目業(yè)主之間僅因管理模式不同而略有不同。業(yè)主內部還需要多個環(huán)節(jié)審查,每一環(huán)節(jié)均需一定的時間。

(5)現場管理力量不足。現場合同管理力量總體偏弱,人員總體偏少、經驗不足,尤其是施工單位更是如此,變更發(fā)生時不能及時發(fā)現,過程支撐材料缺失,申報材料不符合要求,存在多次補充和修改,變更申報占用時間長。

(6)原因分析和責任劃分制約。承包人因為變更發(fā)生而要求調整合同價格是有條件的,最基本的原則是其要免責,否則存在責任劃分和責任分擔。尤其是對施工進度計劃、施工條件和施工方案變化引起的變更,導致發(fā)生變更的原因復雜,往往是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既有發(fā)包人原因,也有承包人原因,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多方求證,才能形成滿足合同及管理制度要求的變更申報和審批文件。

(7)變更價格分歧。部分變更存在新增單價項目,且在合同中又找不到與其相同或相近的單價項目,承包人的申報單價與項目業(yè)主的審核單價差距較大,部分變更因此影響到分級審批的審批權限界定,實踐中項目業(yè)主采取與承包人多次協商,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后再按審批權限申報處理,導致處理時間延長、申報不及時。

(8)承包人申報態(tài)度影響?;趯贤P于變更處理的相關約定、變更的動態(tài)變化以及可能的原因分析和責任劃分的不同研判,承包人事實上對變更申報的積極性和時機把握有所不同,尤其是當他認為事后處理更有利時,往往在過程中申報不積極、不及時。

(二)處理程序不符合制度規(guī)定

1.處理程序不符合業(yè)主管理制度要求

按照合同約定,施工中,監(jiān)理人可根據工程建設需要指示承包人進行變更,實踐中監(jiān)理指示均由現場參建幾方共同研究同意后發(fā)出。變更指示發(fā)出后,承包人隨即開始施工,隨后才根據要求,啟動業(yè)主內部管理審批程序。因此較多的合同變更在審批程序完成前已開始施工,甚至已施工完成,不符合“先審批,后實施”的要求的。

2.原因分析

(1)客觀因素的制約。前面分析中所說的設計分期供圖制約、設計變更文件滯后、設計圖紙審核不及時、原因分析和責任劃分制約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發(fā)現變更或申報變更時,變更項目已實施或部分實施。部分變更即使在實施前已發(fā)現并確定,由于時間相距較短,基于施工的連續(xù)性要求,往往也是“邊實施、邊履行制度管理要求的審批程序”。這些變更,由于客觀因素的制約,難以滿足業(yè)主現行管理制度要求,從另外一方面外反應出現行管理制度規(guī)定與實際有一定的脫節(jié)。

(2)過程管理不到位。由于現場參建各方合同管理力量總體偏弱,人員總體偏少、經驗不足,對變更管理重視不夠,實施前對施工圖紙審核不及時等原因,重工程實體施工,輕資料收集分析整理,變更材料申報、審核處理等各環(huán)節(jié)都存在問題,過程跟蹤、指導、協調、督促不到位,致使原本能做到“先審批、后實施的”的變更項目也沒有做到。

三、加強合同變更管理的主要措施及建議

(一)加強和改進管理

1.加強和改進設計管理。要督促設計單位按照合同和年度供圖計劃及時提供施工圖紙;要根據招標設計成果和招標文件開展施工圖設計,努力控制并減少變更;要加強現場設代力量并及時復核設計成果,根據需要,及時提交設計修改(變更)通知。對于設計不能及時出具設計修改(變更)通知的,可考慮采用四方現場聯系單、現場會議紀要等作為變更申報依據,盡量提前申報時間。

2.加強現場管理力量。針對管理力量薄弱情況,要加強與承包人和監(jiān)理人的溝通,督促其增加或調換相應的管理人員,重點把握相關人員的素質和業(yè)務能力。項目業(yè)主需要增加或合理調配合同管理人員。業(yè)主相關部門要加強并改進指導、協調、監(jiān)督與考核。要進一步重視相關人員的業(yè)務培訓和交流,增強責任心。

3.重視施工圖紙審核。要重視施工圖紙審核工作,增加必要的專業(yè)人員,明確責任,及時組織審查。采取必要的措施督促監(jiān)理和承包人認真對照合同檢查施工圖紙是否存在變更,對發(fā)現的變更及時研究,或要求設計修改,拒絕或盡量減少變更,或按合同及管理制度規(guī)定及時申報處理。

4.加強和改進審查方法。合同變更審查的重點要放在變更的必要性、方案的合理性上,而不是變更工程量和價格上。如此,則不少變更就不需要承包人先提出申請,且雙方對變更價格基本上都達成一致后才正式履行業(yè)主內部管理審批程序,可大大縮短審批時間。對合理化建議,有利于提高質量、加快進度同時能減少投資的,應盡量采納;對可變可不變的,盡量不變;對不得不變的,要高度重視變更方案的技術可行性與經濟合理性比較。

5、改進變更管理流程。鑒于目前變更審核環(huán)節(jié)多、流程長,宜進一步研究根據不同的變更類型、變更金額等,采取適當合并和壓縮審批環(huán)節(jié)、適時召開審批決策會議等多項措施。

6、完善變更管理機制。針對變更處理實際進展情況,定期和不定期組織召開工作例會、專題會、咨詢會等,對變更項目進行清理分析,協調存在的問題,督促各環(huán)節(jié)加快變更處理。

(二)完善管理制度

篇7

【關鍵詞】變更簽證;管理對策;工程造價

中圖分類號:TU723.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工程變更的概念分析

建設工程的實施,一般由決策(可行性研究與論證經濟評價)、設計、招標投標、施工、工程竣工結算和決算及評估等階段組成。它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工程變更。工程變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源自業(yè)主對工程項目部分功能、用途、規(guī)模、標準的調整;有采自設計單位對圖紙的修改及為解決設計不完善和各專業(yè)之間相互矛盾的變更;有施工單位從優(yōu)化施工方案考慮,對設計圖紙及其錯漏提出的變更;有監(jiān)理單位發(fā)現圖紙中存在問題后提出的變更等。當然還有某些施工單位為了中標采取超低價報價策略,一旦中標簽訂合同后,便想方設法進行工程變更。還有可能是現代建設工程投資規(guī)模較大,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建設周期長;建設材料、設備規(guī)格多,價格變化大;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出現,工程合同不可能對整個施工期間出現的情況作出完整的預見和約定。

2、變更簽證的內容及其作用

2.1變更簽證的內容

工程變更是工程施工過程中保證施工質量、完善工程設計,糾正設計錯誤以及滿足現場條件變化而進行的設計修改工作。一般包括原設計單位出具的設計變更通知單和由施工單位征得原設計單位同意的設計變更聯絡單兩種。在建設單位組織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參加的設計交底會上,經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提出,各方研究同意而改變施工圖的做法,都屬于設計變更,為此而增加新的圖紙或設計變更說明都由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負責。工程開工后,由于某些方面的需要,建設單位要求改變某些施工方法,或增減某些具體工程項目等,征得設計單位的同意后應提出設計變更。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一些原設計未預料到的具體情況,需要進行處理而發(fā)生設計變更,這類設計變更應注明工程項目、位置、變更的原因、做法、規(guī)格和數量,變更后的施工圖,經相關方簽字確認。

工程簽證,主要是指施工企業(yè)在施工過程中就施工圖紙、設計變更所確定的工程內容以外,施工圖預算或預算定額取費中未包含而施工中實際發(fā)生費用的施工內容所辦理的簽證。由于建設單位原因,未按合同規(guī)定的時間和要求提供材料、場地、設備等造成施工企業(yè)的停工、窩工損失;由于建設單位決定工程中途停建、緩建或由于設計變更以及設計錯誤等造成施工企業(yè)的停工、窩工、返工而發(fā)生的倒運、人員和機具的調遷等損失;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建設單位原因發(fā)生停水停電,造成工程不能順利進行且時間較長,造成的施工單位經濟損失; 在技措技改工程中,由于工作面過于狹小、作業(yè)超過一定高度,需要使用大型機具方可保證工程順利進行,施工單位在發(fā)生時需及時將現場實際條件和施工方案通告建設單位,并在征得建設單位同意后實施。

2.2變更簽證的作用

工程結算主要依據有招投標文件、施工合同、圖紙、設計變更、現場簽證、定額以及階段資料匯編等法規(guī)性文件,而變更簽證以書面的形式記錄了施工現場發(fā)生的特殊費用,直接關系到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切身利益,是工程結算的重要依據。特別是對一些合同約定固定總價的工程,結算時要依據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進行造價調整。現場簽證是記錄現場發(fā)生情況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現場簽證的分析、審核,可為索賠事件的處理提供依據,并據此正確計算索賠費用。及時準確真實的現場變更簽證是造價人員最終進行結算的有力證據,重視和加強施工過程中變更簽證的管理,是建設單位控制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效益的重要途徑。

3、變更簽證常見的問題

變更簽證中常見的問題,有的表現在施工單位方面,有的表現在建設單位方面,有的二者兼而有之。

就施工單位而言,一般通過研究合同的細節(jié),熟悉合同單價或當地定額及有關文件的詳細內容,打“球”,將在施工現場已經發(fā)生或即將發(fā)生,而在合同條款以及定額文件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內容,及時以簽證形式和建設單位、監(jiān)理人員交換意見,利用建設單位代表不了解工程結算知識的弱點來達到虛報、多報工程量而增加造價的目的。具體如當某些合同外工程急需處理時,施工單位往往夸大事實,要求簽證;當處理一些復雜、耗時較長的合同外工程時,施工單位經常請建設單位代表、監(jiān)理人員去現場觀看,等時過境遷(一般不超過簽證時效)而他們只記事情不記尺寸時再去簽證;對某些非關鍵部位但影響交通等的工程,故意拖時完成,建設單位為了盡快完工,騰出交通通道,通常會要求施工單位趕工,這樣施工單位就可以賺取趕工措施費;對地下障礙物以及建好需拆除的臨時工程,施工單位在拆除后再簽證;施工過程中發(fā)生材料代用情況時,施工單位辦理材料代用單內容不明確,沒有詳圖或具體使用部位,而只提供增加材料用量的簽證。

時間是簽證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簽證準確度的基礎,這就要求雙方代表就當時工程現場實際發(fā)生的事情進行準確測量、描述、辦理簽證手續(xù),但是有的建設單位現場代表不負責任,當時不辦理,口頭答應,事后靠追記補辦,甚至于在結算審計過程中還在補辦簽證手續(xù)。

4、規(guī)范管理變更簽證的對策

4.1變更簽證應注意的事項

4.1.1把熟悉合同作為投資控制工作的第一步

應著力熟悉合同,特別注意有關投資控制的條款。因為在很多合同中,建設單位會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要求約定一些特殊條款。比如,有的項目合同約定現場簽證必須有總監(jiān)簽字才能生效,無總監(jiān)簽字的現場簽證不能作為結算和索賠的依據。

4.1.2明確變更的原因

在現場簽證中應明確變更的原因,搞清是由哪一方提出變更請求的以及為何提出變更請求 只有明確變更的原因,才能找到由此產生的質量、費用、工期的直接承擔者。

4.1.3變更的相關依據力求詳盡規(guī)范

變更內容的依據應由文字說明、圖紙、施工記錄或照片、錄像等組成,力求詳盡。要用專業(yè)的工程術語詳細敘述變更事件的全過程,包括實施過程中的施工工藝、所用材料、投入的人力和機械、當時的工作環(huán)境等,并配以變更前后的圖紙以便對照,若圖紙無法表述,則應以照片或其他形式記錄在案。只有作詳盡規(guī)范的描述,才能為計算變更所發(fā)生的費用提供準確的依據。

4.2變更簽證的簽發(fā)原則及管控要點

4.2.1嚴格按三方協商的程序簽認

設計變更無論由哪方提出,均應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協商,經確認后由設計單位發(fā)出相應圖紙或說明,并辦理簽發(fā)手續(xù),下發(fā)有關部門付諸實施。確因原設計不能保證施工質量、設計遺漏或錯誤以及與現場條件不符無法施工而必須更改設計的,應按設計變更程序進行。

一般情況下,即使變更要求在技術經濟上可能是合理的,也應全面考慮,將變更以后產生的效益與現場變更引起施工單位的索賠所產生的損失,加以比較,權衡輕重后再做決定。工程變更引起的造價增減幅度應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若確需變更而有可能超預算時,更要慎重。對于必須變更但因設計變更而增加較高費用的,則應進行方案優(yōu)選,利用價值工程原理,選擇經濟合理的設計變更方案。

4.2.2嚴格管理現場經費簽證

凡涉及經濟費用支出的停工、窩工、用工簽證、機械臺班簽證等,由現場建設單位代表認真核實后簽證,并注明原因、背景、時間、部位等。應在合同中約定的,不能以簽證形式出現;合同中沒約定的人工浮動工資、議價項目、材料價格等,應由有關管理人員以補充協議的形式約定,現場施工代表不能以工程簽證的形式取代。應在施工組織方案中體現和審批的內容,不能隨便做工程簽證處理。建設單位要至少保留一份工程簽證單,避免添加涂改等現象。并且要求施工單位編號報審,避免重復簽證。

5、結語

以上終述,加強變更和簽證工作是建設單位控制造價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也是現場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明確和規(guī)范參與建設各方的責、權、利,建立健全工程變更和工程簽證管理制度,加強和完善工程合同管理,保證建設單位的資金得以高效利用,發(fā)揮最大的投資效益。

篇8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監(jiān)理;設計變更

前言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監(jiān)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當中,工程監(jiān)理常常處于被動的地位,文章先就工程監(jiān)理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再闡述了水利工程設計變更的幾種情況,分析了監(jiān)理處于被動地位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措施。

一、水利工程建設監(jiān)理概念

水利工程建設監(jiān)理所指是水利工程的監(jiān)理單位因為項目有關法人的委托,依照當前我國與水利工程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及項目建設文件合同規(guī)范嚴格實行的管理行為,需要著重提出的是,建設監(jiān)理主要是對水利工程實施的管理行為,而監(jiān)理則是其中的一種具體的帶有較強目的性和針對性的行為。監(jiān)理的對象包括對水利工程建設當中商品交換雙方權利、義務達到建設雙方合理回報內容的明確和落實。水利工程建設監(jiān)理主要任務,就在于對合同進行管理,真正的監(jiān)理不是業(yè)主所安排的質檢員,也不是那些項目承包商所分派的技術員,而是能懂管理和法律等相關內容的專家。然而在水利工程實際監(jiān)理過程中,水利工程監(jiān)理的地位卻是處于被動的地位。

二、水利工程當中設計變更的幾種情況

(一)業(yè)主提出設計變更

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提出的設計變更,目的都是為了優(yōu)化項目功能,節(jié)省項目投資,降低資金成本,提高項目效益。對于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提出的設計變更,在設計方同意的前提下,監(jiān)理工程師只能在考慮其對項目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考慮其對合同的影響,即就擬變更的設計部分進行充分的分析、論證,權衡其對項目的工期、投資和質量的影響情況,及是否會引起索賠等做好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的高參,提出建議;在實際工作當中,有些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行為的不規(guī)范,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決定一切,設計變更成了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一意孤行的產物,設計方的確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勉強同意降低了項目功能,設計方已經很被動,難以行使自己的權利,而且,因為工程項目的應用效果,大大地低于期望值,所以,設計方的信譽勢必受到不良影響。更有甚者,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還要逼迫監(jiān)理工程師在設計變更聯系單上簽署監(jiān)理工程師意見。其實,一旦項目出了問題,最終受損失的仍然是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

(二)設計方提出設計變更

盡管設計方并不主張頻繁的進行設計變更,然而設計變更仍然經常出現,總的來說,設計變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完善性的設計變更,即對設計上的差錯進行修正。例如設計圖紙出現差錯,需要進行修改和完善;設計出現漏項或者設計的預計無法滿足現場實際條件的,設計方需要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這類變更在數量上占比較大,其實這類變更看似必須,然而卻是可以避免的,屬于低級的變更。設計方應盡量減少和避免此類變更的出現。第二種變更則為實質性的變更,即真正涉及到功能、結構、技術、工藝以及材料等方面有利的變更。其中有些設計變更是有利于項目開展的,而有些卻是利于項目的一部分,對項目整體可能會造成不利。例如新技術的采用,可能會縮短工程工期、節(jié)約投資、或者提升項目質量,可是由于設計的變更造成合同變更繼而引起索賠等情況,這樣反而造成設計變更的期望值與實際效果背道而馳,得不償失。

(三)施工單位提出設計變更

施工單位提出的設計變更可以歸納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真正出于工程總體建設考慮,提出合理和善意的設計變更要求;第二章是希望通過設計變更來制造索賠的機會;第三種是希望通過設計變更來降低工程的施工難度,方便施工,達到順利完成施工任務的目的。就以上三種情況來看,第一種情況是無可挑剔的;而后兩種情況,施工單位通過設計變更來謀求利益,減少損失,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當中,也不足為奇。其實施工單位提出的設計變更,監(jiān)理工程師只是起到“中轉”的作用,將施工單位的意圖通過業(yè)主轉達給設計方,由設計方來決定。顯然工程監(jiān)理依然無法處于主動的地位。

(四)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設計變更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如果出現了不利于三控制的情況,監(jiān)理工程師會通過充分論證,主動提出設計變更的建議。但監(jiān)理工程師的建議只能向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提出,并向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詳細報告設計變更的理由,再由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要求設計方變更。即監(jiān)理工程師的建議,只有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同意了才會向設計方提出。除非擬提出的設計變更建議不涉及工程造價、工期時,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才有可能直接向設計方提出。所以,監(jiān)理工程師的建議能否實現,還是取決于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的意愿。

三、造成監(jiān)理工程師處于被動的原因

(一)水利行業(yè)對施工監(jiān)理制度的接納程度不令人滿

這點已是人所共知。雖然,水利工程施工監(jiān)理制度在我國已執(zhí)行了近18年,為水利行業(yè)建設做出了顯著的業(yè)績。但是,無論是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施工單位還是設計單位都不能做到心悅誠服地完全接受,所以,監(jiān)理工程師在工作中的尷尬地位可想而知。

(二)現行法律、法規(guī)賦予監(jiān)理工程師的權限不到位

目前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設計變更的權限僅在設計單位。這樣從根本上剝奪了監(jiān)理工程師在設計進行修改、變更中的權力。

(三)部分監(jiān)理工程師的素質、能力不理想

盡管對監(jiān)理工程師的定位,但是我國現行的監(jiān)理制度還處于發(fā)展初期,從整體制度到監(jiān)理工程師個體本身都需要一個成熟、完善的過程。實踐中,不少監(jiān)理工程師知識結構、能力、水平等的確不如人愿,所以監(jiān)理工程師整體的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否則,縱使賦予其相應的權利,也未必能很好地行使。

四、解決水利工程施工監(jiān)理與設計變更關系問題的措施

(一)修改相關法規(guī)和規(guī)章

規(guī)定在水利施工監(jiān)理中,對于非實質性的或比較小的設計變更,在取得設計方的授權時,監(jiān)理工程師可以對設計進行變更。從根本上賦予監(jiān)理工程師設計變更的相關權利,使監(jiān)理工程師行使設計變更權有法可依,名正言順,這一點至關重要,否則一切就無從談起。

(二)提高各方主體的人員素質

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的設計變更涉及到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設計方、施工方、監(jiān)理工程師等各方主體,要使設計變更真正地科學、合理,確確實實與項目的三控制目標相一致,則必須全面地提高參建各方人員的素質,如觀念、知識、能力、水平、道德等等。因為,再完美的制度最終還是要靠人來實現的。

(三)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實施水利工程設計監(jiān)理

水利工程項目設計監(jiān)理人員對設計任務的熟悉程度是施工監(jiān)理人員無法相提并論的。設計監(jiān)理人員對于項目業(yè)主、設計方、施工方、施工監(jiān)理方所提出的設計變更方案是否合理,設計變更是否違反正常設計程序,設計變更方案的質量都可以進行有效的控制。水利工程項目設計監(jiān)理工程師,代表水利工程項目業(yè)主對設計變更質量進行控制的主要工作是審核設計變更圖紙,即對設計變更成果進行驗收。在現階段我國的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監(jiān)理工程師無法做到這一點,也是無權開展這項工作的。

參考文獻

[1]林劍韜.水利施工中的項目變更管理方法分析[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10

篇9

【關鍵詞】高速公路;建設工程;變更;工程索賠;管理

通常來講,在高速公路工程即將完成時變更項目,索賠的資金約占合同總額的10%左右,變更索賠管理工作效率較高、質量較好,相反,如果索賠管理水平較低,則索賠的金額比例相對較大。以下簡要針對高速公路建設變更及索賠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1 引起高速公路項目施工期間變更、索賠項目的原因

在項目工程施工期間,存在的風險較多,并且同索賠存在密切的關聯。例如:由于變更設計內容而使項目工程量或者數目增加,從而對合同要求的工期造成影響;盡管變更的內容遵照合同規(guī)定支付,然而,承包企業(yè)有權利向業(yè)主申請延期的要求,也就是工期索賠。假如業(yè)主規(guī)定施工時間不可以改變,則承包企業(yè)有權利提出增加資金投入,也就是費用索賠。所以,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項目變更、索賠的原因進行深入探究。通常來講,引發(fā)變更、索賠項目的因素包含以下幾方面:

1.1設計方工作精細程度較低

從項目設計方來看,工程的設計質量同造價之間存在緊密關聯,假如設計的精細度不足,項目在施工期間極容易引發(fā)大量補充與修改,進而增多了變更與索賠的次數?,F今,在設計高速工作時,管理力度相對較差,很多建設企業(yè)并沒有過多的關注設計工作,甚至一些設計企業(yè)自身也沒有重視設計工作。在進行公路設計期間,經常發(fā)生設計不合理、隨意提高要求等情況,導致大量返工、拆除、變更等情況出現,為施工造成大量困難,提高了項目成本投入,降低了資金收益。通常來講,設計方工作精細程度不足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其一,設計的時間不充分。當前,我國對高速公路建設的投入資金越來越多,建設規(guī)模不斷擴大,建設速度相應提高,所以,為項目設計留存的時間相對較短,從而很容易使設計內容出現錯誤;其二,設計準備工作不足。一些設計在前期準備工作時,并沒有對公路沿線的地質情況進行細致勘察,從而很容易使設計內容同真實情況不符,引發(fā)項目變更;其三,編訂的項目造價文件較為簡單。

1.2業(yè)主方導致的變更原因

一般來講,因為業(yè)主方造成的項目變更、索賠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其一,建設企業(yè)想要保證項目質量。當前,我國高速公路項目工程很多是國家的公益性工程,國家負責資金投入,施行項目質量終身制的標準,因為過于重視項目的質量,從而對原定設計內容進行修改、變更;其二,片面性的追求形象。部分建設企業(yè)對項目設計變更的隨意性較強,過于重視項目的外觀。例如:在保證天橋質量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為了預防街景單調,對天橋進行美化等;其三,當前項目變更的標準較不全面,操作性較差,在施工期間并沒有嚴格遵照項目設計變更管理標準實施工作。

1.3承包方導致的變更原因

當前,因為承包企業(yè)自身的管理水平及技術能力而引起的項目變更情況經常發(fā)生。例如:承包企業(yè)沒有遵照合同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施工,從而導致項目質量不符合要求。同時,由于成本企業(yè)個人的責任,項目沒有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工也會造成變更、索賠情況的發(fā)生。例如:承包企業(yè)沒有遵照簽署的合同內容按期完工,將項目竣工時間延誤,就會引發(fā)索賠問題。

1.4監(jiān)理方導致的變更原因

對于監(jiān)理工作來講,其是確保項目施工質量的基礎。監(jiān)理人員提出的設計優(yōu)化或者工期優(yōu)化內容都會引發(fā)工程變更。監(jiān)理人員有權利結合現場施工情況遵照合同內容對原定設計進行小范圍的修改。同時,監(jiān)理從業(yè)者為了調節(jié)相鄰承包企業(yè)的工作,或者調節(jié)地方單位、部門生產,也可能會對項目進行變更。另外,監(jiān)理人員如果自身的能力不足或者協調水平較差,也會導致項目發(fā)生變更情況。例如:在審核施工設計圖期間不嚴格,將有問題的圖紙簽發(fā)給承包企業(yè),進而引發(fā)項目變更、索賠問題。

2 控制、管理高速公路建設期間項目變更、索賠的措施

2.1加大對項目施工前期準備階段的管理力度

在項目立項以后,需要編訂可行性報告,并進行項目估算,保證項目內容同真實需求相吻合。如果因為技術方案、可行性報告等問題引發(fā)的項目變更、索賠情況,追求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并予以嚴肅處理,進而確保通過批復的投資估算全面發(fā)揮作用。

2.2勘察設計工作應保證精準

對于設計質量來講,其對控制項目變更有著重要功能。變更范圍、數量多少同設計的質量存在密切的關聯。因此,應嚴把質量關卡,從而控制項目變更出現問題。想要確保設計的質量,設計從業(yè)人員需要同業(yè)主進行密切合作,細致考慮各方面事宜,保證計算精確。同時,嚴格遵照批復的設計范圍、標準、內容等進行設計工作,預防發(fā)生任意改變設計內容,變更設計標準的情況。

2.3對項目變更情況進行預測,并提前做好預防

當項目完成決策后,需要盡早做好準備。變更的時間越早,項目的損失程度越低。假如在設計期間發(fā)生項目變更,則僅需要對設計圖紙進行修改,并沒有生成其他費用損失,假如在施工期間發(fā)生變更,則已經施工的項目需要進行拆除,進而引發(fā)嚴重損失。所以,需要及時對變更予以處理,從而防止發(fā)生延誤情況,造成重大損失。

2.4對審批流程予以規(guī)范

如果項目處在可變可不變的情況,或者對整體項目的影響不大,則盡可能不進行變更,從而降低成本投入,確保施工時間。如果一些大型項目存有變更的意向,則需要結合業(yè)主、承包企業(yè)、設計部門、監(jiān)理企業(yè)等共同商討,選取較為科學、經濟的施工預案,并提出工期、質量要求,下發(fā)變更通知單。施工企業(yè)需要基于變更設計內容的前提下,對工程量、工程費用等通過報告的形式上報,之后由上至下施行分層管理。

2.5工程索賠預防

一般來講,對工程索賠進行預防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其一,提高項目的準備活動,嚴格遵照項目管理標準實施工作;其二,選取素質良好的監(jiān)管人員對施工活動進行管理,盡可能降低因為監(jiān)管人員而造成的索賠問題;其三,加大對設計文件的審核力度;其四,在項目招投標期間,應選取規(guī)模較大的城堡企業(yè)進行合作;其五,當項目發(fā)生索賠問題時,需要對施工組織進行積極調整,預防損失擴大;其六,細致做好項目索賠記錄,進而精準確定索賠數額。

總結:

總而言之,在項目施工期間,變更情況經常發(fā)生,高質量的項目變更及索賠管理能夠降低成本投入,縮減經濟損失,提高經濟收益。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對其予以重視,不斷研究引發(fā)項目變更及索賠的因素,并針對性的予以處理,從而保證施工質量,提高企業(yè)市場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吳迎濤.淺析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工程變更與索賠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4).

[2]郝姝珍.如何做好高速公路工程變更工作[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

[3]楊曉莊,徐艷娟,王欣.高速公路建設BOT融資模式探討――以黑龍江省為例[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

篇10

通訊作者:暢君毅

【摘要】 目的 觀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別應用利多卡因與胺碘酮治療前后心電圖QT間期的改變,進一步分析兩種藥物的安全性。方法 選擇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室性心律失?;颊?,隨機分為胺碘酮組(n30)和利多卡因組(n32),并進行觀察。結果 治療3天時胺碘酮組QTc由用藥前(396±17) ms延長至(398±16) ms,利多卡因組QTc由用藥前(395±25) ms減至(394±26) ms,但兩組用藥前后QTc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天時胺碘酮組QTd由用藥前(34±12) ms減至(21±9)m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較利多卡因更安全、有效,可作為首選藥物。

【關鍵詞】 胺碘酮; 利多卡因; QT間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時發(fā)生室性心律失常,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癥之一,是導致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有效治療室性心律失常對挽救患者生命意義重大,有效治療室性心律失常是臨床工作中常見而又復雜和棘手的問題。多年來,臨床上治療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常常首選Ib類藥[1],如靜脈應用利多卡因。但發(fā)表于2000年8月《循環(huán)雜志》(Circulation)上的“常規(guī)高級心肺復蘇2000指南”指出,胺碘酮靜脈應用是治療室速/室顫最好的藥物,而利多卡因被認為是“不確定的”藥物,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認為的利多卡因是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選藥物的觀念?,F觀察筆者所在醫(yī)院2007~2010年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颊叻謩e應用利多卡因與胺碘酮前后心電圖QT間期的改變,進一步分析兩種藥物的安全性。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8月~2010年10月筆者所在醫(yī)院就診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AMI診斷標準[2]?;颊哂行赝吹扰R床表現,心電圖ST-T有動態(tài)演變過程,心肌酶學升高曲線?;颊呷朐簳r均急查電解質,排除低鉀血癥所致心律失常。入院后立即進行心電監(jiān)護,常規(guī)進行18導聯心電圖檢查。發(fā)病1~24 h發(fā)生室性心律失常的62例作為入選對象。

入選患者基本情況,62例患者中男42例,女20例。年齡40~78歲,平均(54.4±8.3)歲。其中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18例,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1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2例,急性下壁并右室心肌梗死8例,急性高側壁心肌梗死7例。頻發(fā)室性期前收縮39例,成對室性期前收縮6例,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縮8例,短陣室性心動過速9例。入選的62例,隨機分為胺碘酮組(n30)和利多卡因組(n32)進行觀察。兩組間各種臨床情況,如年齡、性別、心肌梗死部位、室性心律失常類別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排除標準 (1)電解質紊亂未能糾正者;(2)入選前收縮壓低于90 mm Hg或心室率低于60次/min;(3)入選前即出現心臟驟停或心室顫動,經電除顫成功者;(4)發(fā)病前1周內曾應用抗心律失常藥。

1.3 藥物及治療方法 胺碘酮(amiodarone)(可達龍):杭州塞諾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藥有限公司,靜脈制劑為150 mg/支,口服制劑為200 mg/片。利多卡因(lidocaine):山東華魯制藥有限公司,靜脈制劑為100 mg/支。

AMI的各種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在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的情況下胺碘酮組開始先按3 mg/kg(一般按50 kg計算)靜脈推注,時間10 min。30 min后效果不滿意可再給以150 mg靜脈注射,繼之以0.5~1 mg/min靜脈滴注維持,同時口服胺碘酮片0.2 g,3次/d;利多卡因組首次靜脈推注利多卡因1 mg/kg(但不超過100mg),然后每10 min給 予0.5 mg/kg,至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或總量達3~4 mg/kg,繼以每分鐘20~50 μg/kg維持[3]。兩組患者用藥觀察3天,用藥期間進行嚴密心電監(jiān)測,若心率

1.4 觀察指標 QT間期測量方法:從QRS波起點至T波終點(T波終點確定采取3種方法:T波與T-P段的交點;T波與U波之間的切跡;T波降支切線與等電位線的交點。這3種方法可在不同情況時采用[4]。每例可測量的導聯在8個以上,其中胸導聯不少于3個。同一導聯連續(xù)測定3個QT間期,取其均值。QTc用Bazett公式(QTcQT/RR)計算;QT離散度計算公式:QTdQTmax-Qtmin。QTmax為12導聯中最大的QT值,QTmin為12導聯中最小的QT值。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整理,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兩組間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χ2檢驗,chi-square test),P

2 結果

2.1 用藥前后QTc及QTd的變化 治療3天時胺碘酮組QTc由用藥前(396±17) ms延長至(398±16) ms,利多卡因組QTc由用藥前(395±25) ms減至(394±26) ms,但兩組用藥前后QTc的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用藥前后QTc比較(ms)

治療3天時胺碘酮組QTd由用藥前(34±12) ms減至(21±9) m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用藥前后QTd比較(ms)

3 討論

眾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室肌細胞形成電重構,缺血區(qū)心肌細胞動作電位時程縮短,使缺血區(qū)與非缺血區(qū)之間,不同部位(梗死區(qū)與非梗死區(qū)、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心室的心外膜和心內膜)的心室肌之間產生電不均一性[5],易產生折返激動,引起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

1990年Day[6]提出了QT離散度的概念,并與Campbell等觀察到QT間期延長綜合征患者經索他洛爾治療后,QTd減少者無致心律失常作用,而QTd無減少者,嚴重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和猝死率仍較高,從而首次從臨床證實QTd與嚴重心律及猝死密切相關。Higham等[7]于1992年對10例開胸心臟手術患者行心外膜單相動作電位標測,同時記錄12導聯心電圖,分別于竇性心律和左室起搏時探測和記錄。結果發(fā)現,心室興奮性恢復時間的平均離散度與心電圖記錄的QT離散度呈正相關,表明QT離散度可反映心室肌復極不均一性。從此,開始了QT離散度的廣泛研究。國內外學者從其機制、正常值及其與諸多心血管疾病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至今,QTd已作為心肌復極不均勻性和電不穩(wěn)定性的一個重要指標。QTd預測心律失常事件準確性較高;評估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方面具有優(yōu)勢。同時,還有操作方便、測量簡單、無創(chuàng)、易于普及推廣等優(yōu)點。

QTd=QTmax-QTmin。QTmax為12導聯中最大的QT值;QTmin是12導聯中最小的QT值。有人提出由于QT受心率的影響,故QTd需作心率校正,通常采用Bazett公式,稱為心率校正的QT間期離散度(QTcd),QTcdQTmax/-QTmin/。對QTcd的臨床應用價值,有不少學者提出質疑,中華醫(y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心電圖專業(yè)委員會認為QTd是同一心搏的QT差異值,因此,沒有必要再作心率校正,所以對QTcd持否定態(tài)度,目前國際上也只采用QTd。為保證測定的QTd可靠性,規(guī)定一般應至少測量7個導聯。在本研究中,采用了12導聯同步心電圖,手工測量QT間期

QTd已經應用于評價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Day等[6]發(fā)現,在長QT間期患者,伴有心律失常者,其QTd明顯延長;而無心律失常者QTd則多小于100 ms。Hill等[8]的研究表明,在Ia類藥物治療中,發(fā)生了類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而同樣的患者在改用胺碘酮后,雖然QT間期延長程度相同,但QTd未延長,也未再發(fā)生室性心動過速。所以認為胺碘酮是均勻地延長QT間期,而不增加復極離散。有研究表明胺碘酮是除β受體阻滯劑之外,唯一可減少心肌梗死后猝死危險的抗心律失常藥[9]。

本研究中胺碘酮用藥后QTd明顯較用藥前減少說明胺碘酮的促心律失常作用最小,由它引起的QT間期延長而致尖端扭轉性室速的危險性是最小的。因此,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較利多卡因更安全、有效,可作為首選藥物。

參 考 文 獻

[1] 黃從新,江洪.心臟病學實踐.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47-551.

[2] 中華內科雜志編輯部.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中華內科雜志,1991,20(4):251-253.

[3] 陳國偉,鄭宗鍔.現代心臟內科學.第2版.長沙,湖南科學出版社,1995: 929-969.

[4] 楊均國.QT間期離散度研究現狀.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02,114:89-90.

[5] 丁超,何振山,齊書英,等.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周兔心室肌細胞鈉離子通道活性的變化.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3,19(6):821-824.

[6] Day CP,Mccomb LM,Campbell RW.QT dispersion:an indication of arrhythmia risk in patients with long QT intervals.Br Heart J,1990,63:342-344.

[7] Higham PD,Campell RWF.QT dispersion.Br Heart J,1994,71:508-510.

[8] Hill J,Wyse DG,Gillis AM,et al.Precordial QT interval dispersion as a marker of torsade de pointes.Disparate effects of class la antiarrhythmic drugs and amiodarone.Circulation,1992,86(5):1376-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