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衛(wèi)生的宣教方案范文

時間:2023-10-30 17:58: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衛(wèi)生的宣教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口腔衛(wèi)生的宣教方案

篇1

[關鍵詞]門診口腔衛(wèi)生宣教;兒童;窩溝封閉

[中圖分類號] R78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2(c)-0162-03

Impa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 on children′s dental health on and pit and fissure sealing effect

LI Zhou-bi

Injection Room,F(xiàn)oshan City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F(xiàn)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rvey the impa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 on children′s dental health and pit and fissure sealing effect.Methods 200 children given infusion in outpatient clinic transfusion room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15 in Fosha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ducation group (100 cases) and non education group (10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Patients in education group were given dental health education.There was no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in non education group.After 1 year,the test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The same questionnaire was filled by test children and took back.The survey results were counted.Results Understanding rate of dent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and dental hygiene situation in education group children were obvious better than those in non education group childre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Children;Fissure sealing

生活水平的提高改變了兒童的飲食結(jié)構(gòu),食物的糖分含量增加,導致兒童口腔疾病的發(fā)病率升高[1]。兒童由于第一恒磨牙的頜面有較多窩溝空隙,易導致食物殘渣的留存;而窩溝的深度為1.3 mm左右,在刷牙時,牙刷毛不能進行有效清,因此易形成窩溝齲和平面齲[2-3]。為改善兒童齲齒的情況,我院采用門診口腔衛(wèi)生宣教的方法對兒童進行口腔衛(wèi)生教育,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5年7~9月在佛山市口腔醫(yī)院門診輸液室輸液的兒童200例,并將其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雙盲分為宣教組(100 例)和無宣教組(100 例)。宣教組:男/女=47/53例,年齡為5~12歲,平均(6.11±0.78)歲;無宣教組:男/女=48/52例,年齡為5~12歲,平均(6.19±0.68)歲。所有參試兒童均為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或牙冠窩溝點隙均完全暴露于口腔。兩組患者的牙齒發(fā)育狀況、年齡、性別比例及平均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第一恒磨牙已經(jīng)齲壞或未長出第一恒磨牙的兒童,排除精神不正常的兒童,排除有肝、腎及代謝異常性疾病兒童,排除重大疾病兒童。

1.2方法

宣教組進行講述指導、發(fā)放宣傳冊、播放窩溝封閉宣傳視頻及PPT等,于宣教組輸液室內(nèi)張貼宣傳海報,加深患者對窩溝封閉的認識,根據(jù)患者的情況必要時引導前往牙防科進行窩溝封閉。無宣教組不做宣教處理。

調(diào)查口腔保健行為及知識:設計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調(diào)查內(nèi)容包含兒童基本信息,有無第一恒磨牙、有無做窩溝封閉術,及生產(chǎn)生活行為習慣等,并設計窩溝封閉相關知識的調(diào)查問卷,包含齲齒的危害、第一恒磨牙是否可被替換、什么事窩溝封閉及窩溝封閉的作用等。同時,與牙防科醫(yī)生協(xié)調(diào)好被宣教患者的診療路徑,保證醫(yī)護工作人員之間銜接,對宣教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完善對相關??浦R、宣教方式等的了解。1年后隨訪復查參試兒童,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參照標準為《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diào)查方案》[4],并有口腔醫(yī)生實施CPI探針檢查,同時讓參試兒童填寫相同內(nèi)容的調(diào)查問卷,且當場收回,統(tǒng)計調(diào)查結(jié)果。參試兒童的問卷全部回收率為100.00%。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兒童受教育后,對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同時統(tǒng)計兒童的牙石檢出率、齲齒率、牙齦炎發(fā)生率及菌斑指數(shù)等。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jié)果

2.1兩組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結(jié)果的比較

宣教組兒童對牙齒方面的保健知識的了解率及用牙衛(wèi)生等情況明顯優(yōu)于無宣教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兩組兒童口腔狀況及窩溝封閉情況的比較

宣教組兒童的牙石檢出率、齲齒率、牙齦炎發(fā)生率、菌斑指數(shù)及窩溝封閉情況明顯優(yōu)于無宣教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兒童的飲食結(jié)構(gòu)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發(fā)生改變,其中糖分含量的升高是導致兒童口腔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齲齒病、牙周炎及相關的口腔疾病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5-6]。我國口腔流行病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兒童患齲齒發(fā)生率較高,每位兒童平均有2.94顆齲齒[7]。窩溝的平均深度為1.3 mm左右,牙刷能到達的深度僅有0.4 mm左右,因此僅用刷牙的方法無法徹底清潔窩溝深處的菌斑,殘留的食物經(jīng)過微生物作用產(chǎn)酸,破壞牙釉質(zhì),從而形成窩溝齲[8-9]。

兒童時期尤其是5~12歲兒童是口腔疾病發(fā)病的高發(fā)期,是影響兒童一生口腔健康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階段對兒童進行口腔衛(wèi)生宣傳教育,可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提高口腔保護意識[10-11]。宣傳教育常采用的方式是校園宣傳教育的方式,不足之處是封閉性較大。如果通過門診口腔衛(wèi)生宣傳的方式,發(fā)放宣傳資料,免費口腔檢查、窩溝封閉等,不僅能讓兒童自己認識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還能讓兒童家長也意識到口腔衛(wèi)生的對孩子的重要性,讓家長起到其監(jiān)督兒童的作用[12-13]。通過宣傳教育,引導家長對窩溝封閉可預防齲齒予以關注和認可,讓家長和兒童了解窩溝封閉的重要性,并引導患者前往牙齒防護醫(yī)生處就診[14],同時定期聯(lián)合牙防醫(yī)生在門診處舉行義診等活動,增強兒童及家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增強患者的依從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家長對窩溝封閉知曉率及窩溝封閉率[1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沒有采用宣教的兒童對牙齒健康知識的了解率較低,其中,不良生活習慣,如牙刷的選用、刷牙次數(shù)、飲食習慣等方面的知識薄弱,對牙齒的保護意識不強;兒童經(jīng)過健康教育后,對牙齒方面保健知識的了解率及用牙衛(wèi)生等明顯好轉(zhuǎn),且經(jīng)過口腔保健知識宣傳教育兒童的牙石檢出率、齲齒率、牙齦炎發(fā)生率及菌斑指數(shù)明顯低于沒有采取措施的兒童。

綜上所述,對兒童進行門診口腔宣傳教育保健知識可提升兒童對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提升口腔健康狀況,值得臨床普及。

[參考文獻]

[1]李潔儀,李叢華,曾興琪,等.350例兒童窩溝封閉預防齲的臨床療效及滿意度調(diào)查[J].重慶醫(yī)學,2015,44(6):834-835.

[2]王春曉,陽揚,張麒,等.中國兒童第一恒磨牙齲齒患病狀況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6,32(5):599-601.

[3]申洋,劉凡,蔣瑩,等.四川省綿陽市5歲兒童口腔健康現(xiàn)況調(diào)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10):940-942,946.

[4]唐莉紅,施樂,袁爽,等.3種不同方法預防兒童恒牙齲的臨床效果評價[J].上??谇会t(yī)學,2014,23(6):736-739.

[5]涂蕊,鐘亦思,李雪,等.四川省652名6歲兒童乳恒牙齲3年觀察結(jié)果[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33(1):46-49.

[6]羅光浩.玻璃離子用于窩溝封閉3年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7):2831-2832.

[7]鐘微,黃佩貞,甘標.廣州市海珠區(qū)窩溝封閉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36(10):1540-1542.

[8]蔡琛,程由勇,劉媛,等.醫(yī)?;涌谇积x病預防模式的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5(4):642-644.

[9]劉娜,趙君,韓曉蘭,等.合肥市3~17歲孤殘兒童患齲狀況調(diào)查[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51(9):1350-1353.

[10]日孜瓦古力?阿木提,劉菁,瑪依熱,等.457例維吾爾族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2年療效分析[J].上海口腔醫(yī)學,2014, 23(2):201-203.

[11]潘恒標,謝超毅,顧豪勇,等.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接受窩溝封閉兒童家長相關知識調(diào)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5,31(11):1386-1388.

[12]辜雙嬌,林居紅,王孟宏,等.重慶市4~17歲孤兒口腔健康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32(4):378-381.

[13]丁賢彬,呂曉燕,毛德強,等.重慶市兒童口腔窩溝封閉干預的遠期效果評估[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6,43(7):1202-1205.

篇2

【關鍵詞】齲齒;病因;齲齒預防

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愈發(fā)的多樣性與精確化,父母的溺愛,對兒童的縱容,使兒童養(yǎng)成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加之由于乳牙的解剖形態(tài)、礦化程度及所處環(huán)境等,兒童乳牙較恒牙更易齲壞。而乳牙的健康完整與正常脫落對于兒童的正常咀嚼、恒牙的健康萌出、頜面部的正常生長發(fā)育等有著極其重要的生理作用。與此同時,完整健康的乳牙也將對兒童的心理降康產(chǎn)生極大地影響。故如何保護好兒童乳牙的健康完整及父母如何在整個過程中發(fā)揮積極的引導作用是本文重點討論內(nèi)容。

一、兒童齲齒的概念、成因、特點、危害

齲齒俗稱“蛀牙”,通常是由于細菌侵蝕牙齒造成牙齒表面顏色暗黃甚至發(fā)黑,如不及早預防和治療,病變繼續(xù)發(fā)展,形成齲洞,將會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頜骨炎等,最終導致牙周破壞,甚至牙齒喪失的嚴重后果。

兒童齲病在病因?qū)W與組織病理學上與成人相似,但由于乳牙的組織與解剖特點:抗酸性弱,釉質(zhì)及牙本質(zhì)薄;生理間隙、冠部的點隙與裂溝易成為菌斑和食物殘渣滯留的地方。兒童的生長環(huán)境:隨著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兒童所進食物愈發(fā)的精細,而父母對兒童的溺愛使得兒童過度的進食甜的,細膩的食物,粘著性強,附于牙面上后易于產(chǎn)酸而致齲齒的發(fā)生。加之不良的飲食喂養(yǎng)習慣:父母將食物碾碎,易于兒童的進食,睡前給兒童進食牛奶、甜點等;④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在進食之后不進行漱口、刷牙,尤其是夜間睡眠之前,家長不注意引導兒童養(yǎng)成正確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聽之任之,使得乳牙易在致病菌的作用下更容易產(chǎn)生齲壞。

兒童乳牙產(chǎn)生齲齒的概率明顯高于成人,發(fā)生的時間早,一旦發(fā)生齲齒后,由于乳牙的自身特點:釉質(zhì)牙本質(zhì)薄,礦化程度低,齲齒的進展速度快,自覺癥狀不明顯,易被家長忽略,兒童齲齒很容易發(fā)展成牙髓炎、根尖周炎、殘根殘冠等嚴重后果。而兒童齲齒常常為多發(fā),齲壞的范圍相對于成人來說更為廣泛。

無論從局部還是從整體,從生理還是心理,兒童齲齒的危害很多。如果有兒童過早的出現(xiàn)乳牙齲壞或者是部分缺損,對兒童正常的咀嚼能力以及其領骨的發(fā)育正常都會產(chǎn)生影響,嚴重時或?qū)е潞阊莱霈F(xiàn)異常發(fā)育的狀況,于是對于預防兒童乳牙出現(xiàn)齲齒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兒童齲齒的預防方法

目前,齲病成為兒童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在關注兒童健康成長的同時,也應重視兒童口腔的健康完整。因此如何預防兒童齲齒的發(fā)生顯得尤為重要。

(一)健康宣教

對小兒及其家長開展關于口腔健康宣教活動或向其發(fā)放口腔預防保健宣傳單,主要內(nèi)容涉及:家長應攜小兒至少每3個月去醫(yī)院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均衡飲食、齲齒的診斷等相關常識;向孕婦普及幼兒口腔預防保健常識,主要包括乳牙的特點、作用及其意義,小兒齲齒的病因、防治措施、注意事項等內(nèi)容,囑懷孕期間應充分攝取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如魚類、牛肉、蛋清等食品,多食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果蔬,并及時補鈣,從而促進胎兒牙胚正常發(fā)育。因為在兒童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父母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在胎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少年期這些不同的年齡段,父母所承擔的責任均不可忽視。

(二)使用窩溝封閉劑預防窩溝齲

尤其對于第一恒牙來說,預防齲病尤為重要。第一恒牙的萌出時期大約在6歲左右,此事兒童處于學齡前期,此時的兒童刷牙能力雖顯著提高,但未完全掌握,加之此時的兒童自律性差,也偏愛軟糯甜粘類的食物,沒有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是形成齲齒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恒牙在人的一生中發(fā)揮99%的咀嚼效能,對于牙合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咬合關系的正常,牙列的完整都有著重要意義,在其萌出后的6個月內(nèi)進行窩溝封閉是保護它的最佳方法。我國于2008年起開始實施中西部兒童口腔綜合干預項目,對7~9歲兒童的第一顆恒牙進行窩溝封閉,這正是國家對于兒童齲病預防重視的重要體現(xiàn)。

(三)相關人員

要根據(jù)兒童的喜好、飲食特點等為依據(jù),為兒童制定飲食方案幫助兒童建立合理飲食、均衡營養(yǎng)的飲食方案,使兒童的日常飲食搭配合理,達到促進兒童牙齒鈣化的目的,以預防齲齒的發(fā)生。相關人員要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兒童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并幫助兒童改善和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四)針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齲齒

應當及時就診,配合醫(yī)生,分析齲齒原因,積極治療齲壞,根據(jù)齲壞制備出相應的窩洞,并進行預防性的擴展,鄰面擴至自潔區(qū),主要采取充填、藥物等治療方法,充填材料應選擇適當,醫(yī)生規(guī)范操作,小兒應克服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其家長還要預防其他齲齒的發(fā)生。對于口腔衛(wèi)生較差而極度不愿意配合的兒童,在進行良好溝通,正確誘導為主的情況下,可酌情選用何種含氟制劑,如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含氟涂漆等,可有效的防止齲齒的發(fā)生。

總的來說,齲病的發(fā)生需要菌斑、環(huán)境、食物及時間四聯(lián)因素的共同作用,兒童乳牙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要防止齲病的發(fā)生需要家長、兒童、醫(yī)生等的共同配合,從而提供給兒童良好的口腔環(huán)境及口腔習慣。

參考文獻:

[1]魏芳.口腔綜合保健預防兒童齲齒的效果分析[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5,12(4):5253

[2]沈益明.口腔綜合保健預防兒童齲齒的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2013,11(7):9192

篇3

【關鍵詞】老年人 口腔修復 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78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390-02

1 前言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基礎代謝逐漸降低,器官功能也逐漸減退,口腔疾病成為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相關研究表明,現(xiàn)在的大部分老年人都在承受著各種牙齒疾病的困擾,生活質(zhì)量大大降低。因此,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做好老年口腔修復顯得至關重要[1]。

2 我國老年人口腔健康問題現(xiàn)狀分析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jīng)濟基礎比較薄弱、社保醫(yī)保不健全、老年人口素質(zhì)較低,并且已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10%。幾乎每個老年人都存在口腔健康問題。其中牙體結(jié)構(gòu)的破壞,特別是牙列的殘缺給了很多老年人帶來了正常生活的不便。步入老年之后,年紀越大,導致牙結(jié)構(gòu)出現(xiàn)破損的情況也越加重,并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癥狀,因此需要對牙體進行修復。但由于大部分老年人從小缺乏較好的口腔知識,平時口腔護理做的不到位,所以年老時各種口腔問題都不約而至,但在進行口腔治療時又不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導致牙齒問題沒得到很好的治療,造成我國老年人牙齒修復率低于外國老年人牙齒修復率的現(xiàn)象??梢?,我國老年人的牙齒修復狀況不容樂觀。

3 造成我國老年人口腔健康問題的因素

3.1 生理因素:老年人各組織器官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生較為明顯的退行性變化[2]。

3.1.1 隨著年齡增長,牙釉質(zhì)的釉板組織會出現(xiàn)裂痕,同時其裂痕間隙內(nèi)的水分喪失,最終會導致牙齒的裂開。與此同時,牙釉質(zhì)的顏色會改變,且滲透性降低。

3.1.2 牙本質(zhì)的變化。牙本質(zhì)在老年時期容易變成硬化牙本質(zhì),且牙體脆性系數(shù)變大。同時,隨著牙體的髓腔空間變小,會造成拔牙的難度增大,使根管治療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3.1.3 牙周組織的變化。老年后,牙周組織的細胞活性降低,會出現(xiàn)牙周組織的萎縮的現(xiàn)象。同時,牙周膜腔變窄,血管的形態(tài)出現(xiàn)異常。有些甚至出現(xiàn)牙的頸部及根部的分叉,造成壓根暴露在外面,使牙體出現(xiàn)松動。

3.1.4 顳下頜關節(jié)的改變 顳下頜關節(jié)盤及髁狀突關節(jié)區(qū)的各種纖維在老年時會出現(xiàn)分布紊亂的現(xiàn)象,如成纖維細胞變少而膠原纖維明顯增多。導致皮質(zhì)骨的吸收增大,從而改變關節(jié)的正常面的結(jié)構(gòu)。

3.1.5 口腔粘膜的變化 代謝功能的衰退容易導致老年人口腔粘膜組織的變化。如:黏膜細胞萎縮。而黏膜組織脫水會降低組織張力和彈性,引起黏膜組織逐漸變薄及缺乏水分。同時,血管分布的降低,會導致?lián)p傷的組織修復時間長,從而引起其他的口腔相關疾病的發(fā)生。

3.2 行為習慣因素

3.2.1 齲病多好發(fā)于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平時口腔衛(wèi)生及護理較差及機體營養(yǎng)不良等的人群,而齲病中發(fā)生率最高要數(shù)根面齲和頸部齲。

3.2.2 牙周病大多是由老年人的平時口腔衛(wèi)生觀念較差、飲食時食物嵌塞、及傷及牙周組織的創(chuàng)傷等因素引起。

3.2.3 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煙較多、過度飲酒、習慣進食較燙的食物等,會導致老年人的口腔黏膜出現(xiàn)白斑。當然,牙頜組織的改變及口腔修復物本身的不良作用等也可導致白斑的發(fā)生。

3.3 社會環(huán)境因素

我國薄弱的經(jīng)濟基礎,導致很多老年人盡管知道自己存在很嚴重的口腔疾病卻無法承擔昂貴的治療費用,從而導致生活質(zhì)量日趨下降;老年人口整體文化素質(zhì)較低,加之口腔衛(wèi)生宣教不普及,使得很多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識相對短缺,自我保健意識缺乏,從而導致個人口腔衛(wèi)生較差;某些人由于心理因素的影響、或由于對當前醫(yī)療水平的不信任等原因而不愿及早進行口腔修復治療,從而導致了我國老年人整體上口腔疾病發(fā)病率較高。

4 老年人口腔修復治療臨床觀察經(jīng)驗總結(jié)

4.1 老年人口腔修復的類型和特點

4.1.1 固定修復 活動修復是以前較常用的修復類型。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如今口腔修復多以固定修復為主。固定修復能有效利用殘根殘冠,增強口腔的咀嚼功能。

4.1.2 活動義齒 固定義齒能用于一部人老年人,當牙齒缺失量較多時,活動性修復是主要修復方法。在進行活動性修復設計時,應從修復對老年人所帶來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考慮。如:復雜義齒的設計要使用彈性較好的鋼絲卡環(huán),同時,也可使用聯(lián)合卡及延伸卡,以成分利用口腔內(nèi)剩余牙齒支持其穩(wěn)定的作用。在設計活動義齒時要保持連續(xù)性的思維模式,即為方便以后的義齒修復維護,應在設計時多設計便于以后使用的備用卡環(huán)。

4.1.3 種植義齒 種植義齒被譽為人類的第三付牙齒,近年來,由于各種牙齒材料及修復技術的不斷更新,使種植義齒得以廣泛運用于口腔、頜面部及耳鼻喉等的器官問題的修復治療。以前種植義齒在老年人的口腔修復中一直受到限制,但是近年來,種植義齒的口腔修復方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接受,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從修復的目的進行分類,口腔修復又可以分為美學修復、功能性修復和治療性修復。其中,功能修復的內(nèi)容為牙體、牙列方面的修復以及缺損頜面部的修復;而治療性修復冊則對牙周病和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的矯正治療。

4.2 老年人口腔修復特點

作為醫(yī)務人員,在對老年人進行口腔治療時,應針對老年人不同的口腔特點,采用適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適應水平的修復方案,使該方案遵循生理學和生物學的原則。并做好對老年人口腔修復前及修復后的的相關健康教育,使其重視口腔衛(wèi)生,降低口腔疾病的發(fā)生。

4.3 老年人口腔修復治療方案的制訂

口腔醫(yī)生在制定老年人口腔修復方案時,要做好對病人的全方位檢查。即在對老年人進行口腔檢查時,除了常規(guī)檢查外,還要對老年人牙齒的其他情況做全面檢查,如:老年人舊義齒使用的基本情況、口腔余留牙的健康狀況、牙槽嵴的變化情況、牙周組織及黏膜組織的損傷狀況、上下牙槽嵴間跟頜間的位置是否正常以及相關的口腔肌肉的使用情況等。在充分了解病人的口腔疾病狀況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修復方案。制定好修復方案后,要做出適合老年人不同口腔特點的修復設計,還需要從其全身的健康情況及經(jīng)濟條件等方面考慮,采用與這些方面相對應的修復設計。其中最常使用的修復是固定義齒修復及種植義齒修復。當然,修復也要因人而異,如病人牙齒缺失較多、牙間隙過大,就應該考慮可摘義齒聯(lián)合修復或可摘局部義齒等。同時,口腔醫(yī)生應結(jié)合老年人口腔修復前牙齒檢查、詳細的病史及生活習慣的詢問等方面的情況,盡可能多地了解病人的與口腔疾病相關的行為習慣,結(jié)合老人現(xiàn)階段生理、心理狀態(tài)因地制宜為每一位老人制訂口腔修復方案。同樣,根據(jù)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全口義齒修復、人造冠修復、固定義齒修復、種植義齒修復等不同修復類型確定具體修復方案。此外,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長,其生理各方面的功能都在不斷地下降,機體免疫力降低,使口腔疾病的發(fā)病率也越高。所以,口腔醫(yī)生在進行口腔疾病的診療和修復時,除了要具備口腔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其他的相關臨床及營養(yǎng)等各方面的知識及技能。這樣,才能在對病人進行專業(yè)的口腔檢查的同時,充分結(jié)合病人的全身狀況,作出全面的口腔診治及教育病人做好口腔的防治工作。最后,考慮到老年患者在經(jīng)濟及心理上的條件限制,應對其加強相關的宣傳教育及適當?shù)男睦磔o導,以達到有效治療病人的目的。

4.4 修復過程

由于老年人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某個特殊階段,其渴望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人文的關懷。醫(yī)生及護士應讓其充分知情同意,并能夠在和諧的氣氛中順利接受治療。許多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和愉悅的心情是可是治療很多種疾病的,因此,讓接受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對醫(yī)生信任,對醫(yī)療環(huán)境滿意,對醫(yī)療技術滿意就顯得尤為重要。

4.5 老年人口腔修復效果的維護

為保證口腔修復治療的效果,應對進行口腔修復的老年人及時進行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知識的宣傳,培養(yǎng)其正確的口腔護理意識,并及時發(fā)生口腔問題,積極配合口腔牙齒的修復治療[4]。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質(zhì)量都得到了不斷提高,步入老年行列的人也不斷地增加。他們的健康問題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系數(shù)的主要因素。而口腔衛(wèi)生問題是老年人健康問題中的一大問題,對此,我們要給老年人在口腔的修復上提供幫助和支持,研究出適合不同類型的口腔修復的方法。在宣傳上,要采用廣播、電視、報紙及及宣傳冊等形式對其進行相關的宣傳教育,培養(yǎng)其樹立正確的口腔衛(wèi)生觀念,幫助其建立合理的口腔護理行為,以降低口腔疾病的發(fā)生。在醫(yī)療方面,為其制訂個性化治療和修復方案;經(jīng)濟上采取某些優(yōu)惠措施,以保證某些存在經(jīng)濟困難的老年人能夠及時獲得口腔修復治療。這些方面的努力,將有效改善我國老年人的口腔修復狀況。

參考文獻

[1]蘇鳳麗,婁清玲.常見老年口腔修復問題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學,2007,6(9):112.

[2]李建虎,孫誅逸,張圃等.頸闊肌肌皮瓣修復口腔惡性腫瘤術后軟組織缺損[J].現(xiàn)代腫瘤學,2007,15(2):163-165.

篇4

關鍵詞: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口腔潰瘍;護理

頭頸部腫瘤患者放射治療(放療)期間并發(fā)癥較多,包括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口腔干燥癥、放射性骨壞死等,其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發(fā)生率最高[1]。加強頭頸部腫瘤患者口腔潰瘍的防治和護理工作對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放療耐受性有重要意義[2]。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結(jié)合多年臨床經(jīng)驗總結(jié)了一套科學可行的針對性護理方案,對頭頸腫瘤患者放療所致的口腔潰瘍效果明顯,現(xiàn)將其臨床優(yōu)勢進行分析,以期為頭頸部腫瘤的護理干預研究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后收治的42例頭頸部腫瘤患者納入觀察組。將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前收治的40例頭頸部腫瘤患者納入對照組。觀察組男30例,女12例;年齡28~68(44.64±8.21)歲;腫瘤類型:喉癌11例,鼻咽癌22例,上頜竇癌6例,舌癌3例;口腔黏膜反應:Ⅰ度5例,Ⅱ度10例,Ⅲ度17例,Ⅳ度10例;對照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28~68(44.61±8.08)歲;腫瘤類型:喉癌10例,鼻咽癌23例,上頜竇癌5例,舌癌2例;口腔黏膜反應:Ⅰ度4例,Ⅱ度11例,Ⅲ度16例,Ⅳ度9例。2組性別比例、年齡、腫瘤類型、口腔黏膜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接受放療半年以上;放療前無口腔疾病,放療后出現(xiàn)口腔潰瘍;臨床以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潰瘍、咽喉水腫、疼痛等為主要表現(xiàn);學歷為小學及以上;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有全身血液性或免疫性疾病者;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潰瘍;有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礙者。1.3治療及護理方法2組患者均接受對癥治療,包括含漱液漱口、抗生素抗感染、補充維生素以及止痛藥止痛等。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護理、飲食控制、放療相關并發(fā)癥防范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針對性護理:1)口腔潰瘍知識講解。通過知識講座、經(jīng)驗交流會等形式向患者和家屬詳細講解放療后口腔潰瘍的誘發(fā)因素、良好生活習慣和口腔衛(wèi)生的重要性、口腔潰瘍防治措施等[3]。2)口腔衛(wèi)生指導。指導患者學會挑選合適的牙刷、牙膏,掌握正確的漱口和刷牙技巧,指導其定期除垢和復查口腔[4]。3)自我口腔黏膜管理指導。指導患者學會對口腔pH的動態(tài)監(jiān)測,控制每日足夠飲水量和漱口次數(shù)以保持口腔黏膜濕潤,口腔黏膜干裂時使用雞蛋清涂擦以保護黏膜,口腔分泌物過多時多漱口并遵醫(yī)囑服用甲硝唑、慶大霉素、地塞米松及維生素B12等藥物[5-6]。4)口腔功能鍛煉。指導患者進行鼓腮、上下牙咬合、發(fā)聲、舌和面部肌肉運動等,預防肌肉萎縮和放療后張口困難[7]。1.4觀察指標比較2組患者疼痛消失時間、口腔潰瘍愈合時間、干預后口腔潰瘍誘發(fā)因素(不良衛(wèi)生習慣、口腔疾病、口腔唾液pH下降、口腔黏膜干燥、免疫力下降)知曉率及口腔黏膜反應分級??谇火つし磻旨墔⒄誛HO抗癌藥物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8]中口腔潰瘍分級標準(0—Ⅳ度)。1.5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時采用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2組患者疼痛消失時間、口腔潰瘍愈合時間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患者疼痛消失時間[(4.71±1.05)d比(5.11±1.42)d]、口腔潰瘍愈合時間[(8.86±1.77)d比(9.15±1.80)d]均明顯減少(均P<0.05)。2.22組患者干預后口腔潰瘍誘發(fā)因素知曉率比較觀察組患者干預后不良衛(wèi)生習慣、口腔疾病、口腔唾液pH下降、口腔黏膜干燥、免疫力下降知曉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2.32組患者干預后口腔黏膜反應分級比較觀察組患者干預后口腔黏膜反應0度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2組均未見Ⅲ度反應病例,詳見表2.

3討論

篇5

【關鍵詞】老年重度牙周炎;危險因素;相關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R781.4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ISSN.2095-7882.2016.1.099.02

牙周炎是最常見的牙科疾病之一,由于口腔菌斑微生物打破了機體的口腔防御機制,造成牙周組織受損而發(fā)生牙周疾病。由于老年人是特殊人群,老年人牙周狀況差,失牙率高,其發(fā)病時會受各種因素影響,如果不及時控制病治療,病情進一步惡化發(fā)展會嚴重影響咀嚼功能,對患者的身心及生活健康可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要想有效防止老年重度牙周炎的發(fā)病率,就要對其相關影響因素進行詳細分析,尋找發(fā)病原因?qū)ρ乐懿〉姆乐尉哂袠O為重要臨床指導意義。本研究通過對102例患者進行調(diào)查研究,重點探討引發(fā)老年重度牙周炎的相關危險因素,旨在為老年重度牙周炎的防治提供可靠的臨床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到我院進行牙科檢查及治療的的老年患者102例,其中重度牙周炎51例為研究組,無牙周炎51名為對照組。年齡63~89歲,平均年齡(65.2±3.1)歲,其中男62例,女40例?;颊呔吓R床重度牙周炎的診斷標準。1.2納入標準1.2.1研究組:半年內(nèi)首次到我院牙科就診的老年患者,且年齡均在60歲以上,牙周袋>6mm,附著喪失>5mm;X線片顯示其牙槽骨吸收超過牙根長的1/2,甚至可達2/3,多根牙出現(xiàn)根分叉病變;牙齒松動現(xiàn)象較多,牙周炎癥或膿腫情況明顯。1.2.2對照組:無牙周炎的老年人,60歲以上,口內(nèi)剩余牙齒多于18顆。兩組入選者的年齡、性別比例及受教育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3口腔檢查使用一次性治療盤,口腔常規(guī)器械包括:鑷子、口鏡和探針,逐項檢查并記錄全部患者的口腔情況,如牙石、軟垢、口腔衛(wèi)生、牙齒磨損度、齲齒治補數(shù)、修復體狀況、食物嵌塞情況等。1.4問卷調(diào)查采取調(diào)查問卷形式,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年齡、性別、牙周炎知識了解度、牙科病史、有無系統(tǒng)性疾病、牙科口腔檢查次數(shù)、生活及飲食習慣。提示:在問卷調(diào)查進行前,為調(diào)查對象統(tǒng)一開展問卷填寫培訓,以確保問卷的有效率。本次共發(fā)放102份問卷,有效回收100份,有2份問卷因損毀而無效。1.5統(tǒng)計學方法通過使用Logistic回歸法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2結(jié)果

2.1單因素分析對老年重度牙周炎患者的調(diào)查資料進行Logistic回歸單因素分析,經(jīng)結(jié)果顯示:口腔衛(wèi)生、軟垢、牙石、牙齒磨損度、齲齒治補數(shù)、不良修復體、食物嵌塞、吸煙史、飲食及每日刷牙習慣、牙周病知識了解、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根分叉病變、糖尿病、系統(tǒng)性疾病以及負性生活事件發(fā)生率等均與老年重度牙周炎的發(fā)生密切相關,是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2.2多因素分析將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中有意義的危險因素給予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其結(jié)果顯示:口腔衛(wèi)生指數(shù)、牙齒磨損度、齲齒治補數(shù)、不良修復體、吸煙史、系統(tǒng)性疾病與負性生活事件可引入模型,證實了其獨立相關性,是老年重度牙周炎的危險因素。

3討論

隨著社會老齡化,近年老年牙周炎發(fā)病率增高。牙周炎又屬于老年人群眾最常見的一種牙科口腔疾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會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均形成嚴重影響,諸多因素與該病相關性密切,因此,為老年重度牙周炎的防治提供可靠的臨床依據(jù),本研究對其發(fā)病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總結(jié)。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法對調(diào)查問卷資料進行數(shù)據(jù)的錄入并分析處理,最終得出老年重度牙周炎的危險因素有以上幾點。牙齒磨損度是一個保護性因素。老年人的牙周狀況好、牙齒僅有牙本質(zhì)淺層磨耗、均勻適宜的磨損等,即可減輕咀嚼力,保持牙冠根的比例協(xié)調(diào),還可減緩牙周組織負擔,這些都對牙周組織健康有重要意義。本次調(diào)查顯示,齲齒治補數(shù)也是保護性因素。而系統(tǒng)性疾病是致使牙周炎癥嚴重的有關因素,而重度牙周炎又可進一步促發(fā)系統(tǒng)性疾病,提示在治療牙周炎時,還應注重防治老年系統(tǒng)性疾病。本研究還結(jié)果顯示,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離異、喪偶、單身、長期情緒抑郁等負性生活事件使得機體精神壓力過大,與重度牙周炎的發(fā)生關系明顯,是危險指征,負性事件可引發(fā)新的或加重原發(fā)性牙周炎,進而導致惡性循環(huán)。綜上所述,老年重度牙周炎的發(fā)生可受多因素影響。因此,應普及口腔健康宣教,改善口腔衛(wèi)生狀況,倡導戒煙,杜絕不良修復體,同時積極為老年系統(tǒng)性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重視老年人的負性生活事件,做好防治工作,提高老年人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肖倫旺.老年重度牙周炎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7):239-240.

[2]張俊健.老年重度牙周炎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6):317-318.

[3]胡彬彬,程杰.老年重度牙周炎患者相關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052-3054.

篇6

【關鍵詞】漿洗街社區(qū);藏族;老年人;拔牙

【中圖分類號】R7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1-0390-01

成都武侯區(qū)漿洗街社區(qū)內(nèi)有著名的錦里一條街和藏飾品一條街,生活有大量和四川西部藏區(qū)老人,漿洗街社區(qū)醫(yī)院暨省交通廳公路局醫(yī)院口腔科對500例藏區(qū)老人拔牙病例進行統(tǒng)計,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來省交通廳公路局醫(yī)院口腔科拔牙的老年患者500例,拔除患牙620顆。其中男性280例,占56%;女性220例,占44%?;颊吣挲g55-80歲,平均68歲。平均每人拔牙1.20顆。其中主訴健康者420例,患高血壓病50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10例。有人陪同來診者380例。

1.2 方法

根據(jù)本社區(qū)藏族來診患者的特點,了解患者的全身狀況,判斷其心理特點,對拔牙患者實施心理輔導和衛(wèi)生宣教,局麻術、拔牙術和術后護理醫(yī)囑相結(jié)合的方法。

1.2.1 病情了解 由于來就診的大部分患者是子女陪同,因語言不通,牙齒松動,牙痛來就診,加上老年人反應能力和理解能力下降,醫(yī)患溝通會比一般的患者更困難,醫(yī)生要熟悉語言環(huán)境,要耐心仔細地聽取他們對病情的陳述,如果我們提問他們沒有聽懂,要換一種說法,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對病情的解釋和設計方案可輔以畫圖使他們更容易理解。對有心理緊張的患者要進行心理疏導,對他們擔心的問題認真解釋,完全理解放忪后方可開始。醫(yī)生的言語和表情對患者有很大的影響,鎮(zhèn)靜、自信的醫(yī)生特別能夠得到患者的信任,患者自然就能放松。要求所有患者早餐后來診,避免空腹,治療前告之病人“您有什么不舒服要及時告訴我們”。

1.2.2 術前質(zhì)量控制 對來診的所有患者仔細進行檢查,有急性炎癥的先行抗感染治療, 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拔牙;對有高血壓病的患者一般將血壓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冠心病患者要在病情穩(wěn)定期,要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為麻醉和拔牙時一旦出現(xiàn)心絞痛發(fā)作時備用;糖尿病患者要將空腹血糖控制在8.8mmol/L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在10mol/L以下,必要時請內(nèi)科醫(yī)師會診,使用胰島素降血糖, 手術后用抗生素三天,一般用阿莫西林二片一日三次口服。長期服用如阿司匹林、復方丹參滴丸和銀杏葉片等抗凝血和活血化瘀藥物的患者應在術前術后各停藥三天,以免術中出血過多和術后并發(fā)出血。

1.2.3 麻藥選擇和注意事項,常規(guī)用麻藥為不加腎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前牙使用浸潤麻醉,后牙傳導阻止麻醉。特別松動的牙用丁卡因浸潤麻醉。

1.2.4 術中和術后注意事項,術區(qū)用1%碘酊消毒,拔牙術后有出血傾向患者,用明膠海綿填塞牙槽窩,牙齦撕裂伴有出血的要縫合,患者留觀20分鐘,醫(yī)囑拔牙注意事項。

2 結(jié)果

500例患者共拔除患牙620顆。平均每人拔牙1.2顆。所有患牙全部順利完成了拔牙手術,拔牙創(chuàng)口I期愈合。拔牙術前有心理緊張的患者,經(jīng)耐心解釋,衛(wèi)生宣教大部分消除了緊張情緒,6例局麻后頭暈,經(jīng)放平椅位,松解衣領休息后10分鐘后緩解。5例拔牙后創(chuàng)口有滲血患者,使用了明膠海綿止血,二例麻藥注射區(qū)血腫形成;休息二周后恢復正常.

2.1 拔牙原因共歸納為3類 牙周?。x病(包括殘根、殘冠)、無功能牙拔除齲病和牙周病是兩大主要拔牙原因。其中因牙周病拔牙占拔牙總數(shù)的61.3%,因齲病拔牙占拔牙總數(shù)的30%。因安牙要拔除無功能牙8.7%.

2.2 牙周病與齲病的牙位分布,牙周病占拔牙前三位的是:下頜中切牙172顆,側(cè)切110顆,兩側(cè)下頜第一磨牙 98顆,各占總拔牙數(shù) 27.7%,17.7%和15.8%。齲病以下頜第一二磨牙拔牙比較高,共拔除210顆,占拔牙總數(shù)的33.9% ;無功能牙主要是第三磨牙。共拔除30顆.

3 討論

3.1 拔牙原因及特點 本社區(qū)藏族老年患者男女在拔牙原因構(gòu)成比比較,男性因牙周病拔牙高于女性,而女性因齲病拔牙高于男性。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男性自我口腔衛(wèi)生保健做得不如女性及吸煙人數(shù)遠大于女性,而吸煙是牙周病的危險因素。女性懷孕期鈣轉(zhuǎn)移及更年期后女性激素水平的變化造成的缺鈣,使牙齒更容易齲壞有關;在拔除的620顆患牙中,因牙周病拔除者380顆,占拔牙總數(shù)的61.3%,排第一位。因齲病拔牙210顆,占拔牙總數(shù)的33.9%,排第二位。與參考文獻資料不同,這可能與所調(diào)查的人群不同有關,拔牙最少的是無功能牙,只有30顆??傮w看本研究中每個拔牙原因百分比均比較高,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因正畸拔牙和外傷拔牙均為0,而診斷規(guī)范與本研究具有可比性的老年人的拔牙原因的文獻資料不多, 有資料顯示:拔牙占60歲以上老年人口腔門診中的60.82%,應引起口腔醫(yī)務工作者的重視,仔細研究老年人的拔牙原因,做好預防工作,以確保老年人存有足夠牙齒行使咀嚼功能。

3.2 拔牙牙位 牙周病的拔牙以上下頜切牙和第一二磨牙拔牙比較多。而尖牙和雙尖牙拔牙則較少,其規(guī)律與一般的統(tǒng)計資料一致.下頜拔牙高于上頜,下頜占60.44%,上頜占39.56%。這可能因為下頷多為單根牙,根細小,并且下頜舌側(cè)的菌斑在刷牙時因有舌的阻擋不易清除干凈,牙石堆積較多致使牙周病變嚴重,牙齒松動,最終導致牙齒法保留而被拔除。齲病拔牙以雙側(cè)下頜第一磨牙拔牙最多,可能與其在口腔中最早萌出及受的咀嚼力最大有關。其次是兩側(cè)上頜第二磨牙??赡芘c其位置偏后,根管多,治療比較困難,根管治療成功率較低有關。兩側(cè)下頷第三磨牙和兩側(cè)上頜第三磨牙排第三位,可能與此牙在口腔最后區(qū)刷牙時不易刷到,且此牙多有阻生與第二磨牙形成間隙易存留食物造成齲壞,常無對頜牙沒有自潔作用有關,無功能牙主要是第三磨牙。

3.3 心理特點與注意事項 一般人均恐懼害怕拔牙,藏族老年拔牙患者因其社會經(jīng)歷,文化素養(yǎng),民族生活風俗習慣的不同,以及患者自身身體狀況和理解力的下降,增加了溝通的難度造成他們比一般人更加害怕拔牙。而老年人拔牙的危險因素主要就是精神緊張,拔牙時間過長,麻醉效果差引起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 ,所以,醫(yī)務人員認真做好術前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患者確實做好了心理準備再拔牙,而不要勉強患者,以避免拔牙意外和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注射麻藥選用2%的利多卡因。且宜慢不宜快,隨時觀察病人的反應,詢問病人有無不適,保證有效麻醉,無痛拔牙,拔牙時宜輕、穩(wěn)、快,盡可能不用或少用鑿、敲的辦法。每一次拔牙后都要詳細告知拔牙注意事項,即使一周前剛拔過牙也要告知,因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很容易忘記。將印好的拔牙術后注意事項單交給病人仔細閱讀并帶回家。對需要抗感染治療的患者 ,需要同時開藥,

4 結(jié)論

成都漿洗街社區(qū)藏族老年拔牙患者拔牙需要更多的心理輔導和衛(wèi)生宣教,完善的局麻和熟練的拔牙技術是藏族老年患者安全拔牙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李厚康.1121例拔牙原因分析[J].口腔醫(yī)學,1991,ll(4):199-200.

[2] 鄭杰,胡祥文,尤欣等.影響老齡患者拔牙安全性的多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4(2):96-98.

[3] 張震康,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4.

[4] 王中和,哈其,劉德等.影響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危險性多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1994,13(1):40-42.

[5] 張春雷,楊宏華.口腔門診拔牙原因10年對比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雜志,2010,48(14):49-50.

篇7

[關鍵詞] 牙周炎;全冠修復;探診深度;臨床附著喪失

[中圖分類號] R78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4-006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mplete coronal restoration on periodontal condition after periodontal bas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Methods The periodontal healthy patients and chronic periodontiti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Some periodontitis patients were given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and some patients with poor compliance did not finished treatment. The two indicators including probing depth(PD) and clinical attachment loss(AL)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complete coronal restoration, at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restoration. Result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obing depth and 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between the patients receiving periodontal treatment and the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restoration.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patients who did not complete periodontal treatment and those who completed periodontal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Complete coronal restoration can only achieve good results through good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 and oral health maintenance in periodontitis patients before coronal restoration.

[Key words] Periodontitis; Complete coronal restoration; Probing depth; 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牙周病是口腔紗罄嘀饕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圍內(nèi)均有較高的患病率,在我國患病率更是居于齲病之上[1,2]。牙周病的危害性較大,發(fā)展到晚期可致牙齒松動、脫落,咀嚼無力[3],是導致缺牙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口腔修復中單冠、固定橋、覆蓋義齒等已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然而,慢性牙周炎患者能否冠修復?患牙牙周基礎治療后效果如何?患者患牙的冠修復近遠期療效如何?這些都是臨床上口腔修復科醫(yī)師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6~12月在山西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院修復科門診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為實驗組,患牙92顆;牙周健康者60例(男29例,女31例)為對照組,患牙83顆。

納入標準:(1)年齡25~55歲,男女均可。所有患者被告知病情,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并表示同意參與。(2)實驗組就診時均為慢性牙周炎患者,且患者因牙體缺損、外傷牙、畸形牙、氟斑牙等有全冠固定修復要求。(3)患者基牙條件符合全冠修復(含樁冠)適應證要求,冠修復均為純鈦烤瓷全冠修復。

1.2 修復前處理

所有患者告知病情和治療方案,部分實驗組患者同意治療,對其進行全口牙的牙周非手術治療,超聲波潔牙儀器潔牙,牙科刮治器等進行齦下刮治術和根面平整術,有效去除患牙頸部和鄰面結(jié)石、菌斑,輔助使用雙氧水沖洗牙周,碘甘油、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牙周上藥改善牙周狀況,并進行口腔衛(wèi)生宣教教授正確刷牙方法,囑咐定期來院復診。部分實驗組患者依從性較差,未完成完整治療。對照組牙周不做處理。

1.3 患牙全冠修復

殘冠、殘根、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牙,牙冠齲壞面積大、外傷牙、牙冠傾斜度大及在備牙過程中有露髓者,需做完善的根管治療,必要時樁核修復。粘結(jié)劑采用可樂麗菲露粘結(jié)劑,烤瓷冠肩臺制備到基牙齦下0.5~1 mm處??敬晒诖魅肟谇缓?,同一臨床醫(yī)生檢查患牙,要求冠緣與肩臺密合[4,5],無懸突,無粘結(jié)劑殘留且牙冠外形良好有正常咀嚼功能。

1.4 口腔檢查

囑實驗者口腔檢查前3 d避免刺激性飲食,口腔檢查前1 d避免刷牙,避免使用漱口水漱口,2 h內(nèi)勿進食。所有檢查醫(yī)生需經(jīng)統(tǒng)一培訓,冠修復前、治療后6個月、12個月分別測量PLI、GI、BI、PD、AL,其中PD和AL的測定取患牙的6個位點再取其平均值,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的PD和AL兩項牙周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不同分組組間均數(shù)比較用方差分析和LSD-t檢驗,P

2 結(jié)果

2.1 完成慢性牙周炎治療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

在全冠修復前經(jīng)完整牙周基礎治療的慢性牙周炎患者,與健康對照組比較,PD和AL兩項牙周指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經(jīng)完整牙周基礎治療后,慢性牙周炎能夠獲得與健康牙周者幾乎相同的治療效果。見表1。

2.2 慢性牙周炎未完成治療實驗組與完成治療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

未完成治療的慢性牙周患者在冠修復后6個月及12個月,與完成治療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PD和AL兩項牙周指標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3 討論

全冠修復是目前臨床中最常用的修復方式[6],牙體預備過程中產(chǎn)生的機械損傷、殘余粘結(jié)劑的刺激、義齒與肩臺的密合性、不良義齒懸突的刺激、義齒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牙冠外形等均可對牙周產(chǎn)生影響。

牙周炎是導致牙齒喪失的最常見原因[7-9]。有調(diào)查顯示,因牙周炎導致的牙缺失約占我國成人居民拔牙總量的40%左右[10-12]。雖然口腔修復中單冠、固定橋、覆蓋義齒等已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然而,牙周炎患者的冠修復治療對牙周有何影響是口腔臨床醫(yī)師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本實驗中,牙周炎患者經(jīng)基礎牙周治療進行齦下刮治術和根面平整術[13],能有效去除菌斑和結(jié)石等附著物,輔助使用藥物碘甘油、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牙周上藥,能有效減小或消除引起牙周致病菌菌斑的滯留和生長,囑附牙周炎患者定期復查上藥以防止致病菌菌斑的再生[14]。與治療前比較,各項牙周指標顯著改善,提示牙周炎患者經(jīng)牙周基礎治療后取得了明顯的治療效果。

本實驗要求所完成的全冠邊緣與肩臺密合性好,無懸突,粘結(jié)劑無殘余,并要求患者定期復查保持良好的治療與維護效果[15,16]。比較經(jīng)牙周治療的患者全冠修復與牙周健康者對牙周狀況的影響,顯示慢性牙周炎能夠獲得與健康牙周者幾乎相同的治療效果。

本實驗研究顯示,冠修復后修復體邊緣以及粘結(jié)劑等是牙周病不可忽視的危險因素,但并非冠修復的絕對禁忌。在經(jīng)過積極的牙周治療并堅持規(guī)律牙周維護的條件下,即使是有慢性牙周炎病史的患者,其患牙的冠修復預后仍比較樂觀。然而,牙周炎的復發(fā)與冠修復體的發(fā)生具有顯著關聯(lián)。因此,對于冠修復后牙周病的預防應通過規(guī)律的牙周基礎治療,患者后期維護控制感染,盡可能防止已治療的牙周炎復發(fā)。

[參考文獻]

[1] BerglundhT,Persson L,Klinge B.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ncidence of biological and technical complications in implant dentistry reported in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at least 5 years[J]. J Clin Periodontol,2002,29(Suppl3):197-212,232-233.

[2] 孟煥新.牙周病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61-165.

[3] Esposito M,Grusovin MG,Couhhard P,et al.A 5-year follow-up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osseoin tegrated dental implant systems: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05,20(4):557-568.

[4] 劉博,趙溪達,張建全.侵襲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礎治療的療效觀察[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28(6):611-613.

[5] 李攜,張修銀.金屬烤瓷冠頸部設計與牙齦健康[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00,9(3):169.

[6] 秦殿紅,張志純.金屬烤瓷全冠邊緣設計對牙周組織的影響[J].\州醫(yī)學院學報,2005,26(3):8.

[7] 馬軒祥.口腔修復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481.

[8] 劉萍,宋愛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礎治療的近期療效觀察[J].口腔醫(yī)學,2004,24(5):316-317.

[9] 孟煥新,張立.牙周臨床治療侵襲性牙周炎的診斷及治療[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400:81-84.

[10] Damle SG,Patil A,Jain S,et al.Effective ness of supervised tooth brushing and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improving oral hygiene status and practices of urban and rural school children: A comparative study[J]. JInt Soc Prev Community Dent,2014,4(3):175-181.

[11] 謝吳.牙周病的流行病學//曹采方.臨床牙周病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6:29.

[12] 田洪君,羅開元,林敬涌.23 040例拔牙原因統(tǒng)計分析[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1995,13(2):139-140.

[13] Folayan MO,Adeniyi AA,Chukwumah NM.Programme guidelines for promoting good oral health for children in Nigeria:Apositionpa-per[J].BMC Oral Health,2014,21(14):128-131.

[14] Botero JE,Rsing CK,Duque A.Periodontal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dole scents of Latin America[J].Periodontol,2015,67(1):34-57.

[15] 黃曉賢,舜漢歟胡曉菁.口腔衛(wèi)生指導在牙周炎治療過程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1,11(7):94-96.

篇8

中圖分類號 R78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29-0100-02

種植義齒是一種常見的口腔修復方法,是指將種植體植入缺牙區(qū)的牙槽骨內(nèi),待其存活后,再將修復體套在其上端,從而完成種植義齒的修復,它具有固位好、創(chuàng)傷小、美觀、存活率高和不影響臨近牙齒等優(yōu)點而深受患者喜愛。種植義齒的效果除與口腔科醫(yī)生技術操作有關外,還與護理工作密切相關。種植義齒患者治療時多伴有精神緊張、恐懼、不安等負性情緒,影響手術效果,而給予心理干預后,明顯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1]。舒適護理是在整體護理的基礎上,滿足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會文化等方面需求,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理念,盡可能降低患者的各種不適[2]。筆者在種植義齒修復患者中實施舒適護理,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口腔科門診60例種植義齒修復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年齡22~65歲,平均(47.82±16.83)歲;病程3個月~7年,平均(3.61±2.31)年;患牙37顆:前牙20顆,磨牙17顆;文化水平:小學6例,初中11例,高中7例,大專及以上6例。研究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3~67歲,平均(47.94±15.76)歲;病程4個月~6年,平均(3.54±2.19)年;患牙40顆:前牙21顆,磨牙19顆;文化水平:小學5例,初中10例,高中8例,大專及以上7例。60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種植義齒手術,術后3個月左右待牙槽骨和種植體骨性結(jié)合后,再行冠橋修復,患者既往無精神病史,認知能力正常。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患牙、文化水平和治療方法、既往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口腔科門診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實施舒適護理,具體方案和措施如下。

1.2.1 基礎舒適護理 保持門診地面清潔、通風良好,診室環(huán)境有序、整潔,控制適宜的溫濕度,讓患者感覺親切、自然。護理人員熱情、真誠迎接入診患者,全程提供微笑服務,座椅調(diào)整舒適,漱口水溫度適宜,避免過冷或過熱,診室提供掛鉤,便于患者放置衣物或背包等。

1.2.2 心理舒適護理 護理人員穿戴大方、整齊,態(tài)度和藹、自然,采取通俗易懂的言語詢問患者的病情,耐心傾聽其不適主訴。了解患者的年齡、職業(yè)、文化水平和家庭背景等,盡可能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愿望,撫慰其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介紹種植義齒修復牙列缺損的基本步驟、圍手術期注意事項等,打消患者的手術顧忌。診室播放輕音樂,舒緩負性情緒,護理人員采用握手、撫摸肢體和言語安慰等措施安慰嚴重緊張、恐懼等患者,提高積極應對能力,樹立戰(zhàn)勝口腔修復的積極心態(tài)。

1.2.3 術中舒適護理 手術物品、器械和種植體等準備完備,保證手術過程順利,嚴格無菌操作制度,術中配合默契、嫻熟,讓患者感覺手術過程順利、安全、高效,讓其對手術安心、舒心。調(diào)整座椅高度、角度,保證患者坐位舒適,必要時示范配合注意事項,加強疼痛的舒適護理,局麻要完善,口腔操作動作輕柔,避免誤傷其他口腔軟組織,盡量降低儀器噪音,減少術中不良刺激。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注意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及時發(fā)現(xiàn)各種不適,調(diào)整手術節(jié)奏,并及時吸出口腔液體,避免誤吸、窒息。

1.2.4 術后舒適護理 陪同患者拍攝曲面斷層片,了解種植置和軸向及手術效果,告知患者種植效果,打消內(nèi)心顧慮。加強術后飲食指導,術日進食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溫度不宜過高,患側(cè)牙齒禁止咀嚼,不漱口、刷牙,術后3個月內(nèi)種植體避免用力撕咬堅硬食物。堅持飯后漱口,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選擇柔軟毛刷牙刷等。加強義齒護理,解釋佩戴義齒初期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適,消除患者內(nèi)心擔憂,定期至門診復查,并留有健康熱線,提供健康知識服務。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療效和1個月后患者的舒適度、焦慮程度和咀嚼能力。療效標準:痊愈:牙列缺損、畸形、疼痛等臨床癥狀均消失,口腔形狀、頜面部和生理功能恢復正常;有效:牙列缺損、畸形、疼痛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口腔形狀、頜面部和生理功能有顯著改善;無效:牙列缺損、畸形、疼痛等臨床癥狀無變化,口腔形狀、頜面部和生理功能無改善。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平價舒適度和咀嚼能力,10分表示最舒適和咀嚼功能最好,0分代表最不舒適和不能咀嚼。焦慮程度采用焦慮量表表示,總分100分,>50分表示存在焦慮[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jié)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組別 痊愈(例) 有效(例) 無效(例) 有效率(%)

研究組(n=30) 15 14 1 96.67*

對照組(n=30) 12 12 6 80.00

*與對照組比較,P

2.2 兩組舒適度、焦慮程度和咀嚼能力比較

研究組舒適度、咀嚼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而焦慮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舒適度、焦慮程度和咀嚼能力比較 分

組別 舒適度 焦慮程度 咀嚼能力

研究組(n=30) 8.69±1.35* 41.39±8.82* 7.74±1.28*

對照組(n=30) 7.72±1.13 45.87±9.72 6.88±1.34

*與對照組比較,P

3 討論

牙列缺損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發(fā)音和口腔美觀,降低生活質(zhì)量,是口腔科門診常見的疾病。隨著醫(yī)學進步和經(jīng)濟發(fā)展,選擇種植義齒修復牙列缺損的患者日益增多,其目的主要是促進牙齒功能和形態(tài)的完善,文獻[4-5]報道種植義齒修復手術的療效優(yōu)、固位好、美觀等。種植義齒存活與口腔科醫(yī)生的醫(yī)療水平、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等關系密切,修復成功依靠與骨融合,且受周圍軟組織影響,如種植體周圍炎等。因此,種植義齒修復手術成功的影響因素眾多,圍手術期向患者宣教口腔衛(wèi)生、飲食指導、心理輔導等直接影響手術成敗。

篇9

【關鍵詞】  行為干預  兒童  牙科治療

        在兒童牙病診治過程中,由于兒童對創(chuàng)傷特別敏感,理解力、自制力差易受各種偏見的影響。同時陌生的診室環(huán)境、穿工作服的醫(yī)護人員、各種診療器械及不合作兒童在診室的哭鬧聲亦可影響和加劇患兒的恐懼心理[1],從而導致其躲避或拒絕牙科治療,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致使其口腔健康狀況不斷惡化。我科于2005年10月—2009年12月在兒童牙科傳統(tǒng)綜合治療過程中加強心理干預,提高了牙科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2005年10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牙科門診就診的86例拒絕接受牙科治療的兒童患者,年齡3~6歲,女36例,男50例,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 :女18例,男25例。對照組:女18例, 男25例。

        1.2 方法  實驗組采用一對一心理干預,在每位兒童就診前,由護理人員主動同他們交流,與患兒及家長建立信任關系,幫助患兒取得積極應對治療的態(tài)度。同時了解家長的心理狀態(tài),告訴他整個治療過程的可行方案,使其初步了解牙科就診的一些常規(guī),避免家長將對牙痛治療的恐懼心理傳染給孩子,使本來就恐懼看牙的患兒更加不配合。通過說—示—做向兒童解釋器械的用途并演示器械是如何工作的。在安全且不違反無菌原則時可允許患兒碰觸治療所用的任何器械設備,在其抗拒行為解除后再進行治療操作。對照組則直接由主診醫(yī)師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接診。

        2  結(jié)果

        實驗組經(jīng)術前心理誘導后主動接受治療者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治療前認知行為干預可減輕乃至消除牙科畏懼癥,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

        3  討論

        兒童從小畏懼吃藥打針,生了病更是害怕去醫(yī)院,即使被父母帶到醫(yī)院,也表現(xiàn)非常緊張,以致于哭鬧不停。在口腔兒科進行的所有診治過程中,離開患兒的配合是不能很好的完成的,因此如何消除兒童對牙科治療的恐懼心理—牙科畏懼癥,使其愉快地配合治療,是進行口腔疾病診治成功的關鍵。

        兒童牙科畏懼癥與兒童年齡有關,年齡越小牙科畏懼癥發(fā)生率越高,這主要與兒童年齡越小,自我控制能力及配合程度越差,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的心理特點有關[2]。本研究選擇病例均為3歲以上的兒童,隨著年齡增長,語言溝通能力的增強,兒童知識面增多,理解能力增強,能較好地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治療。

       兒童牙科畏懼癥與不愉快的牙科治療經(jīng)歷有關,本研究中實驗組有18例兒童曾有看牙史,通過護理人員的干預仍有5例拒絕治療。因此兒童患者對牙科治療的初次印象非常重要,兒科醫(yī)生及護理人員必須有耐心,使用輕柔的動作,盡量達到無痛操作。本實驗我們在接診時,首先主動熱情地與患兒交談,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講些有趣的小故事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時鼓勵孩子勇敢,給孩子打比方,如說牙里有個小蟲子,用水沖小蟲子(高速牙鉆操作),用小蜜蜂捉小蟲子(低速牙鉆)等生動的語言,有效地緩解了患兒的緊張情緒。

        兒童牙科畏懼癥與家長對牙科治療的態(tài)度及家長對兒童的態(tài)度有關。成人對牙痛的治療也有一定的恐懼感,他會把這種恐懼心理傳染給孩子,本來就恐懼看牙的患兒就更加不配合。我們在初診時通過交流與家長建立信任關系,并對家長進行宣教,介紹乳牙保護、口腔衛(wèi)生指導、小兒牙齒的檢查方法、加氟防齲以及營養(yǎng)指導等。并指導家長如何向孩子描述即將面對的治療。對某些對患兒進行恐嚇、訓斥的家長亦要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取得家長的信任和配合,減少了患兒產(chǎn)生的逆反心理,提高了治療效果。

        牙科治療的特殊過程中,患兒對尚未接觸過或已經(jīng)歷過的牙科環(huán)境中的一切都會產(chǎn)生畏懼或不安。牙科手術器械、牙鉆聲音,從聽見到感覺探針檢查,這些都可以成為產(chǎn)生畏懼的刺激物,并且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兒不自覺地出現(xiàn)一些與牙科醫(yī)生不合作的行為,甚至于拒絕檢查和治療。我們在患兒初次就診前將患兒抱到治療椅上,用兒童化的語言與患兒進行交談,并為患兒演示診療器械,從而消除兒童的恐懼心理,使其在有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積極主動的接受治療。

        牙病患兒對于牙科治療常常抱有恐懼心理,因此,心理干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其除了常規(guī)治療外,更需要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工作,利用兒童的心理特點,激發(fā)患兒的內(nèi)在合作動機以提高其依從性,使其由被動治療變?yōu)橹鲃优浜希行У臏p輕兒童的牙科畏懼。從本研究可見,醫(yī)護人員在治療前、中必須重視醫(yī)患交流,采用心理干預、無痛技術等一系列措施,盡量緩解患兒的焦慮程度,提高診療質(zhì)量,有利于患兒的身心健康。

        參 考 文 獻

篇10

1 口腔感染的因素

1.1 免疫功能低下 大劑量化療和放療后,造血及免疫系統(tǒng)受到嚴重抑制,大部分經(jīng)過5-11d的粒細胞缺乏期,此時機體抵抗力急劇下降,易出現(xiàn)感染。

1.2 放療、化療藥物直接損傷口腔粘膜 放射線和化療藥物的影響,直接破壞口腔粘膜屏障,引起腺體分泌減少,導致口腔粘膜干燥,潰瘍和糜爛所致疼痛使口腔運動減少,細菌迅速生長繁殖,引起口腔感染。

1.3 廣譜抗生素的應用 廣譜抗生素的使用導致機體菌群失調(diào),口腔細菌增加,引起感染。

1.4 缺乏有效清潔口腔及預防口腔疾病的知識,尤其頰粘膜皺褶處不易清除干凈或刷牙方法不當,漱口方法不當?shù)炔荒苡行鍧嵖谇?,有利于細菌生長繁殖。

1.5 其他因素 口腔內(nèi)疾病如齲齒、牙齦炎、牙根尖周炎等,均可誘發(fā)口腔感染。另一方面,由于鼻腔出血,常用油紗條填塞壓迫止血,迫使患者張口呼吸,使口腔粘膜干燥、出血,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

2 口腔感染的表現(xiàn)

牙齦增生、腫脹,局部黏膜稍顯蒼白,中等硬度,無疼痛性的隆起或牙齦蒼白,局部暗紅色瘀血??谇粷兛砂l(fā)生在舌尖部、舌邊緣、兩側(cè)頰黏膜、上腭齒齦、口唇內(nèi)側(cè)、咽部等,常與藥物種類有關。中性粒細胞低于0.5×109/L是發(fā)生口腔感染的關鍵因素。

3 口腔感染的預防及護理

3.1 一般護理 入院后做好口腔衛(wèi)生的知識宣教。每日常規(guī)檢查口腔粘膜變化,預防性地使用漱口水。凝血功能障礙病人血小板大于20×109/L者可用軟毛刷或海綿牙刷,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餐后應漱口清潔口腔??谇唤档鸵欢ǖ臏囟龋梢杂行ьA防或減輕口腔炎的發(fā)生。對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者,囑其在甲氨蝶呤用藥開始到甲酰四氫葉酸鈣解救之前,盡可能持續(xù)口含冰水,以減少口腔黏膜的血流量,從而減輕高濃度藥物對口腔黏膜的損傷。筆者所在科室常規(guī)使用朵貝氏溶液、2%碳酸氫鈉溶液稀釋后交替漱口、制霉菌素溶液擦口腔黏膜,可改變口腔pH值,抑制微生物繁殖。

3.2 漱口水選擇 根據(jù)病人病情、口腔pH值、選擇適當?shù)氖谝骸?/p>

李霞等檢測患者口腔酸堿度發(fā)現(xiàn),患者口感發(fā)酸,則其口腔酸堿度大約在5.0~5.4,可以選擇堿性漱口水,如1%~3%碳酸氫鈉;如患者口苦,口腔酸堿度在6.8~7.0,可以選擇酸性漱口水,如2%~3%硼酸或復方硼砂液。陳慈玉等使用自制復方漱口液即將復合維生素B2片、維生素B6100mg、慶大霉素16萬U、胰島素12u同置于500ml生理鹽水中漱口,能有效預防白血病化療所致口腔黏膜炎。梁仁瑞等觀察到益口漱口液,口感好,患者易于接受,提高了漱口的依從性。

3.3 漱口方法 晨起、每次餐后30min及睡前進行口腔含漱護理,每次3-5min,指導患者以鼓腮振動的方式,反復沖擊抬高舌尖片刻,讓漱口水充分接觸黏膜皺襞部位,并使漱口液吐凈。 轉(zhuǎn)貼于

3.4 口腔潰瘍的護理 呂小紅觀察到用0.5%甲硝唑注射液30m1加地塞米松5mg、慶大霉素16萬u超聲霧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0min,能有效地消除炎癥反應,促進潰瘍愈合。余銀珍等應用復方制霉菌素甘油聯(lián)合吹氧治療化療后口腔黏膜炎可以達到抗感染、殺菌、鎮(zhèn)痛以及加快黏膜修復的作用,從而有效地促進潰瘍愈合。卞紅琴針對口腔真菌感染,用5%碳酸氫鈉清洗,同時用50萬U制霉菌素20片磨成粉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含漱,用氟康唑50mg加生理鹽水40 ml霧化吸入,2次/d,對潰瘍的愈合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尚隨君等使用欣粒生(G—CSF),在每次注射后,用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2—3ml注入藥瓶內(nèi)反復抽吸后直接沖入潰瘍表面,能有效地減輕口腔粘膜炎的程度和縮短粘膜炎的持續(xù)時間。

3.5 藥物性口腔潰瘍的護理 對防治甲氨蝶呤(MTX)引起的口腔粘膜損傷,邵青偉采用藥同時,用四氫葉酸鈣6mg、維生素K38mg、生理鹽水20ml霧化吸入,每日2~3次,以解除甲氨蝶呤對葉酸還原酶的抑制作用,保持口腔粘膜的完整性。褚虹等用甲酰四氫葉酸鈣和酮康唑漱口液交替含漱,并禁食5min,每天8 次,用于治療大劑量MTX化療后引起的40例口腔潰瘍患者,有效率達到92.5%。

3.6 口腔潰瘍疼痛的護理 潰瘍所致的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進食,加速疾病的惡化。侯曉琳使用石蠟油適量,利多卡因10ml,維生素B1400mg, 維生素B2400mg, 維生素B6400mg,甲硝唑2g,醋酸潑尼松20mg,制霉菌素片125萬U配制在一塊,用棉簽蘸取少量涂于潰瘍處,用紗布覆蓋,避免口腔干燥,對減輕潰瘍疼痛及促進潰瘍愈合有明顯效果。筆者所在病區(qū)針對口腔潰瘍并霉菌感染時使用自制含漱液(2%利多卡因10ml、滅滴靈0.2g、慶大霉素16U、維生素B2400mg、制霉菌素片125萬U)碾碎成粉加入500ml生理鹽水中含漱,6-8次/d,可達到治療及止痛效果。

3.7 心理護理 白血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一切不良變化都可能引起巨大的情緒波動。化療期間口腔炎的發(fā)生常導致患者持續(xù)性口腔疼痛和不能進食,更加重了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并影響其治療依從性,這種消極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可導致口腔疼痛閾值的增高。因此,我們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心理護理。胡鳳琴曾報道,根據(jù)化療性口腔潰瘍的出現(xiàn)規(guī)律,在不同階段對患者實施同步心理康復護理程序,可使患者的焦慮程度明顯減輕,潰瘍面愈合好,并能堅持經(jīng)口進食,均衡了營養(yǎng),促進了化療方案的順利進行,也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參 考 文 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