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類型適用規(guī)范論文

時間:2022-07-27 11:30:00

導語:案件類型適用規(guī)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案件類型適用規(guī)范論文

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簡便審是指人民法院在現有規(guī)定的范圍內,在被告人認可指控的罪名和主要犯罪事實的前提下,對應當適用普通程序的刑事案件,簡化部分程序的一種審判方式。為了提高訴訟效率,有效配置司法資源,各地法院陸續(xù)推行了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簡便審模式。該程序的適用在緩解司法資源不足與案件數量大的矛盾方面,在進一步拓展簡易程序適用范圍方面均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由于該模式是在不斷探索中實行的,故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為了更好地適用該簡便審模式,更加準確地實現“公正與效率”的主題,有必要現有實踐經驗和不足,聯系法律對簡易審模式作出改進。

一、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簡便審的適用現狀

普通程序簡便審是在改革現行審判方式的大背景下提出和適用的。從的情況來看,在合理配置司法資源、進一步提高訴訟效率,實現司法公正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改革的深入,該審理模式在適用中也存在著不足。主要表現在:

1、案件類型適用不夠規(guī)范

在普通程序簡便審的適用過程中,一般都能注意被告人是否承認起訴書指控的罪名和主要事實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訴訟的公正性。但一些公訴機關、人民法院在適用中忽視了其它應當充分注意的方面,如罪狀適用范圍不規(guī)范。在實踐中,目前存在片面追求簡便審的高數量的現象。從出發(fā)點來看,人們的主觀愿望是為了更好地提高訴訟效率,這一愿望本無可非議,但卻忽視了刑事訴訟法律對適用簡易審理方式的立法要義。刑事訴訟活動的本質要求是既要維護實體公正,又要保障程序公正。而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兩相比較,實體公正是重中之重。而對于那些犯罪性質較嚴重,社會危害較大的,如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及共同犯罪案件,從司法公正的原則出發(fā),則不宜適用該簡便審理方式。我們認為,對該簡便審理方式的適用,應限制在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秩序罪、侵犯財產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等幾類罪狀中。因為這幾類犯罪的指控相對較易收集證據,案件質量較易保證。另外,考慮到目前我國普通程序的普通審理仍具有某種簡易化特征(如證人出庭率很低,質證不足等),審理時間也較短,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案件的審理采用普通審理方式更為適當。從可操作性看,這一范圍確定,將簡易審基本限制在基層檢、法兩院的受案范圍,也便于操作以及上級法院的指導。

2、被告人適用范圍不規(guī)范。

我國刑事訴訟法律為保障公正審判,對諸如未成年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辨別或表達能力受到限制的人均給予了較充分的救濟保護,以彌補被告人自身能力的不足。但在我們的簡便審活動中,有些審判人員對被告人不加區(qū)分地一概適用,使被告人的訴訟權利的行使受到限制。我們認為,對這類案件仍應適用普通程序。因為這類被告人不能充分準確地表達自己對犯罪的處分意愿。如果對這類被告人適用簡便審模式,就不能充分體現刑事訴訟法律對這類被告人給予司法救濟的基本精神。

3、啟動程序不規(guī)范。

對于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簡便審方式的啟動,在理論上和實踐中有不同的觀點和操作程序。有觀點認為,對于刑事普通程序簡便審方式的啟動,“檢察機關對此項審理方式具有建議權,但決定權在法院”。其理由是:“檢察機關無權提前啟動審判程序”及“由檢察機關在提起公訴前征求被告人對起訴指控的意見,顯然于法無據”。另一種觀點認為,對普通程序簡便審方式的適用,在“開庭前,可以由人民檢察院提出;開庭時,應當征求被告人和辯護人的意見,但不能由人民法院主動提出。”其理由是:人民法院在開庭前只是對案件進行形式審查,不可能正確全面地把握案件的審查以及被告人是否自愿作出有罪答辯的情況。筆者認為,前一種觀點強調了法院的“決定權”。后一種觀點強調了控辯雙方的“協(xié)議權”。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能全面準確地貫徹刑事訴訟法律司法公正的精神。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七條明確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zhí)行法律。該規(guī)定對公、檢、法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的職責作出了明確的分工。該規(guī)定使刑事案件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保證。故僅強調“決定權”或“協(xié)議權”則忽視了公訴機關和人民法院相互制約機制,了司法機關司法權的正確行使。筆者認為,對普通程序簡易審的啟動,應當實行“合議”原則。即公訴機關和人民法院無論哪一方提出適用意見,兩方均應在對案件進行“預審”的前提下,形成合議才能適用。適用“合議”原則,既體現了法院對審判程序的“決定權”,又保障了檢察機關的監(jiān)督權。

4、被告人的權利保護不完全。

適用的首要原則是公正原則。該原則包含了對被告人權利的保護原則。在訴訟階段,被告人(特別是被羈押的被告人)因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其自我救助的能力相對較弱。為了展現程序正義的司法理念,充分實現刑事訴訟法律中保護被告人權利和懲罰犯罪的目的,在適用普通程序簡便審時,應保證被告人權利的完全實現。在簡便審的適用實踐中,存在輕視被告人辯護權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辯護人介入時間滯后。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款規(guī)定,提起公訴的案件自移送審查之日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但該規(guī)定禁止律師等辯護人在偵查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即剝奪了被羈押人的被救助權。如此,被羈押人就有可能在威脅、利誘、欺騙的情況下作出供述和同意適用普通程序簡便審。一旦案件到了審判階段,被告人就極有可能翻供,以至簡便程序的適用效果。

5、當庭宣判率不高。

普通程序簡便審適用的前提就是案件事實簡單、清楚,主要證據確實充分。這類案件經開庭審理后,均應當庭宣判。這樣操作,既實現了“先審后判”原則,又保證了審判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樹立人民法院公正執(zhí)法的形象。但在普通程序簡便審的實踐中,還普遍存在定期宣判現象,它反映出審判人員業(yè)務素質不夠高及存在因循守舊、明哲保身的思想。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三條規(guī)定:“當庭宣判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蔽覀兝斫庠摋l款對“當庭宣判”的立法本意為,對案件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程序的當日即應對案件作出宣判。如此,才有利于提高庭審效果,增強案件當事人對法院的信任度。

二、改進普通程序簡便審的原則

普通程序簡便審的推行,對推動審判方式改革起到了積極作用,擴大了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緩解了司法資源不足及浪費現象。但由于對該程序的探討還在起步階段,在實踐中還存在諸多的不足。筆者認為,為了更好地適用該簡便審,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公正與效率并重原則。

適用普通程序簡便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訴訟效率,及時懲治犯罪,以維護國家利益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但效率的提高不能影響案件審理的公正性。簡便審方式的適用不應以犧牲公正為代價,案件的簡化審理應當保證訴訟參與人法定訴訟權利的實現。在適用中,訊問、舉證、質證等環(huán)節(jié)可以簡化,但辯論環(huán)節(jié)不能簡化,因為簡便審方式仍應適用普通程序的相關規(guī)定,對被告人認罪的案件,讓控辯雙方進行充分的辯論,才能有效保障訴訟的公正性。另外,刑事訴訟法并未允許對被告人處罰可以進行訴辯交易,如果因被告人承認指控的罪名就承諾從輕或減輕處罰,既與現行法律規(guī)定不符,又影響到國家刑罰權的正確實施,也不利于國家公正秩序的穩(wěn)定實現。當然,任何改革的進行和探索,都可能存在與現行法律規(guī)定發(fā)生沖突的地方,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棄對改進現狀的追求。在保證公正司法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訴訟效率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不能因為改革措施可能與既有的法律規(guī)定或價值取向有相悖之處而因循守舊,止步不前,這種明哲保身的私慮在實踐中是有害的。

2、保護被告人訴訟權利原則。

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人從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之日起,其正常人權利即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但為了保證案件公正處理,實現刑事訴訟活動懲罰犯罪和保障無罪的人不受追究的訴訟目標,刑事訴訟法律賦與了被告人相應的訴訟權利。特別是在適用普通程序簡便審方式過程中,該類權利的全面貫徹尤顯重要。因為它是實現“被告人不能自證其罪”原則的需要。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的規(guī)定為保障被告人人身權利及訴訟權利提供了理論根據。即在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有罪之前,被告人應當享有除一定程度人身受限制外的一切合法權利。簡便審方式可以簡化某些訴訟環(huán)節(jié),但對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卻應當與普通程序一樣嚴格執(zhí)行到位。如辯護權、回避申請權、提供證據權等。同時,簡便審方式雖然仍屬普通程序,但因訴訟程序的簡化,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因辯護權不同程度的放棄而侵犯被告人訴訟權利的可能,故在起動該方式時,應當征得被告人的同意。不然,被告人及辯護人在庭審中提出異議,合議庭將不得不恢復普通審理程序。

3、平等展示證據原則。

建立證據展示制度是當前訴訟活動中證據制度改革的必然趨勢。這一制度的建立對節(jié)約司法資源,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利,提高訴訟效率均有重要意義。我國刑事訴訟法對證據的展示沒有制定相關的規(guī)定,仍實行“移送證據目錄”制度。而實行這種制度的后果是,控辯雙方為維護各自的利益競相搏殺,吹毛求疵,甚至完全不顧控辯雙方追求案情真實的訴訟目的,以至影響到被告人合法權利的充分實現。而在簡便審時,平等展示證據制度,公訴人可以有針對性地準備辯論重點,更準確地把握案情。辯護人則可以通過審閱公訴方的證據材料,把握被告人自動認罪的事實依據,并明確為被告人辯護的重點??傊瑢嵭凶C據平等展示制度,使法官在庭審中能針對爭議重點進行審理,才能實現提高訴訟效率,保證案件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