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模式分析

時間:2022-08-29 02:44:18

導語: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模式分析

摘要:在體育經濟視角下,我國高校具有豐富的體育設施和人力資源。為了提高高校的社會服務意識和人才培養(yǎng)水平,可以通過有效的共享模式與社會體育資源進行融合。高??梢耘c社會建立安全保障機制,建立體育產業(yè)合作計劃,在提高高校社會服務意識和人才培養(yǎng)水平的同時,可以解決社會體育資源短缺的問題。文章介紹了高校體育資源與體育資源共享;從多方面分析了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并從共享程度、安全隱患等方面闡明了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該類問題提出了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的路徑研究。

關鍵詞:體育經濟;身體素質;體育資源;共享模式;體育事業(yè)考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健康生活的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是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具有豐富的體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社會人士對于體育運動的需求。在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時促進高??沙掷m(xù)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提高高校的社會服務意識和人才培養(yǎng)水平,同時也幫助社會解決了體育資源短缺的問題。因此,在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的體育資源共享是高校和社會發(fā)展的共同需要,最終實現(xiàn)雙贏[1]。

概述

(一)高校體育資源

我國高校的體育資源較為豐富,涵蓋范圍廣并且沒有詳細的定義。經過學術界的長時間研究,一般將高校體育資源分為兩種:廣義與狹義。(1)廣泛意義上的體育資源多指與高校體育活動相關的各種因素的集合,如體育器材、場地、社團、體育圖書資料等;(2)狹義上的體育資源多指高校內的體育場館、體育器材、體育經費等。文章所提及的高校體育資源是兩者的結合,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即可以為社會體育提供共享資源的各類人力和物力保障。

(二)體育經濟視角下的體育資源共享

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模式實施的前提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不受干擾的前提下進行的,要選擇正確的方式和合適的時機,向社會提供有償性的體育服務。體育資源共享的模式可以為高校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為社區(qū)居民提供體育運動的場所和器材等,為全面健身做服務。體育資源共享視角下,體育資源共享并不是簡單的將體育資源有償提供給社會人士使用,其與社會上的體育盈利機構存在區(qū)別,體育資源共享的初衷是為了提高高校的社會服務意識。但是,為給體育資源共享模式的健康發(fā)展,有必要進行適當?shù)氖召M。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時,在前期需要積極實施資源共享,把握好服務對象的需求和特征,將體育資源的利用達到最大化。

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

(一)體育事業(yè)服務的需要

體育經濟視角下,全民健身的理念普及更加深入,許多地區(qū)為了響應號召和強身健體積極發(fā)展體育事業(yè)。高校在體育教學的長期積累中,體育資源不斷豐富與完善,在滿足教學的基礎上,還有能力為社會大眾提供體育資源。而每個人的性格愛好不同,對體育運動需求的種類也不同,因此人們對體育運動項目的需求也呈現(xiàn)多元化,高校豐富多樣的體育設施和體育資源,可以滿足多種差異的需要。因此,在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不僅僅是為了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水平,更是為了是響應國家政策方針,為人們體育運動提供適合的場地。

(二)提升人們身體素養(yǎng)的需要

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提高,體育運動項目開始得到迅速發(fā)展。人們在進行體育運動時不單可以強身健體、促進身心發(fā)展,更可以幫人們釋放工作上、生活上的壓力,幫助人們減輕緊張感,從而促進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更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學習和生活模式。根據(jù)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人們的體育運動更加傾向于公園、小區(qū)等場所,但是此類場所的體育資源較為有限,不能夠滿足人們多元化的體育運動需要。因此,在體育經濟視角下,加強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的共享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提高身體素養(yǎng)的需求[2]。

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存在的問題

(一)共享程度有限

在體育經濟視角下,大多高校都參與體育資源共享建設,為當?shù)鼐用裉峁w育運動場所和器材。但是,高校在體育教育資源共享中,學校投入共享的體育資源僅是體育場地,并沒有將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等進行共享。因此,在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過程中,高校也未能滿足人們多元化的體育運動需要,更無法達到全民健身的運動需要,影響到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社會共享實施效度。因此,在經濟體育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建設中,高校的體育資源共享程度不夠深,未能全面落實全面健身思想理念。

(二)缺乏制度管理

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過程中,校園內將引入大量的社會人員,這些人員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會對高校體育教育以及體育資源造成危害。(1)因為社會人員的個人素質存在差別,可能會造成體育器材丟失的問題;(2)在進行體育項目時,容易出現(xiàn)社會人員與本校學生產生沖突的問題。從根本上來看,容易出現(xiàn)該類問題的原因是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中,未能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學校未能起到監(jiān)督管理的作用,從而也會影響體育資源共享的效率。

(三)存在安全隱患

高校擁有大量的學生,在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出現(xiàn)問題,會嚴重影響體育教學質量,更甚至會造成運動意外導致法律紛爭的事件出現(xiàn)。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國家未來發(fā)展的希望,確保學生安全是學校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的過程中,當高校的體育場地或體育設施對外開放中,使得學校和社會的聯(lián)系日趨頻繁,這就會增大學生的安全隱患問題。因此,在體育資源共享中,高校和社會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制定相關的策略,以確保體育共享活動可以安全有效進行[3]。

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的路徑研究

(一)提高學校的安全保障制度

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過程中,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等對外開放,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就會產生,如校內的安全財產、學校秩序、學生安全等問題。針對此類問題,學校要加強對學生以及進行體育鍛煉的社會人員進行培訓、教學等,并在體育場地周圍粘貼相關安全通告等。除此之外,還需要在體育設施周圍粘貼標簽以及各類器材的使用方法即規(guī)則以及相關應急措施等,為使用器材的人員提供安全保障。同時,學校還可以建立相關的安全保障制度,與進校鍛煉的人員簽訂合同,雙方彼此清楚自己的相關責任。

(二)提高資金支持

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過程中,為了確保雙方的安全,進一步促進資源共享的有效實行,建立的一系列相關制度需要人力去執(zhí)行,再加上體育設備、場地的使用頻率增加,出現(xiàn)問題的可能性就會增大,需要維修和管理的費用也在增多,因此,要提高該類項目的資金支持。學校除了加大在該方面的投入之外,還可以將學??臻e的資源出租出去,對來學校內鍛煉人員收取費用,將租金和收取的費用用于體育設施建設和設施的維護與管理。同時,社會相關部門也要做好相關的宣傳和督促工作,鼓勵居民進校進行鍛煉,以此來減輕學校的經濟壓力。要幫助居民建立正確的體育消費觀,讓他們理解學校體育場所收費的必要性,同時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高校體育資源建設的重視,并予以資金、設施與技術幫助,讓學校的體育設施可以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最大化的實現(xiàn)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4]。

(三)加強對體育資源的管理

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體育場所的開發(fā)必然會出現(xiàn)大量的人員流動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人員雜亂問題。因此,學校要加強人員和設施相關方面的管理??梢愿鶕?jù)體育教學、學生運動等事件去制定相關人員的進場事件,例如早晚時間段,老師和學生使用體育場所的較少,此時可以讓較多的社會人員進行體育場所進行鍛煉;當體育教學和學生使用體育場所較多的時候,可以盡量減少社會人員的進入,在人員數(shù)量上進行控制。

(四)深入發(fā)展共享資源

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不僅包含體育場所很體育設施的開發(fā),要進一步迎合國家的倡導,從根本上樹立體育資源共享的觀念,其中校企合作就是較好的一種方式。(1)高校培養(yǎng)的體育專業(yè)人才,在畢業(yè)后可以更好的進入企業(yè),為企業(yè)提供人才輸入;(2)企業(yè)可以對學校的體育資源進行投資,或者提供新的教學方法理念,為學校的體育事業(yè)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同時學??梢韵蚱髽I(yè)提供人才幫助,這樣二者相互需求,相互幫助,達到共贏。

結語

體育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有助于教學水平與社會服務質量的提高,學校應該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體育資源共享模式。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并制定相關的體育資源共享管理制度,認真有效的去實施,為高校與社會營造相互交融的開放體系氛圍。[5],為國家全民健身作出應有的貢獻,同時還可以減輕學校的資金壓力,實現(xiàn)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的多元化共贏。

參考文獻:

[1]袁兵.淺談共享經濟視角下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的社會共享[J].輕紡工業(yè)與技術,2019,48(12):176-177.

[2]郝艷龍.共享經濟視角下高校與社會體育資源共享模式的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20,30(04):68-71.

[3]蔣培鋒.共享經濟視角下我國體育經濟發(fā)展路徑構建[J].商業(yè)經濟研究,2020(17):178-180.

[4]李井剛.共享經濟時代下社會體育資源共享模式探究[J].黑河學院學報,2021,12(01):80-81+84.

[5]文蘭穎.體育經濟視角下健身俱樂部的市場營銷途徑[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8(13):367-368.

作者:高晨佳 單位:陜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