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科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6 10:56:00

導語:數學教科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教科書管理論文

由未來教育教材編寫委員會編寫的《新世紀小學數學教科書》,從總體上看,它完全摒棄了傳統(tǒng)教材中"應試教育"的內容,無論是整體結構,還是教法學法以及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體現了未來社會對創(chuàng)新人才的要求。它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式--解釋與應用"為其基本構架,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學習背景,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學習并不難,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由于我們是2000年秋季一年級才使用這套教材,實踐的時間只有三個月,毫無經驗可言,更談不上科研報告,但通過學習其他先期試驗的學校的經驗,以及我們的初步體會,認為《新世紀小學數學教科書》確實是一套很好的教材,值得使用。我們以后會用豐碩的果實來加以證明的。請編寫委員會多對我們的工作進行指導。在這里,我們僅就我們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上好《新世紀小學數學教科書》這一個側面談點作法。

1.運用多媒體技術,活現教材內容

《新世紀小學數學教科書》第一冊上每一個教學內容,幾乎都是以圖畫的形式展示出來,盡管它貼近學生的生活,大都是學生熟悉的畫面,但要六歲的兒童(我們實驗班學生的平均入學年齡只有六歲多一點)直接從課本的畫面上"看懂"數學,似乎不太現實,加之輔助教學的掛圖又沒有(教師不可能自制所有的掛圖),客觀上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困難。好在我們學校在2000年暑假期間建立校園網絡系統(tǒng),每個實驗班都配備了兩臺34英寸的數碼大彩電和兩臺電腦(教室一臺上課用,辦公室一臺備課用)。教師在辦公室的電腦上備好課,在教室里可以直接用于教學,而且一人備好課,其他人可以資源共享。為了讓教材上的內容活現出來,我們就利用網絡優(yōu)勢,把第一冊上的全部內容進行掃描,編號,存入電腦中,然后根據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知識點的實際情況,對每一幅圖進行分割與再組合,并適當加進一些從其它軟件上下載來的視頻文件,制作成一節(jié)節(jié)生動、活潑,有趣的課件,教學時用起來方便靈活,得心應手。它既依托了教材,又對某些內容進行了充實和重新組合,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2.運用多媒體技術,變靜為動

課本上的畫面盡管形象得體,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但它畢竟是靜態(tài)的,它不可能再現事物的過程,而多媒體技術就能很容易地解決這個問題。就以"統(tǒng)計"這一節(jié)為例:教材的編排意圖是想通過"三小小孩的魚比賽"和對"物品的分類"這兩幅畫面的展示,讓學生會看諸如此類的象形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并感知到生活中處處有"統(tǒng)計"的知識。如何實現這一教學目的呢?在備課時,我們就對掃描材料進行加工處理,并制成課件。第一幅圖:屏幕先出現三位小朋友釣魚比賽,一人作記錄的情境,讓學生看圖說畫意,激發(fā)學生思維,然后通過多媒體技術"再現"他們釣魚的過程,讓每個人的魚一條一條地"跑"出來,最終形成一幅象形統(tǒng)計圖的畫面。非常生動,非常有趣。然后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三人"釣魚",一人作記錄,利用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每個小組表演一次。這樣,學生不僅在情境中、在活動中學到了知識,而且還適時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第二幅圖,既有統(tǒng)計圖,又有統(tǒng)計表,我們同樣讓死圖變活,讓圖上的物品分類一件一件地出現在屏幕上,慢慢地形成象形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再輔之以不同的顏色進行區(qū)分,重點地方讓它反復閃爍幾次,以激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然后又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統(tǒng)計每人一周內得小紅花的朵數,并制"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教師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組,將其打在屏幕上。這既對學生的作業(yè)及時進行了訂正,又無形中激勵了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感。象這樣靜態(tài)的,枯燥的知識,用現代教學技術來教,就變得生動、有趣。這是傳統(tǒng)教法中的掛圖和板書所望塵莫及的。

3.運用多媒體技術,突出重點,分化難點。

《新世紀小學數學教科書》第一冊上的知識點較多,而且顯得有點散。每一個知識點,該讓學生感知的,就應讓學生感知到位,該讓學生了解的就應讓他們了解到位。這里就有一個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問題。多媒體技術能幫助我們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比如"9加幾"這一教學內容,既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還是新舊知識的連結點,況且教材把它與"8加幾"和"7加幾"等內容編排在一起,更增加了教學的難度,如果不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學習下面的內容,就會遇到阻礙。為了攻克這一重難點,我們除了讓學生自己動手擺小棒、學習小組開展討論外,我們著重做了以下幾點:(1)從其它的教學軟件上下載關于"9加幾"這一內容中有參考價值的視頻文件(完全的動畫),其中有"9只青蛙又跳來6只"的動畫,有"9塊正方體,加4塊正方體"的動畫,有"9根小棒加5根小棒"的動畫等,我把這些視頻文件進行適當剪輯,再重編在一起,在課前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知;(2)把課本上的圖畫掃描后也進行加工整理,并制成半動畫課件,課堂上教師一邊演示,學生一邊動手擺小棒,使學生有更切身的感受;(3)在此基礎上,屏幕上再把"9加幾"的整個思考過程一步一步地逞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這一知識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經過上述三個步驟的教學,教師在新舊知識的生長處,在學生思維容易受阻的關鍵處,巧妙設計,精心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突出了重點,化解了難點,學生不僅對"湊十"法和"9加幾"完全掌握了,而且對"幾加9"也理解了,為下一步的教學掃清了道路。此外,還有"幾個"和"第幾個"的區(qū)別也是教學中的難點,我們運用多媒體技術中的動畫解決了其中的"重疊"問題,使學生一目了然;"學看鐘表"中的"幾點不到"和"幾點剛過"學生容易出錯,我就用多媒體技術中放慢了的動態(tài)進行演示,其效果遠勝于其他教師使用實物的效果。還有其它一些內容中的難點問題,幾乎都能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化解。

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多媒體信息刺激學生大腦皮層相應機能區(qū),比單一媒體信息刺激引起的反應要強得多,更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當然,多媒體技術再好,也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是一種手段,一種形式,對教學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我們只能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而只能亂用和依賴多媒體技術。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更多地關注教材,關注學生,關注教法和學法,這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