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安全現狀調查分析

時間:2022-08-16 04:14:19

導語:高校校園安全現狀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校園安全現狀調查分析

[摘要]高校校園突發(fā)事件頻發(fā),給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帶來巨大傷害。文章針對目前高校存在的安全事故頻出的現狀調查,分析引入大學生保險機制在維護校園安全中心的必要性,以期解決相關問題。

[關鍵詞]校園安全;大學生;保險

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并于2013年11月12日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立志于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道路。高校校園安全既是國家安全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也關系到全體師生的切身利益,重視和反復強調校園安全應該是高校的常態(tài)化工作的重要方面。面對一些可能發(fā)生或已經發(fā)生的高校突發(fā)安全事件。本文針對性地提出引入大學生保險作為護衛(wèi)高校校園安全的舉措之一。

一、高校校園安全現狀調查

為獲得全面準確的數據,筆者“從高校校園安全的安全設施先狀、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1]三個方面設計調查問卷,問卷由23道選擇題和1道問答題構成,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沈陽工學院、沈陽建筑大學三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共發(fā)出紙質調查問卷2100份,收回2085份,其中有效問卷2068份,問卷收回率為99.2%,問卷有效率為98.4%,符合問卷調查的原則,該樣本具有代表性。

(一)安全設施現狀

高校校園安全設施是校園安全系統(tǒng)的硬件,是物質基礎。問卷對學校的交通設施狀況、危險物品管理及運動設施狀況進行了調查。問卷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所調查的2068名在校大學生中,有22.3%的學生對學校目前的交通安全狀況感到擔憂。在所列舉的校園內交通隱患選項中,83.4%的學生選擇校園內缺少專職的交通管理人員,45.2%的學生選擇上下課高峰期學生不遵守右側通行規(guī)定,30.6%的學生選擇校外車輛進出校園,42.4%的學生選擇汽車在校園內車速過快。在對危險物品管理狀況調查中。76.7%的學生對目前的學校危險物品管理狀況感到滿意,但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只有35.6%的學生接受過關于實驗所用藥品管理制度相關教育,在問卷調查中,對于“你認為學校在危險物品管理中有哪些問題存在”這一問題,32.4%的學生認為學校在處理實驗室廢棄物品方面存在問題,19.8%學生認為學校實驗室安排在高層建筑中存在危險,15.6%學生認為學校實驗室的安全設施存在老舊問題。在對學校運動設施安全狀況的調查中,9.6%的受調查學生認為學校目前的運動設施存在安全隱患,77.4%的學生能夠在學校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功的設施和場所,65.8%的受調查學生認為學校沒有定期對體育館、操場和體育器材進行維修和檢修。

(二)安全管理體系現狀

安全管理體系是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形成系統(tǒng)的協(xié)同作用,離不開系統(tǒng)要素間的整合。本問卷從治安、消防、心理、網絡、應急演練及救援五個方面對相關問題進行調查。關于學校治安管理現狀調查顯示,86.7%的學生認為走在校園里會產生安全感,4.9%的受調查學生選擇在自己的身邊發(fā)生過失竊打架賭博等治安事件,75.2%學生選擇了學校有專門治安管理隊伍并做到了定期巡邏、培訓和演練,但只有15.2%的學生認為學校的治安管理能有效防范、解決校園內的治安事件。在關于消防管理現狀的調查中,42.3%的被調查學生選擇聽說或者看見校園內發(fā)生過消防安全事件,58.4%的學生選擇學校每學期都開展一次以上的消防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訓。關于造成消防安全事故的原因,78.6%的學生認為是由于抱有僥幸心理造成的,10.2%的學生選擇在寢室使用過加熱棒、電熱毯和電熱鍋等違章電器。在關于心理安全狀況的調查中,58.5%的學生選擇學校有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存在,85.6%的學生選擇在大學期間接受過心理安全方面的測試,57.2%的學生選擇不知道有哪些調解不良情緒的方法,46.4%的學生選擇會抱怨生活的艱辛且有時會感到生活沒有希望,75.7%的學生選擇在臨近考試的時間會出現考前吃飯、休息異常等焦慮狀況。關于網絡安全狀況的調查,學生在上網填寫個人信息時,15.14%的人選擇會留在電話號碼,6.9%的人選擇會留下住址,5.4%的人選擇會留下身份證等其他證件號,4.5%的人選擇會留下銀行號。對于“在網上遇到投緣的網友您會選擇在現實中和他見面嗎”這一問題,37.2%的學生選擇不管如何都不會,28.8%的學生選擇如果是同城的可以考慮見面,26.2%的學生選擇如果投緣且可以見面的話就會見面,7.98%的學生選擇不管如何都要見面。在關于應急演練和救援的調查中,有4.8%的學生參加過消防地震演練,95.6%的學生選擇不知道學校關于地震消防等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預案內容。

(三)安全保障體系現狀

高效安全保障體系是高校出現安全事件之前,關于校園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建設、宣傳及安全文化的構建,同時包含安全事件發(fā)生之后學生、家長、學校及政府如何利用學生保險和諧解決善后事宜。問卷從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建設和大學生保險三方面進行了調查。在關于高校安全管理制度現狀的調查中,10.4%的學生選擇熟知學校關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37.2%的學生選擇對大多數安全管理制度了解,52.4%的學生選擇對學校關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不太了解,83.4%的學生認為學校能夠定期開展校園安全管理方面的宣傳教育。在關于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現狀的調查中,56.7%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安全教育形式枯燥乏味,希望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34.7%的學生愿意參加消防地震等應急演練活動,18.6%的學生愿意參加安全知識競賽活動,40.5%的學生不愿意參加任何形式的安全活動。在關于大學生保險方面的調查中,96.6%的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了基本醫(yī)療保險,12.1%的學生排斥大學生商業(yè)保險,47.6%的學生對大學生商業(yè)保險沒有概念。在被調查的學生中,認為基本醫(yī)療保險存在問題的,有46.8%學生選擇基本醫(yī)療保險沒有意外傷亡及疾病身故方面的賠償,32.1%學生選擇醫(yī)療保險報銷門檻高。

二、問卷調查結果綜合分析

從安全設施的調查數據看,在高校的交通設施方面,學生對校園交通安全狀況有較高的要求,集中表現在一方面是缺少專職的交通問題管理人員,另一方面希望學校嚴格控制校外人員和車輛進出校園。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校對校園交通安全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校園內雖有時有輕微交通事故發(fā)生,但罕有惡性重大交通事故發(fā)生;(2)伴隨國家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市場化用工制度的完善,學校對保衛(wèi)部門的保安人員編制、工資、保險等方面的限制,使配備專職交通管理人員受到限制;(3)長期以來高級校園都被視為城市中的花園,校外周邊人員習慣于在校園內外經商、健身、游玩,導致校園外部人員、車輛成分復雜。在危險物品管理調查中,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學校、教師在學校實驗化學物品管理規(guī)定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是學校在實驗室的規(guī)劃設計上,對安全因素思考不周全。在學校運動設施安全狀況的調查中,可以看到高校在對校園內體育運動設施的建設投入上,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同,但在日常設施維護上,還沒有形成規(guī)范的制度,存在“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現象,應該由專業(yè)的部門把每年定期檢修和日常維護結合起來,避免安全事件的出現。在關于安全管理體系現狀的調查中,問卷主要對五個方面著重調查。從校園治安管理狀況調查數據中,我們能夠看到,學生對校園治安秩序和整頓有較高的期盼,對目前高校校園保衛(wèi)部門預防和破獲校園治安案件能力方面信心不足。因此,高校應該在校園內一方面要科學布置監(jiān)控設施,另一方面在保衛(wèi)人員上,既要提高已有安保人員的素質,又要引進專業(yè)人才,并與政府、警察、安全、消防部門形成聯(lián)防機制,有效護衛(wèi)校園安全。在校園消防管理現狀的調查中,能夠看到學校對消防安全教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能夠做到警鐘長鳴,但仍不能引起學生的足夠關注,有很多學生仍然持有僥幸心理,使用違章電器,存在消防隱患。對此我們要看到兩個方面:一方面學生有使用各種電器的需要,尤其是冬季來臨時寢室供暖溫度低和提供熱水設施遠離寢室等客觀情況的存在,對此學校后勤部門應提高服務質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宜居的生活環(huán)境,從根源上消除學生對違章電器的需要,進而消除消防隱患;另一方面,在消防知識宣傳的方式方法上也要多動腦筋,經常組織開展一些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讓更多的大學生能有興趣親身參與到形式多樣的活動中,使消防知識自覺成為大學生的言行,走進學生的思想中。在學生心理安全調查中,能夠看到當今大學生在遭遇新生階段不適應、情感、人際交往、學業(yè)、就業(yè)等問題時,會出現焦慮癥、恐懼癥、神經衰弱等心理問題,對此高校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不僅要單單設立心理咨詢的機構,更要配備充足的心理咨詢醫(yī)師,購買先進的醫(yī)療設備,關注重點學生、焦點事件、敏感時間段,及時化解學生心理疾患,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應對心理問題方式、方法。在關于網絡安全現狀調查中,顯示出大學生對通過電腦、智能手機等設備登錄互聯(lián)網的依賴,同時缺少閱歷卻熱血的學生往往會成為網絡欺詐者狩獵的目標。高校在應對網絡安全方面采取的防控措施較多,但對網路安全上的教育和疏導工作卻顯得不足。在應急演練和救援方面,高校雖然會舉行消防演練,但在演練的周期及參與人員覆蓋率上要進一步提高,“5·12”汶川大地震中桑棗中學和“4·14”玉樹地震中玉樹縣第一民族中學無一傷亡的例子充分說明了地震應急演練的重要性[2]。

三、引入大學生保險護衛(wèi)高校校園安全

從以上的問卷調查中,不難看到大學校園已不再是“安全島”,時常會出現各種威脅大學生人身安全的突發(fā)意外事件,那么在處理這類事件過程中,單純地依靠高校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救助此類事件時越來越顯出其力有不及。目前國外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大學在救助此類問題時不會過多介入,其中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如,美國政府在提供大學生社會醫(yī)療保險的同時,還鼓勵大學生參加商業(yè)醫(yī)療保險;學生醫(yī)療費用支付手續(xù)簡便,醫(yī)療費由社會保險機構或保險公司向醫(yī)院直接支付,就醫(yī)選擇多樣,保費支付方式靈活,醫(yī)療保險的保障范圍廣泛[3]。英國對所有大學生,包括外國留學生,實行國民衛(wèi)生保健體系(NHS),提供免費或部分免費的醫(yī)療服務[4]。德國規(guī)定大學就讀的本國和外國學生都必須參加醫(yī)療保險,要求注冊入學時,學生必須提交醫(yī)療保險證明,若沒有該證明,學生不能注冊[5]。2008年我國國務院辦公廳了《國務院關于開展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決定將大學生納入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試點范圍,就此拉開了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和各個商業(yè)保險公司進入校園保險市場的序幕。這幾年來,在大學生保險進入高校的過程中,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以下兩個方面問題。

(一)引入大學生保險機制后的成效

1.保障高校教學秩序,減輕賠償經濟負擔。當大學生在校期間發(fā)生意外傷害事故后,受傷害學生或其家長往往會追究學校責任,或通過法律途徑將高校告上法庭,要求學校承擔民事責任,或無理糾纏校方,通過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要求高校給予經濟補償。當大學生保險進入高校后,保險公司第三方的介入,既減輕了高校的經濟負擔,維護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又使受到傷害的學生和家長能夠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2.減輕大學生及家庭的經濟和精神壓力。以往在處理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過程中,時常由于經濟原因而面臨困境,給受傷害的大學生及其家庭帶來較大經濟和精神負擔。大學生參保后,既可以通過社會基本醫(yī)療保險解決部分醫(yī)療費用,又能通過商業(yè)保險再次報銷剩余醫(yī)療費用,使大學生及家庭只需承擔很小一部費用。同時商業(yè)保險報銷門檻低、報銷險種多、報銷費用多,部分彌補了社會基本醫(yī)療保險的不足之處。3.有利于高校開展豐富多彩社會實踐活動。引入大學生保險進入高校,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處理高校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有利于轉變高校組織學生活動“畏首畏尾”的局面,能夠減輕高校因學生意外傷害事故帶來的精神和經濟壓力,促使師生能在校園內外更廣闊的天地中,盡可能地組織大學生喜愛的各種活動。4.有利于形成全民保險意識,促進保險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未來經濟社會和保險業(yè)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代大學生在大學時期形成的經濟活動和保險意識。大學生在社會組成上屬于一個特殊群體:他們雖然成年進入社會,卻又沒有實現經濟獨立;他們雖然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創(chuàng)新活力極強,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供其實踐,導致當前大學生商業(yè)保險的投保情況并不理想?!盵6]大學生保險進入高校后,既推動了全民保險意識的逐步形成,又在客觀上推進了保險行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使百姓從遇事找政府,轉變?yōu)檎曳?、找市場、找保險公司。

(二)大學生保險仍存在的問題

1.高校保險宣傳不夠,大學生保險意識薄弱。目前全民保險意識依然薄弱,大學生入學前對保險了解甚少,入學后高校對大學生保險宣傳不夠重視,許多大學生認為自己身體健康,沒有必要參加保險,尤其是農村貧困學生受經濟影響不愿投保。高校應當在入學教育時重點宣傳保險相關的知識,讓大學生了解相關保險的入保程序、繳費標準、政策規(guī)定等,不能將保險宣傳局限為僅是某個部門發(fā)發(fā)宣傳單的事,可通過講座、選修課、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增強大學生的保險意識。2.保險公司咨詢和理賠服務質量差。大學生保險多由高校代辦,保險公司每年定期收錢,卻沒有委派專業(yè)的工作人員對大學生進行宣傳服務,大學生發(fā)生意外事故時理賠手續(xù)復雜、索賠困難、賠付時間長。高校作為大學生保險的代辦方,應引入競爭機制,選擇服務質量高的保險公司投保,對保險公司在咨詢、理賠手續(xù)、理賠時間等方面做出明確的要求,同時班主任老師要提醒學生和家長對相關資料、各種票據妥善保管,以便報銷。3.大學生參加商業(yè)保險覆蓋率低,遭遇重大疾病和意外事件時報銷比例及數額杯水車薪,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我國關于基本醫(yī)療保險和商業(yè)保險都采取自愿原則,基本醫(yī)療保險運行多年社會認可度高,大學生受社會、家庭影響參加基本醫(yī)療險率較高,相反參保商業(yè)保險的大學生不多,然而發(fā)生重大意外疾病和事件時基本醫(y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和數額有限,不能滿足大學生及家庭的需求,高校要鼓勵大學生參加商業(yè)保險,利用商業(yè)保險險種多、涵蓋范圍廣、賠付金額多的優(yōu)點,彌補基本醫(yī)療保險沒有涵蓋所有人身傷害的缺點,增強大學生抵御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文靜,許振,劉煥春,等.高校校園安全水平模糊綜合評判指標體系建立[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0(5):184-188.

[2]任國友.北京市幾所高校校園安全調查報告[J].安全,2010(11),16-19.

[3][5]徐倩,趙文龍.我國大學生醫(yī)療保險制度的現狀及完善探討[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13):2065-2067.

[4]李國桂.國外大學生醫(yī)療保險經驗借鑒及啟示[J].教育探索,2009(3):140-141.

[6]梁怡萱.我國大學生商業(yè)保險投保情況及研究:以河北省高校為例[J].河北企業(yè),2018(12):96-97.

作者:孟祥瑞 侯麗萍 單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