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云水法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3 04:13:00
導語:山水畫云水法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山水而知中國畫也。一幅山水畫作品,于咫尺之中皴擦點染,表現(xiàn)山重水復,千巖萬壑,似乎變化無窮而又龐大復雜,但若將它解構,則基本由山石、樹木和云水三個部分組合而成。樹木和山石是實體,乃是構成山水畫的兩大基本要素,云水是虛體,是勾連樹與石兩大實體的聯(lián)系紐帶并起到整合畫面作用?!吧揭运疄檠},以煙云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煙云而秀媚。”因為云水作為畫面中流動變化的內(nèi)容,起著調(diào)節(jié)畫面布白的作用,更由于其靈動穿插而使畫面富于韻律,直接體現(xiàn)出畫家的靈感與心性。
當代山水畫大家孔仲起先生,以善于表現(xiàn)“云水”,尤其是江海潮水而翹楚于當代畫壇,其藝術具有相當?shù)母叨扰c深度。
山水畫直接面向自然取景,是“法自然”的,如清代畫家梅清所謂“筆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而自然界的水又分為江河湖海、飛瀑溪泉及水口等多種形式。依存條件不同,水的形態(tài)千變?nèi)f化,不盡相同,所以對描繪者而言須要理解和使用多種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如宋代著名山水畫家、繪畫理論大家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所說:“水,活物也。其形欲靜深,欲柔滑,欲,欲回環(huán),欲肥膩,欲噴薄,欲激射,欲多泉,欲遠流,欲瀑布插天,欲濺撲入地,欲魚釣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挾煙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輝,此水之活體也?!币驗樗撵`動與形制的不規(guī)則性,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水的表現(xiàn)往往有相當?shù)碾y度。所以郭熙又說:“近世畫工,……畫水則波不過三五波,此不淳熟之病也?!奔词故窃谏剿嫀p峰時期的有宋一代,對于水的表現(xiàn)尚且如此難以把握,可見畫水之不易。
而在種種“水“之中,海水、潮水因其難以捉摸的動態(tài)和激揚特征,又是最難表現(xiàn)的。宋代山水畫理論家韓拙就在《山水純?nèi)?#8226;論水》中提到:“夫海水者,風波浩蕩,巨浪翻卷,山水中少用也?!边@其中的“少用”,主要是指廣闊如江海之水者、靈動之如海潮之水者,在創(chuàng)作中難以表現(xiàn)。
孔仲起說:“我愛行云流水,愛其生氣流動,無慮無塞,無礙無際。所謂云行雨施、海闊天空?!彼终f:“大海開闊,海納百川,具有廣闊胸襟的含義。海水千變?nèi)f化,驚濤駭浪,起伏不定,洶涌澎湃,給人以無窮的想象的余地,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啟迪……”通過這些語言可以看到,孔仲起先生筆下的云水,已不僅僅局限于形態(tài)上的描摹,而更在于注重精神氣質上的把握。他主張“作畫貴在氣質,而氣質并不抽象,首先要具備人類普遍的感情、達觀的氣度、開闊的胸襟,面對美好事物的靈敏性和表達欲。”希望通過畫家筆底山水畫的描繪,“追求自我意識,民族意識和空間意識。從自我本真到民族本土到世間宇宙,由小及大、天人合一的意識,追求往復天地、回歸自然的意識完善?!彼@樣做是為了表現(xiàn)以前少有人表現(xiàn)的大江大海的云水形象,也是為了達到個人修養(yǎng)與氣質的圓滿與完善,表現(xiàn)新時代的精神面貌,進而給人以大氣磅礴的陶冶,為歷史留下當代作風,當代氣質。
海水的難以表現(xiàn),孔仲起是有深刻的認識的。他自己曾說:“千百年來畫山水的,山畫了許多,畫水的卻很少。畫水也停留在高山流水,畫江河、大海的比較少,一種講法,江河大海比較難畫,畫家故意避開,揚長避短。”本著這種知難而上的精神,在對于“云水”的描繪中,孔仲起尤其專于描繪江海潮水,而且善作山水巨制。江海潮水的神與態(tài),于孔仲起的山水畫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如他的《大江東去》、《觀水》、《云煙海天》、《驚濤拍岸》等一系列的作品,或關山萬重,江河如練,或危峰聳峙,洪波涌起,或白浪滔天,噴珠濺玉。對于中國繪畫的新題材開掘和雄壯美學意蘊的拓展,具有重要意義。
自古至今,歷代大畫家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無不重視“云水”的表現(xiàn),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表現(xiàn)云水的技法與理論,發(fā)展至今,稱為“云水法”??字倨鹣壬鶎W⒂谔剿鞯慕@顺北憩F(xiàn)手法,是山水畫傳統(tǒng)中“云水法”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并且在筆墨技巧和美學內(nèi)涵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發(fā)揚與拓展?!吧綗o水則不靈”,“云水法”與樹法、石法作為山水畫表現(xiàn)手段的三個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伴隨著山水畫的確立而出現(xiàn)的。最早的卷軸畫作品之一的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摹本)還處于“水不容泛”的階段。及至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中,以極細的線條勾水波,開始有起伏蕩漾之勢。至唐代二李,山水畫確立,畫家也開始掌握了水的描繪技法。
馬遠居杭州,坐擁錢塘江與西湖,所以他所表現(xiàn)的水,無疑主要應該來自于這兩處。這一點與孔仲起先生可以說有相同之處。不同的是,孔仲起先生筆下“水”的取形與靈感,更多的來自于錢塘江,來自于聞名天下錢江潮水。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看到,馬遠的《水圖》的12幅作品之中多數(shù)還是用筆細膩、以線為主的描繪方式。其中《云舒浪卷》、《層波迭浪》兩楨描繪有水的波浪起伏之勢,但是也依托于平面的水波。并無孔仲起繪畫中浪花飛濺、潮水奔騰神態(tài)描繪。所以在對海水、潮水奔騰激越氣勢與神采的描繪上,孔仲起筆下的水,多以高遠手法取景,將潮頭浪尖拉于目前,往往整幅畫面以浪潮作為主要表現(xiàn)對象,以粗短的“線條”或者“方點”寫浪花飛濺,輔助于濕筆淡墨渲染的云霧,大浪大潮,波濤洶涌,噴薄激射,如他在2000年所作的《驚濤拍岸》,2001年作的《大江東去》以及《沖浪千年傳》、《回頭潮》等一系列描繪錢江潮水的作品,描繪有“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壯美意境;而畫開闊的水面,他則多以平遠法取景,以關山萬重襯托大湖大海,,遼闊無涯,如1999年做《觀水》、《祖國萬歲》圖巨幅,平遠構圖,一反古人畫水細鉤線描之法,以墨法畫關山萬重迭嶂,云海蒼茫茫茫,大河源遠流長,奔騰入海的勢態(tài),有“黃河之水天上來”開闊胸懷。相比較于馬遠的《水圖》,孔仲起筆下的水無疑是“變又過之”的典型。宋代韓拙在《山水純?nèi)?#8226;論水》中總結說:“凡畫水者故宜天高地闊為佳也”,孔仲起的這一類作品可以說是深契此道。
孔仲起,1934年出生于繪畫世家?,F(xiàn)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聯(lián)合國國際美育學會理事。他對海水、潮水其中蘊涵的美學詩意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并卓有成效地進行了表現(xiàn)形式開掘。1958年,他曾到觀潮勝地海寧蹲點四十多天,天天觀潮、聽潮、想畫潮?,F(xiàn)在,他更是居住于錢塘江側,六和塔下,足不出戶即可視錢江美景,觀海潮勝事。所以,他畫的江潮海浪,來自于對自然的深切理解,也就能夠有效地表現(xiàn)江水海水、潮水的動態(tài)與意境。
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中,畫海水者寥寥,畫江水的奔騰之勢一般使用長線回環(huán)的筆法;湖泊之水因其靜,多用柔線畫之,或用留白方式處理;瀑布高泉,有下瀉流動之勢,最適合山水畫中點景、連貫畫面,而成為主要的表現(xiàn)對象;但因代代相陳,其模式古板。孔仲起基于對傳統(tǒng)的認識和對當代文化的深刻思考,解放思想,由當代生活的自我體驗中大膽變法,終于獨創(chuàng)而成“云水法”的筆墨技巧與意境,傳達著現(xiàn)代社會下的新意義。從而創(chuàng)造出了激揚飛越、磅礴大氣的個人繪畫風格,使他的藝術有了數(shù)組于畫史的實力與可能。
- 上一篇:網(wǎng)通分公司先進事跡材料
- 下一篇:衛(wèi)生所先進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