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閱讀的特殊教育研究
時間:2022-07-29 10:07:49
導語:基于閱讀的特殊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特殊教育所面對的學生存在著身體或是智力上的缺陷,他們的語言學習難度要明顯大于普通學生,如何培養(yǎng)特殊教育學生語言閱讀興趣,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了特殊教育教師所關注的重點。本文將結(jié)合筆者近些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對基于閱讀的特殊教育策略進行分析,筆者希望能夠以此提升特殊教育質(zhì)量。
關鍵詞:特殊教育;閱讀;語言意識
語言訓練是特殊教育中語文教學的根本,教師指導特殊學生學會理解,學會語言的應用。閱讀是語言訓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充當一把開啟學生智慧的鑰匙,教師要嘗試采用有效的方式讓這些特殊學生擁有扎實的語文素養(yǎng)。如何培養(yǎng)特殊教育學生語言閱讀興趣,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了特殊教育教師所關注的重點。下面,筆者將結(jié)合自身近些年的教學經(jīng)驗,具體對特殊教育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
一、利用生活閱讀提升學生語言意識
特殊教育的學生存在著智力或是身體上的缺陷,他們的語言學習難度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閱讀教學并不在于閱讀數(shù)量,也不在于閱讀的難度,而是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態(tài)度與閱讀習慣。生活閱讀具有多樣性的特點,相對于書籍閱讀來說更容易被特殊兒童所接受。因此,我們不妨嘗試利用生活閱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語言意識。[1](一)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文字學習對于特殊教育學生來說既枯燥又無趣,傳統(tǒng)的字卡學習法很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的應用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以“悟空識字”這一平臺為例,它其中的一些圖文對照學漢字、游戲?qū)W習等功能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加深他們的印象。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的漢字動畫,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這些動畫,讓它們成為有效的教學材料。(二)利用生活閱讀增加學生詞匯量。我國常用漢字數(shù)量上千,常用的詞語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除了課堂教學之外,教師更要注重學生生活中的閱讀。一方面,教師要有意識地在生活中進行語言滲透,讓學生逐漸擁有一定的詞匯量。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開展歸類教學。以“水”為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圍繞“水”進行組詞,然后再向他們展示實物或是圖片,幫助他們建立起語言與真實物體的對應關系,感知“水”的本質(zhì)特點,建立起詞語閱讀的概念。(三)利用游戲情境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語言訓練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xiàn)語言的應用,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能只把詞匯的學習停留在理解上,而是要讓學生不斷進行嘗試與表述。游戲是目前常見的教學方式,為了鞏固學生對詞語的認知,我們可以與學生一起進行拼詞游戲,看誰能夠在最短時間內(nèi)拼最多的詞。此外,我們還可以進行詞語的聯(lián)想游戲,隨機選擇幾個詞語,讓學生將其串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其他人聽。隨著學生語言水平的不斷提升,教師應逐漸加大游戲的難度,以此達到提升學生語言運動能力的目標。[2]
二、通過文本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文本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最重要途徑,也是特殊教育中的難點。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式也應該有所不同。(一)在故事中學習重點詞匯。通常學生在擁有了一定的詞匯量之后,教師就會要求學生進行文本的閱讀,每一次的閱讀中必然會出現(xiàn)更多的新詞??紤]到學生的特殊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只對文本中的重點詞語進行解釋,也就是文本中反復出現(xiàn),可以提升學生文本認讀能力的詞語。這樣可以幫助了學生理解和把握,讓他們擁有完整的表達意義。[3](二)在語句中感知故事內(nèi)涵。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是閱讀中的重要要求,在特殊教育中教師要讓學生可以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為此,我們創(chuàng)設了“依文找圖”的游戲,先讓學生進行一段文字的閱讀,然后根據(jù)他們的理解從幾張圖中選擇出對應的插圖。對于特殊教育的學生來說,他們認知能力有限,許多學生很難完整地認讀出一段文字,因此,我們大多采用的是模糊閱讀的策略,即抓住重點詞匯,通過聯(lián)想和猜測的方式來把握故事的含義。這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為學生今后的閱讀奠定了基礎,讓他們以后在碰到不認識的字詞時,可以利用經(jīng)驗和聯(lián)想實現(xiàn)模糊閱讀。(三)在反復閱讀中促進閱讀能力。反復閱讀不僅僅是溫故知新的過程,更是獲得新知識與新體驗的有效途徑。通常來說,一個故事的閱讀教學需要4到8個課時,這過程中每天都在進行反復閱讀。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將這些讀物放到閱讀區(qū)中,每隔一段時間讓學生重新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在首次學習中不理解的內(nèi)容,很有可能從之后學習的知識遷移運用過來,吸收更多的知識,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螺旋上升。[4]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深深體會到,特殊教育的難度要遠遠大于教育普通的兒童。今后,我將繼續(xù)探索,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努力讓特殊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趙云婕.閱讀治療視閾下我國特殊教育定制出版體系建構(gòu)[D].陜西師范大學,2019.
[2]張艷瓊,劉菲,潘健.聽障大學生數(shù)字化閱讀現(xiàn)狀與特征分析——以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6,46(06):103-107.
[3]樊秀琴.聾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基于新疆昌吉州特殊教育學校的調(diào)查[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6(11):43-44.
[4]周東升,陸寧,李壽媛.殘健融合閱讀共享——以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圖書館讀書節(jié)活動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5(06):74-76.
作者:劉學玲 單位:甘肅省嘉峪關市特殊教育學校
- 上一篇: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疫情防控方案
- 下一篇:泰國大學漢語教學課堂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