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聲樂課堂教學改革分析
時間:2022-03-27 04:02:57
導語:職高聲樂課堂教學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下,隨著我國職業(yè)教育的蓬勃發(fā)展,公眾和社會對職業(yè)教育更加重視,職高作為職業(yè)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是為我國輸送專業(yè)性、高素質(zhì)、現(xiàn)代化人才的重要基地。聲樂教學作為職高教育的基礎學科,是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主要渠道,通過聲樂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和音樂鑒賞能力。但是當前,受到固化思維的影響,學校、教師和學生對聲樂教學缺乏重視,在課堂中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固化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聲樂教學缺乏興趣,課堂效率難以提升,難以發(fā)揮其課程價值。在此背景下,針對職高聲樂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分析和探究,對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和關鍵作用。
一、當前職高聲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給予重視。當前,職高學校、教師和學生對聲樂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教學目標、教學方向模糊,聲樂課堂的育人價值難以發(fā)揮。同時,教師更加注重聲樂理論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學生演唱能力實踐鍛煉,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難以獲得有效提升。(二)教學方法滯后。在聲樂課堂中,教師主要采用固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即教師作為主體進行知識傳授,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接受知識。對于職高學生而言,聲樂教學屬于非專業(yè)課程,教師要結(jié)合中職學生的需求和特點,積極引入和探索全新的教學方法,但是受到陳舊觀念和固化思維的影響,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動力。(三)課堂枯燥沉悶。當代職高學生的個性更加鮮明,對待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當前,教師在開展聲樂教學中,沒有融入新鮮和趣味元素,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枯燥,學生缺少參與的熱情和動力。
二、職高聲樂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一)提升重視程度、優(yōu)化教學質(zhì)量。在職高聲樂教學中,學校和教師需要給予教學改革高度重視,結(jié)合職高學生的需求和特點,優(yōu)化教學質(zhì)量、提升課堂效率,保證學生通過教學有所收獲。首先,教師需要明確課堂教學方向,科學制定教學方案。聲樂教學作為人文學科,屬于審美和情感教育,對學生進行人文和藝術熏陶,教師要緊扣聲樂教學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真實感受音樂的魅力和藝術的力量;其次,教師要針對職高學生的需求做好備課工作、理清教學思路;最后,教師需要合理選擇聲樂教材,其作為教學的依據(jù)和基礎,教師要謹慎選擇,教材要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注重夯實學生的聲樂基礎,在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后,再開展深層次的教學,(二)突出學生主體、培養(yǎng)綜合素質(zhì)。首先,教師在開展聲樂教學中,需要突破以往的固化教學模式,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實踐教學的比例,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用于知識消化和自主練習,同時,教師需要做好示范演唱,通過科學的示范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其次,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聲樂教學的育人價值,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提升其審美水平和演唱能力,促使學生可以靈活地運用演唱知識駕馭各種歌曲,體會歌曲蘊含的情感與思想;最后,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思路創(chuàng)新,將更多的前沿知識傳遞給學生,擴展其聲樂視野,豐富其聲樂理論,并且鼓勵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加強聲樂學習,豐富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將審美和音樂融入到生活中。(三)改革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效率。聲樂教學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教師需要結(jié)合時展和職高學生的特點,積極改革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效率。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中引入探究式、問答式以及引導式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意見,在教學中多傾聽學生的看法和觀點,并且以學生喜聞可見、容易接受的方式開展教學,引導學生加強對樂理知識的探究;最后,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學習模式,將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樂理學習,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促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起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作用。(四)提升課堂趣味、喚醒學生興趣。職高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習慣不正確、學習興趣缺乏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注重在聲樂教學中融入趣味元素,提升課堂趣味、喚醒學生興趣。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情境教學等模式,為課堂注入趣味元素,并且結(jié)合職高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針對性教學,例如,欣賞當下較為流行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感受作品中蘊含的人文氣息;其次,教師要注重與學生開展互動,積極獲取學生的課堂反饋,就演唱技巧、作品內(nèi)涵以及情感思想與學生進行交流,分享彼此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創(chuàng)設和諧、輕松以及積極的課堂氛圍;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微信以及QQ等社交軟件,在課下與學生開展交流互動,利用網(wǎng)絡的匿名性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促使學生在思想的交織和碰撞中,完成境界的升華。(五)組織校園活動,實現(xiàn)課堂延伸。聲樂教學是開展和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渠道,為了加深學生對聲樂知識的消化和理解,教師要積極爭取校領導的支持,在校園內(nèi)部組織各種形式的聲樂校園活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豐富學生閱歷、增加表演經(jīng)驗。首先,學??梢栽趦?nèi)部舉辦“民歌演唱大賽”,鼓勵學生身著民族服飾上臺表演,通過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演唱能力和民族意識;其次,學??梢耘c社會團體或者相關部門開展合作,為學生創(chuàng)設社會實踐的機會,例如,組織學生下鄉(xiāng)為農(nóng)村小學生進行歌唱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促使學生未來更好地為社會貢獻力量。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zhì)教育的提倡下,我國大多數(shù)職高學校都開設了聲樂課程,通過教學可以切實提升人文素養(yǎng)、音樂素質(zhì)和綜合素質(zhì),對實現(xiàn)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和關鍵作用。但是當前,在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師需要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勇于改革,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進而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zhì)、綜合性的現(xiàn)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胡珺.高校聲樂教育改革與實踐研究——評《高校聲樂教學與音樂教育研究》[J].新聞與寫作,2018(6):118.
[2]唐禹.當前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J].當代音樂,2018(5):30-31,34.
[3]沈月池.聲樂教學理論與方法的探討——評《普通高校聲樂教學新視界》[J].中國教育學刊,2018(10):127.
[4]江林龍,黃惠琳.淺談應用型本科高校聲樂課的教學改革——以百色學院聲樂教學為例[J].藝術評鑒,2018(18):113-114.
[5]王沛.俄羅斯聲樂教學模式及對我國高校的借鑒作用[J].長春大學學報,2018,28(08):98-100,108.
[6]劉巍巍.高師聲樂課堂的有效教學——評《高師聲樂教學及其有效性實踐研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8,38(Z2):126.
作者:焦青松 單位:1.山西省太原市第十六中學校 2.山西省太原市信息技術學校
- 上一篇:心內(nèi)科臨床教學教學法研究
- 下一篇:聲樂教學多元化發(fā)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