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時代貨幣政策的局限性透析
時間:2022-02-23 03:47:00
導語:金融危機時代貨幣政策的局限性透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貨幣政策的局限性在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的英國表現(xiàn)尤為突出。英國的貨幣政策并未按其理論傳導機制所述對穩(wěn)定宏觀經(jīng)濟發(fā)揮明顯作用。文章基于IS-LM-BP模型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對經(jīng)濟預期黯淡導致居民儲蓄率上升,消費與投資需求減少,貨幣政策發(fā)揮作用存在較長時滯,以及有限的政府預算導致貨幣政策缺少財政政策的進一步配合。
關鍵詞:貨幣政策;英國;傳導機制;金融危機
理論上,貨幣政策能夠提供穩(wěn)定的宏觀經(jīng)濟環(huán)境,能夠抵消由其他因素引起的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主要波動。正是基于這樣的貨幣政策理論,英國貨幣當局采取貨幣政策輔以財政政策,以拯救當前全球經(jīng)濟與金融危機中的英國經(jīng)濟。但是,2008年以來,英國頻繁采取的諸多貨幣政策是否達到了促進和保持金融市場穩(wěn)定的目的?是否暴露出某些貨幣政策的局限性?本文通過分析金融危機后英國貨幣政策的實際效果,探討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英國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TheBank''''sMonetaryPolicyCommittee,MPC)只負責設定銀行基礎利率,并不決定中央銀行的貨幣供給量。銀行必須根據(jù)貨幣和儲備需求的變化,以及MPC設定的銀行基礎利率,通過市場操作來調(diào)節(jié)中央銀行的貨幣供給量。通過這樣的途徑,銀行能夠確保短期市場利率基本與MPC設定的利率保持一致。
一、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一般而言,貨幣政策有3個工具: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和銀行再貼現(xiàn)率。在英國,MPC設定官方利率,但并不決定中央銀行的貨幣供給量。作為中央銀行的英格蘭銀行通過其金融市場操作來執(zhí)行MPC的利率調(diào)整決定。英格蘭銀行根據(jù)貨幣和儲備需求,通過買賣債券調(diào)節(jié)中央銀行的貨幣供給量。
官方利率的調(diào)整會影響和改變市場利率水平,資產(chǎn)價格,市場預期或信心,以及匯率,并進而影響個體和企業(yè)的消費、儲蓄和投資行為,影響對英國所生產(chǎn)商品和提供服務的需求。而對英國所生產(chǎn)商品和提供服務的需求與本地就業(yè)市場密切相關。最終,官方利率的調(diào)整會影響到通貨膨脹的水平。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見圖1。如果MPC公布將低官方利率水平,英格蘭銀行將回購債券以增加貨幣供給和流動性。然后,市場利率水平和資產(chǎn)價格將下降,個人傾向于增加消費減少儲蓄,企業(yè)將增加投資。這樣,對英國本地商品和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就業(yè)增加,商品和服務價格以及工資將增加,這必將影響通貨膨脹率。
二、金融危機后英國的貨幣政策及其效果
2008年下半年以來,英國的經(jīng)濟日趨惡化。MPC不斷降低銀行官方基礎利率。從2008年初開始,MPC累計8次降低銀行官方基礎利率,由2008年1月的5.5%降低為2009年4月的0.5%,并持續(xù)至今(見表1)。2009年3月5日,英格蘭銀行宣布價值750億英鎊的資產(chǎn)購買計劃,該計劃于4月9日開始執(zhí)行。英國貨幣當局試圖通過降低利率和資產(chǎn)購買計劃增加貨幣供給量,減少個人和企業(yè)投資成本,從而達到拉動需求、提高就業(yè)率,并控制通貨膨脹率的目標。
通過英國貨幣當局的一系列貨幣政策,英國的貨幣供給量(M4)由2008年初的16912.54億英鎊增加到2009年底的20327.65億英鎊,2010年M4繼續(xù)保持金融危機后的穩(wěn)步增長趨勢,截至2010年4月,M4已達到22105.82億英鎊(見圖2)。91天短期國庫券平均貼現(xiàn)利率、銀行間隔月拆入息率、銀行間3個月拆出息率以及英國政府20年債券收益率都不同程度地下降(見表1)。2008年初至2009年2月,91天短期國庫券平均貼現(xiàn)利率從5.01%降到08年底的1.24%再降到2009年底的0.46%,截至2010年5月,該指標為0.49%;銀行間隔月拆入息率從5.50%降到08年底的2.75%再降到2009年底的0.55%。2010年5月,該指標有小幅上升為0.60%;銀行間3個月拆出息率從5.58%一路下降到2010年5月的0.75%,英國政府20年債券收益率從2008年初的4.46%降到2010年5月的4.32%。開放經(jīng)濟條件下的貨幣供給量是內(nèi)生變量,缺角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r)和公共儲蓄率(c)。2008年,英國家庭儲蓄率由第一季度的-0.7%上升到第4季度的3.6%,2009年,該指標由第一季度的4.5%上升到第4季度的7.0%(見表4),這一變化表現(xiàn)為圖2中OC曲線向上移動到OC'''',其中OC曲線的斜率是c;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降表現(xiàn)為圖3中AB曲線向右移動到A''''B''''。變化后,銀行持有現(xiàn)金量從AF變?yōu)锳''''F'''',銀行持有的儲蓄量從DB變?yōu)镈''''B''''。A''''F''''和AF相比誰更大,取決于r和c的變化幅度。
目前,在利息率不斷降低的情況下,與傳統(tǒng)貨幣政策理論認為儲蓄率隨利息率下降而降低相反,英國家庭儲蓄率卻在增加,失業(yè)率上升,人們對經(jīng)濟預期普遍黯淡,缺乏信心,并減少消費和投資,從而導致了總需求減少(見表2)。
金融危機后貨幣供給量中貸款增長率變化趨勢也反映出英國總需求在減少。盡管自2008年初英國的貨幣供給量M4持續(xù)增加,但是,自2008年10月以來,貨幣供給量中貸款增長率在下降,2009年1月更是大幅下降到4.9%(見圖4)。貨幣供給量中貸款增長率下降反映出英國貨幣需求量增幅放緩。
英國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在過去的幾個月內(nèi)持續(xù)下降。2008年9月CPI年度變化率為5.2%,11月為4.1%,2009年2月下降到3.2%。
總體來看,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英國貨幣當局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并沒有達到貨幣當局的預期目標,越發(fā)顯示出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三、金融危機后英國的貨幣政策分析
金融危機以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了英國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1.一般來說,官方利率的變化對產(chǎn)出的全部影響需要1年才能夠顯現(xiàn),對通貨膨脹的影響要2年左右才能全部顯現(xiàn),即貨幣政策存在一定的時滯。MiltonFriedman(1968)認為,貨幣政策至少在6個月或者9個月或者12個月或者15個月后才能對經(jīng)濟產(chǎn)生影響。2.金融危機后,英國家庭和企業(yè)普遍對英國經(jīng)濟預期黯淡,缺乏經(jīng)濟重振的信心,不但減少消費支出和貸款需求,而且有增加儲蓄的傾向。這正是英國貨幣政策沒有刺激消費和投資從而增加總需求的關鍵所在。
3.目前,為挽救日漸不振的經(jīng)濟,英國政府已計劃支出1750億英鎊,實際上該數(shù)字已達到2250億英鎊。但是,就英國政府目前的經(jīng)費狀況,近期不宜再采用財政政策。因為2009年2月,英國公共部門現(xiàn)金預算赤字已達18.43億英鎊,公共部門凈債務占GDP的比例為49.0%。也就是說,目前,英國不能再采用財政政策,而必須采用貨幣政策。
4.目前,英國不可能同時既降低利率水平又縮小國際收支賬戶的“雙逆差”。因為利率水平下調(diào)會引起資本外流,英鎊貶值(見表3)。但是,如果英國得益于英鎊貶值,借此機會擴大出口,獲得經(jīng)常賬戶盈余,那么,既降低利率又縮小國際收支逆差兩個目標就有可能同時達到。
可見,盡管自2008年初英國貨幣政策委員會連續(xù)8次降低官方基準利率,英格蘭銀行增加貨幣供給量M4,銀行基準利率降低到相當?shù)偷乃?0.5%),但由于家庭和企業(yè)對英國經(jīng)濟預期黯淡,缺乏信心,英國家庭儲蓄率卻在上升,貨幣供給量中貸款增長率在下降。導致最終消費支出或者總需求減少??梢?目前英國已經(jīng)陷入“流動性陷阱”,凸顯了金融危機后貨幣政策的局限性。而英國經(jīng)濟重振的關鍵在于重建公眾對英國經(jīng)濟的信心。
參考文獻:
1.Confidenceinbanksiskeytoeco-nomicrecoveryandgermanetothisisintegratedregulation.DamianReece28Apr2009.www.telegraph.co.uk/.
2.TheBankofEngland''''sOperationsintheSterlingMoneyMarkets.www.ba-nkofengland.co.uk.
3.MonetaryPolicyCommitteeDecisio-ns.www.bankofengland.co.uk/monetary-policy/decisions.htm,www:bankofengl-and.co.uk/monetarypolicy/decisions/decisio-ns09.htm.
4.BankofEngland.Monetary&Fina-ncialStatistics,2009,(13):19.
5.OfficeforNationalStatistics.MonthlyDigestofStatisticsinUK,2009,(760):110,114,117.www.statistics.gov.uk/statbase/Product.asp?vlnk=611.
- 上一篇:農(nóng)村民間融資若干問題綜述
- 下一篇:改編電影文化取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