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護理對患者吸入性肺炎防治作用

時間:2022-06-08 04:35:00

導語:口腔護理對患者吸入性肺炎防治作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口腔護理對患者吸入性肺炎防治作用

吸入性肺炎[1](aspirationpneumonitis)是指口咽部分泌物或胃內(nèi)容物被吸入下呼吸道后所導致的肺部炎癥。吸入性肺炎可分2類,其一是胃酸吸入性肺炎,又稱Mendelson綜合征,是指反流性胃內(nèi)容物(主要是無菌性胃酸)吸入肺內(nèi)引起的急性化學性肺損傷,常發(fā)生在有意識障礙的患者當吸入物pH<2.5或吸入量>0.3mL/kg(成人每次20~25mL)時,往往會引起嚴重的肺部損傷,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另一常見類型為細菌吸入性肺炎,是指吸入有致病菌繁殖的口咽分泌物而引起的肺內(nèi)感染,常見于卒中伴吞咽困難的老年患者及意識障礙患者,為吸入性肺炎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臨床上所指的吸入性肺炎通常為此類型。吸入性肺炎的常見原因包括吞咽困難、咳嗽反射減弱、胃食管反流、機體防御機制下降、口咽定植菌的負荷量大。本研究對我院就診的意識障礙留置胃管患者進行口腔護理對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影響的對照觀察,發(fā)現(xiàn)加強意識障礙患者口腔護理較對照組大大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

1對象

對象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在我院就診的58例危重癥患者,均為飲食、進水嗆咳,已留置胃管的意識障礙患者。

2方法

隨機予以對照組護理常規(guī)和觀察組護理常規(guī)。對照組護理常規(guī)包括:(1)插管長度。將胃管延長插管10cm(55~65cm),以減少食物返流[2]。每次鼻飼前要認真檢查胃管的位置。(2)體位。教導患者家屬進食時將患者置于半臥位,床頭抬高30~45°。(3)鼻飼量與鼻飼速度。鼻飼的量每次以不超過350~400mL為宜,灌注速度要緩慢,一般為15~20min,老年人更要慎重。老年腦卒中患者為了避免胃潴留誘發(fā)誤吸,采用少量多餐方法,鼻飼量應減至200~300mL,時間應延長為40min~1h。(4)臥位與排痰護理。經(jīng)常鼓勵患者咳嗽、咳痰,對咳嗽無力的患者,要協(xié)助拍背,對長期臥床或神志不清的老年人,每2小時翻身拍背1次,不能自行排痰的及時用吸痰器吸出痰液。注意鼻飼前將痰液、分泌物吸干凈,鼻飼中和鼻飼后不要馬上吸痰,如果緊急情況下,應先停鼻飼。觀察組患者加1d2次的口腔清潔常規(guī)護理。吸入性肺炎診斷方法: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嚴重的咳嗽、胸悶、呼吸窘迫和急促、肺水腫、低氧血癥等呼吸癥狀,或者肺部聽診較多量干濕啰音,或者經(jīng)X線胸片表現(xiàn)為浸潤性陰影、肺膿腫等感染征象。

3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明顯降低,觀察組、對照組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分別為6.67%(2/30)、14.29%(4/28)。觀察組和對照組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差異有顯著性(2=36.59,P<0.05)。

4結(jié)論

加強口腔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率。加強口腔清潔護理一方面可以減少口腔病原菌,防止細菌誤吸,另一方面還可以刺激口腔黏膜P物質(zhì)(神經(jīng)肽)釋放,改善吞咽反射能力,最終達到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國外有報道稱整體治療護理及康復,除一般的口腔清潔外,堅持刷牙,并對舌苔、牙周病、齲齒等進行治療,每周用專用的器材進行護理,可使吸入性肺炎減少40%。進一步證實了加強口腔護理,減輕口腔定植菌的負荷量可以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3]。

吸入性肺炎是存在意識障礙危重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與護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探討更好的護理方法,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不僅可減輕對患者身體的打擊,也可提高醫(yī)療效果,節(jié)省醫(yī)療資源。其中加強患者的口腔護理是不容忽視的一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