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探討

時間:2022-09-26 11:29:38

導語:航空公司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航空公司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航空公司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為心理干預的制定提供參考。方法為飛行員發(fā)放綜合心理評估量表,評估飛行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結果睡眠質量差、軀體疲勞、焦慮和興趣減退具備較高的發(fā)生率;相較于年齡<50歲的飛行員,年齡≥50歲的飛行員的睡眠效率因子更低(P<0.05)。結論為了保障飛行安全,需加強對航空公司飛行員心理健康的重視,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航空公司;飛行員;心理健康;探討

航空出行為高效出行方式,飛行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于飛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目前我國研究報道中,主要是針對軍事飛行員開展心理狀況研究,并未過多涉及航空公司飛行員的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1]。本次研究就通過為航空公司飛行員發(fā)放多種心理健康狀況評估量表,探討航空公司飛行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為心理干預的制定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到航空門診接受心理健康狀態(tài)評估的航空公司飛行員100人,全部飛行員均為男性,年齡25~60歲,平均(42.7±3.8)歲。文化程度:22人為大專文化水平,78人為本科文化水平。其中3人未婚,97人已婚。飛行駕齡3~38年,平均(15.6±2.2)年。每月飛行時間為35~105小時,平均(78.8±12.5)小時。基礎疾?。浩渲?3人患有高血脂,33人患有高血壓,7人患有高血糖,3人患有代謝綜合征,1人患有冠心病,3人患有高尿酸血癥,52人體重偏高。為其開展調(diào)查問卷發(fā)放,共發(fā)放100份,回收100分,回收率為100%。1.2方法。為航空公司飛行員發(fā)放綜合心理評估量表,量表內(nèi)容涉及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匹斯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和疲勞量表中的相關項目,共包括項目30個,指導飛行員對量表內(nèi)容進行填寫,填寫過程中對指導語進行統(tǒng)一。應用5級評分,評分越高則提示飛行員的癥狀越明顯,而評分越低則提示飛行員的癥狀越輕微。1.3統(tǒng)計學方法。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17.0。(x±s)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行F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心理健康相關因子檢出情況分析。通過分析可知,航空公司飛行員興趣減退情況最為明顯,其次為需更多休息時間,如表1。2.2不同年齡飛行員心理健康因子比較。相較于年齡<50歲的飛行員,年齡≥50歲的飛行員的睡眠效率因子更低(P<0.05)。如表2。

3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航空公司飛行員的睡眠質量較差,且存在焦慮、興趣減退等癥狀,這也和前人研究報道相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航空公司飛行員需要跨時區(qū)進行長途飛行,從而使其機體的生物節(jié)律被打亂;高空作業(yè)更容易受到電磁輻射;飛機機艙較小,導致其久坐無法開展有效鍛煉;飲食不規(guī)律,配餐不科學;連續(xù)飛行使其精神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tài)等,均會導致其睡眠質量受到影響,且容易引發(fā)焦慮情緒[2]。目前大量研究證實,在導致疲勞的眾多因素中,睡眠障礙屬于決定性因素。睡眠質量不佳將會導致飛行員所具備的機體認知功能受到影響,使其短時記憶力受到損害,從而容易導致操作失誤的發(fā)生[3]。而飲食、睡眠不佳,機體長期處于疲勞狀態(tài),會導致相應軀體及精神癥狀的出現(xiàn)。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航空公司飛行員的興趣減退情況最為明顯,通過詢問得知,大部分飛行員主要是由于睡眠障礙和疲勞導致其休息時不愿意做其他事,從而導致其興趣減低。同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年齡<50歲的飛行員,年齡≥50歲的飛行員的睡眠效率因子更低,36~50組的飛行員需更多休息時間才可使自身機體的不適及疲勞感得到緩解。分析其緣由,首先是由于生理年齡的加大,使人體的睡眠質量降低,加之不利客觀因素的影響,睡眠質量降低更為明顯[4];其次此年齡階段飛行員家庭負擔重,因此具備較大的軀體及心理壓力,因此對于休息時間具有更大的需求。通過增加睡眠時間和效率,可使飛行疲勞得到有效預防和消除,因此為了保障飛行員心理健康,就需要保證充足睡眠,合理飲食,適當開展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李倩穎,梅松麗,高晶磊,等.吉林省某企業(yè)職工社會支持、工作投入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8,33(3):291-293.

[2]魯曉曉,王子延.職工心理健康衛(wèi)生狀況的評價[J].現(xiàn)代計算機(專業(yè)版),2018,35(1):3-8.

[3]周虹瓊.關于工會組織對職工開展心理健康方面工作的思考[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4,28(5):48-51.

[4]鄧波.注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在企業(y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8,25(26):40-41.

作者:王洋儷 單位:西南醫(y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