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2 10:27:44

導語: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管理論文

一、在少數民族習慣上,堅持尊重原則

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尤其是部分有宗教信仰的少數民族學生,有著特殊的民族習慣,在穿衣、飲食等方面都與漢族學生有著較大差異,高校應予以尊重。比如回族學生有著特殊的飲食習慣,高校應開設回族餐廳,以滿足回族學生的就餐需要。為促進不同民族學生之間的了解和溝通,高校教育工作者應通過主題班會或者QQ、微信、微博、短信、飛信等新媒體形式向班級同學宣傳少數民族特殊的民族習慣,呼吁學生尊重各民族特殊的風俗習慣,尊重少數民族學生的權利,不能因民族風俗習慣不同,而歧視、侮辱少數民族學生,要尊重他們的傳統(tǒng)習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視禮俗或由于行動上的不慎而傷害他們的民族自尊心。

二、在管理理念上,堅持身份平等,尺度和標準統(tǒng)一

當今高校培養(yǎng)的少數民族學生以后將是國家少數民族工作和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骨干力量,高校有責任為少數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因此,高校學生工作隊伍思想上要高度統(tǒng)一,堅持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身份平等,管理尺度和標準一致,不開綠燈,不搞特殊,不另眼相看。高校要旗幟鮮明地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國家有關宗教信仰和高校禁止開展宗教活動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教育,讓少數民族學生從情感上認同學校的管理制度和基本要求,從而杜絕了產生特事特辦的思想苗頭。

三、在工作方式上,堅持深入細致、情感投入和幫扶引導

高校在處理少數民族學生事務的過程中,應堅持深入細致、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坦誠相待。高校可以實行少數民族學生事務專項專人負責制,設立少數民族學生事務管理專員,學工隊伍團隊協(xié)同配合,按要求建立臺賬,深入細致了解少數民族學生(特別是內高班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人際交往情況、學習生活情況,在學生遇到問題時,適時介入給予引導和幫扶。高校可以嘗試建立少數民族學生事務管理領導溝通會、輔導員座談會、民族學生互助會三層溝通體系。高??梢云刚埦哂猩贁得褡迳矸莸睦蠋熋吭露ㄆ谡匍_民族學生溝通會,充分利用其自身少數民族身份,與學生暢談個人成長發(fā)展,引導學生正確認知學習成績差異,這一定期溝通機制必將對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在護航少數民族學生成長發(fā)展上,堅持人人發(fā)展百花齊放的原則

部分少數民族學生由于基礎教育水平差異,在學習上與內地學生存在明顯差距。高校應鼓勵少數民族學生更加注重自我發(fā)展,不與內地學生拼學業(yè)功底,客觀認知獎學金等級差異,而是更加注重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把自己培養(yǎng)成出色的個體回到家鄉(xiāng)發(fā)揮建設者的作用。針對少數民族學生多才多藝的特點,高校應開辟途徑、提供機會,讓其才藝得到彰顯,更加自信地面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比如鼓勵平時表現優(yōu)秀的同學加入學生會,擔任班委;鼓勵多才多藝的同學加入舞團;鼓勵有主持天賦的同學加入主持團;鼓勵有運動天賦的同學加入足球隊、籃球隊等等,此舉是為了讓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找到展示自己的舞臺,并逐步建立自信。

五、在先進典型的塑造上,堅持先進引領,強化少數民族學生自我服務和管理

高??梢栽谏贁得褡鍖W生中塑造典型,實現先進典型模范引領作用,強化少數民族學生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意識。高校應努力挖掘少數民族學生中的先進典型,優(yōu)秀者可以吸收為中共黨員,塑造先進典型在少數民族學生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高校可以聘請該部分學生為“少數民族學生事務管理專員”,通過長期深入地與少數民族學生溝通交流,及時掌握了數民族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生活軌跡,潛移默化地對其他同學起到積極的激勵和影響作用。高校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管理應當堅持引導、重在疏導、情感投入、管理到位、模范引領、多途徑幫扶、師生協(xié)同配合,使少數民族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態(tài)度積極,以呈現出良好的態(tài)勢,并逐步成長為高校認可度極高的一個優(yōu)秀群體,爭取為少數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張坡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