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視角下外部性問題調解機制
時間:2022-04-22 09:44:00
導語:經濟法視角下外部性問題調解機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外部性的基本概述
外部性是指一個經濟主體的活動對另外一個或數個無關的經濟主體造成的有益或有害的影響。外部性可以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正外部性亦稱外部經濟,是指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益,而受益者無須花費代價。負外部性亦稱外部不經濟,是指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損,而造成外部不經濟的人卻沒有為此承擔成本。
二、外部性問題的理論來源
說到外部性理論,不得不說到庇古和科斯,他們開創(chuàng)了對外部性問題的研究,對外部性理論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庇古教授的外部性理論庇古教授被稱為"福利經濟學之父",他的《福利經濟學》享譽世界,它將資產階級福利經濟學系統(tǒng)化,標志著其完整理論體系的建立。在其《福利經濟學》一書中,他提出"庇古稅方案",即通過政府行為對產生經濟負外部性的企業(yè)和個人征稅,以補貼因為負外部性而受到不利益的主體和有正外部性的活動的主體。庇古正式提出和建立了外部性理論,但他的思想亦有來源于馬歇爾的經濟理論,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為其外部性理論的提出提供了思想源泉。
(二)科斯的外部性理論科斯對庇古的外部性理論進行了批判,他提出了外部性問題的相互性這樣一個之前沒有被關注的現象,即外部性問題的產生并不僅僅是由于企業(yè)或個體等受益者一方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由于利益受損者的原因才使得企業(yè)或個體的經濟負外部性發(fā)生作用,因此造成的不利后果應該由雙方合理承擔。科斯進一步提出,產權沒有界定清晰是外部性問題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有效的產權可以實現外部性問題的內部化。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只要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yōu)。當然,科斯所設想的制度必須建立在一個前提上:這個市場是完善的,交易完全自由自愿,交易成本為零。
三、外部性問題的成因
(一)產權不明晰外部性問題一個重要的成因就是產權不明晰。假如一家污染企業(yè)建在一片農田旁邊,產權很明確,企業(yè)和農田歸屬明確,當企業(yè)所排放的污水和廢氣對附近農田的莊稼的生長造成影響時,莊稼的所有人就可以直接向企業(yè)請求賠償,企業(yè)生產所導致的外部性也就不會存在。但就同一個企業(yè),它排放的污染所可能產生的酸雨對其他較遠的地方的農田的莊稼亦可能造成損害,但由于無法具體確定是哪個企業(yè)的污染排放所造成的損害,所以在請求賠償方面就會遇到困難,這就會形成負的外部性問題。
(二)市場制度的缺陷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他提出自由市場理論,主張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主導經濟的運行,反對政府的過度干預介入。但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踐經驗表明,市場并不是萬能的,過度寬松的市場環(huán)境可能會導致壟斷,外部性問題,公共資源的不合理配置等問題?,F實的問題是市場并非萬能的,交易礙于時間、地點、信息、誠信問題,交易成本不可能為或接近零,這樣資源的配置就沒法達到完全優(yōu)化,就可能產生外部性問題。
(三)道德缺陷市場經濟是一個講究誠信的體系,沒有誠信,交易就會終止,沒有誠信,就會出現道德危險。但這個市場并非人人都講誠信,總會有一些人存在僥幸的心理,只求短期利益,損害廣大企業(yè)、消費者的利益,這就導致了外部性問題的產生。
四、外部性問題的解決機制
由于市場不是萬能的,因此我們不能只寄希望于市場來解決外部性這個問題,本文在不否認市場作用的同時亦想通過對其他力量(如政府)的論證來證明外部性問題的解決是需要引入其他力量,共同協(xié)調,形成一個完整的機制的,把外部性問題的解決放到經濟法的視野下進行討論,即承認市場的主導作用,同時認可政府的適度干預作用,以及強調對道德的建設,盡量解決外部性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外部性問題內部化在解決外部性這個問題上,主要還是應該依靠市場的力量,這與經濟法的本質相同,主要依靠市場進行調節(jié),當市場出現失靈時,引入政府的力量進行干預,確保經濟有效有序運行??扑乖谒l(fā)表的《社會成本問題》這篇論文中對庇古提出的"庇古稅方案"進行批判,他認為單純對排污企業(yè)征稅得到的結果并不是最優(yōu)的,而且無法在各企業(yè)間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征稅標準。他根據對外部性問題相互性的研究,認為應設立一種雙重的納稅制度,"如果工廠必須支付等于損失的稅額,則顯然需要有一種雙重納稅制度,應讓該地區(qū)居民支付等于工廠主(或其產品的消費者)為避免損害而追加的成本的稅。
"因此科斯認為,明晰產權對解決外部性問題至關重要,有效的產權可以使外部性問題內部化。交易成本很重要,如果交易成本過高的話,交易可能就難以達成。如科斯定理所言,如果產權明晰,交易費用為零的話,資源就能實現最優(yōu)配置。但我們知道交易費用是無法為零的,產權也很難達到完全明晰,因此當交易成本高于政府管制的成本時,就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的力量在解決負外部性問題上是必要的。
(二)政府力量干預前面已經論述了政府干預的必要性,那么政府干預應該從何著手呢?雖然科斯對庇古的"庇古稅方案"提出了質疑,但我們亦不能否定它的作用,畢竟它能影響到那么多的學者也不是毫無價值的。其實政府干預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征稅或者對負外部性問題制造者施以行政處罰。比如就企業(yè)排污問題,通過政府征稅或者罰款,既是對負外部性行為制造者的一種懲罰,也是對受負外部性影響著的一種補償。這就彌補了外部性問題內部化的缺陷,因為當交易成本過高時,交易可能難以產生,這時政府力量的介入就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征收的稅和罰款,政府可以用這部分錢進行污染的治理,解決因交易成本過高帶來的交易困難。此外,政府可以利用行政強制力強制企業(yè)安裝污染凈化裝置,或者通過政府發(fā)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進排污裝置,減少外部性的影響。
(三)加強道德建設市場經濟是一個講求誠信的經濟。如果每個市場參與者都不講誠信,那么一切交易都只是短暫性的,交易注定不會長久,那么這個市場也就會消亡,因此加強誠信道德建設至關重要。我們相信,市場會給予不講誠信者以懲罰,法律也會給予其制裁。
- 上一篇:經濟法社會中間層主體
- 下一篇:經濟法學說前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