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修身教育探討論文

時間:2022-02-08 05:19:00

導語:高校修身教育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修身教育探討論文

一、加強大學生修身教育的必要性

l、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現(xiàn)狀突出了加強修身教育的緊迫性

大學生作為社會上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群休,從總體上來說,大多數(shù)大學生的道德素質較高,精神風貌也是積極健康、耍求向上的,主流是好的。但隨著大學生中獨生了女的不斷增多,家庭教育的某些不足,以及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使他們過子崇尚自我,而往往忽視個體道德問題。同時,時代在發(fā)展,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個性也在發(fā)展,在這樣一個開放性的社會,日新月異的新事物、新思想不斷沖擊著大學校園,青年大學牛的思想和行為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整個社會的轉型與變遷的影響。他們雖身處象牙塔內,卻時刻關注著社會的變遷,對新鮮事物、新思潮、新觀點等極為敏感,同時也最容易感到困惑、偏激、沖動,受到各種價值觀念的影響。比如他們對社會投以較多的關注,他們在具體事情上社會責任感較差:追求現(xiàn)代生活方式,他們這種表面的盲從,使他們缺乏現(xiàn)代文明意識;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但又極易受不良風氣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參與意識,但社會公德意識弱,涉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社會利益時,心理承受力弱;道德認識與分辨是非能力強,但道德踐履、從善改過與實行高尚行為的能力較弱等。

2、大學生修身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跨世紀宏偉目標的重要舉措

中國是一個具有燦爛的道德文化和悠久德育傳統(tǒng)的國家。傳統(tǒng)德育以儒家倫理為核心,實施的是人倫之教。儒家倫理以“五倫”概括封建社會一切人倫關系,以家庭倫理為本位來推及社會倫理規(guī)范,具有鮮明的宗法式家族主義倫理的特性。我國傳統(tǒng)德育長于家庭倫理,而短于社會倫理和國家倫理,存在著重私德,輕公德的傾向。正如費孝通所言:“在我們傳統(tǒng)社會里,所有的道德只在私人聯(lián)系中才發(fā)生意義”(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我國經歷了漫長的沒有公民,只有臣民的封建社會,封建傳統(tǒng)悠久而民主法制基礎薄弱,積淀于民族心理中的依附意識、臣民意識、迷信盲從等心理頑疾使公民意識先天不足,要“著力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迫切需要培養(yǎng)具有公民意識的大學生,不斷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索質。

3、大學生修身教育是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迫切需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彼麄冴P注改革開放和社會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平等意識、民主意識、市場意識、環(huán)保意識等現(xiàn)代意識。但是不少大學生對公民概念理解模糊,重公民權利,輕公民義務,法制意識不強,公德意識缺失。有的大學生見利忘義、不講信用、極端個人主義的行為時有發(fā)生。因此,修身教育成為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迫切要求。

4、大學生修身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青少年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反映著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人們常常從一個社會青年群體的道德狀況透視出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思想道德水準。因此,青少年必須成為我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指出:“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道德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的過程中,特別是要把提高青少年的素質作為工作重點。

社會道德文明的程度是與個人道德自覺意識相一致的。道德教育的客觀效果也應以推動個人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冶煉和升華為準繩。當今社會物質文明發(fā)展較快,們精神丈明相對比較滯后,較明顯的是:整個社會公德水準不高,廣大公民在這方面仍存在著不少問題,缺乏加強修身的意識和自覺性。而“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wěn)定方面起著積極作用,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xiàn)”’‘。隨著《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出臺,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為基本道德規(guī)范,以杜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性公民道德建設活動現(xiàn)在在全杜會廣泛開展開來。這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施“以德治國”方略的重要舉措。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一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一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時代,一個新舊觀念和行為相互摩擦、矛盾乃至沖突的新時代。這個時代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需要德行來把關,這一點已越來越被當代世界各國的人才市場所重視。因此,對于跨世紀的一代青年學生來說,注重修身教育意義特別重大。分析一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我們就不難得出結論:培養(yǎng)跨世紀的“四有”新人,迫切需要加強大學生修身教育。

二、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高等教育事業(yè)也在騰飛,在校大學生的人數(shù)劇增,一批一批的大學生走出校門,走上各行各業(yè)的崗位,這些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從總體上說是好的。他們中絕大多數(shù)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遠大理想和強烈的事業(yè)心,立志為祖國和人民建功立業(yè),道德修養(yǎng)也較高。但是,也還有相當一批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存在嚴重的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

第一、缺乏政治信念。對國家大事,民族前途毫不關心,有的表面上要求進步,積極要求加入黨組織,但究其動機,實際上是想撈一點政治資本,為未來就業(yè),為個人的發(fā)展作鋪墊。有的厭惡政治理論課,拒絕學習政治理論,在大是大非面前顯得麻木不仁,極少數(shù)人甚至聽信政治謠言,懷疑黨的領導的正確性,懷疑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性和優(yōu)越性,更有個別的在校大學生成了的癡迷者,走上了不歸之路。

第二、缺乏公德意識。自以為是天之嬌子,缺乏最基本的禮貌、禮儀,不尊重長輩,不尊重老師;餐廳買飯不排隊;宿舍、廁所又臟又臭;教室、校園的公共衛(wèi)生無人自覺維護;在教室、圖書館等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男女之間在公眾場合摟摟抱抱,不注意影響等社會公德方面的不文明現(xiàn)象在高校是屢見不鮮,在墻壁、課桌上亂刻亂畫,且內容粗俗,格調低下,不堪入目,造成嚴重的精神污染。

第三、缺乏責任意識。有些學生視談戀愛為兒戲,導致嚴重后果而覺得無所謂,有刺激;有的一味追求高消費,上“三室一廳”,虛度年華;對父母家人的艱辛毫不體恤;自由、散漫,組織紀律性差,有的存在極端個人主義傾向,集體活動、公益活動一概不參加,更不愿為同學和班級服務;有的畢業(yè)時從不想要報效國家,不愿意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是一門心思想著出國留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黃鶴一去無消息。

第四、缺少誠信意識和正義感。考試作弊現(xiàn)象屢禁不止,時有發(fā)生,其形式也由過去的夾帶、抄襲發(fā)展到“”替考,甚至利用手機作弊等,已成為校園公害,賄賂教師,花錢買分已成公開的秘密;在就業(yè)過程中,有的學生匆忙簽約,輕易毀約,缺乏誠信;在評優(yōu)、選干和組織發(fā)展中,有些學生弄虛作假,欺騙組織,有的甚至讓家長出面請客送禮,拉關系走后門;個別學生甚至偷竊、搶劫,敲詐,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還有相當部分學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一些不正之風、不文明行為,不道德行為,甚至違法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凡此種種,對大學生發(fā)展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長此下去,必然嚴重影響未來的人才質量。

三、加強修身教育的重要意義

為此,必須學習和借鑒傳統(tǒng)文化中的修身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第一、加強修身教育,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公民意識,消解外來文化的負面影響,增強大學生的國家意識、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使大學生自覺地把愛國之心和報國之情統(tǒng)一起來,把自己的知識技能、聰明才智貢獻給祖國,貢獻給人民,這才是人生價值的最高體現(xiàn)。

第二、加強修身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律精神和團隊意識,喚起他們內心深處的榮譽感和羞恥感,使其一言一行自覺的堅持真善美,反對假丑惡。

第三、加強修身教育,有利于增強大學生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侵蝕的意識和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在思想上筑起道德的長城,自覺抵制和排斥各種非道德的思想與行為。

第四、加強修身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大學生從小到大都是一帆風順的,在同齡人中是佼佼者,他們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優(yōu)越感,有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心理定勢,習慣于順境,一遇挫折便孤獨苦悶,自暴自棄,有的沉淪,有的甚至輕生,根源就在修身不夠。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制度的不斷改革,使得大學畢業(yè)生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更加需要加強修身鍛煉,經常進行必要的心理調適,以保持一顆平常心,要正確處理工作生活中的“順”與“逆”、“得”與“失”、“榮”與“辱”的關系,要經得住成功與失敗的考驗。這樣,才能以從容達觀的心態(tài)和胸襟,面對復雜對變的社會、激烈嚴酷的競爭而有所建樹,有所成就,達到自己設計的人生目標。

摘要:大學生修身教育是當前高校德育的重要課題,當代大學生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迎接時代的挑戰(zhàn),與國家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因此,要使高校培養(yǎng)的學生真正成為“四有”新人,除了對他們加強思想政治和科學文化的教育,還要特別重視對他們的修身教育。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強大學生修身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現(xiàn)狀進行分析;最后強調了加強修身教育對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道德修身教育高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