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禮儀,師德為先

時間:2022-02-15 03:02:00

導語:教師禮儀,師德為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禮儀,師德為先

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總書記指出:"振興中華,教育為本;振興教育,教師為本."那么教師又將靠什么來振興教育呢我們的回答是教師的素質,而其中的教師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是教師素質之魂,它是教師振興教育的內在動力和行動保證.

正如《荀子修養(yǎng)》中所說的那樣:"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自古以來,禮儀無論對國家,社會還是個人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當今世界,國家有大小之分,人口有多寡之別,社會形態(tài)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文明民族都很注重禮儀.我們也往往把講禮儀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對個人而言,禮儀則是衡量道德水準高低和有無教養(yǎng)的尺度.黨中央頒發(fā)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也明確指出:"開展必要的禮儀,禮節(jié),禮貌活動,對規(guī)范人們的言行舉止,有著重要的作用."可見,禮儀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養(yǎng),是一個人立足社會,成就事業(yè),獲得美好人生的基礎.

對于教師來說,禮儀更有它的特殊意義.因為黨中央強調:全體公民要明禮誠信,提倡教師禮儀是時代的要求,職業(yè)的期待.你要讓人民群眾提高自己的素質,要讓我們的全體公民提高禮儀素質,需要教師為人表率,率先垂范.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在禮儀推廣和普及中,扮演著為人師表,率先垂范的角色.教師禮儀是教師在其工作崗位上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行為規(guī)范.所謂教師禮儀,是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遵循的尊敬他人,講究禮節(jié)的程序,是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并嫻熟運用的人際傳播技能.因為教師的勞動具有很強的示范性,他不僅是學生處理人世疑難的導師,也是學生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為人處世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關注,對他們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的禮儀,不僅是教師個人的品質修養(yǎng),而且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行為,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通過師德建設,教師的禮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與教師禮儀相悖,乃至缺乏起碼的禮儀常識的現(xiàn)象在教師隊伍,尤其在青年教師身上還大量存在,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比如公共場合語言粗俗不文明;不尊重學生,時常挖苦諷刺或冷漠疏遠;對學生的提問,問候隨便應付或干脆置若罔聞;上課時接聽,撥打手機;在教室內吸煙,隨地吐痰;形象舉止過于隨意或濃妝艷抹,過于修飾,等等.這樣的教師怎能有威信怎能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又怎能很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加強學習,通過自勵,自省,慎獨,培養(yǎng)自覺的禮儀意識,達到為人師表的道德境界.青年教師可以向前輩學習,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歷來講究"溫良恭儉讓",即說話要"言語之美,穆穆皇皇",儀表要"衣貴潔,不貴華",儀態(tài)要"步從容立端正".還主張在兒童入學初期就要"教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等.我國歷史上許多優(yōu)秀的教育家在這方面也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如孔子提出的"不學禮,無以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等等.同時要學習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良好的師德對陶冶教師情操,轉變教師禮儀,提高教師素質,激發(fā)教師的積極性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每時每刻都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在進行對照.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理應從思想上認清自身肩負的責任,明白"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jié)"的深刻內涵,意識到自己的品德情操,處世態(tài)度,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學生.如果每一位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都能從根本上認識到這一點,并且努力地提高,培養(yǎng)自身禮儀修養(yǎng),必將對造就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推動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起著重大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