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手術期護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5 08:47: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圍手術期護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圍手術期護理

胃癌圍手術期護理分析論文

【關鍵詞】胃癌;圍手術期;護理

[摘要]目的:探討胃癌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對80例胃癌患者的護理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結果:全部病人安全渡過圍手術期,術后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加強對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是防止術后并發(fā)癥的關健。

[關鍵詞]胃癌;圍手術期;護理

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有效治療方法是行根治性手術。我科從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對80例胃癌病人施行根治術,通過圍手術期護理干預,使手術及術后恢復順利,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

1臨床資料

本組80例胃癌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年齡最大84歲,最小22歲,平均年齡58.5歲。胃體癌38例,胃竇癌28例,胃賁門癌14例;低分化腺癌41例,中分化腺癌33例,印戒細胞癌6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根治術。術后7d~12d拆線。

查看全文

圍術期手術室護理研究

交叉韌帶是維持膝關節(jié)前向穩(wěn)定的重要結構,當發(fā)生交叉韌帶損傷時,會打破膝關節(jié)正常的力學穩(wěn)定,導致關節(jié)前向不穩(wěn)定,出現(xiàn)患側膝關節(jié)“錯動”現(xiàn)象,同時也易引起關節(jié)軟骨、半月板等其他結構損傷[1-3]。目前臨床多采用關節(jié)鏡下移植肌腱交叉韌帶重建術治療,該方法創(chuàng)傷小,但是術后疼痛及長時間制動會影響治療效果[4,5]??茖W、規(guī)范、合理的圍術期手術室護理干預是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及術后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效果的重要因素?;诖?選取本院行關節(jié)鏡下移植肌腱交叉韌帶重建術的6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圍術期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關節(jié)鏡下移植肌腱交叉韌帶重建術臨床療效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于本院行關節(jié)鏡下移植肌腱交叉韌帶重建術的64例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關節(jié)鏡手術適應證;②具備基本認知與溝通能力,可配合治療及護理。排除標準:①既往有膝關節(jié)手術史;②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③對麻醉不耐受。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24~61歲,平均年齡(39.20±7.31)歲;致傷原因:車禍傷17例,運動傷12例,其他3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6例;年齡25~59歲,平均年齡(38.77±6.90)歲;致傷原因:車禍傷15例,運動傷13例,其他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兩組均在全身麻醉(全麻)下行關節(jié)鏡下移植肌腱交叉韌帶重建術,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觀察組實施圍術期綜合手術室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2.1術前訪視與宣教在訪視前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病史、病情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相關信息。術前進行病房訪視時,需向患者詳細交代手術過程及注意事項,協(xié)助患者完善相關檢查。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邀請手術成功病例現(xiàn)身說法,鼓勵患者樹立手術成功的信心。準備手術所需儀器、設備及其他手術用物。1.2.2術中護理配合巡回護士需要反復查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床號、科別、禁食情況,保證患者識別帶、病歷、手術安排表、手術通知單信息一致,檢查器械與物品正常使用,以上查對需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協(xié)助手術醫(yī)師及麻醉師擺放體位,患者取仰臥位。合理使用止血帶并加強管理,在患肢大腿上1/3處選擇合適寬度和長度的止血帶,墊雙層襪套后進行止血帶扎束,松緊適宜,平整無皺。止血帶放氣后1min內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變化,同時檢查皮膚局部有無受壓,配合適當?shù)陌茨?。正確、及時地傳遞克氏針、交叉韌帶重建專用定位器、電鉆等器械,仔細檢查交叉韌帶松緊度及關節(jié)活動度。1.2.3術后護理待患者蘇醒后確認其生命體征穩(wěn)定情況,器械護士需清點器械,檢查完畢后送交消毒供應中心進行后續(xù)處理。將患者轉送至病房后,詳細交代術后注意事項,介紹術后關節(jié)功能恢復、運動方式、飲食等內容。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①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圍術期臨床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患肢疼痛消失時間。②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在患者出院前1d開展護理滿意度調查,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進行評估,調查內容包括術前訪視、服務態(tài)度、隱私保護、手術室環(huán)境、術后回訪等,滿分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較滿意,<8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總例數(shù)×100%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圍術期臨床指標對比。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88.40±9.30)min、術中出血量(96.72±12.98)ml、患肢疼痛消失時間(2.44±0.79)d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154.66±12.57)min、(124.57±15.47)ml、(4.51±0.81)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971、7.801、10.349,P<0.05)。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查看全文

腫瘤圍手術期護理論文

近年來,胰十二指腸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我國人口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根治性手術切除是目前治療胰十二指腸腫瘤唯一有效方法?;颊呷砬闆r差、手術范圍大、并發(fā)癥多、危險性大。為此,加強圍手術期的治療與護理技術對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fā)癥和死亡率,極為重要。我科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根治胰十二指腸腫瘤54例,通過加強對圍手術期的治療和細致觀察、護理,療效滿意。現(xiàn)將護理療效如下:

1.臨床資料

54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齡在40~82歲,其中80歲以上8例。臨床表現(xiàn):上腹痛和上腹部飽滿不適、進行性黃疸(無痛性)、消瘦乏力、發(fā)熱、腹部可觸及腫塊。

實驗室檢查,血尿淀粉酶增高50%(27/54)、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增高4(4%(3/54),CEA、POA、PCAA、CA19-9均增高100%(54/54)。定位診斷:B超:可見胰膽管擴張100%(54/54)、CT和核磁共振100%(54/54)。

54例患者根據(jù)腫瘤生長位置和腫瘤浸潤情況,施行了胰十二指腸根治性切除術,32例無并發(fā)癥發(fā)生、22例有并發(fā)癥發(fā)生,在圍手術期進行妥善處理和仔細的護理下痊愈出院。

2.觀察和護理

查看全文

婦科腹腔鏡圍手術期護理

1臨床資料

選擇我科2008年8月—2009年2月腹腔鏡手術患者共68例,年齡15~65歲,平均32.6歲。10例未婚(14.71%),58例已婚(85.29%);有腹部手術史9例(13.24%);卵巢囊腫22例(32.35%),其中卵巢囊腫蒂扭轉4例,畸胎瘤3例;子宮肌瘤6例(8.82%);輸卵管妊娠32例(47.06%);多囊卵巢綜合征5例(7.35%);子宮內膜異位癥3例(4.41%)?;颊咝g前均經B超檢查,化驗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液生化、肝腎功能,檢查胸透、心電圖均正常。

2結果

術后無1例出現(xiàn)出血、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腹部穿刺口均甲級愈合出院。

3護理

3.1腹腔鏡手術術前的護理要點

查看全文

圍手術期護理探討論文

圍手術期注冊護士協(xié)會(AORN)簡介

AORN的使命就是支持注冊護士們幫助接受手術和接受有創(chuàng)治療的病人們達到最佳效果。AORN的夢想是在圍手術期護理實踐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成為全球的引領者。

作為護士,每日我都處于對病人的護理進行管理的角色。我們領導著手術和介人治療區(qū)的小組,為病人提供協(xié)調護理。在美國,醫(yī)務人員每天都要走到一起對病人進行護理。小組包括外科醫(yī)生、注冊圍手術期護士(循環(huán)護士)、麻醉科醫(yī)師(MD)、取得資格證書的注冊麻醉護士、圍手術期注冊護士或者外科技師(surgicaltech-nologist)(刷洗職務)、可能是醫(yī)學博士的外科助理、注冊護士一級助理(RNFA)或者醫(yī)師助理。

AORN的領導層決定我們需要把焦點放在小組的構建上,以便我們能夠戰(zhàn)勝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我們的主要焦點是病人的安全。

正確手術部位通用方案

手術部位正確是保證病人安全的目標之一,其與提高識別病人的準確度、提高在護理供給人員中通訊的有效性并避免部位或者側向錯誤、病人錯誤和手術錯誤有關。

查看全文

Alagille綜合征圍手術期護理研究

摘要:總結10例Alagille綜合征患兒行肝移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經驗。護理要點包括:多器官功能評估,做好術前護理;早期營養(yǎng)評估,啟動個體化營養(yǎng)干預;精準容量管理,保證臟器最佳灌注;采取多形式隔離措施,加強感染預防與控制;實施預見性心理護理,緩解患兒不良情緒;采用多模式隨訪管理,提供延續(xù)護理服務。經過精心的治療護理,10例患兒均康復出院,隨訪2個月至1年,恢復良好。

關鍵詞:Alagille綜合征;肝移植;先天性心臟病;皮膚瘙癢;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圍手術期護理;兒科護理

Alagille綜合征是一種復雜的累及多系統(tǒng)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隨著家系研究和基因檢測的開展,近年來報道病例逐漸增多,人群患病率可達1/50000~1/30000[1]。Alagille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常累及多個器官,膽汁淤積發(fā)生率高(92%~100%),其余包括先天性心臟病、特殊面容、蝴蝶椎及眼部異常,還可有腎臟異常、生長發(fā)育遲緩、胰腺異常等[2]。目前主要是內科對癥支持治療[1]。但對出現(xiàn)慢性肝衰竭、頑固性皮膚瘙癢、生長發(fā)育顯著落后及反復骨折者,肝移植是當前治療的唯一有效方法[3-4]。研究表明,多達70%的Alagille綜合征患者在兒童時期需要肝移植[5]。由于兒童肝移植手術風險高,并發(fā)癥多,圍術期護理對保障手術效果與促進患兒康復至關重要。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10例Alagille綜合征行肝移植術患兒,現(xiàn)將圍手術期護理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10例,男4例,女6例;年齡6個月至12歲,中位年齡28個月。10例均因膽汁淤積皮膚鞏膜黃染加重入院。其中1例胸椎呈蝴蝶椎畸形,1例黃色素瘤,2例角膜后胚胎環(huán),2例曾行腹腔鏡下膽道探查術。3例已進展為肝硬化,4例特殊面容,6例皮膚瘙癢伴皮疹,6例生長發(fā)育遲緩。9例先天性心臟病,其中6例肺動脈狹窄、4例動脈導管未閉、1例房間隔缺損、1例室間隔缺損、1例法洛四聯(lián)征、1例三尖瓣關閉不全行心臟矯正術。入院后進行營養(yǎng)評估,給予營養(yǎng)支持,完善心肺功能、肝功能及全身臟器功能評估,經多學科聯(lián)合會診,確定手術方案。其中劈裂式肝移植5例,經典原位肝移植3例,減體積肝移植1例,活體肝移植1例。經過移植團隊的精心護理,10例患兒均康復出院,住院時間21~60d。隨訪2個月至1年,肝功能均正常,皮膚瘙癢、皮疹均消失,未出現(xiàn)心功能衰竭、感染等并發(fā)癥,其中1例黃色素瘤體積逐漸減小,5例生長發(fā)育出現(xiàn)明顯追長。

2護理

查看全文

婦產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心理護理探索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護理應用于婦產科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婦產科收治的產婦126例,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3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比較兩組的心理狀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產婦的SAS評分以及SDS評分都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應用于婦產科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可以有效緩解產婦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婦產科;圍手術期;心理護理;焦慮抑郁

產婦在進行婦產科手術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負面心理,女性患者大多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很容易滋生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1]。如果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沒有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這些負面情緒很可能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身心健康都會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需要對其實施護理干預的方式來緩解其心理問題,提高治療效果。本文就此選取了產婦126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心理護理應用于婦產科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的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產婦126例,并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產婦各63例。觀察組產婦年齡最高為38歲,最低為20歲,平均年齡為(29.65±7.56)歲,懷孕周期最長為42周,最短為36周,平均孕周為(37.76±1.35)周,初產婦33例,經產婦3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最高為39歲,最低為20歲,平均年齡為(29.76±7.35)歲,懷孕周期最長為41周,最短為37周,平均孕周為(37.54±1.24)周,初產婦32例,經產婦31例。觀察組產婦與對照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沒有出現(xiàn)產程延長者;②對此次研究內容知情并同意者。(2)排除標準:①有妊娠期并發(fā)癥以及合并癥者;②有精神病史者[2]。1.3方法 (1)對照組的產婦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做好常規(guī)的檢查、指導以及在圍產期的健康教育[3]。(2)觀察組的產婦在此基礎上采用心理護理的方式進行護理,具體方案如下:①手術前做好對產婦心理護理的基本工作,護理人員在產婦進行手術之前充分與與產婦及其家人進行溝通與交流,全面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況,做好對產婦及其家人的宣傳工作,使其充分了解心理護理對手術的幫助作用,從而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減少顧慮。護理人員還需要注意與產婦的溝通交流方式,盡量語氣輕柔平緩,降低產婦在進行手術之前的緊張感,避免出現(xiàn)語言沖突而影響到產婦情緒。最后護理人員還需要對產婦進行臨床健康教育,促進身心,時刻關注產婦的身體情緒狀況,做到對問題的早發(fā)現(xiàn)、早解決。產婦通常在進行手術前會有緊張不適感是因為產婦對圍產期相關知識的匱乏,對未知的恐懼,從而會引起許多產婦在產后的抑郁程度越來越高。對此護理人員需要耐心仔細地為產婦講解相關知識,使其充分了解并掌握產前如何正確備產、產時的有用技巧與產后快速康復的方法。并及時告知產婦關于產后抑郁的知識,使其了解產后抑郁的誘發(fā)因素、病情癥狀以及如何應對。②在手術期間做好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自身要具備手術過程相關的手術操作知識,時刻關注產婦和胎兒的健康狀況,多與產婦進行溝通交流,緩解產婦的壓力,減輕產婦對手術的恐懼感。③對產婦進行手術后的隨訪,護理人員為產婦提出的問題作出一一解答,并了解產婦的身體情況,為產婦講解術后疼痛的原因以及指導產婦正確的放松方式,使用合適正確的藥物,緩解其痛感,護理人員指導產婦進行正確的飲食、活動等。1.4評價標準 (1)比較經過不同干預方式后,兩組產婦的焦慮抑郁情況。采取SAS(焦慮自評量表)與SDS(抑郁自評量表)對兩組產婦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分,若是產婦的SAS與SDS評分越高,則表示產婦的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4]。(2)比較經過不同干預方式后,兩組產婦對于此次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將此次問卷內容設置為非常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項,統(tǒng)計非常滿意與較滿意的產婦例數(shù)為此次護理滿意總例數(shù),其比例為護理總滿意度[5]。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對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P<0.05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查看全文

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對腹腔鏡手術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低頻治療儀聯(lián)合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對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12月于遂川縣婦幼保健院行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低頻治療儀,兩組均持續(xù)觀察至患者出院,比較兩組術后康復效果、疼痛程度、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前1d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期間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當天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低頻治療儀聯(lián)合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可促進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減輕疼痛癥狀,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從而加快術后康復進程,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婦科手術;宮腔鏡;腹腔鏡;低頻治療儀;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胃腸功能;疼痛

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是臨床治療婦科疾病的重要方法,具有安全性高、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1],但手術麻醉、胃腸暴露、疼痛刺激等會對患者的胃腸功能造成影響,導致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嚴重時導致腸梗阻,延長患者住院時間[2]。有研究表明,于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圍手術期加強護理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術后康復[3]。優(yōu)質護理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強化基礎護理,以深化護理專業(yè)內涵,提升護理質量,達到增強患者康復效果的目的。低頻治療儀是利用特定低頻電流對患者局部神經與肌肉進行刺激,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腸功能?;诖耍狙芯刻接懙皖l治療儀聯(lián)合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2月于我院行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觀察組年齡27~64歲,平均(44.85±5.31)歲;疾病類型,子宮內膜息肉9例,黏膜下纖維肌瘤5例,卵巢囊腫8例,其他3例。對照組年齡25~66歲,平均(42.61±5.73)歲;疾病類型,子宮內膜息肉7例,黏膜下纖維肌瘤6例,卵巢囊腫10例,其他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納入標準: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4]中各婦科疾病的診斷標準;均接受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存在認知、行為障礙;生活不能自理;合并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合并惡性腫瘤。

查看全文

小議鼻內鏡手術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

【關鍵詞】鼻竇炎;耳鼻喉外科手術;手術期間;護理

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療效的高低,不僅依賴于精湛的手術技術,也依賴正確的圍手術期護理和綜合性治療方法,特別是圍手術期護理越來越受到重視。我科自2007年1月~2007年12月間,對12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施行鼻內鏡手術,取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將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20例中,男67例,女53例;年齡5~73歲,平均31歲;病程6個月~35年。根據(jù)術前鼻內鏡檢查及鼻竇冠狀位CT掃描結果,按照??跇藴史中头制冢?],Ⅰ型9例(其中1期2例、2期3例、3期4例),Ⅱ型100例(其中1期6例、2期54例、3期40例),Ⅲ型11例。手術以Messerklinger術式為主,Ⅰ型病變切除鉤突,開放前篩、上頜竇自然口和額隱窩,Ⅱ型病變切除息肉、鉤突,全篩開放,上頜竇自然口和額隱窩開放或全鼻竇開放,Ⅲ型病變作全鼻竇開放術。術后松除紗條后,隔3~5日清理鼻腔,局部滴用血管收縮劑、抗生素藥水及伯克納等,全身應用抗生素及類固醇激素7天。出院后繼續(xù)應用口服抗生素、類固醇激素1~2周。局部繼續(xù)應用血管收縮劑,抗生素及類固醇激素(伯克納或輔舒良)3~6個月。依具體情況每1~2周復查沖洗鼻腔、鼻竇1次,清除術腔囊泡、肉芽及息肉,并分離粘連,3個月后每月復診1次,持續(xù)6個月以上。

2結果

Ⅰ型治愈率100%(9/9),Ⅱ型治愈率90.00%(90/100),Ⅲ型治愈率81.81%(9/11),總治愈率為90.00%,并發(fā)癥7例次,分別是嚴重鼻出血2例,眶周血腫3例,術腔粘連2例。

查看全文

圍手術期親情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評價圍手術期親情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親情護理,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護理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的住院時間和手術操作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采用親情護理的效果顯著,可促進護患關系,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和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圍手術期;親情護理;手術室護理;護理管理;效果

手術室是醫(yī)院搶救患者對其實施手術治療的重要場所,是一個需要緊密配合和高技術要求的場所[1]。在現(xiàn)代護理學的要求中,手術室護理要滿足患者圍手術期的需要,不能局限于單純的手術配合[2]。親情護理是指患者在準備接受手術前到術后康復階段所實施的人性化護理模式,通過親情護理可讓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處于較佳的狀態(tài),降低并發(fā)癥和死亡的發(fā)生率[3]。本文選取在我院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50例在圍手術期采用親情護理,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18~80歲,平均年齡(49.25±5.22)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18~89歲;觀察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20~80歲。排除心、肝、腎等器官疾病及呼吸、神經等系統(tǒng)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及妊娠期婦女。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