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古詩詞范文
時間:2023-03-29 22:02: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谷雨古詩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币f最熟悉的莫過于李白的《靜夜思》了,這首詩委婉地寫出了作者對家的思念之情;到之后“渭城朝雨?徘岢荊?蛻崆嗲嗔??隆H熬??∫槐?疲?鞒鲅艄匚薰嗜??!閉饈子賞蹺?吹氖?端馱??拱參鰲酚咳胛業(yè)難哿保?擲鐨屑洌??慫坪醢鹽掖?敕直鷸?埃??執(zhí)幼擲鐨屑洌?葉戀攪俗髡叨耘笥鴨唇?度サ奈拗?氡?В??瘢?還善嗔勾永鐸系摹斷嗉?丁分型嘎凍隼礎!拔捫遠郎銜髀ィ?氯綣常?拍?嗤┥鈐核?邇鎩<舨歡希?砘孤遙?鶚且環(huán)?濤對諦耐貳!崩鐸媳簧咸旄秤櫛牟桑??咸煲哺秤枇吮?爍?????且晃瘓?鰲;蛐硭?腔實壑兇鈑形牟傻模?彩俏娜酥兇鈑腥?Φ模??桓鋈吮患性諏礁雋煊蚶錈媯?歡ɑ崾艿繳撕ΑK?薔?鰲??齬???凰?俏娜恕??恍椅娜恕K?乃?型純嗖荒鼙環(huán)⑿梗?謔撬?橢揮杏瞇醋韉姆絞嚼磁判棺約旱耐純唷
小時候,我因詩的韻律而學習詩,認為讀詩是一種高尚優(yōu)雅的事情,但我只領會了詩之本,并沒有領會詩之意,所以我只是詩之芽。
之后,我因詩的意思、故事而學習詩,認為詩歌是人類最美好記憶的載體,但我只領會了詩之意,并沒有領會詩之情,所以我只領會了詩之葉。
篇2
古色古香,漢語成語,拼音是gǔ sè gǔxiāng,意思是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出自宋·趙希鵠《洞天清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色古香成語的解釋及近義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古色古香成語的解釋形容字畫、器物等帶 有古代的色彩、情調。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畫色墨,或淡墨,則積塵所成,有一種古香可愛?!?/p>
古色古香成語的近義詞古香古色 [ gǔ xiāng gǔ sè ]
香:氣味好聞,與“臭”相對。形容器物,書畫等物品,富有古典和雅致的色彩,情韻。
瓊樓玉宇 [ qióng lóu yù yǔ ]
形容瑰麗堂皇的建筑物。常用以指仙界樓臺或月中宮殿。
雕欄玉砌 [ diāo lán yù qì ]
雕:雕繪;欄:欄桿;砌:石階。形容富麗的建筑物。
古色古香成語的造句1、假如我是詩人,我就要寫一首古色古香的詩,來描寫姥姥家那郁郁蔥蔥、茂盛青翠的樹木花草。
2、行走在優(yōu)雅古道,一路溜達著古色古香所給人帶來的韻致。
3、木質結構的房子,一棟緊挨著一棟,古色古香,與石頭砌成的拱橋相互輝映,人行其中,好像穿越到了古代。
4、第二天,我們游覽了清明上河圖,優(yōu)美玲瓏的亭臺樓閣,古色古香的房屋。
5、在落日的映襯下,古老的小鎮(zhèn)更增添了幾分妖嬈與嫵媚,那飽經滄桑的老街更加古色古香。
6、走過石墩,我們到了柳江古鎮(zhèn)的中心,進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
7、九華山寺內的大雄寶殿,古色古香。
頂樓的琉璃瓦,寬深各五間。殿前院落寬敞,由門至頂共四層。游客可以在古樹下停留眺望,一覽山色。
8、一路沿巷子探尋,過街騎樓,重脊髙檐,透著一股滄桑厚重,廊坊河埠,臨河水閣,流出一帶古色古香。
9、火爐前有個古色古香的四腳小桌,顏色很陳舊了,但是桌子永遠是干凈的。
10、古色古香的房間里,大紅的喜字貼的到處都是。
11、漫步街頭,裝潢考究、古色古香的茶館里,古箏聲聲,茶道茶藝有聲有色,品的是有錢和有閑。
12、墓地左邊,并排樹立兩座古色古香的牌坊,寓意永彰叔度之賢德。
13、出了門,穿過街來到對面的居所,那也是古色古香的宅屋,里面卻有個讀私塾用的大堂屋,原來就是三味書屋。
14、昭通,一座不失現帶氣息卻又古色古香的城市,安靜地站在云南這片深情的土地上。
15、古色古香的游船,在船槳的欸乃聲中,咿咿呀呀,滿載著南來北往的游客,暢游在十里荷花,歌舞聲色,紙醉金迷,粉脂香飄,嬌娘聲浪,秦淮河岸的琴韻里。
16、我們下了游輪,登上一艘文龍雕鳳、古色古香的木質游船。
17、期間亭臺樓閣,迤邐從容,使夜色下的開封顯得古色古香美輪美奐。
18、三橋景區(qū)的兩岸,老屋河埠、石橋流水,有著濃厚的古色古香味道。
19、站在古色古香的有成橋上東望,九龍峰、云門峰拔地而起,兩峰夾峙如門,此即黃山西大門。
20、夫子廟大成殿墻外的東西市場,具有明清建筑特色的一個個古色古香的小店鋪里,經營出售古玩玉器,文人書畫、香袋玉佩,等工藝品。
21、古色古香飛檐翹角、粉墻黛瓦的明清建筑,雕花漏窗閣樓,酒旗飄逸,牌樓偉岸,評彈雅韻不時地從樓宇茶館中飄出,絲絲入耳。
22、兩邊的木制建筑雖然古色古香,透著一些赭紅的色調,但一眼就可以看出其實并非年代久遠,更沒有一點兒斑斑駁駁的痕跡。
23、魯迅的故居簡樸,自然,又有些許古色古香,無論是哪一處的故居,給人的感覺皆不是奢侈而豪華的,是一種舒暢而清新的美妙感受。
24、在綠樹環(huán)繞,風車路燈以及周邊同樣古色古香的灰瓦粉墻明清建筑的襯映下,更顯得雄偉壯觀了。
25、高大巍峨,層層疊疊飛檐翹角,金黃色琉璃瓦紅色廊檐的、古色古香古代宮殿閣樓形狀的龍騰閣。
26、井邊是一排古色古香的吊腳樓,順著青石臺階拾級而上,轉過樓角,便是伏波宮了。
27、小橋流水河岸兩邊古色古香飛檐翹角的仿宋建筑擠擠挨挨鱗次櫛比,酒旗茶牌招搖飄逸。
28、古色古香的飛檐峭壁的仿古過街樓建筑下停滿了一輛輛小臥車,墻角邊的芭蕉樹紫藤花像風鈴般搖曳著身子。
29、氽來鐘閣古色古香,表現出古代工藝建筑的特色。
篇3
關鍵詞 古詩詞 誦讀 學習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這浩如煙海的優(yōu)秀文化中,古代詩詞歌賦一直閃耀著燦爛的光芒,無數名言佳句一:直流傳至今,膾炙人口。
但是,如今的中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和掌握卻呈現令人擔憂的局面。不少學生不知道溫庭筠是何許人也,想象不出王維筆下“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畫面,更體會不了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超然……為什么現在的中學生對這些古詩詞作者跌宕不羈、傲侮一世的人生,對他們“言有盡而意無窮,語言凝練卻氣象萬千”的詩詞不“感冒”呢?
通過與學生交談可以了解到,他們對學習古詩同不太有興趣,僅僅是因為學習上,甚至是考試上的需要而被動地接觸它,學習它。究其原因。一是古詩所反映的內容、思想、情感與當代學生生活之間存在一定的客觀距離;二是現在的學生比較浮躁,更喜歡直白簡單的“快餐文化”,而無法靜下心來學習語言隱晦、感情含蓄的古詩詞;三是沒有欣賞古詩詞的環(huán)境,周圍的同學都在看網絡小說、言情小說、電視劇。自己要是看古詩詞,會被同學視作“異類”、“怪物”,也少了平時與周邊同學交流的“流行語匯”……種種原因形成了一種中學生不喜歡學習古詩詞的氛圍,致使他們學起來費力費時,更何況是理解和掌握了。
雖然中學生對于書本上的古詩詞學習興趣不大,但若問起他們王菲唱的《明月幾時有》,那肯定是人盡皆知,甚至還會給你哼上幾句。不僅如此,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不少歌曲用古詩詞填詞,更多的則是應用了古詩同的元素。如鄧麗君的專輯《淡淡幽情》,直接演繹了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兩樓)、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眾多宋代詞作名家的經典作品;陳小奇的“濤聲依舊三部曲”——《濤聲依舊》、《白云深處》、《巴山夜雨》,則將“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樣的經典詩句,改編為“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同樣是詞,為什么作為流行歌曲就可以膾炙人口,而出現在書本上的卻讓學生感到頭疼呢?
首先是由于流行歌曲的歌詞通俗易懂,符合現代人的口語特征,貼近現代生活。盡管現代不少歌曲的歌詞創(chuàng)作是沿襲著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路子起步并發(fā)展起來的。然而,唐詩宋詞與現代的流行歌曲畢竟還是不同時代的產物,表現出不同時代的語言和內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時代標準的審視與評判。其次,歌曲能夠更簡明直接地表現人物的心情變化,例如《老鼠愛大米》中“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非常直接地表露了一種炙熱的情感,而不像《竹枝詞》中“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那般含蓄、深沉。再次,流行歌曲經過現代媒體的快速傳播,可以做到同一時間各地都能知曉,并且進行傳唱。再反復在電視、廣播中播出,再難的歌詞都會上口吟唱了。
由此可以發(fā)現,其實要學好古詩詞,并非難事。早先的詩歌就是從勞動人民的勞動歌曲中搜集而來,而宋詞原本就是從歌曲中分化出來的,其他詩歌也極具音樂性。流行歌曲是優(yōu)美旋律、動感節(jié)奏、感人情懷的結合,人們覺得一首歌好聽,通過不斷重復,熟悉了歌詞內容,理解了歌詞的情感,逐漸就做到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了。學習古詩詞可以借鑒歌曲的流行因素。因此,中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應該做到:一是反復誦讀。誦讀不同于背誦,誦讀強調的是讀,邊讀邊理解,邊理解邊讀。俗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痹匐y的古詩詞,經過反復的誦讀,反復咀嚼,也能或多或少懂得它的含義,這就邁出了學習古詩詞的第一步,也是重要而有效的一步。這也是流行歌曲能朗朗上口的一個重要原因——多次反復。二是深入誦讀。深入誦讀是要讓學生讀出意境。讀出畫面,讀出作者的心聲。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讀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寫什么,而且能與作者心靈相通?!笨梢姡诠旁娫~教學中加強誦讀及誦讀方法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誦讀得法,有助于學生很快就能欣賞古詩詞優(yōu)美的意境,領會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受藝術的熏染,提高審美能力,從而得到美的享受與極大的快樂。古詩詞這種文學形式,很多東西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要靠自己邊讀邊體會,方能理解得透徹,體會得深刻。教會學生正確誦讀古詩詞的方法,實際上就是教會他們理解古詩詞特殊韻律和內容含義的方法。
誦讀是要帶節(jié)奏、韻律、平仄的。在古詩詞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古詩詞的音樂之美來源于平仄的搭配、節(jié)奏的停連、韻律的悠揚,所以讀起來可以做到朗朗上口,抑揚頓挫,激情橫溢。在節(jié)奏方面,訓練學生學會把握古詩詞的節(jié)奏形式。例如,四言句為兩個音節(jié)“鐮葭,蒼蒼,白露/為霜”;五言句為3個音節(ji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做鄉(xiāng)”;七言句為3個音節(ji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押韻則是使相關的詩句末尾的一個音節(jié)韻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聲音的回環(huán)往復,產生復沓美;聲調的平仄搭配,以及雙聲、疊韻、疊字、疊句的恰當使用,也能求得音調的和諧美。
誦讀應是帶著想象的。古詩詞肓簡意豐,貴在含蓄,時空跌宕,跳躍騰挪,非聯想、想象不能領悟其意境、意趣?!拜p風舞細柳”,之“舞”,“淡月失梅花”之“失”,一字風流,境界全出。教師就要啟發(fā)學生通過聯想、想象,在頭腦中出現“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美,以及“月輝映照大地,與梅花相映成趣”的情景,才能領會詩句或詞句深邃的意蘊和含蓄的感情,獲得閱讀的愉悅和欣賞的滿足。古詩詞浸潤著作者的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憑物寫志、詠史寄興、即事感懷,又多用映襯渲染、虛實相生、動靜互見、擬人比喻等表現手法,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敝挥蟹叛蹚V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飛雪、千山披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葉孤舟、一竿魚釣和一個孤苦老頭,才能走進一個在宦海中雖幾遭打擊幾度浮沉,仍癡守節(jié)操、孤寂憤怨的靈魂深處,實現跨越千年的靈魂對話。
誦讀應是帶著情感的。誦讀時應引導學生的情感介入,使誦讀進入聲情并茂的佳境。古詩詞是“緣情”而作的,所以訓練學生誦讀時,就要把誦讀技巧與對古詩詞意景的體味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當時作者寫詩詞時的心情、情境,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使學生能較準確、充沛地表達出古詩詞的意境。只要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感情,學生就能夠比較容易地進入古詩詞的特有境界,探得真諦,得到啟迪。比如李白寫的《贈汪倫》浪漫而熱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蓖蹙S的《送元二使安西》寫得豪邁而激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弊寣W生反復誦讀這些古詩詞,
從節(jié)奏韻律、畫面想象、情感領會方面去誦讀,體會他們的誠摯友情,古詩詞還何愁難學、難掌握?
應特別注意,課堂上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誦讀古詩詞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但學生誦讀古詩詞不能僅限于課堂,僅限于短短的45分鐘中的若干時段,因為那樣學習是極其有限而被動的。每一首古詩同都是作者智慧及其人生經歷的結晶,都凝聚了千年文化的積淀。因此,古詩詞的學習還應該延伸到語文早讀課,更要延伸到課堂之外,引導、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看、多讀古詩詞,讓自身充分沐浴在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中,使他們的性情得到陶冶,文化素養(yǎng)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可在校園內定期舉辦古詩詞誦讀比賽活動,各班級先進行選拔賽。然后學校進行總決賽,決出名次并給予獎勵,由此營造校園內學習古詩詞乃至學習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這對建設精神文明校園大有事半功倍之效。
篇4
【關鍵詞】鑒賞 古詩詞 語言
古詩詞鑒賞是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復雜的精神活動,“不僅作家在創(chuàng)作,讀者也在創(chuàng)作,他們是創(chuàng)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讀者比詩人更像詩人?!保ㄒ撞飞Z)所以,真正的領悟,必須建立在對古詩詞透徹理解的基礎上。一般人對《登鸛雀樓》這首詩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畫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上,這當然談不上鑒賞。有的讀者能進一步看到這首詩不限于壯麗景色的描繪,而是注進了詩人昂揚向上的激情。然而,這也還是沒有品出本詩的“詩味”與意蘊。鑒賞能力強的讀者能透過壯麗的畫面,開闊的意境,看到這首詩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領悟這首詩所蘊涵的耐人尋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成功在于追求,事業(yè)永無止境。這說明,如果沒有對作品的透徹領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鑒賞。“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晴看到紙的背面?!备璧碌拿砸徽Z道破了古詩詞鑒賞的真諦。我們在這里只對古詩詞的語言風格的賞析題目的作答方法具體加以討論。
一、煉字型
煉字,指錘煉詞語,指詩人經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析煉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動的效果。一首詩的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析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動詞或形容詞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起的作用。如《移家別湖上亭(十一月測)》(戎昱)“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中的“系”字有系住、拴住的意思。詩中的“系”字描繪了一幅修長柔軟的柳條藤蔓,好像要牽扯住主人,不讓主人離去的動人景象。一個“系”字,飽含了詩人移家前,對湖上亭一草一木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類題目的答題對策:(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還原內容。(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又如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中的空”字,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獨、形單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佇立在玉階,癡癡地、徒勞地茫然望著暮色中歸飛的宿鳥。鳥歸人不歸,觸景生情,引起無盡的思念愁緒?!翱铡弊忠脖磉_了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的感情,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
二、賞析作者語言風格型
古詩詞的語言的特點常見的有: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平淡,又稱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簡陋和寒磣,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了詩人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明快,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詩;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fā),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自然,即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這類題目的答題對策: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如《春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贝嗽娬Z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疤鋾r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三、比較兩詩不同的語言風格型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學會“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贝痤}對策:①用一兩個詞概括各自的語言風格。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通過比較,找出其差異。比如樸實和綺麗是相對舉的語言風格,其特點各有千秋,關鍵是不同作品的內容、主旨、情感決定了它們的各自長處。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的前兩句寫的是作者登樓所見。一輪落日向著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冉冉而沒;黃河奔騰咆哮,滾滾而來,又折向東去流歸大海。這里的畫面遼闊,景象壯觀,氣勢龐大,誰讀了胸襟不為之一開。接下來詩人想進一步游目騁懷,而那“更上一層樓”的詩句所體現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不更激勵我們去挑戰(zhàn)人生嗎?如果用王之渙這首詩和蘇軾的具有豪放風格的作品相比較,那么我們能否從中體會出在語言風格方面二者有相似的東西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高中語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國語文中、高考中,古詩詞賞析連考了多年,難度越來越大,題型越來越完善,題量有逐年加大的趨勢,成為中、高考備考的一個亮點。在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上,成為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
篇5
2、臨患不忘國,忠也?!蹲髠鳌ふ压辍?/p>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峨x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苤病栋遵R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鸷椤侗阕印ね馄V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懹巍恫∑饡鴳选?/p>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椤哆^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篇6
一、喜雨―――對風調雨順的頌歌
中國以農業(yè)立國,因此與農事相關的季節(jié)變化特別受到中國人的關注,反映在詩歌中,出現了大量以春秋為母題的詩,最引人注目的意象莫過于春花秋月,其中凝聚著中國人對人生完美與缺憾的獨特體驗。在有關春的詩中,“春雨”也成為詩人常吟詠的對象。寒冬過后便是暖春,萬物復蘇,春風化雨,滋潤大地。所謂“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保f應物《觀田家》)在經歷了漫長的嚴冬之后,春雨的到來,預示著萬象將為之一新,農人也開始播種一年的希望。古人常把滋潤萬物的春雨稱作“甘霖”“甘雨”“甘露”,“春雨貴如油”的農諺,體現了農人對春雨的珍惜和歡迎。最為著名的喜雨詩莫過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詩人賦予春雨以人格,它好像知道大地萬物的需要,知時而至;又不愿驚擾人們,悄悄地滋潤著大地萬物,給人們送來了春的訊息,帶來了新的希望。詩人形神兼?zhèn)涞貍鬟_出喜雨之情,體現了喜蒼生所喜的博襟。
二、愁雨―――愁情別緒的象征
適時適量的雨能給人類帶來生命的滋潤和精神的鼓舞,而雨霏霏、大雨傾盆,則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因此原始宗教中既有祈雨活動(當天旱少雨、萬物干枯時),也有止雨的儀式(當雨水泛濫時)。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中記載了止雨的祝辭:“今雨太多,五谷不和,敬進肥牲清酒,以清社靈,幸為止雨,除民所苦?!币虼擞昙仁且环N喜悅的象征,也融注了另一種情感―――愁。當歷時彌久的雨水和詩人的某種心境相遇時,就會產生一種共鳴,雨就會成為表現詩人愁情別緒的載體,成為理想幻滅、仕途坎坷,人生多艱、壯志難酬,人生易老、青春易逝,悲歡離合、思念愁苦的象征!“雨”的意象更常見的不是表現歡樂、喜悅,而是痛苦的愁情別緒的寄托。《詩經》的“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谷風》),“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我東曰歸,我心西悲?!保ā稏|山》)“雨”已成為中國文人用來表達愁情別緒的程式化意象,這是與中國文學悲傷的格調相一致的。歷經數千年而不乏其詩:
1、以雨抒發(fā)愁緒的。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表現的是失去親人后肝腸寸斷的思念?!霸噯栭e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表達的是作者看到無休止的雨水后的莫名惆悵。
2、以雨比喻離情別恨。如“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別辛漸》),看著友人的離去,覺得那瀟瀟暮雨是寒冷的,這是詩人心靈的語言?!拔汲浅贻p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早晨的春雨恰恰為朋友的離別渲染了一種揮之不去的淡淡的憂傷。
3、用雨寫思鄉(xiāng)懷人的。如“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xiāng)萬里心”(張詠《雨夜》),無端的雨水滴破了一顆思念家鄉(xiāng)的心?!拔嗤└婕氂辏近S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國破家亡,親人永別,孤零零的詞人聽著雨打梧桐葉子的聲音,又怎能不心生孤寂愁苦之嘆?而這個“愁”字又怎能將詞人的心緒充分表達呢?
4、抒人生無常、世事多變。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寫風雨的欺凌,使大地一片紅愁綠慘。風雨送春,這本是自然現象,但注入了詞人主觀的情感,成為政治上遭到慘敗的李后主絕望心情的寫照。這不僅傳達出他的亡國之痛,也傳達出他對人生無常、世事多變的慨嘆。
5、抒發(fā)壯志難酬、雄心不改的豪情?!耙龟@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年邁體弱的詩人已不能橫槍躍馬、馳騁疆場,但壯心猶在,以至于在夜闌人靜時又到了他夢縈魂繞的沙場!
篇7
2、我們相遇,于是有了愛情。我們相戀,于是有了婚姻。我們結婚,于是有了家庭。老婆,新婚快樂,讓我們攜手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
3、鮮花紅紅艷艷彰顯著喜慶,鞭炮轟轟烈烈彰顯著吉祥,闔家歡歡笑笑彰顯著美滿,親朋熱熱鬧鬧彰顯著快樂,愛情纏纏綿綿彰顯著幸福,祝你新婚快樂,白頭偕老!
4、愿你們二人和睦同居,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全身;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彼此相愛、相顧,互相體諒、理解,共同努力、向前,建造幸福的基督化之家!
5、我想說:人生無需驚天動地,快樂就好;友誼無需甜言蜜語,想著就好;金錢無需車載斗量,夠用就好;?;橐隹鞓罚颜x長存,互幫互助,樂活人生!
6、喜披彩鳳雙飛翼,樂偕并蒂連理枝,??菔癄€情相依,天長地久永不渝。真誠祝你們新婚大喜,鸞鳳合鳴,花好月圓,一生一世幸福平安!
7、今天,百花為你們芬芳,小鳥為你們歌唱,幸福展開甜蜜的翅膀,快樂在陽光中放聲歌唱,相愛的戀人走進結婚的殿堂,愿你們攜手奔快樂,幸福萬年長!
8、無數個風雨同舟堆積而成的幸福,我想一定是三生石上雕刻的結果,用真心呵護這份緣吧,真心的祝福你們百年好合,相親相爰一輩子!
篇8
十年前——2002年秋季,固始固高因發(fā)展需要,喬址新建,原舊校址,如何利用?建一所初中,既利用了原校址,又解決了進城務工兒童的升學難問題。固始縣委縣政府作出了一個英明決策。于是,作為慈濟高中的附屬中學——慈濟附中誕生了。
經過十年的發(fā)展,慈濟附中已發(fā)展成為全縣初中學校的一面旗幟,成為廣大小學畢業(yè)生向往的搖籃。慈濟附中的發(fā)展,讓我們?yōu)橹湴粒瑸橹院馈?/p>
勤奮進取的附中學子
2002年,首屆招生的8個班學生,是附中創(chuàng)造性的驕傲學子。
“今天我以附中為榮,明天附中以我為榮”——這是附中學子的責任。
“今天我上慈濟附中,明天我上慈濟高中,將來我上重點大學”——這是附中學子的理想。
首屆附中學子,給母校留下了自己的烙印。他們健全的人格,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留在以后的附中學子的血液里。有責任意識敢于擔當,有理想目標踏實進取,或許這就是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在這種附中精神的引領下,附中學子的優(yōu)秀代表:向上、潘濤被清華大學錄取,周柏林被北大錄取,王曦嫻被香港中大錄取。2011年,謝遠航更是勇奪全省理科狀元。附中學子讓全社會豎起大姆指。附中學子,附中有理由以你為榮。
愛業(yè)、敬業(yè)的教師集體
從2002年的20多名老師到現今的160余人的教師隊伍。附中教師,教師育人,樹良好的口碑。我們記得:丁玲老師地理課教得很好,對學生更好!我記得劉紅俠老師,曹文成老師等一直戰(zhàn)斗畢業(yè)班。我們記得陳琳老師帶領的宏志班創(chuàng)造的全縣前十名有7人的輝煌。精心育人的老師,你在附中學子的內心深處,你用愛去溫暖學子的自覺向上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我們有理由為附中教師而喝彩。當教書育人變成一種事業(yè),當育人教書升華為一種博愛,當你為孩子打開一盞燈,也同時升華了你自己,這就是附中教師的事業(yè)觀。有人說,耐得住清貧,守得住良心。附中教師對此作出了完美的詮釋。當一屆又一屆畢業(yè)生昂著升入高中,走向社會,附中的老師們——心中的成就感,育人的成功喜悅,激勵我們繼續(xù)去追求心中的夢!
人性管理的領導團隊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币姿闪中iL,全省優(yōu)秀校長帶領附中一路走來。當清晨朝陽初升的時候,你走在學校班主任的前面,用行動影響你的隊伍。剛性原因必須恪守,而又不乏人性關懷。你讓教師隊伍對你敬佩。蔡福寶校長始終站在教學樓的第一線,王孝忠校長親身走入我們的課堂,張德成校長站在基建的第一線,李祥恩校長用愛感化“頑皮”學生。
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誠團結的領導團隊是附中教師的榜樣。當領頭鷹高飛時,你隨之起舞,附中的輝煌,有你們傾注的汗水
篇9
1、生命教育
《長歌行》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親情觀念教育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3、愛惜糧食教育
《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4、勤奮頑強教育
《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5、時間觀念教育
《明日》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6、人際關系教育
《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7、進取精神教育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堅強意識教育
《梅花》
篇10
雨意象思想感情雨作為一種自然現象,經過詩人、詞人用獨特的藝術視角觀察,具有了飽滿的生命力,是中國古典詩詞的常見意象,那一首首詩詞在雨的滋潤下越發(fā)清新透亮。本文將詩詞中的“雨”意象分為希望之雨、朦朧之雨等幾類,并就其各自蘊含的深刻意義進行分析探討。
一、希望之雨
寫景即是寫情。詩人、詞人借雨抒情。雨被人們賦予一定的感情后帶有豐富的思想韻味。根據雨下的節(jié)令可分為春雨、秋雨等,春雨便是希望之雨。俗話說: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是大自然的恩賜,是及時的、溫潤的,帶給人希望的。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雨的滋潤使草木開始生發(fā),萬物充滿生機。在那個以農業(yè)經濟為主,灌溉技術卻并不十分發(fā)達的年代,人們靠天吃飯,春雨貴如油??梢韵胂筠r家人見到春雨落地時的喜悅心情。
春雨對農作物有好處,給大地帶來生氣,對人類和社會是有益的。所以,重視文學的教化和功用的儒家便借春雨這一含義引伸出它的教化之意,說明良好的政策和品德就像春風化雨那樣滋養(yǎng)人們的心靈,讓人也像春天的草木那樣成長得更好,傳播了正能量。就像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贝嗽娋陀羞@樣一層和風細雨的含義。再看蘇軾的《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春雨洗凈了道路的塵土,也滌蕩了詩人使人心靈上的塵埃,賦予春雨積極的意義。
二、朦朧之雨
江南煙雨、杏花微雨都會營造出朦朧優(yōu)雅的意境。如宋代詞人王淇的《望江南》:“江南水,江路轉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晴細浪吐寒花。迢遞送星槎?!边€有蘇軾的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鄙剿诒〖喴话愕臒熡昊\罩下顯得影影綽綽,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畫氤氳了詩人的思緒。
細雨展現的思緒也是濃淡相宜的,沒有太強烈的情緒起伏:“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僧志南《絕句》),“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蘇軾《望江南》)等詩句都表達詩人若有若無的情思,或是淡淡的喜悅,或是淡淡的哀愁,符合中國人中和含蓄的審美標準。細雨觀景,景物顯得更加別致,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微雨綿密就像剪不斷的思緒。
三、悲愁之雨
秋天草木凋零,天氣轉冷?!耙粓銮镉暌粓龊?。”秋雨的寒涼會帶給人蕭瑟的感覺,所以秋雨多表示悲愁之意。秋天葉離樹,花離枝,秋雨中也常有離別的故事,愁是離人心上秋。柳永的《雨霖鈴》便是如此:“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暮雨、夜雨和晚春的雨也常表現悲愁意境。如姜白石《點絳唇》):“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許渾《謝亭送別》:“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暮色昏暗,再加上子規(guī)的啼叫聲讓此時的雨變的蒼涼,如蘇軾《浣溪沙》:“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夜雨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蓖泶旱挠耆绱魇鍌悺短K溪亭》:“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边@些都寫出了悲愁的意味。
四、禪意之雨
禪宗是漢傳佛教的主導宗派,“禪”在佛教指靜思。在靜思中,可以領悟真諦,破除煩惱,尋得自在。詩佛王維曾寫過《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首詩中的雨有空靈之美,雨有了禪意的跳動。
松濤聽風,竹林聽雨,晶瑩的雨滴滴在碧綠的竹葉上,景物顯得格外青翠空明。以動襯托外部環(huán)境的安靜,內心的寧靜,更顯得詩人心境通透,與萬物合而為一。如宋人方岳的《聽雨》:“竹齋眠聽雨,夢里長青苔。門寂山相對,身閑鳥不猜?!鳖H有莊周夢蝶的意味。伴著雨聲入夢,夢和現實的界限并不十分明顯。身心閑靜得連鳥都不猜疑。外部的雨聲絲毫沒影響詩人,反而更襯托出詩人內心的寧謐。
五、人生之雨
豁達莫如坡。他的《定風波》這樣寫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庇昕梢源莼ㄕ壑Γ~人便借雨來比喻人生路上的挫折。最后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表現了詞人寬闊的胸襟:不為外界風雨所動,泰然自若的前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蔣捷的《虞美人》全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人生伴著雨的淅淅瀝瀝不斷變化。隨著人生經歷的增多,詞人不復年少時的輕狂,飽嘗人生百味后聽雨的心情也隨之改變。認識到悲歡離合的無常,最后“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雨再也不能引起詞人過多的情緒起伏,就像詞人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也逐漸趨于平和。
《紅樓夢》里,曹雪芹借林黛玉之手寫的《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林黛玉寄人籬下,陰穢的賈府如何安放她自純凈的靈魂?秋雨給她風霜刀劍一樣的生活增添了凄涼,她就像被秋雨打落的一片漂泊無依的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