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
時間:2023-04-11 00:15: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抗日小英雄的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 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讓 抗戰(zhàn)精神 在新時期發(fā)揚光大,傳承后世,銘記歷史,擁抱未來,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全民族的自信力和凝聚力。
二 .活動準備:
1 .收集英雄故事;
2 .表演節(jié)目的同學進行排練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生1:9月的搖籃,搖出了白鴿飛滿藍天。
一聲聲鴿哨一聲聲祝福,撒落在高山,撒落在平原。
生2:面對和平與幸福,我們怎能忘記過去,
而今天,在勝利65周年的今天,
我們不會不懷念,
我們不會不重溫65年前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
一位位抗日英雄,一幕幕場景在我們眼前閃過。
一朵朵鮮花,述說著當年的故事,
是他們的英勇鋪就出今天光輝的征途。
(二)回顧介紹抗日英雄的事跡
1.請聽抗日英雄故事介紹。(左權(quán))
生1:長江和黃河唱著抗日英雄的贊歌,
歌聲震蕩著山河。
紀念碑展示出他們的偉岸,國旗上浸滿他們的血汗。
他們的身軀,已化作一座座高山,
他們的胸脯,已變?yōu)橐黄皆?/p>
每當南風吹來的時候,我總聽到那深情的述說,
述說著英雄的故事。
生2:英雄的事跡氣壯山河,讓人蕩氣回腸。
生1:可是,同學們,更多的英雄我們并不知道他們姓什么,叫什么。
生2:大山野里,風兒問我,你知道他們的姓名嗎?在小河邊,水波問我,你知道他們的姓名嗎?我搖頭說不知道。他們的身軀在山野,在河邊長眠,我們怎能忘記這一切。
生1:是的,我們應(yīng)該記住他們的英雄事跡,應(yīng)該感謝他們,感謝黨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讓我們放歌高唱吧!請聽歌曲我向黨來唱支歌。
(三)介紹抗日小英雄
生2聽!紅星閃閃,腳步聲聲!那是我們的同齡人,戰(zhàn)爭時代的小英雄向我們走來。
請聽我們身邊的英雄故事。
生1:小兵張嘎是一位勇敢的小英雄,他的事跡值得我們?nèi)W習
生2:是的,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出現(xiàn)了很多的小英雄,王二小就是其中的一位,請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齊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學英雄、談感想
生1:同學們,就是那一個個英雄伴我們成長,給我們力量,教我們?nèi)タ朔щy。
生2:英雄故事永遠留在我們心中,英雄的精神永遠伴在我們身旁,激勵我們成長!請聽詩朗誦感動 抗日精神
(詩朗誦感動 抗日精神
生1:一個個故事,說不完我們的思念;一首首贊歌,說不完我們的崇敬。是英雄們用美好的青春,用閃光的年華,迎來了春天,迎來了光明。在新世紀中,就讓英雄伴我們成長吧。
活動目的
利用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這一契機,教育和引導學生牢記歷史,樹立理想,報效祖國,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心。
二、活動準備
搜集中國人民抗戰(zhàn)圖片及抗戰(zhàn)英雄故事,歌曲。
三、活動過程
1.宣布活動開始
今年是中國人民勝利70周年。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在一年級教室里舉行一次班隊活動,活動的主題就是感動抗日精神。出旗儀式,宣布活動開始。
教師講述:
70年來,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祖國已遠離了戰(zhàn)火??墒?,我們不能忘記,70年前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中華大地的斑斑血痕。不能忘記這場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歷史就是一部鮮活的教科書,它將屈辱深深地刻在中國人的臉上,也將仇狠深深地烙在人們的心中!(出示圖片)
2.讓學生說說看圖片后的感想。讓學生自由說說也可討論。
3. 教師:我們這里正好有的錄音故事,讓我們?nèi)ジ惺芤幌氯毡厩致哉叩臍埍┳炷槨?聽錄音)
4.讓我們用歌聲來表達自己的心聲吧。(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并學唱這首歌。
5.師講述王二小的故事,生說感受。也可讓學生自己說關(guān)于抗日的故事。
6.小結(jié):抗戰(zhàn)八年,千千萬萬中國人手挽手,心連心,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用生命,用智慧筑起了一道鋼鐵長城,打得日本鬼子落花流水。人類熱愛和平,世界需要和平!同學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樹立理想,振興民族,創(chuàng)造一個獨立自主、繁榮富強、和平安寧的中國!
篇2
電影《小英雄雨來》觀后感通用2022
這是一個多么機智,多么勇敢的一個小男孩,他就是小英雄雨來。這部電影跟我們課文上的不太一樣,里面的雨來比書上的雨來更機智、更勇敢,里面的日本人都很笨,都很搞笑。
這部電影講的是在的時候,有一個小孩叫雨來,他貪玩調(diào)皮,捉弄同學,反抗教師,經(jīng)常逃課。有一次,教師叫他在黑板上寫幾個字,結(jié)果他幾乎全錯,沒有對幾個。還有一次,他到教師家,給教師賠禮道歉,并送給教師了兩條魚,教師就讓他把兩條魚放在廚房里,雨來就偷偷放了幾只青蛙在鍋里,過了一會兒,教師去做飯,把鍋蓋打開,看見了那幾只青蛙,嚇了一大跳。之后,日本軍隊占領(lǐng)了他的家鄉(xiāng),在上課的時候,幾個日本人突然進來了,把教師抓走,還教他們唱日本國歌,可是他們并沒有理這些日本人,還嘲笑捉弄他們。教師為了保護抗日交通員,寧死不屈。最終雨來和鐵頭利用善水的特長,成功地將日本人的幾個首領(lǐng)淹死,救了教師。
英雄就是勇敢、有智慧的人,能幫忙其他人獲得歡樂的人。英雄不怕苦、不怕累,弱小的自我用智慧打敗強大的敵人,獲得巨大的勝利。雨來在日本人沒有來的時候,捉弄同學、反抗教師,根本就算不了是什么英雄??墒窃谌毡救藖淼臅r候,他表現(xiàn)得很勇敢,并且經(jīng)常設(shè)陷阱,讓日本人上當,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我們?nèi)粘I罾?,不必須有機會遇到或打敗敵人,可是在大街上幫忙別人一點兒小忙也能算是英雄。在學校里,那些經(jīng)常打同學,拿同學東西的一些同學,那些人算不上英雄。相反那些在學校里經(jīng)常幫忙同學、幫忙教師的一些同學,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遇到別人違反校紀校規(guī)能勇于站出來指正的同學也是英雄。
電影《小英雄雨來》觀后感通用2022
這天,我觀看了電影《小英雄雨來》,影片中小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震撼了我,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小英雄雨來》這部電影主要講了:12歲的雨來掩護革命干部和與鬼子英勇斗爭的故事,歌頌了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zhì)。雨來喜歡游泳,也逗過媽媽,更因為水性好還自我救了自我一命呢。
最讓我感動的一個片段是:鬼子來掃蕩了,交通員李大叔突然跑進了雨來家,躲進了缸下的地洞中,鬼子很快跟來了,但怎樣找也找不到李大叔,便把雨來綁了起來。鬼子先用糖塊哄他,但雨來并沒有接過糖塊,然后鬼子軍官連金戒指都要送給他了,無論他如何勸說哄騙,雨來都說不明白,鬼子軍官氣得火冒三丈,用皮鞭狠狠地抽打著雨來,最后鬼子打累了,雨來仍然沒有屈服。這下可激怒了鬼子軍官,要槍斃他,雨來趁鬼子們不注意,一下子跳進了河里,鬼子們立即向水中亂放子彈,鄉(xiāng)親們聽到了槍聲以為雨來犧牲了,沒想到鬼子走了之后又“冒”出一個雨來???,這個雨來多么頑強,又多么機智,多么調(diào)皮,多么令人敬佩!
和雨來生活的時代相比,我們此刻的生活是十分完美的,沒有硝煙,沒有戰(zhàn)爭,所以我們更就應(yīng)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來武裝自我,把祖國的明天建設(shè)得更加完美。
電影《小英雄雨來》觀后感通用2022
雨來,一個平平常常的名字。但是,當我看完他的故事后,“雨來”這個名字卻刻在我的腦海,他的英雄事跡令我感慨萬分,我由衷的贊嘆他那勇于應(yīng)對危險,沉著冷靜的心態(tài),更贊嘆他那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看完到此刻,里面的種種情節(jié)我依然是記憶猶新。
影片是一部十分搞笑的抗日題材電影。主要講了河北白洋淀地區(qū)的少年英雄雨來利用熟悉的水鄉(xiāng)環(huán)境,與當時的日本侵略者之間展開智謀斗爭并最終戰(zhàn)勝鬼子的故事。
雨來水性很好,經(jīng)常到河中游泳。還是班里的“機靈鬼”、“孩子王”經(jīng)常帶著班里的學生和老師作對。但是有一天,鬼子來了,把老師抓住了,所以臨時放了暑假。雨來和同學們都十分想念老師,決定把老師救出來。就與日本鬼子展開了斗爭,用上了“土坑”、“糞坑”、“樹叉彈弓”、“蹺蹺板飛人”等千奇百怪的招,讓鬼子措手不及,十分狼狽。雖然救老師雨來屢受挫折,但他并沒有放下。最后救出了老師。
篇3
我的童年是連環(huán)畫主宰著孩子們閱讀視野的年代。那時,對于生活在窮鄉(xiāng)僻壤的孩子們來說,放學后除了上山掏鳥蛋,下河去嬉戲之外,唯一的精神樂趣便是借閱“小人書”。我一直倍感幸運的是我有一個好鄰居,因其父在城里工作的緣故,他常常出人意料地拿出許多令人歆羨得要命的連環(huán)畫,為了讀上它們,我經(jīng)常是“不擇手段”地討好那位小孩。雖然當時基本上不識幾個大字,但每每借得小人書,瀏覽之余便愛不釋手。要么纏著大點懂事的孩子去講述,要么憑借連環(huán)畫上人物的表情服飾判斷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好人”勝利和“壞人”失敗的大團圓結(jié)局常常使我異常興奮。至今深切地記得,那些題材基本上是以神話、志怪、志人、抗日、歷史故事為主線的,尤其是那些以小英雄為主人公的抗日題材的連環(huán)畫,更是在我幼小的年紀里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此后的日子里,模仿成了一道必備的游戲快餐,樹枝成了紅纓槍,土垛變成了炮樓,放羊時不忘在羝羊的尾巴上插根雞毛――總之,那些裝幀精美的花花綠綠的連環(huán)畫,那一個個懲惡揚善的膾炙人口的故事,是我童年獲得的最為闊綽的精神食糧,說心里話,直到現(xiàn)在我還對那位鄰居深存感激之情。
初中時,隨著識字的增多,我癡迷上了武俠小說。那時家鄉(xiāng)還點著煤油燈,我對武俠小說特別的嗜好和狂熱的情懷常常會被夜幕的降臨而剝奪。我常常趁父母熟睡之際偷偷如饑似渴地閱讀那些在當時并不覺得遙遠和虛幻的小說,常常沉浸在主人公俠肝義膽的壯舉和美輪美奐的愛情故事中,第二天總是被煤油燈熏得眼睛發(fā)紅鼻子發(fā)黑。《七俠五義》、《楊家將》、《隋唐傳》等都被我熟爛于心,后來發(fā)展到課余時間租讀金庸、古龍、梁羽生、柳殘陽、陳青云、黃易等的小說。由于我在武俠夢里徘徊得太久太深,幻想做俠客、英雄的夢想太過強烈,曾一度嚴重影響到我的學習。班主任小個子英語老師的一頓訓斥,曾險些讓我走上了荒唐的堂吉訶德般的尋夢流浪生涯,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當初的選擇真是在滑稽中含著一點點苦澀的痛。
上師范后,我曾一度喜歡過瓊瑤、三毛的小說,但這時候我接觸上了外國文學,名著夏洛特?勃朗蒂的《簡?愛》和司湯達的《紅與黑》很快蕩滌我靈魂深處。我被敢愛敢恨的簡?愛和沖破禮教束縛的于連深深震撼著,他們成了我奮斗的偶像、成為我與逆境搏斗的力量源泉。雖然那時我不怎么明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我對讀書的意義卻有了飛躍的認識。雖然那時候生活條件很差,但在可憐的生活費中我還是靠擠買了一大堆外國名著和一些著名作家的代表作。
上大學的幾年中,我真正是翱翔于書籍的海洋中,品嘗于文學之羹的馨香里。為了能讀到更多更新的書,我頗費周折攀上了圖書館的老太太,為了套得近乎我義務(wù)搞了一個月的圖書館樓梯衛(wèi)生,才謀得了可以自由出入圖書館、不受借書證的限制而借得大量書籍的“肥差”??梢哉f,正是在那時候,我開始接觸了除文學書籍之外的大量書籍,如哲學、經(jīng)濟、法律、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書,也做了大量讀書筆記。在其他同學都逛大街、談對象的美好象牙塔生活里,我選擇了枯燥的讀書生活,當然它也給予了我高額的回報,使我積累了較為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使我在面臨紛繁復雜的世事時總能保持一份恬然與安閑,它也激勵著我一直拿真善美去審視和處理發(fā)生在身旁的每一件事。
而今,參加工作已經(jīng)9年了,唯一的愛好仍是讀書,能夠自詡的家產(chǎn)還是書。閑暇時讀讀劉墉的札記、讀讀畢淑敏的散文,會頓覺生活異常美好,親情無限感人。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伴著信息網(wǎng)絡(luò)的迅速發(fā)展,讀書已經(jīng)被好多人認為是一種對時間的奢侈,是一種“呆”的表現(xiàn),可從書籍中一直汲取精神養(yǎng)料,從書香里歷練人生的我毅然決然地選擇著讀書。
篇4
關(guān)鍵詞 信息技術(shù);語文;多媒體教學平臺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3-0105-02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重視積累、感悟、熏陶,重視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重視于語文運用方面的能力、語感方面的培養(yǎng),重視于學生的實踐性活動,更加要重視學生們主體作用的發(fā)揮以及于探究精神的相關(guān)培養(yǎng)……”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深入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平臺越來越廣泛地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語文教學當中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shù),對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等,都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語文教育教學當中,信息技術(shù)猶如一座架設(shè)在學生與課文之間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橋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怎樣把信息技術(shù)融入語文教育教學當中,使得信息技術(shù)基礎(chǔ)知識、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及語文教學的重要過程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就像是使用黑板、粉筆、紙以及筆一樣的自然、流暢”,這個問題已經(jīng)成為教師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1 運用多媒體畫面再現(xiàn)情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chǔ)上的。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內(nèi)容感興趣才能有激情。語文本來是門最開放的學科,與生活同在,色彩斑斕,但應(yīng)試教育使得學生感到語文索然寡味。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樂于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多媒體課件大多由影視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它可使學生置身于一種五彩斑斕、聲像同步、動靜結(jié)合的教學環(huán)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因為學生對“小艇”這種事物沒有形象的了解,對課文的表述只是停留在文字意義上,所以在教學中,筆者開篇就運用錄像播放威尼斯的景物,用極少的時間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去,使學生身臨其境,好像真的到了威尼斯。并在接下來教學中通過圖片,直觀了解小艇的樣子,再加上教師加強語言的渲染,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得到充分的調(diào)動,在游覽中認識了威尼斯的小艇,極大地提高了興趣,使他們的思想感情得到升華,很想到威尼斯一游。
2 根據(jù)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激發(fā)閱讀欲望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是自外而內(nèi)的吸收,是學習語言;寫作是閱讀的目的,是自外而內(nèi)的表達,是運用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必須以學習語言為基礎(chǔ),必須通過閱讀的內(nèi)化吸收來完成。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根據(jù)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不僅能提高閱讀教學效率,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
小學生的興趣主要是學習興趣,即認知興趣。長期以來,小學的各科教學無不把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列為首要任務(w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不例外,但一直以來只是停留在“說教”這一層次。傳統(tǒng)教法中的“讀”,主要有教師范讀,學生默讀、朗讀等形式,篇篇課文皆如此,長年累月無變化,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乏味。對教材中一些敘事性較強的記敘文及抒情味較濃的散文,如果與教材配套發(fā)行的課文朗讀錄音結(jié)合,其效果就會大不一樣。播音員的語音平穩(wěn)和諧、娓娓動聽,主持人的語氣輕重緩急、抑揚頓挫,令人賞心悅耳。然而,每個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個教師既有播音員的聲音,又有主持人的語氣,而在教學中運用錄音多媒體相結(jié)合,便能揚長避短。另一方面,學生對于自己沒有或很少聽到過的專家、名人的朗讀錄音懷有極大的興趣,注意力會更加集中。
3 運用信息技術(shù),使課堂教學具體、生動,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shù)利用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的交互科學性、反饋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于一體,是具有智能化的雙向教學活動過程。信息技術(shù)的應(yīng)用同時也大大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大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利用信息技術(shù)直觀的演示,解決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會碰到許多抽象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尤其是中、低段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抽象的東西。而多媒體的運用就可以使這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
《有趣的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其教學難點是達爾文“看到島上的昆蟲要么翅膀特別大,要么就沒有翅膀,感到很奇怪”,這一奇怪的現(xiàn)象是怎么產(chǎn)生的?用語言描述,學生很難全面正確地理解。為此,筆者制作了動畫:風大時,“沒有翅膀的昆蟲”飛不起來,不大可能被刮到海里;“翅膀特別大的昆蟲”能頂住大風,也生存了下來;而“那些翅膀小的昆蟲”能飛卻頂不住大風,容易被刮到海里。學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決了學習中的難點,提高了課堂效率。
利用信息技術(shù)再現(xiàn)歷史,培養(yǎng)情感 《歌唱二小放牛郎》講述的故事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那個時期全中國的人民,不管男女老少,都積極投身到抗日的熱潮當中去,培養(yǎng)學生對無數(shù)英雄的的敬佩、愛戴之情,筆者制作了課件,將王二小把敵人引上山的情景制成“連環(huán)畫”,配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樂和教師的解說,再現(xiàn)當時中國人民用自己的智慧與敵人較量的感人場面,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小英雄的勇敢,無不對王二小產(chǎn)生敬佩之情,效果很好。
4 運用信息技術(shù),創(chuàng)設(shè)習作情境
不論是命題作文,還是給材料作文,教師在提出寫作要求后,盡管反復提示、啟發(fā)、引導,學生還是不知從何處下筆,常有“無話可寫”之感。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寫作必須擁有與作文相關(guān)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積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動中通過觀察所獲得的材料。”這就要求學生在寫作前必須對客觀事物和社會生活進行多側(cè)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獲取寫作素材。由于學生平時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對客觀事物和社會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亂的,面對作文題目自然也就難以下筆成文。而多媒體網(wǎng)絡(luò)中,浩如煙海的信息恰恰可以讓學生汲取豐富的知識,可以去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探索未知領(lǐng)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開闊學習者的視野。
隨著對計算機及其網(wǎng)絡(luò)的不斷開發(fā)、研究、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會得到更廣泛的應(yīng)用。實踐證明,計算機及網(wǎng)絡(luò)有著較強的視聽感染能力和非線性的快速交互功能,較好地避免了教師教學中的局限性,它將音、像、視、聽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可提高教學內(nèi)容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學生在情感上和行為上都積極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進而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使學生獲取最多的知識,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語文課充滿活力,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語文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目標,推動語文教學改革向縱深發(fā)展,為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