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范文

時間:2023-04-02 00:51:01

導(dǎo)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克雷洛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xiàn),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伊凡·安德列耶維奇·克雷洛夫(1769年2月13日 - 1844年11月21日)是俄羅斯及世界著名的寓言家、作家。

代表作有《大炮和風(fēng)帆》《鷹與雞》《受寵的象》等等。

2、1809年克雷洛夫出了第一本寓言集,獲得了巨大聲譽,1811年被選為俄國科學(xué)院院士。克雷洛夫十分勤奮,一生寫了二百零三篇寓言,五十歲時學(xué)會古希臘文,五十三歲還開始學(xué)英文。他的作品生前就被譯成十多種文字,成為與伊索、拉封丹齊名的寓言作家。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2

人有自己快樂的童年,詩也有自己快樂的童年。俄國詩人克雷洛夫就給了詩歌一個快樂的童年。

詩歌,被人們稱為文學(xué)的結(jié)晶,文學(xué)作品中的最高境界,而出自克雷洛夫筆下的詩歌,正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美中之美。各位讀者,我并不是夸張,而是實話實說。一定有人不相信我說的話,但只要看一看這本書,你就一定會心服口服!

這本書的特點就是幽默滑稽,我們看的心情不會過于沉重,這一點是它最好的地方了。呆呆的烏鴉,狡猾的狐貍——《烏鴉的干酪》它讓我感到烏鴉十分高傲自負(fù),狐貍費盡心機要搞到那塊干酪,它很聰明,是一個成功的獵食者;絕望的農(nóng)夫,斯文的死神——《農(nóng)夫與死神》讓我感到做人不要太悲觀,而且,死神有時也會有和藹可親的那一面;誠實的樵夫,不誠實的村民——《樵夫與女神》它告訴我們,誠實的人會受益無窮,而不誠實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多管閑事的梭魚,大方的貓——《梭魚與貓》它告訴我們,要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多管閑事的人,一定要吃虧;亂下結(jié)論的狐貍,可憐的受騙者——《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告訴我們亂下結(jié)論可不好,最后挨到受騙者的胖扁是必然的!

克雷洛夫的詩句豐富多彩,我被他深深地吸引了,他寫的詩歌倍兒優(yōu)美,想像力倍兒豐富,哲理性倍兒高,我倍兒佩服他。雖然克雷洛夫已經(jīng)離開了人間,但是,他和他的作品,我們是永遠(yuǎn)也不會忘記的!

篇3

關(guān)鍵詞:宗教;哈姆雷特;普魯弗洛克;猶豫

一、從宗教視角探析哈姆雷特式的猶豫

《哈姆雷特》正是從側(cè)面反映英國宗教改革后的狀況,因為當(dāng)時天主教的觀念仍然存在。在《哈姆雷特》劇本中可以找到一些佐證。在其父的鬼魂同哈姆雷特的對話(第一幕第五景)中,鬼魂說到:

“吾……此時……烈火煎熬于日,

直至我生前之孽障被洗清燃盡后方止。

苦我有口難言,無法說出我此時的牢獄之災(zāi)?!?/p>

其中的“洗清(purged)”、“牢獄(prison-house)”指其父正在煉獄(purgatory)之中受到煎熬?!盁挭z”就是天主教教義中所獨有的概念。鬼魂又道:

“我……無機會在臨終前悔過生前之罪孽,

或接受圣禮之祝福,而毫無準(zhǔn)備的帶罪赴陰曹受審?!?/p>

其中的“未受臨終涂油禮(unanel’d)”、“最后審判(reckoning)”等指其父因被殺而無法進(jìn)行臨終圣禮,因而在煉獄里掙扎。這段描述符合天主教“臨終圣禮(last rites)”的內(nèi)容。

身懷為父報仇使命的哈姆雷特將父親鬼魂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銘記于心。而筆者認(rèn)為,也正是由于這一番談話,使得哈姆雷特在殺他叔叔克勞狄斯的事情上躊躇不決,因為其父的話語中含有大量天主教教義的成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哈姆雷特。天主教十誡之五即“莫殺人”?!缎录s?羅馬書》寫到:“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wèi){主怒。因為經(jīng)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yīng)’?!币虼耍防滋匾恢笔艿教熘鹘逃^念的困擾:究竟是將復(fù)仇計劃留由主來裁決,還是自行復(fù)仇?如果哈姆雷特殺了克勞狄斯,這將直接違背天主教教義。若不思悔過,殺人者死后將墜入地獄。他的獨白可以詮釋,哈姆雷特是不愿墜入地獄的。第二,在第三幕第三景中,哈姆雷特獲得了一個絕佳的刺殺克勞狄斯的機會,然而他放棄了。因為殺死正在禱告的人,禱告者會升入天堂,哈姆雷特認(rèn)為這么做反而成全了克勞狄斯。倘若哈姆雷特能夠掙脫天主教教義的約束,那么他會不失時機地去刺殺克勞狄斯,結(jié)果是他并沒有這么做。

簡而言之,筆者認(rèn)為,哈姆雷特式的猶豫和歐洲,特別是英國宗教改革的狀況、天主教的宗教觀念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是在當(dāng)時特定宗教歷史條件下的產(chǎn)物。

二、從宗教視角探析普魯弗洛克式的猶豫

《情歌》是T.S. 艾略特代表作之一,創(chuàng)作于1910-1911年。此時西方社會正處于思想的動蕩時期。1859年達(dá)爾文《物種起源》的發(fā)表向基督教創(chuàng)世論發(fā)出終極挑戰(zhàn)。達(dá)爾文提出的共同由來理論驗證了人和其他生物之間的脈絡(luò)聯(lián)系,重?fù)袅松駝?chuàng)論和基督教關(guān)于人的宗教基礎(chǔ)。數(shù)千年來烙印在信徒們心中上帝的穩(wěn)固形象開始動搖,以致許多人陷入了信仰的缺失和迷茫狀態(tài)中。

《情歌》從側(cè)面反映了當(dāng)時基督教觀念受進(jìn)化論沖擊后的狀況:人們普遍感到一種精神的缺失和信仰的迷惘,充滿了悲觀的情緒。首先,普魯弗洛克說:

“那么我們走吧,你我兩個人,

正當(dāng)朝天空慢慢鋪展著黃昏,

好似病人麻醉在手術(shù)桌上;”

詩中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是黃昏(evening),暮色在空中鋪展開來,太陽的光芒漸漸褪去,黑暗緩緩襲來。這為全詩奠定了壓抑、沉悶的基調(diào)。筆者認(rèn)為,此處也運用了象征手法。多少年來為人們指引方向、象征光芒的上帝至此沉入了天際,黑暗帶給人們是無盡的未知和恐懼。從其中的“病人(patient)”、“麻醉(etherised)”等字眼也可以看出,普魯弗洛克覺得好似一個病人打了麻醉劑,躺在桌上,任憑別人的擺布。所以,這一切從整體上反映他內(nèi)心的茫然和無助。第二,普魯弗洛克說:

“我并非哈姆雷特王子,當(dāng)也當(dāng)不成;

我只是個侍從爵士……

無非是順手的工具,

服服帖帖,巴不得有點用途……”

他只是個侍從爵士、順手的工具,因為作為社會大眾中普通的一員,他所處的世界是空虛荒涼、信仰缺失的世界,因而他必然無法像前文論述的哈姆雷特一樣,在信仰和仇恨之間徘徊。相反,普魯弗洛克只能在時代大潮中隨波逐流,做一個沒有主見、始終尋求依靠的人。普魯弗洛克的猶豫,在筆者看來,不是由于他害怕違背了某種教義、害怕觸犯了他內(nèi)心篤信的準(zhǔn)繩;他的猶豫是信仰喪失的代名詞,他的猶豫和當(dāng)時基督教上帝地位受到嚴(yán)重挑戰(zhàn),人們信仰普遍迷失的境況息息相關(guān),也是特定宗教歷史條件下的產(chǎn)物。

三、結(jié)語

通過宗教視角比較哈姆雷特和普魯弗洛克后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兩者所處的宗教歷史背景條件的差異,兩者的猶豫在本質(zhì)上是不同的。哈姆雷特式的猶豫是一種處于宗教改革時期、受余存的天主教思想影響的,是內(nèi)心愿望和天主教教義的矛盾沖突的綜合體;普魯弗洛克式的猶豫是一種處于上帝權(quán)威受到嚴(yán)重挑戰(zhàn)、西方人精神世界迷失時期,是內(nèi)心訴求和信仰缺失現(xiàn)狀的矛盾沖突的綜合體。雖說兩者有著不同,但哈姆雷特和普魯弗洛克的猶豫都是他們對內(nèi)心世界的探求與挖掘,值得我們現(xiàn)代人去研究和反思。

參考文獻(xiàn):

[1](英)莎士比亞.哈姆萊特[M].朱生豪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2] William Shakespeare. Hamlet.

[3] T.S.艾略特. J?阿爾弗瑞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Z].查良錚譯.

[4] 吳定柏.美國文學(xué)欣賞[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144-149.

篇4

寓言的書名:《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萊辛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故事的篇幅都是很短小,但是節(jié)奏明快,崇尚真善美流露著真情實意,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

世界各國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經(jīng)》、《拉封丹寓言》等。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5

俄語成語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俄羅斯人民在長期生產(chǎn)勞動與社會生活中反復(fù)驗證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亦是俄羅斯人民世世代代用以記錄和傳授各種生活知識與經(jīng)驗教訓(xùn)的簡捷工具。因而將其稱為“ 生活中的鹽”、“ 歷史智慧的結(jié)晶”。俄語成語的意義不僅僅在其凝練、精辟、曼妙與貼切,且有著極其寶貴的文學(xué)鑒賞價值。同時,它又相當(dāng)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俄羅斯人民的世界觀和處世哲學(xué)。

1.歷史文化在俄語中的體現(xiàn)

在俄羅斯語言學(xué)界,將源于重大歷史事件,抑或與重要歷史人物相關(guān)連而產(chǎn)生的成語,稱為歷史性成語。歷史性成語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遠(yuǎn)久年代所發(fā)生的某一事件。俄羅斯的語言學(xué)家們,歷史學(xué)家們在整理歷史文獻(xiàn),搜集民間傳說的基礎(chǔ)上,旁征博引,以確定歷史性成語的出處,匡正詞源學(xué)上的謬誤,為歷史性成語煥發(fā)時代氣息竭盡心智。歷史上俄國打了不少仗。從戰(zhàn)爭硝煙中產(chǎn)生的一些成語中,后人自可了解到俄國曾經(jīng)發(fā)生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例如: было дело под палтовой該成語的直譯是“ 在波爾塔瓦城下打過一仗”,實際意思為“ 這是過去的事了;往年盛事”。 палтова 是烏克蘭的一個城市,1709 年6月27日瑞典國王率軍隊入侵烏克蘭,俄沙皇彼得一世聞訊,立即親自率軍隊趕到烏克蘭與瑞典軍隊作戰(zhàn),結(jié)果瑞軍9000 多人被擊斃,損失全部大炮,2500 多人被俘,查理十二世負(fù)傷,并逃往土耳其。這就是俄國歷史上著名的波爾塔瓦戰(zhàn)役。現(xiàn)常用來以玩笑和夸耀的口吻談?wù)撛S多人曾經(jīng)參與的事件,相當(dāng)于漢語成語中的“ 往年盛事,陳年往事”。

2.宗教文化在俄語中的體現(xiàn)

俄語成語中的宗教色彩成語是千百年來在語言中凝結(jié)和沉淀的精華,它的存在使語言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準(zhǔn)確。這類成語中映射出宗教信仰與宗教文化源遠(yuǎn)流長。如俄羅斯民族信奉東正教,所以有許多成語的產(chǎn)生與宗教信仰有關(guān)。例如:до морковкина заговенья( 遙遙無期,遙遠(yuǎn)的將來)。過去俄國教徒有齋戒的習(xí)慣,在齋戒期間,禁吃某些食物,禁吃的食物多半是肉、蛋、葷油等。胡蘿卜是蔬菜,在任何齋戒期都不會禁吃,所以其直譯為:禁吃胡蘿卜的時候。該成語的引申意義為:到永遠(yuǎn)不本文由收集整理會來臨的時候,即遙遙無期。又如язык до киева доведёт。先用于表示“條條大路通羅馬”,它從側(cè)面反映的俄羅斯的宗教文化,因基輔是基輔羅斯首都,自從988年基輔羅斯把東正教定為國教后,在基輔建造了許多教堂和修道院,各地教徒不斷前往朝拜,基輔成為路人皆知的城市。

3.飲食文化在俄語成語中的體現(xiàn)

飲食文化在俄羅斯成語中中的反映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chǔ),反映民族的特色,是民族聰明才智的集大成者。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見證,飲食詞匯作為民族文化的主要組 成部分,都有自己的 特性,特別在一些成語中,更能體現(xiàn)出民族文化特性。俄羅斯的飲食詞匯豐富多彩,反映其飲食的成語更是俯拾皆是。如хлеб(面包)是俄羅斯民族從古至今的傳統(tǒng)主食,俄羅斯人民對面包懷有一種特殊 的感情。есть чужой хлеб(吃別人的面包 )——靠別人養(yǎng)活。хлеб отбить,отнять у кого(搶別人的面包)——搶了…的飯碗或者絕了…的謀生之路。在俄羅斯,面包是迎賓待客的最好食品。傳統(tǒng)禮儀中,面包和鹽是不分的,因為在古俄 羅斯,鹽是非常珍貴的東西,具有獨特的特性和品質(zhì),是長久、可靠、友誼和尊重的象征。

4.文化藝術(shù)在俄語中的體現(xiàn)

俄語成語浩瀚如海、車載斗量,其中也不乏與文化藝術(shù)有關(guān)的成語,以寓言類的文化作品為例,這類作品多出現(xiàn)于《克雷洛夫寓言》。如как белка в колесе кружится出自克雷洛夫的寓言《松鼠》。直譯為“ 像松鼠蹬輪子似的瞎忙” 。轉(zhuǎn)義為“ 徒勞無益,瞎忙一氣。”又如кукушка хватит петуха這則成語直譯為“ 杜鵑恭維公雞”,出自克雷洛夫的寓言《杜鵑與公雞》,寓言講的是一只杜鵑恭維公雞的嗓子很響亮,而公雞也贊美杜鵑的歌喉美妙。用來諷刺那些互相標(biāo)榜,彼此捧場的人;再看оказать кому медвеью услугу,熊的效勞是克雷洛夫在寓言《隱士和熊》中描寫了一只熊為了給自己的隱士朋友哄走額頭上的蒼蠅,而用石頭去砸他,致使隱士一命嗚呼的故事。“ 熊的效勞” 相當(dāng)于漢語俗語“ 幫倒忙” 或 好心辦壞事之意。

5.民間傳說和風(fēng)俗習(xí)慣在成語中的體現(xiàn)

在民間口頭文字發(fā)展的許多世紀(jì)中,人們創(chuàng)造了許多喜聞樂見的藝術(shù)形象,這些生動形象在廣泛流傳中逐漸成為習(xí)用的成語。這些成語反映了俄羅斯人民的喜怒愛憎。例如:драть как сидорову козу(毒打,痛打)在俄羅斯民間故事中西多爾(сидоров)是一個富翁,非常吝嗇。他在和鄰居、親朋的交往中錙銖必較,不愿吃一點虧。即使是自己的山羊踩壞了一點莊稼,他也要把它毒打一頓,成語由此而來。又例如:по щу чьему велению( 要什么有什么;像神話般地,要啥有啥;靈丹妙藥)。在俄羅斯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傻子葉美利亞在冰窟窿里捉到一條狗魚,狗魚央求葉美利亞放了它,于是他把狗魚放了。狗魚為了報答他的恩惠,交給他一句神咒:請記住我的話, 今后不管你想要什么, 只要說一句по щу чьему велению.по моему хотенью.(照狗魚的吩咐,照我的愿望,什么都會有,)你所希望的一切東西都能如愿以償。

篇6

《新唐書》是歐陽修和宋祁合寫的。歐陽修完成紀(jì)、志部分,宋祁完成列傳部分。按照舊例,作者只署官職最高一人的姓名。歐陽修官職高,理應(yīng)署上歐陽修的大名??蓺W陽修堅決反對,他說:我怎么能掩蓋和奪取別人的功勞呢?于是分別署名:紀(jì)、志題歐陽修撰,列傳題宋祁撰。宋祁聽說后,感慨地說:“此事從所未聞也!”

俄國18世紀(jì)偉大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他的寓言寫得既多又好。有人稱贊他的書寫得好,“一版銷完又印一版,比誰的都印得多”??死茁宸騾s這樣回答:“不,不是我的書寫得好,是因為我的書是給孩子們讀的,誰都知道,孩子們是容易弄壞書的,所以版次多一些?!?/p>

徐悲鴻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畫家。據(jù)說有一次,徐悲鴻正在畫展上評議作品,一位鄉(xiāng)下老農(nóng)上前對他說:“先生,您這幅畫里的鴨子畫錯了,您畫的是麻鴨,雌麻鴨尾巴哪有那么長的?”原來徐悲鴻展出的《寫東坡春江水暖詩意》,畫中麻鴨的尾羽長且卷曲如環(huán)。老農(nóng)告訴徐悲鴻,雄麻鴨羽毛鮮艷,有的尾巴卷曲;雌麻鴨毛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鴻接受了批評,并向老農(nóng)表示深深的謝意。

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人寄了許多履歷表到一些公司應(yīng)聘。其中有一家公司寫了一封信給他:“雖然你自認(rèn)文采很好,但是從你的來信中,我們發(fā)現(xiàn)你的文章寫得很差,而且語法上也有許多的錯誤。”他非常生氣,但轉(zhuǎn)念又一想:“對方可能說得對,或許自己在語法及用詞上犯了錯誤,卻一直不知道?!庇谑撬t虛誠懇地寫了一張感謝卡給這個公司。幾天后,他再次收到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被錄用了。

謙遜的人總是會贏得人們的尊重。謙遜的人,就像那非洲芙蓉花,永遠(yuǎn)以低頭的姿勢,絢麗地開放,默默地吐香。謙遜之花,散發(fā)著一種別樣的美!謙遜的人,也渾身散發(fā)著一種獨特的魅力,令人深深為之折服。

(選自《潮州日報》2015年9月6日)

【閱讀訓(xùn)練】

1.本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本文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3.請概括本文列舉的四個事例。這四個事例有什么特點?

4. 請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

篇7

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jì)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并稱世界四大寓言家。

伊索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zhuǎn)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后獲得自由。自由后,伊索開始環(huán)游世界,為人們講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臘人民的喜愛。公元前5世紀(jì)末,“伊索”這個名字已是古希臘人盡皆知的名字了,當(dāng)時的古希臘寓言都?xì)w在他的名下。現(xiàn)在常見的《伊索寓言傳》是后人根據(jù)拜占廷僧侶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及后來陸陸續(xù)續(xù)發(fā)現(xiàn)的古希臘寓言傳抄本編訂的。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8

1、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rèn)識自己。——希臘

3、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西班牙

4、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緊在哪里。——西班牙

5、自己的飯量自己知道。——蘇聯(lián)

6、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rèn)識自己。——德國

7、不會評價自己,就不會評價別人。——德國

8、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鳴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譏笑奚落的短處,而且往往把應(yīng)該引為奇恥大辱的事,大吹大擂。——克雷洛夫

9、當(dāng)你意識到自己是個謙虛的人的時候,你馬上就已經(jīng)不是個謙虛的人了。——列夫·托爾斯泰

10、對自己的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訶夫

11、給自己唱贊歌的人,聽眾只有一個。——日本

12、莫笑別人背駝,自己把腰挺直。——蘇聯(lián)

13、人類通常像狗,聽到遠(yuǎn)處有狗吠,自己也吠叫一番。——伏爾泰

14、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rèn)識自己。——特萊斯。

15、如果你指揮不了自己,也就指揮不了別人。——美國

16、天上的繁星數(shù)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馬來西亞

17、偉大的人是決不會濫用他們的優(yōu)點的,他們看出他們超過別人的地方,并且意識到這一點,然而絕不會因此就不謙虛。他們的過人之處越多,他們越認(rèn)識到他們的不足。——盧梭

18、無論何時,只要可能,你都應(yīng)該“模仿”你自己,成為你自己。——(美)莫爾茲

19、無論在什麼時候,永遠(yuǎn)不要以為自己已經(jīng)知道了一切。不管人們把你們評價的多麼高,但你們永遠(yuǎn)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是個毫無所知的人。——巴甫洛夫

20、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日本

21、一個真認(rèn)識自己的人,就沒法不謙虛。謙虛使人的心縮小,像一個小石卵,雖然小,而極結(jié)實。結(jié)實才能誠實。——老舍

篇9

1、珍珠掛在頸上,友誼嵌在心上?!V語

2、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堆汩T集》

3、在歡樂時,朋友會認(rèn)識我們;在患難時,我們會認(rèn)識朋友。——科林斯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畎?/p>

5、友誼像婚姻一樣,其維持有賴于避免不可寬恕的事情。(美國)

6、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yīng)在平日待人以寬。——薩迪

7、只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8、陰險的友誼雖然允許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卻要剝奪你的珍寶——獨立思考和對真理純潔的愛!——別林斯基

9、一個人的朋友就是他自身所具有的吸引力。——愛默生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兑?。系辭上》

11、大丈夫處世處,當(dāng)交四海英雄?!度龂尽J駮?。劉巴傳》

12、選擇朋友一定要謹(jǐn)慎!地道的自私自利,會戴上友誼的假面具,卻又設(shè)好陷阱來坑你。——克雷洛夫

13、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可以精誠相待的人?!ァた颂m

14、友誼是精神的融合,心靈的聯(lián)姻,道德的紐結(jié)。——佩恩

15、朋友間的不和,就是敵人進(jìn)攻的機會?!了?/p>

16、要想得到別人的友誼,自己就得先向別人表示友好。——愛默生

17、主人和奴仆之間不可能有友誼?!獛鞝桚R

18、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yuǎn)不忘?!o(jì)伯倫

19、正如真金要在烈火中識別一樣,友誼必須在逆境里經(jīng)受考驗?!獖W維德

20、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舊約全書·箴言》

21、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喔?/p>

22、友誼的最大努力并不是向一個朋友展示我們的缺陷,而是使他看到他自己的缺陷?!_什富科

23、贏得友誼要靠智慧,保持友誼要靠美德,這兩者是同等重要的?!づ逡蛱?/p>

24、這是一種友誼的規(guī)律:一旦疑心從前門走進(jìn),愛情就會從后門溜走?!炼驙?/p>

25、莫逆于心,遂相與友?!f周

26、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蒲松齡

27、友誼是個無垠的天地,它多么寬廣啊(羅.布朗寧)

28、在無利害觀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誼的另一要點?!_阿

29、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30、用狡計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將陷于危險埋伏之中?!了?/p>

31、友誼建立在同志中,鞏固在真摯上,發(fā)展在批評里,斷送在奉承中。——列寧

32、相知無遠(yuǎn)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

33、真正的友誼——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最好的無價之寶,你能夠?qū)ψ约旱呐笥咽匦?,永遠(yuǎn)無愧于他,那將是對你性格、靈魂以及道德的最高考驗。——馬克思

34、一步一步來是做生意的訣竅,但不是交朋友的訣竅;做生意時沒有友誼,交朋友時也不應(yīng)該做生意?!R辛

35、不信任朋友比被朋友所騙更丟臉(英國)

3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

37、順利時結(jié)交朋友,逆境中考驗朋友。——拉丁諺語

38、了解一個人的朋友實際上創(chuàng)造了那個人。——羅曼·羅蘭

39、虛偽的迎合是友誼的毒劑,誠懇的批評是友愛的厚禮(藏族)

40、在業(yè)務(wù)的基礎(chǔ)上建立的友誼,勝地過在友誼的基礎(chǔ)上建立的業(yè)務(wù)?!蹇朔评?/p>

41、在朋友交談之間語言需要當(dāng)心,成年人要步步為營,不傳壞話,便可促進(jìn)雙方的友誼。減少是非是促進(jìn)人際關(guān)系重要的一環(huán),好話要多傳,壞話一句也不傳?!?/p>

42、朋友,以義合者?!祆?/p>

43、友誼像婚姻一樣,其維持有賴于避免不可寬恕的事情(美國)

44、朋友是親密的永久伙伴。

45、在幸運時不與人同享的,在災(zāi)難中不會是忠實的友人?!了?/p>

46、一個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如果不注意結(jié)識新交,就會很到孤單。先生,人應(yīng)當(dāng)不斷地充實自己對別人的友誼。——塞·約翰遜

47、惡人相遠(yuǎn)離,善者近相知。——王梵志

48、嬰兒是屋子里的明燈,友誼是幸福的明燈。

篇10

今天早晨,我靜靜地坐在書房里看《克雷洛夫寓言》里的小故事《烏鴉和母雞》。我看得津津有味,被生動的故事深深得吸引住了??赐昕?,我思緒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烏鴉和母雞》這個故事非常有趣。當(dāng)初法國統(tǒng)帥拿破侖率領(lǐng)大軍入侵俄國,俄國人民奮起抵抗。當(dāng)戰(zhàn)爭即將到達(dá)一個城市,居民和動物們聽到這個消息后,都在收拾行李逃走,一只烏鴉卻站在屋頂看熱鬧。一只母雞站在一家門前向烏鴉打招呼:“兄弟,你怎還站在屋頂上看熱鬧,快點收拾行李逃跑吧!”烏鴉卻說:“你們這群膽小鬼,人家還沒進(jìn)城,你們卻自己嚇唬起自己來。”母雞聽了再也不想和烏鴉說些什么了,自己整好行李逃走了。敵人進(jìn)城之后太餓了,就把烏鴉給煮熟吃了。

我看了這個故事,覺得烏鴉十分可笑,它認(rèn)為自己很聰明,然而到頭來聰明反被。就像現(xiàn)在的小偷憑自己的一點小聰明整天偷來偷去的。有一天晚上,我突然被一陣“抓小偷”的叫喊聲驚醒。我連忙爬起來趴在窗戶上向外面張望,只見三樓的主人在追小偷,旁邊的住房也爬起來一起追。結(jié)果小偷在居民的前堵后截下被乖乖地抓住了。唉,小偷就輸在了自己的小聰明下,總是抱著僥幸心理,以為不會被抓住的,誰知落網(wǎng)了。

我讀了這個小故事后受益匪淺,懂得了做事不能耍小聰明,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實實。

指導(dǎo)老師:吳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