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1: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方法

篇1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于2009年4月至8月在房山區(qū)農(nóng)科所示范基地16號、25號日光溫室內(nèi)進行,日光溫室山墻和后墻厚75 cm,后坡厚30 cm,脊高3.8 m。育苗嫁接試驗在25號溫室內(nèi)進行。定植栽培管理試驗地在16號溫室,面積400.2 m2,前茬作物為甘藍。

    1.2試驗材料與方法

    1.2.1試驗材料

    試驗供試接穗材料為北京203,供試砧木材料為黑籽南瓜、白籽南瓜。

    1.2.2試驗設(shè)計與方法

    試驗以黃瓜自根苗為對照,選擇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兩個砧木,采用貼接法、靠接法、插接法、雙根嫁接法4種嫁接方式,共設(shè)置白籽貼接、黑籽貼接、白籽靠接、黑籽靠接、白籽插接、黑籽插接、雙根嫁接和不嫁接(自根苗)8個處理。設(shè)置保護行。

    試驗于2009年3月4日開始育苗,3月18日、19日嫁接,4月11日采用小高畦的方式定植,定植株行距為40 cm×75 cm,每667 m2定植密度為2 220株。8月11日拉秧。

    每個處理的田間管理水肥、病蟲害防治措施一致。在黃瓜定植前結(jié)合整地施展翅牌有機肥2 000 kg,腐熟雞糞1 000 kg,復合肥50 kg。

    1.3黃瓜嫁接技術(shù)要點

    1.3.1品種選擇

    根據(jù)不同的種植茬口應(yīng)選擇適宜的接穗品種,本試驗選擇適合春茬種植的北京203,該品種植株長勢中等,葉片較小,結(jié)瓜早。砧木品種必須選用抗病、抗逆能力強、與接穗親和力好的優(yōu)良品種,本試驗采用的是黑籽南瓜、白籽南瓜。

    1.3.2種子處理

    將種子放在55 ℃的熱水中不斷攪拌不少于20 min,當水溫降到30 ℃時,繼續(xù)浸泡12 h,用手搓去種皮上的黏液,將種子放在干凈的紗布袋中保濕,然后將紗布袋置于28 ℃的環(huán)境中催芽,待70 %種子露白時播種。

    1.3.3播種技術(shù)

    不同的嫁接方式接穗及砧木的播種時間不同??拷臃?、貼接法、雙根嫁接法接穗比砧木早播4~6 d,而插接法砧木比接穗早播4~5 d。雙根嫁接的砧木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播在同1個穴盤內(nèi)。

    播種時將種子放在裝好基質(zhì)的營養(yǎng)缽內(nèi),澆足底水,水滲下后將種子點播在營養(yǎng)缽內(nèi),覆土,覆土厚度1 cm,再覆蓋地膜,以利提溫保墑,促進出苗。

    1.3.4黃瓜插接法嫁接技術(shù)

    當黃瓜子葉展平,心葉1 cm左右,南瓜第1片真葉長出3~5 cm,第2片真葉0.5 cm時為嫁接適宜苗齡。

    將砧木的生長點用竹簽剔掉,用竹簽向下斜插入深約0.6~0.7 mm深的插孔,不要插透胚軸外表皮,不能角度垂直而插在胚軸的髓腔內(nèi),竹簽暫不拔出。

    在黃瓜胚軸上子葉下方1 cm處向下斜切1刀,刀口深至莖粗的2/3,長約0.6~0.8 cm,再在其背面斜切1刀,使胚軸形成兩面有切口的楔形。拔出竹簽,將接穗立即插入插孔中,用嫁接夾固定接穗。

    1.3.5黃瓜靠接法嫁接技術(shù)

    當砧木真葉半展開,黃瓜的子葉展平、第1片真葉破心時為嫁接適期。

    嫁接時用刀片在南瓜幼苗下胚軸距子葉約0.5~1 cm處按35°角自上而下斜切1刀,切口深度為莖粗的1/2。

    在接穗子葉節(jié)下1.2~1.5 cm處,按35°角自下而上斜切一刀,切口深度為莖粗的2/3。然后將接穗的舌形楔插入砧木的切口中,用嫁接夾固定,使黃瓜子葉壓在南瓜子葉上面。

    采用靠接法嫁接的黃瓜苗,7 d左右傷口愈合,用刀片在愈合口下切斷黃瓜根,在愈合口上切斷南瓜生長點,去掉嫁接夾。

    1.3.6黃瓜貼接法嫁接技術(shù)

    當砧木長出第1片真葉,接穗子葉展開時為嫁接最適時期。用刀片削去砧木1片子葉和生長點,橢圓形切口長5~8 mm。接穗在子葉下8~10 mm處向下斜切1刀,切口為斜面,切口大小應(yīng)和砧木斜面一致,然后將接穗的斜面緊貼在砧木的切口上,并用嫁接夾固定。

    1.3.7黃瓜雙根嫁接法嫁接技術(shù)

    黃瓜第1片真葉開始展開,砧木的子葉完全展開時為嫁接適期。用刀片削去兩砧木各1片子葉和生長點,橢圓形切口長5~8 mm。在接穗的子葉下8~10 mm處向下切成雙斜面楔形。接穗切口要與兩砧木切口吻合,將接穗置于兩砧木切口之間貼合,并用嫁接夾固定。

    1.3.8嫁接后的管理技術(shù)

    嫁接完成后,應(yīng)將嫁接好的苗立即移入小拱棚內(nèi),并加蓋遮陽網(wǎng)進行遮蔭保濕。前3 d應(yīng)密閉小拱棚保濕(90 %以上),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 ℃,夜間溫度控制在20 ℃左右。3 d后適當通風,降低濕度至80 %。嫁接后5~7 d,黃瓜開始正常生長,逐漸去掉小拱棚農(nóng)膜、遮陽網(wǎng),及時抹去砧木發(fā)出的腋芽及側(cè)芽。當苗長到3葉1心時,即可定植。

    2結(jié)果與分析1嫁接成活率的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以白籽插接黃瓜的嫁接成活率最高,為87.0 %,其次是白籽靠接,為83.5 %,嫁接成活率最低的是雙根嫁接法,成活率為72.2 %。雙根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雙根嫁接的難度較大,接穗的2個斜面均要與兩個砧木的斜切面對接。

    由表2可知,從砧木角度考慮,黑籽南瓜的嫁接成活率比白籽南瓜的成活率高1 %,2種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沒有顯著差異。

    由表3可以看出黃瓜不同嫁接方式的成活率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其中,插接法成活率最高,達到83.7 %,靠接法與插接法沒有明顯差異,雙根嫁接法的成活率最低,為72.2 %。從嫁接成活率角度考慮,黃瓜適合用插接法和靠接法嫁接。2黃瓜產(chǎn)量的比較

    由表4可知,8個處理667 m2產(chǎn)量由高到低的依次排列為白籽貼接、白籽插接、黑籽貼接、雙根嫁接、黑籽插接、白籽靠接、自根苗、黑籽靠接。產(chǎn)量最高的白籽貼接,達每667 m2 產(chǎn)量16 357.0 kg,其次為白籽插接和黑籽貼接,分別為每667 m2產(chǎn)10 878.0 kg和10 640.0 kg。自根苗產(chǎn)量較低,為8 893.0 kg,明顯低于貼接、插接、雙根嫁接黃瓜的產(chǎn)量,嫁接的產(chǎn)量優(yōu)勢得到體現(xiàn)。

    表5對不同嫁接方式之間進行產(chǎn)量比較,其中靠接法的產(chǎn)量最低,每667 m2為8 893.3 kg,產(chǎn)量最高的為貼接法,達到每667 m212 069.5 kg,比靠接法高35.7 %。

    由表6可知不同砧木嫁接黃瓜的產(chǎn)量情況,白籽南瓜產(chǎn)量每667 m2為10 084.4 kg,黑籽南瓜產(chǎn)量為9 623.9 kg,沒有顯著差異。3病害發(fā)生情況

    試驗期間,嫁接苗和自根苗都有輕度的霜霉病和白粉病發(fā)生,用霜疫力克防治霜霉病,訊爾防治白粉病基本能控制??菸〉陌l(fā)生只在自根苗上有所體現(xiàn),嫁接苗表現(xiàn)出抗枯萎病的明顯優(yōu)勢。

    3結(jié)論與討論1綜合試驗的結(jié)果分析,黃瓜嫁接時采用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為砧木,其嫁接成活率和產(chǎn)量情況無顯著差異。2從嫁接成活率角度衡量,插接法成活率最高,達到83.7 %,靠接法次之,雙根嫁接法最低。3從產(chǎn)量結(jié)果分析,貼接、插接、雙根嫁接的黃瓜產(chǎn)量高于不嫁接黃瓜,其中貼接方式的產(chǎn)量明顯高于插接、雙根嫁接和靠接。白籽貼接處理的產(chǎn)量最高,有待進一步重復試驗確認。4綜合嫁接成活率和產(chǎn)量來看,插接為較好的嫁接方式。

    參考文獻

    [1]翁祖信,李寶棟,馮東昕.嫁接黃瓜防病與增產(chǎn)效果的研究[J].中國蔬菜,1993,(3):11-15.

    吳翠云,阿依買不,程奇,等.不同嫁接方法對黃瓜成活率及幼苗生長的影響[J].塔里木農(nóng)墾大學學報.2003.15(3):1-3.

篇2

厚皮甜瓜嫁接栽培親和性試驗一、材料和方法

1.試驗材料

甜瓜砧木品種為野生南瓜、黑籽南瓜、西洋甘栗F1、晉早二號西葫蘆;甜瓜接穗品種為伽師瓜、杰農(nóng)86-1。

2.試驗設(shè)備

育苗盤、中號花盆、刀片、嫁接夾、鑷子、噴壺、竹簽

3.試驗方法

采用斜頂插接法嫁接。本試驗于2008年3月下旬播種接穗和砧木,當砧木2片子葉1片真葉時,接穗苗2片子葉展開,1片真葉將要展開時,為最佳嫁接時期,此時采用斜頂插接法嫁接甜瓜,自嫁接日起,插接苗經(jīng)10~12天,即可斷定成活與否。

4.試驗設(shè)計

選用兩種厚皮甜瓜品種作接穗,用四種不同砧木分別作砧木,隨機組合進行嫁接,研究其不同砧穗組合的親和性試驗。

5.試驗處理

本試驗設(shè)8個處理,T1以野生南瓜為砧木,以伽師瓜為接穗;T2以黑籽南瓜為砧木,以伽師瓜為接穗;T3以西洋甘栗F1為砧木,以伽師瓜為接穗;T4以晉早二號西葫蘆為砧木,以伽師瓜為接穗;T5以野生南瓜為砧木,以杰農(nóng)86-1甜瓜為接穗;T6以黑籽南瓜為砧木,以杰農(nóng)86-1甜瓜為接穗;T7以西洋甘栗F1為砧木,以杰農(nóng)86-1甜瓜為接穗;T8以晉早二號西葫蘆為砧木,以杰農(nóng)86-1甜瓜為接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

二、結(jié)果與分析

1.兩種厚皮甜瓜嫁接成活率比較

對嫁接2周后四種不同砧木品種嫁接厚皮甜瓜的成活率進行統(tǒng)計,其嫁接成活率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四種不同砧木材料與厚皮伽師瓜、杰農(nóng)86-1甜瓜品種的嫁接成活率差異較小。在以伽師瓜為接穗,分別以野生南瓜、黑籽南瓜、西洋甘栗F1、晉早二號西葫蘆為砧木的嫁接試驗中,成活率最高的是砧木黑籽南瓜(95.45%);在以杰農(nóng)86-1甜瓜為接穗,分別以野生南瓜、黑籽南瓜、西洋甘栗F1、晉早二號西葫蘆為砧木的嫁接試驗中,成活率最高的是砧木野生南瓜(95%)。兩組試驗中,砧木野生南瓜在以杰農(nóng)86-1甜瓜為接穗時成活率較高于在以伽師瓜為接穗時的成活率。

表1 厚皮甜瓜不同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比較

砧木接穗嫁接數(shù)(株)成活數(shù)(株)成活率(%)黑籽南瓜伽師瓜222195.45野生南瓜伽師瓜232191.30西洋甘栗F1伽師瓜211885.71晉早二號西葫蘆伽師瓜161275黑籽南瓜杰農(nóng)86-1222090.91野生南瓜杰農(nóng)86-1201995西洋甘栗F1杰農(nóng)86-1181583.33晉早二號西葫蘆杰農(nóng)86-1191473.68比較而言,砧木野生南瓜、黑籽南瓜對于兩種厚皮甜瓜的嫁接親和性最好(其中就厚皮伽師瓜而言,與砧木黑籽南瓜親和性最高;就厚皮杰農(nóng)86-1甜瓜而言,與砧木野生南瓜親和性最高),而砧木西洋甘栗F1、晉早二號西葫蘆較前兩種親和性次之,總言之四種砧木對甜瓜的嫁接親和性都較好。

2.不同砧木嫁接甜瓜苗的生長狀況

不同砧木對厚皮甜瓜接穗苗嫁接后相互愈合程度與各組織疏通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嫁接的成活率,即可影響其親和性,并且可以直接在嫁接后接穗苗的生長速度及外觀生長情況上反映出來,主要表現(xiàn)為嫁接完后促進側(cè)蔓葉展開速度加快、主蔓伸長、第二片葉子增大,都能達到顯著水平。但就不同砧穗組合看,砧木野生南瓜、黑籽南瓜對兩種厚皮甜瓜接穗苗的各方面生長狀況都很好,長勢明顯正常,兩者差異不顯著;而砧木西洋甘栗F1、晉早二號西葫蘆長勢情況明顯略低于野生南瓜、黑籽南瓜,其中砧木晉早二號西葫蘆對兩種厚皮甜瓜接穗苗的接穗葉子生長狀況略低于砧木西洋甘栗F1,葉子顏色明顯發(fā)黃、干枯。

三、小結(jié)與討論

本試驗深入研究了不同砧木對厚皮甜瓜嫁接的親和性,將分成幾種厚皮甜瓜嫁接成活率比較和不同砧木嫁接甜瓜苗的生長狀況兩部分。通過試驗證明,兩種厚皮甜瓜所用的四種砧木嫁接接穗苗的成活率都很高,嫁接親和性依次為黑籽南瓜>野生南瓜>西洋甘栗F1>晉早二號西葫蘆。厚皮甜瓜砧穗組合之間的選擇性較強,嫁接后因砧穗組合不適當?shù)仍?,表現(xiàn)成活不良或成活后生長發(fā)育不正常的現(xiàn)象。如砧穗愈合不良,接芽不萌發(fā);枝葉簇生,早落葉,生長畸形;砧、穗一方異常生長和增殖等。其原因有砧與穗遺傳特性的差異,即親和力與植物間親緣關(guān)系遠近有關(guān);砧穗養(yǎng)分、水分輸導不協(xié)調(diào),以及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需求和吸收的差異;砧穗雙方在生理上不相適應(yīng);病毒的影響以及溫度、濕度的影響,除此之外影響嫁接成活的因素還有砧木與接穗的質(zhì)量,嫁接時的環(huán)境條件,以及嫁接技術(shù)的優(yōu)劣等。

嫁接親和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嫁接成活,嫁接體的長勢、抗性和壽命,以及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等,也可以解決組織培養(yǎng)成本高、費工費時、移栽成活率低等問題,可以克服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本試驗中用的4種砧木像黑籽南瓜與野生南瓜親和性高就是在遺傳特性、生理機能、生化反應(yīng)及內(nèi)部組織結(jié)構(gòu)等方面與接穗苗很相近,而西洋甘栗F1與黑籽南瓜間具有近緣系,所以嫁接親和性也較高,對于砧木晉早二號西葫蘆,由于內(nèi)部愈傷組織疏通不良的原因在生長后期出現(xiàn)葉片發(fā)黃、干枯、脫落的現(xiàn)象,與前三種砧木相比就顯得親和性略低些。目前,在我國關(guān)于生產(chǎn)中對甜瓜嫁接親和性的研究還不夠深遠,材料中并未選用野生南瓜、西洋甘栗F1作為厚皮甜瓜砧木進行嫁接親和性試驗,試驗表明這兩種砧木與伽師瓜、杰農(nóng)86-1甜瓜的親和性都很好,這為甜瓜嫁接栽培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說明這兩種砧木及所采用的斜頂插接嫁接法在甜瓜嫁接上是可行的,特別是可得知野生南瓜這一砧木對甜瓜有較高親和性,可以在生產(chǎn)上推廣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閆秀玲,侯棟,李浩等.幾種不同砧木在哈密瓜嫁接無土栽培中的表現(xiàn)[J].中國西瓜甜瓜,2002,(2).

篇3

(1.兵團第十二師二二一團,新疆 吐魯番 838000;2.吐魯番地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3.石河子大學)

摘要:本試驗以“西域一號”甜瓜為接穗,研究4種砧木品種對甜瓜生長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甜瓜與4種砧木嫁接后果實品質(zhì)均表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甜瓜枯萎病土傳病害的發(fā)生明顯降低。綜合考慮嫁接親和性、植株生長勢、果實品質(zhì)及抗病性,“西域一號”甜瓜品種以“日本南瓜”和“新世紀拳王”做嫁接砧木為宜,而“杭州長瓠”與“黑籽南瓜”不宜作甜瓜的嫁接砧木。

關(guān)鍵詞 :甜瓜;嫁接;砧木;生長發(fā)育;果實品質(zhì)

新疆是甜瓜的主產(chǎn)區(qū)。近年來,隨著甜瓜種植面積的逐步擴大,輪作周期縮短所帶來的連作障礙問題日益嚴重,土傳病害大面積發(fā)生已成為制約吐魯番地區(qū)甜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障礙因子之一,造成甜瓜品質(zhì)下降、減產(chǎn)、減收,甚至絕產(chǎn)、絕收。針對生產(chǎn)上土地輪作難度大、藥劑防治污染環(huán)境和選育抗性品種周期長等局限性,國內(nèi)外的研究和實踐已證明,甜瓜嫁接換根栽培是解決連作障礙和增強抗病性及提高其抗性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1-3]。但在嫁接栽培中,由于不同砧木與甜瓜的親合性不同,而親合性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甜瓜的高產(chǎn)和品質(zhì)[4,5]。因此,開展甜瓜嫁接砧木篩選研究,篩選出適合本地區(qū)主栽品種的優(yōu)良砧木,可為吐魯番地區(qū)甜瓜生產(chǎn)實現(xiàn)高產(chǎn)、高效和優(yōu)質(zhì)提供技術(shù)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及處理

甜瓜接穗為當?shù)刂髟云贩N西域一號;砧木選用日本南瓜、杭州長瓠、黑籽南瓜、新世紀拳王(南瓜)。試驗設(shè)5 個處理,分別為:甜瓜/日本南瓜(接穗/砧木);甜瓜/杭州長瓠;甜瓜/黑籽南瓜;甜瓜/新世紀拳王及自根甜瓜 ,以自根甜瓜苗為對照(CK)。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石河子大學農(nóng)學院試驗站溫室內(nèi)進行。砧木比接穗早播7 d,播種在盛有基質(zhì)(蛭石 ∶ 草炭?。健? ∶ 4)的營養(yǎng)缽(8 cm × 10 cm)中,接穗播在育苗盤中。待砧木二葉一心、接穗子葉剛展開時采用十字插接法嫁接,每種砧木嫁接50株,重復3次(每種嫁接處理共150株)。田間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以自根苗作為對照。

嫁接后管理:白天溫度控制在20 ~ 25 ℃,夜晚溫度在15 ~ 18 ℃,嫁接后3 d內(nèi)進行遮光處理,并保持濕度90%以上,3 d后逐漸通風去除遮光網(wǎng),及時去除萌蘗,10 d后全部見光按常規(guī)苗床管即可。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1)嫁接成活率的測定。嫁接15 d后調(diào)查統(tǒng)計成活率。(2)生長指標的測定。在苗期,隨機取自根苗與嫁接苗各20株分別測定各處理植株的株高、莖粗、葉面積及地上、地下部分干重,并計算根冠比。(3)果實品質(zhì)測定。在果實成熟期,測定單瓜重、產(chǎn)量、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采用ATAGON - 20手持式糖度計測定,Vc含量采用2,6 - 二氯酚靛酚鈉法測定。(4)果實口感、質(zhì)地測定:組織10名專家對果實質(zhì)地、口感進行品嘗評價。評價標準參照Traka(2000)??诟校??。》浅2?;2?。〔?;3?。∫话?;4?。『?;5?。》浅:?。質(zhì)地:1 - 非常松棉;2?。∷擅?;3 - 一般;4?。『茫??。》浅:?。

1.4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3和DPS 7.5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并對差異顯著的指標進行Duncan’s多重比較。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砧木對甜瓜嫁接成活率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由表1可知,甜瓜與黑籽南瓜的嫁接成活率最高,為93.7%,嫁接1周后,接穗幼小真葉葉色嫩綠,并開始伸展;其次,日本南瓜和新世紀拳王與甜瓜的嫁接成活率較高;而甜瓜與杭州長瓠的嫁接成活率最低,為80.2%。

與對照相比,4種嫁接處理中,以“日本南瓜”、“黑籽南瓜”、“新世紀拳王”3種南瓜品種為砧木的嫁接植株在株高、莖粗、根冠比上都表現(xiàn)出明顯強于自根苗的長勢。其中,“甜瓜/日本南瓜” 、“甜瓜/黑籽南瓜”2個處理的植株株高、莖粗又顯著高于甜瓜/新世紀拳王,且2種嫁接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嫁接處理中,除“甜瓜/杭州長瓠” 的葉面積顯著低于對照及其它3種嫁接處理外,其它3種嫁接處理間及與對照葉面積無顯著差異。

甜瓜/杭州長瓠的莖粗、葉面積均低于對照自根苗,而株高高于對照,說明以杭州長瓠為砧木的嫁接植株的生長勢較自根苗(CK)弱。

2.2 不同砧木品種對嫁接甜瓜坐果及產(chǎn)量的影響

不同砧木品種對甜瓜的坐果節(jié)位有不同的影響(見表2),與對照相比,坐果節(jié)位以“甜瓜/杭州長瓠”和“甜瓜/黑籽南瓜”處理的坐果節(jié)位最高,“甜瓜/新世紀拳王”處理的坐果節(jié)位最低,“甜瓜/日本南瓜”處理的坐果節(jié)位與對照一致。

嫁接于各砧木品種的甜瓜雌花數(shù)并無明顯的差異,但各品種授粉后的坐果率與對照相比有明顯的不同,坐果率較高的是自根甜瓜(CK)、“甜瓜/新世紀拳王” 和“甜瓜/日本南瓜”處理,坐果率可達92% ~ 95%;較低的是“甜瓜/黑籽南瓜”,僅為83%;以“杭州長瓠”為砧木的甜瓜坐果率居中,為88%。因此,不同的砧木品種對網(wǎng)紋甜瓜坐果率的影響不同,這可能與嫁接后植株的生長勢不同有關(guān)。以“黑籽南瓜”嫁接后的甜瓜葉片較大,莖稈粗壯,營養(yǎng)生長過旺,不易坐果,而坐果節(jié)位提高,坐果率下降。而以“杭州長瓠”嫁接后的甜瓜植株生長勢最弱,亦不易坐果,坐果率降低,坐果節(jié)位提高。

本試驗均以單株結(jié)一瓜的方式留瓜。單株產(chǎn)量以“甜瓜/新世紀拳王”處理為最高,單瓜重為2.13 kg;其次是“甜瓜/日本南瓜”、“甜瓜/黑籽南瓜”和“甜瓜/杭州長瓠”處理;自根對照品種單株產(chǎn)量最低,單瓜重為1.83 kg。單位面積產(chǎn)量最高的是“甜瓜/新世紀拳王”和“甜瓜/日本南瓜”處理,分別為2 364.3 kg/667 m2和2 297.6 kg/667 m2,分別比對照品種的產(chǎn)量增產(chǎn)16.4%和13.1%;而以“甜瓜/杭州長瓠”和“甜瓜/黑籽南瓜”處理與對照相似(見表2)。盡管“甜瓜/杭州長瓠”和“甜瓜/黑籽南瓜”處理的單瓜重量均高于對照,但由于其坐果率低于對照,不掛果的空株較多,因而影響了單位面積產(chǎn)量。

2.3 不同砧木品種對嫁接甜瓜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

表3結(jié)果表明:在所有處理中果實糖度最高的是自根甜瓜,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和邊緣可溶性固形物分別為16.7%和11.4%;不同砧木品種對甜瓜果實的糖度有明顯的影響,表現(xiàn)為嫁接后果實的糖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甜瓜/新世紀拳王”為砧木的甜瓜果實糖度下降的幅度最小,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和邊緣可溶性固形物分別達16.0%和11.1%;“甜瓜/日本南瓜”處理的甜瓜果實糖度下降的幅度較?。欢疤鸸?杭州長瓠”、“甜瓜/黑籽南瓜”2個處理的甜瓜果實糖度下降的幅度最大,果實的品質(zhì)明顯下降。

表3還顯示,自根甜瓜與4種嫁接處理的甜瓜果實中Vc含量無顯著差異。但果實的口感及果實質(zhì)地均以自根西瓜為最佳,其次是“甜瓜/日本南瓜”、“甜瓜/新世紀拳王”處理的甜瓜,較差的為“甜瓜/杭州長瓠”、“甜瓜/黑籽南瓜”處理的甜瓜。

3 小結(jié)

(1)嫁接植株成活率及嫁接植株生長性狀是反映砧木與接穗的親合性好壞的重要內(nèi)容。本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4種砧木中,黑籽南瓜砧木品種與甜瓜的嫁接成活率和嫁接植株的生長勢最強,表明砧穗雙方生理適應(yīng)性好、親和性強。但由于黑籽南瓜作為砧木,嫁接植株根系茂盛,營養(yǎng)生長旺盛,導致其坐果節(jié)位上升,坐果率低,不掛果的空株較多,因而影響了單位面積產(chǎn)量,且果實糖度及品質(zhì)顯著降低。杭州長瓠砧木品種與甜瓜嫁接成活率低且植株生長勢較弱,亦導致其營養(yǎng)不足,坐果率低,產(chǎn)量下降且果實糖度及品質(zhì)顯著降低?!叭毡灸瞎稀焙汀靶率兰o拳王”2種砧木品種與甜瓜的嫁接成活率、嫁接植株的生長勢及果實品質(zhì)較好。(2)4種砧木品種均可有效地降低甜瓜枯萎病的發(fā)病率,以“黑籽南瓜”對枯萎病的抗性最強。4種砧木品種對降低蔓枯病、霜霉病的發(fā)生未顯示明顯的作用。但“黑籽南瓜”、“新世紀拳王”2種砧木均明顯降低了甜瓜植株葉部病害白粉病的發(fā)生。

綜合本試驗結(jié)果,可知各砧木品種的性狀表現(xiàn)為:“日本南瓜”和“新世紀拳王”宜作“西域一號”甜瓜品種的嫁接砧木,而“黑籽南瓜”和“杭州長瓠”砧木品種不宜作為“西域一號”甜瓜品種的嫁接砧木。

參考文獻

[1]鄭群,宋維慧.國內(nèi)外蔬菜嫁接技術(shù)研究進展[J].長江蔬菜,2000(8):1-4.

[2]劉亞農(nóng).幾種瓜類的栽培技術(shù)[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00(4):33-34.

[3]Traka M E, Koutsika S M, Poitsa T. Response of squash (Cucurbita spp.)as rootstock for melon(Cucumis melo L) [J].scientia Horticultutae,2000,83:353-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