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筆記范文

時間:2023-07-28 17:50: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健康教育筆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健康教育筆記

篇1

關鍵詞:中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比較及啟示

隨著我國高學歷趨勢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已經(jīng)成為維護我國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尤為重要。雖然我們國家已經(jīng)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列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的一部分,但是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依然層出不窮,筆者希望通過對中美兩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比,借鑒有益經(jīng)驗,對我國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不僅必要,而且大有裨益。

一、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得到重視,逐漸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與國際接軌

改革開放初期,由于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低下導致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人們把主要精力放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問題上,心理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表現(xiàn)在學校教育上,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以至于人們對健康標準的理解存在偏差,把人的健康僅僅理解為生理上無疾病,強調體魄的健康,而忽略心理上的不健康,從而導致這些年來,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xiàn)了很大問題,使其行為與我國高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相背離。

(二)心理健康教育對象日趨廣泛,教育實施途徑日趨多樣化,實效性也進一步增強

以前,我國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針對個別“問題學生”,采取班主任式的談話教育,但是現(xiàn)在對所有在校生都實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將教育提前至幼兒園、小學,及早預防,從小根治。從我國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后,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也在一步步加強,尤其是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也是日趨廣泛。

(三)教育主體在質量和數(shù)量上都有所提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從業(yè)人員的學歷背景要求不斷規(guī)范與提高,在我國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與治療工作的專業(yè)人員,其學科背景主要是醫(yī)學、心理學、教育學及其他學科。然而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顯示, 這四類類專業(yè)背景在本科以下的比例仍然有6-16%,醫(yī)學為多。隨著國家對心理教育的重視,其從業(yè)人員的待遇也得到了相應提高,從業(yè)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長。

(四)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亟待向系統(tǒng)性,普遍性發(fā)展

首先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內容研究來看,我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內容研究相對還是與時俱進的,但是內容都很寬泛,不夠具體。其次,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來看,都是針對典型事件特殊人群進行研究,這樣雖然可以對不同的群體進行研究,但是缺乏普遍性,結果形成出了問題,就研究,沒出問題,就不研究的狀況。

二、美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一)完善的教育理念,與社會的發(fā)展不斷適應

過去,美國傳統(tǒng)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價值取向僅著眼于矯治的層面,只為少數(shù)有問題和適應困難的學生提供服務,注重補救性工作而忽視對絕大多數(shù)正常學生的幫助。而現(xiàn)在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學校教育,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為目的,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重視其生命和生活,關懷其價值和信仰,整體向發(fā)展性的理念傾斜。

(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對象和領域的擴展

如今,美國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務對象和領域越來越廣泛,目前服務對象已經(jīng)從以學生為主擴展到家長、教師和學生監(jiān)護人等。美國早期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都服務于非學校機構,1945年,學校心理學會成立后,服務對象開始轉向公立和私立學校,并以公立學校為主,服務領域從過去的中等學校擴展到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所有教育階段。

(三)教育主體的專業(yè)化

伴隨著美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資格認證體系的日趨完善,使得教育主體也向專業(yè)化不斷發(fā)展。美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一般為學校的正式機構,獨立運作,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取得咨詢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學科的碩士及以上學位,同時需具有一定的實踐經(jīng)驗。

(四)在政府的支持之下,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進展迅速

自1936年起,美國政府每年都要給各州用作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經(jīng)費,1958年通過的《國防教育法》第五條第一項規(guī)定,每年提供1500萬美元作為地方學校加強心理輔導工作之用;第五條第二項規(guī)定,每年提供近700萬美元用于各大學培訓輔導人員。而在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也是資金最雄厚的機構。有如此強大的經(jīng)濟支撐,心理健康教育蓬勃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學術組織不斷發(fā)展和學術期刊不斷創(chuàng)辦。

三、中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比較

(一)教育內容的比較

中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智力發(fā)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挫折應對教育,健康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交往技能教育,心理疾病的防治教育等。美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心理健康咨詢、生活指導、生涯輔導、磋商等。目的在于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認知方式。

(二)教育方法和途徑的比較

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開設心理學課程和心理講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建立咨詢機構;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校園氣氛;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中甚至是各科的課程中;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培養(yǎng)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美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日趨多樣、整合。集體合作成為其教育途徑的新形式,美國的學校心理素質教育模式主要有校本診所、校本心理健康中心、校本青年服務中心、社區(qū)學校等。

(三)教育效果評估的比較

教育效果的評估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直都是一個比較薄弱也比較難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評估是一個多維度、多指標、動態(tài)性評估體系。評價指標則是多元化的,主要有人際關系和諧、適應社會和生活、自我觀正確、人格健全、情緒穩(wěn)定、適當?shù)男袨楸憩F(xiàn)和客觀辯證的認知能力等。美國特別重視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評估,但目前對輔導工作的評估有一些不好把握的因素,美國十分重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工作評估,并建立了完整的工作評估模式。

四、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一)重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樹立新的教育理念

現(xiàn)代心理健康教育要發(fā)展必須要摒棄以往陳舊的教育理念,必須要根據(jù)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樹立科學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和質量觀,認識到教育教學應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內容,教育教學是為了培養(yǎng)個性健康、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切實提高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視和投入。

(二)科學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首先,重視基礎課程的開設。可以在大學生中開設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基礎課程,增加大學生對各種心理現(xiàn)象的理解。其次,增加實用性課程的開設。在大學不同階段,開設入學適應性教育、專業(yè)認知、學習策略、人際交往、情緒調節(jié)、擇業(yè)與求職等課程,側重解決具有共性的心理問題。

(三)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路徑

在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行有效實施途徑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實施路徑。以宿舍、班級為單位,挑選各方面優(yōu)秀、心理素質好的學生進行培訓。發(fā)揮“朋輩”心理輔導員的作用,針對共同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討論,彼此支持、幫助。使學生在面臨心理困惑時,自己能夠找到問題的依據(jù)和解決的辦法,從而有效進行自我保健,促進自身的健康發(fā)展。

(四)建設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專家型隊伍

在任何的教育活動中,教育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針對我國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現(xiàn)狀,首先要堅持教育者專業(yè)化的發(fā)展,豐富專業(yè)理論,增強專業(yè)水平,提升業(yè)務技能。其次,要推進教育者職業(yè)化的進程。這要求國家應該推行并完善職業(yè)資格準入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建立獨立的職務評定體系,還要健全職業(yè)評價機制。再次,要建設專家型隊伍。不光要有培養(yǎng)專家的意識,還要創(chuàng)設造就專家的環(huán)境,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從業(yè)人員開展相應的學術研究,從而拓展造就專家的路徑。

(五)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屬于育人的工作,二者存在內在的必然的聯(lián)系,但也存在著差異。心理健康教育側重于增進個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則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把握各自的側重點,將二者緊密地結合起來。加上思想引導,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觀點,把心理疏導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共同發(fā)揮作用,增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曉淼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M]教育與職業(yè),2006-01-2

[2]鐘玲大學生心理健康分析 [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0,9(5):711-714

[3]王普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的分析與思考[J]江蘇高教,2007-04-0120-02

篇2

關鍵詞:計劃生育手術 避孕節(jié)育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218-02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1-2],由于無痛技術的不斷普及,目前人工流產術、上環(huán)術、取環(huán)術人數(shù)居高不下,在人工流產的人群中,重復意外妊娠,再次人工流產占一定的比例[3],國際社會之所以倡導生殖健康,是因為目前生殖健康的狀況并不盡人意。本文主要探討流動人口避孕節(jié)育方法及其健康教育分析,現(xiàn)將臨床觀察體會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隨機抽取在我計劃生育服務站就診的人流、上環(huán)、取環(huán)術后陰道流血時間超過2周的患者115例,其中人流術后95例,上環(huán)術后14例,取環(huán)術后6例。

1.2 研究內容及方法:

1.2.1 問卷調查:

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婚姻生育情況、生活飲食情況等。

1.2.2 研究方法:對就診病人進行詳細的病史采集,對陰道流血量進行嚴密的臨床觀察,結合B超的監(jiān)測,了解宮內有無殘留,節(jié)育環(huán)位置及有無損傷等。

1.2.3 避孕節(jié)育方法各種影響因素的分析:

首先將各種影響因素進行量化,再將各種影響因素帶入Logistic回歸方程。

1.3 質量控制。根據(jù)本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并結合口服避孕藥止血的臨床特點,科學設計調查表,注意問卷調查的方法、質量及保密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的方法有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歸分析等。

2 結果

2.1 115例口服避孕藥止血患者基本情況分析:115例患者中,65例流血時間在14-20天,30例流血時間在21-35天,20例流血時間>35天,其中有16例經(jīng)B超提示為人流術后宮內有殘留,給予短效避孕藥口服,達到了有效的止血目的,徹底止血時間最短3天,最長一周見效。見表1。

2.2 流動人口避孕節(jié)育方法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為分析幾種因素與避孕節(jié)育方法之間的關系,首先將所要分析的因素進行量化。將各種分析因素帶入Logistic回歸方程,結果顯示流動人口避孕節(jié)育方法影響因素與感染、不良分娩史、宮內殘留、多次人工流產史,及女性內分泌紊亂有關系。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3 討論

國際社會之所以倡導生殖健康[4],是因為目前人工流產者數(shù)量大,年輕化,未生育者比例大,由于藥流藥物市場管理不嚴,很多未婚女性,未經(jīng)醫(yī)院檢查,自行服藥,不能及時就診,再則流產間隔時間短,重復流產率高。

人流術后以及上環(huán)取環(huán)手術后,恢復期不能完全杜絕,因無痛人流技術的廣泛開展,再次人工流產也無所謂,從而未恢復正常月經(jīng)周期前,再次妊娠流產,由于陰道流血時間長,造成子宮內膜炎,上環(huán)取環(huán)后月經(jīng)紊亂,宮內殘留組織影響子宮收縮導致出血,同時也為子宮內膜的感染提供條件,感染影響子宮內膜修復,人流雖與繼發(fā)不孕無相關性,但由于流血時間延長,造成盆腔炎、子宮內膜炎,將影響輸卵管的功能,而口服避孕藥,在計劃生育手術后應用[5],首先可以增加宮頸粘液的粘稠度,防止細菌再度侵入宮腔,并能促進子宮內膜的很快修復,達到止血的作用,預防盆腔感染,并恢復建立正常的月經(jīng)周期,達到有效的避孕。所以目前要求我們努力宣教生殖健康知識,加強流動人口避孕節(jié)育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 易湛苗,翟所迪.流動人口避孕節(jié)育方法研究[J].健康天地,2007,6(2):17-23

[2] 楊培娟,石永恩.計劃生育服務需求[J].國外醫(yī)學.計劃生育分冊,2010,18(1):17-20

[3] 楊雪燕,吳克儉,李樹茁.生殖健康領域的社會性別需求分析-基于社會性別需求分析框架及計劃生育優(yōu)質服務項目縣的調查[J].婦女研究,2008,12(5):35-39

篇3

關鍵詞: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自閉癥兒童

針對我國當前病理式的自閉癥兒童教育模式現(xiàn)狀而言,我國自閉癥兒童教育亟須改變當前視角,站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視角下為幫助自閉癥兒童提供切實可行的辦法。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將自閉癥兒童看作與正常兒童一樣,不要將他們身上的自閉癥癥狀無限放大,影響兒童的正常心理發(fā)育,從而為自閉癥兒童提供一個充滿尊嚴的社會環(huán)境。

一、積極接受自閉癥兒童

自閉癥兒童的癥狀不太容易被家長發(fā)覺,即使家長發(fā)現(xiàn)些許異常表現(xiàn),也很少會向自閉癥方面考慮,因為家長都不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會是自閉癥患者,家長對于自閉癥兒童不正確的看待方法可能導致家長無法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孩子的自閉癥狀,因而錯過了最佳治愈時期。所以,要想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有效的幫助教育,首先應該在全社會形成對自閉癥兒童的平等的看法,不要將這一癥狀看得過重,這樣對自閉癥兒童和家長來說都是一種輿論的傷害。

二、積極發(fā)現(xiàn)自閉癥兒童的自身發(fā)展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潛能

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不能僅僅關注他們的自身缺陷,而將教育重心放到缺陷恢復上面,忽視了孩子其他潛能的發(fā)掘和培育,這對于自閉癥兒童來說不僅不利于他們的自身發(fā)展,或許還會因為外界對其發(fā)展缺陷的過多關注而使自閉癥兒童更加缺乏信心,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康復。

三、為自閉癥兒童提供一個安全、自由且充滿尊嚴的社會環(huán)境

自閉癥兒童大多會做出一些不得體的行為,進而遭到公眾的指責,從而對自閉癥兒童產生偏見,認為自閉癥兒童應該遠離公共場所,這對于自閉癥兒童和家長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傷害。我們社會應該為自閉癥兒童提供一個安全、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用包容心對待自閉癥兒童和家長,給他們最基本的尊嚴。

我國的自閉癥兒童教育應該從自閉癥兒童的內心需要出發(fā),為他們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充分挖掘自閉癥兒童的發(fā)展?jié)撃?,而不是將視角放到兒童存在的發(fā)育缺陷上,從而將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之路阻塞。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不要用力過猛,也不要予以詬病,最好抱以平常心態(tài),這樣才不致使自閉癥兒童缺乏康復信心,這對于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96-306.

篇4

評價的功能在于喚醒、激勵、促進,如今受諸多如班額大、學生人數(shù)多、體育教師缺編等因素的影響,要想面面俱到的喚醒、激勵、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發(fā)揮評價的最大功能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究。但作為體育教師我們要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克服客觀因素,盡可能的使評價最優(yōu)化。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實驗,我感覺到即時評價在教學中猶如一貼興奮劑,能促使學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積極進取、奮發(fā)圖強,其各方面的能力也都會同步提高,這種改變會影響到他的同伴、家人,甚至在他的一生中都會刻骨銘心的記著贊揚他的那句話。

經(jīng)專家們的指導和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查詢及結合本身實際情況,我對即時評價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弄明白了它的多個效應。

1.及時效應

體育課堂的即時評價,毋庸置疑具有及時性,它是對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種種表現(xiàn)做出的同步反應,是與教學同時進行的共時性評價。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其他學科的教學可以通過課后的書面作業(yè)來考察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而體育的教學與評價都是在課堂上進行,因此,即時評價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運動表現(xiàn)、運動技能掌握情況及情感態(tài)度意識等,并及時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調整課堂內容。

2.直觀效應

對于課堂上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本身都能夠很直觀地發(fā)現(xiàn),體育教學的內容多是一組一組的身體練習,小單元較多,而學生的能力素質本身各有差異。

因此,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優(yōu)勢,給予肯定的即時評價,鼓勵其作示范,通過比較讓大家直觀地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利用學生渴望進步、積極要求進步的心理,以直觀的即時評價為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多元效應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專業(yè)教學的特征體現(xiàn)在它是在動態(tài)的空間中進行的,受到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教育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即時評價不像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評價只能測量可量化的、相對淺層次的體育學習效果,而是采用了綜合的、多元的評價體系,深入到體育學習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層次,從不同視角對體育學習進行描述和評價,評價方式靈活,增加了反饋,增加了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教育”含量,既有利于教師自身和教學的完善,也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及體育學習習慣的形成。 轉貼于

4.指向效應

目前,體育教師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等學習方式的綜合應用,這種理念是正確的,是順應新課程的,但是到底學習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學生和教師的心理都沒有定論。有人說,沒有評價的“教”與“學”就像一盤散沙,學生沒有努力的方向和繼續(xù)學習的動力,教師也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我們說,即時評價就給了學生和教師一個學與教的指向,使他們明白該怎么去做。針對上述所說,作為一個體育教師要提升自身的評價能力,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篇5

[關鍵詞] 消化道疾病;幽門螺桿菌

[中圖分類號] R5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25-77-02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Imported Kits in Detection of Serum H.pylori Antibody

AN YuxiuXIONG YuanzhiLIU ZhilanMA LiliMA YingcaiJI DongdeZHU Zhiyong

Qingha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Xining 81000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est method in accurate detection of Hp. Methods All 360 cases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 from Sep 1 to Nov 30,2009 were selected. Two kinds of kits were used to detect H. pylori Antibody. H. pylori infection type was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levels of the H.pylori Antibody, UreA,UreB,CagA and VacA. Results The total consistent rates of UreA(92.0%),UreB(92.5%),CagA(98.3%),VacA(87.8%) detected by Hp serum antibodies kit were higher than by Hp ki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reA,UreB,and VacA. Conclusion Hp serum antibodies kit can detect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nd virulence of the Hp,which is better than Hp kit.

[Key words] Digestive tract disease;H.pylori

幽門螺桿菌簡稱Hp,在胃癌、消化性潰瘍及胃炎等一些消化道疾病中意義重大,所以更好地檢測出Hp對其根除以及上述疾病的預防、治療和防止復發(fā)具有重要意義。幽門螺桿菌檢測方法有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方法。①細菌培養(yǎng)的方法。取一些胃黏膜活組織進行Hp培養(yǎng),這種方法準確率高,不過時間較長。②病理學方法。取一些胃黏膜組織進行切片染色檢查,最好是銀染色的方法,這種方法檢測準確率比較高。由于侵入性采樣的方法需借助胃鏡檢查,因而受限制,許多患者不愿意接受,亦難以作為大樣本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因而非侵入性采樣檢測方法有其實際意義。本文選用的Hp試劑盒由深圳伯勞特生物制品公司提供,另一種Hp血清抗體試劑盒由新加坡MP公司生產,兩種不同試劑盒經(jīng)雙盲試驗檢測對比,對高原地區(qū)有上消化道疾病的門診患者進行血清Hp抗體檢查[1]。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36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均為我院2009年9月1日~11月30日門診住院患者,年齡18~65歲,其中女113例,男247例,18~35歲105例,36~50歲144例,51~65歲111例,HP感染狀態(tài)未確定。入組前一個月用過抗生素。如三個月內有獻血或輸血史者,惡性腫瘤患者,肝臟、腎、心及肺器官有嚴重疾病或其他疾病,患者以前做過Hp根除治療,消化道出血及做過胃腸道手術患者均排除在本次樣本之外。采用免疫印跡法進行檢測。

1.2方法

本次選用的兩種試劑盒分別為深圳伯勞特生物制品公司生產的Hp試劑盒和新加坡MP公司生產的Hp血清抗體試劑盒,并把兩種不同試劑盒經(jīng)雙盲試驗檢測結果進行對比。采取胃病患者靜脈血2mL,分離血清,等待檢測。對比檢出的血清中Hp抗體、UreA、UreB、CagA和VacA等指標數(shù)據(jù),依此判斷幽門螺桿菌類型和患病程度。測試結果以HELILCO BLOT2.1試劑盒為標準進行比較。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進行檢驗,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360例患者兩種試劑盒的測試比對結果見表1。在結果中我們可發(fā)現(xiàn)以HELILCO BLOT2.1試劑盒為參照進行檢測,國產Hp試劑盒在UreA、UreB和VacA等三項數(shù)據(jù),Hp試劑盒的符合率分別為80.0%、88.6%、80.6%;而進口Hp血清試劑盒符合率為92.0%、92.5%和87.8%,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χ2分別為4.21、4.32、4.04,差異具有意義(P<0.05)。

3討論

在高原地區(qū)人長時間處在低氧環(huán)境中且喝酒的人比較多,導致胃腸黏膜缺血、缺氧,因此胃腸分泌功能和蠕動功能降低,為提高食欲,平時就餐時加入大量調味品,使得胃腸黏膜長時間受到不良刺激。高原地區(qū)生食較多,加上飲酒者多、飲食沒有規(guī)律,這些均會對胃腸黏膜產生不良影響,使原本就因高原缺氧引起的胃壁黏液分泌減少,上皮細胞再生能力降低及血流速度減慢。加大了胃壁發(fā)生潰瘍的幾率。剛剛進入高原的人群,因高原低氧其機體處在應激的狀態(tài),造成交感神經(jīng)過度興奮及下丘腦功能失調,胃液分泌量增大,以至于黏膜出現(xiàn)潰瘍或糜爛。本文結果顯示高原地區(qū)上消化道疾病Hp感染率高達90%。在目前可知的幽門螺桿菌基因序列中,UreA和UreB為多肽與尿素酶結構的亞單位結構,尿素酶可催化尿素水解形成氨云保護細菌在高酸環(huán)境下生存,所以這兩項數(shù)值關系到Hp的生存。而VacA和CagA兩項為空泡毒素和相關蛋白,測試中可根據(jù)這兩種表達判斷幽門螺桿菌菌株分類,Ⅰ型含有CagA和幽門螺桿菌VacA基因并表達兩種蛋白,Ⅱ型不含CagA基因,不表達兩種蛋白,尚有一些為中間表達型,即表達其中一種毒力因子?,F(xiàn)在多認為Ⅰ型與胃疾病關系較為密切。在測試中Hp測試盒對UreA(80.0%)、UreB(88.6%)和VacA(80.6%)的符合度明顯低于Hp血清試劑盒,這表明Hp血清學檢測方法既能診斷幽門螺桿菌是否感染,又能檢測患者所感染幽門螺桿菌菌株的毒力,但相關研究指出HB菌株存在明顯的地區(qū)差異性,患者胃黏膜Hp 分離株以表達CagA 、VacAs1/m2 基因亞型較多見,未發(fā)現(xiàn)Hp VacA、CagA基因與特定胃疾病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因此,不能預示Hp感染的臨床結果。Hp感染與胃疾病發(fā)生有著密切關系,但VacA、CagA陽性Hp菌株的存在并不是導致不同臨床結果的關鍵因素[2]。是否在Hp菌株中尚存在著未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更為重要的毒力因子需要作進一步深入的研究。鑒于Hp 基因組的高度變異性及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菌株的差別,要開展Hp相關疾病的防治,以本地區(qū)菌株為基礎開展研究很有必要[3]。同時幽門螺桿菌也被定為1類致癌源,且感染力很強,通過平時接觸手、不潔凈餐具、不潔凈食物或糞便均會引起交叉感染。加之高原地區(qū)人群飲食單一且不利于消化,每餐食的過飽或喜歡以辛辣刺激食欲[4],加之幽門螺桿菌自身的屬性使癌癥的并發(fā)率有所提升。所以在日常要對Hp患者注意加以治療并在每次測試時留心記錄資料和復況,如有反復發(fā)生幽門螺桿菌感染必須引起注意并進行進一步的觀察。本次數(shù)據(jù)中兩組測試盒均可以對Hp進行測試,單Hp測試盒對幽門螺桿菌的毒力和病情深度測試較Hp血清測試盒反映較弱,從UreA和UreB及VacA符合率可看出反映程度不夠理想。而Hp血清試劑盒在相關符合率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且操作簡便,有利于推廣并為臨床治療提供更詳細的數(shù)據(jù)[5]。

[參考文獻]

[1] 曹群奮,Cheng JF,車海斌,等. 幽門螺桿菌的毒力基因、vacA基因亞型與上消化道疾病關系的研究[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12):1491-1493,1522.

[2] 張鳳娟,江月萍,趙清喜. 幽門螺桿菌vacA及cagA基因型與胃疾病的關系[J].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0,2(46):98-100.

[3] Malfertheiner P,Megraud FO,Morain C,et al. 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Ⅲ Consensus Report[J]. Gut,2007,56(6):772-781.

[4] 李素芝,高鈺琪. 高原疾病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20.

篇6

關鍵詞: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健康教育;護理效果

在臨床上,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屬于耳鼻喉科常見性、多發(fā)性疾病,一般為急性鼻炎,主要因鼻竇黏膜發(fā)生急性炎癥反應,嚴重時會損傷骨質,對患者生活質量具有嚴重威脅。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醫(yī)學不斷發(fā)展,醫(yī)學模式出現(xiàn)極大改變,人們健康意識也逐漸提升。針對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治療和護理,也取得了進一步發(fā)展。筆者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患者,其中35例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患者,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35例)和對照組(35例)。研究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10~58歲,平均年齡22.3歲,病程1d~11d,平均病程3.1d。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11~59歲,平均年齡23.1歲,病程1d~13d,平均病程3.4d。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①藥物治療患者。對于藥物治療患者,囑托患者遵醫(yī)囑口服抗生素,以控制炎癥反應。指導患者使用滴鼻藥,讓患者明白滴鼻藥都有苦味,在用藥時,應注意藥物流到咽部的不適感。在滴藥后,可使用清水漱口,清洗咽部藥液。②手術治療患者。對于手術治療患者,抬高床頭35℃左右,以便于引流,減少鼻腔腫脹。若患者雙側鼻腔被堵塞,可使用"口呼吸"方式,囑托患者多飲水,使用溫紗布擦拭口唇,防止發(fā)生口舌干燥。取出患者鼻腔內異物后,在臥床時,必須抬高床頭,監(jiān)測患者有無出血癥狀[1]。

研究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健康教育護理方式。主要步驟如下:①宣傳教育。向患者開展鼻竇炎相關知識教育,主要以看錄像、圖片、授課的形式進行。對于老年患者的記憶力較差,健康宣教屬于新理念與新知識,因此編制的指導、教育手冊需圖文并茂,使患者可盡快理解、熟悉。在宣教時,對患者必須細致、耐心,以通俗易懂語言進行講解。針對接受知識能力強、文化程度較高者,按照需求多少闡述相關知識。針對文化層次較低者,選擇簡單易懂語言對重點進行多次、反復強調,直到患者掌握為止。②飲食指導。針對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患者,必須特別注意飲食。向患者解釋飲食的重要作用,以促進患者建立、保持良好飲食,主要服食具有豐富營養(yǎng)、易消化、清淡的飲食,禁食辛辣食品,戒酒、戒煙,保持排泄通暢。主要給予清淡食物,給予低脂、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飲食[2]。③心理護理。患者在入院之后,處于陌生的環(huán)境下,并且缺乏相關的疾病認識,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患者極易出現(xiàn)易怒、恐懼、緊張、焦慮的情緒。因此,需跟患者而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護理人員必須以熱情、親切、耐心、溫和的方式,滿足患者的需求,積極同患者進行交流。以使患者消極情緒得到消除,維持良好、樂觀的心態(tài),建立治療的信息,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和依從性。④觀察、護理并發(fā)癥。針對配合治療過程中,必須加強并發(fā)癥護理,對于病情的改善和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⑤用藥指導。講解藥物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項、不良反應、適應癥,配置有專門的服藥卡片和服藥盒。定量、定時進行服藥,防止多服、未按時服藥、漏服的現(xiàn)象。⑥預防感染。平時一定要注意鼻腔衛(wèi)生,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患者要放寬心境,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對待疾病,這對控制炎癥非常關鍵。⑦出院指導。在患者的出院前一天,反饋病情給予患者,囑托患者家屬,出院后必須遵醫(yī)囑進行服藥,不得服用引起鼻腔炎癥的食物和藥物。定期進行鼻腔治療的效果復查。出院期間,必須注意休息,防止疲勞過度,注意調節(jié)情緒,維持良好的心態(tài)。

2結果

經(jīng)過護理后,研究組治愈23例、19例好轉、無效2例,總有效率94.3%。對照組治愈14例、好轉11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1.4%。研究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具有明顯差異(P

3討論

鼻竇炎為蝶竇、篩竇、額竇和頜竇等,主要為鼻腔粘膜發(fā)言,屬于臨床上常見性、多發(fā)性疾病,主要分為慢性、急性兩類,急性鼻竇炎主要繼發(fā)于感冒、急性鼻炎,一般為膿涕、鼻塞,大多伴隨食欲不振、發(fā)熱等癥狀。在臨床上,按照患者病情,選擇藥物或手術治療,以控制感染,防止并發(fā)癥,確保引流通暢[3]。

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的鼻竇炎有關知識,學會自我管理,并能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使患者對本病有正確的認識,讓他們了解其危害程度,介紹治療基礎知識,使病人能領會精神而自覺靈活掌握。針對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我院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治愈率。在本組研究中,研究組總有效率高大94.3%。這說明,針對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實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治愈率,促進患者的鼻內黏膜修復,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胡潤,方清.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41-42.

篇7

關鍵詞:老年人、股骨粗隆間及粗隆下骨折 PFNA DHS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fā)展,作為老年人常見的股骨粗隆間骨折及粗隆下骨折的日益增多,而股骨間及粗隆下骨折的治療仍欠滿意。高齡人群多伴有內科疾病,臟器儲備功能不足,牽引等非手術治療需要長期臥床,易發(fā)生褥瘡,墜積性肺炎等并發(fā)癥。導致死亡率增高且骨折畸形愈合。故我院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針(PFNA)與動力髖螺釘(DHS)兩種手術方式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及粗隆下骨折。為了解兩種術式的利弊,更好地掌握適應癥,我們按照一定的標準篩選了兩組病例并進行回顧分析,對術式的選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老年股骨粗隆間及粗隆下骨折的患者隨機分為PFNA組及DHS組,PFNA組96例,男37

例,女59例,年齡65―87歲,平均年齡73.4歲。左側41例,右側55例。股骨粗隆間骨折65例,按A.0/ΑSLF(1):Α1型33例,Α2型24例,Α3型8例。股骨粗隆下骨折31例 按Sein―Sheimer分型(2):Ⅰ型9例,Ⅱ型8例,Ⅲ型6例,Ⅳ型5例,Ⅴ型3例。DHS組90例 男 36例 女54例 年齡62―85歲,平均年齡71.2歲,左側40例,右側5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52例,按Α0/ΑSLF分型:Α1型21例,Α2型19例,Α3型1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8例,按Sein―Sheimer分型Ⅰ型18例,Ⅱ型14例,Ⅲ型8例,Ⅳ5例,Ⅴ型3例,術前合并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Ⅱ型糖尿病,呼吸內科疾病25例。

1.2手術方法

DFN組:麻醉后患者仰臥牽引床上,上身向健側外展10―15°(或者內收患肢10―15°)C型臂X線機透視復位后,取粗隆頂點上方縱行切口,進針點為大轉子頂點或稍偏向內側,首先插入導針,插入困難時沿導針充分擴髓,插入主釘,透視后主釘位置滿意,股骨頸內插入導針,安裝并鎖定螺旋刀片,然后安裝遠端鎖釘。DHS組:麻醉后患者仰臥位于牽引床上,患肢伸直外展牽引,在C型臂X線機透視下復位,位置滿意后,沿股骨大轉子頂點向遠端做一大約10―15cm切口,通過分離遠筋膜及肌肉使股骨大粗隆及股骨上段暴露在C型臂X線機透視及導引下在股骨粗隆下2cm處放置角度定位器(常用135°),然后經(jīng)定位器鉆入導針,沿導針插入主釘拔出導針,然后測深,擴孔,攻絲,安裝螺釘及套筒鋼板,擰入尾釘。

1.3術后處理

①術后常規(guī)使用抗菌素3-5天,傷口常規(guī)引流48-72小時。②術后第一天行等長患肢舒縮訓練及健肢主被動活動。術后1-2周扶雙拐下地,患肢不負重活動練習行走,6-8周后攝片視骨折愈合情況改單拐直至正常行走。

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X±S表示,組間及自身前后對照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

PFNA組92例獲得隨訪,隨訪時間為12―18個月,平均15.2個月。DHS組86例獲得隨訪,隨訪時間12―24個月,平均17.6個月。兩組患者術后均未出現(xiàn)切口感染,墜積性肺炎,深靜脈血栓,骨不連,內置物斷裂。骨折愈合時間:PFNA組4.5個月,DHS組4.7個月,兩者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骨折復位不滿意:PFNA組2例DHS組2例。股骨頭切割PFNA組無,DHS組1例。內置物松動(拉力釘滑出)PFNA組1例,DHS組2例。股骨頸旋轉:PFNA組無,DHS組2例。PFNA組的平均切口長度為9.1cm小于DHS組的15.8cm而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3討論

目前股骨粗隆間骨折及粗隆下骨折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PFNA為代表的內置物,該方法對于不穩(wěn)定的粗隆間骨折是一種理想的內置物??衫喂痰墓潭ü晒穷^和股骨頸,防止骨折端旋轉。防止內側支撐缺失后骨吸收導致的塌陷,內翻畸形及內置物切出股骨頭等并發(fā)癥。適用于所有股骨粗隆間骨折,特別適用于不穩(wěn)定型骨折及合并骨質疏松者。仍有一定并發(fā)癥如股骨頭穿出等。另一種為以DHS為代表的內置物,該方法在復位及骨折愈合過程中可使兩骨折端靠攏產生靜力加壓作用。DHS現(xiàn)為治療穩(wěn)定型粗隆間骨折的金標準。但該系統(tǒng)存在相對不穩(wěn)定,抗旋轉功能弱,用于骨質疏松患者有一定的拉力切出率。

股骨粗隆間骨折及粗隆下骨折,患者早期手術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治療手段,手術方式根據(jù)病人的年齡,身體狀況和骨折類型等因素綜合考慮。充分的術前評估,準備和術后的規(guī)范功能鍛煉是保證骨折順利恢復的關鍵因素。(3)

篇8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校健康教育、衛(wèi)生保健已完成的具體工作如下:

1、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

在健康教育的活動中我校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樣的,根據(jù)上有關部門的要求、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宣傳日、等進行宣傳活動,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 利用廣播、板報進行宣傳教育 (2)積極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在青春期健康教育中,我們認真制定計劃,并根據(jù)計劃的內容認真執(zhí)行,重點進行五、六年級的青春期教育,在過去的一年里,我校針對年齡的特點單獨出了板報,在11月1日舉行進行了以青春期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開設青春熱線、青春問卷調查等一系列宣傳活動。使學生的生理、心里得到均衡發(fā)展。

(3)進行了1-6年級的健康教育畫報比賽

為了使健康教育搞得有聲有色,我校進行了1-6年級的健康教育畫報比賽,同學們積極性十分高漲積極進行投稿,經(jīng)過校醫(yī)、美術教師、教導主任等多人的評選,各年級評選出了各人一、二、三等獎,各班總分前三名榮獲集體一、二、三等獎,發(fā)給個人獎品和獎狀,集體發(fā)給獎狀,通過此次比賽,調動了學生學習健康知識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校健康教育的向前開展。 中國教育查字典語文網(wǎng) chazidian.com

篇9

當今的文學課堂對心理健康教育影響的研究都比較片面,且不能深刻地反映出古代文學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響。當談到可行性時,大多只是認為利用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能激勵學生的斗志、宣泄情感、升華精神,但從未探討過教學中文學作品對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教師應如何幫助學生消除等問題。在現(xiàn)有的研究中大多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談古代文學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從文學教育的角度來探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其認為在文學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健全的人生觀,促進其心理的健康和諧發(fā)展。這類文章為今后人們對文學課堂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研究帶來很大的幫助。

二、古代文學課堂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討

針對當前中國對古代文學的課堂教學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做出以下總結:

1.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古代文學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內容包括作者生平簡介、個體文學的講授和介紹、代表作品的研究和講解等,這種教學方式過于死板、拘于形式,沒有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當今的古代文學課堂教學應該注重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以及教育理念中教師應著重注意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情緒調適、意志培養(yǎng)、認知糾正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2.在課外學習中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不僅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古代文學教學時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給學生布置適量的課外任務以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例如古代文學作品的賞析和閱讀、讀書筆記、寫作練習、撰寫論文等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yè)或是以心理健康為題讓學生思考并創(chuàng)作論文,從而達到在課外學習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良好的榜樣

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課外與學生的相處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發(fā)展,尤其是師范類院校的大學生在畢業(yè)后會成為中小學教師,這關系到中國教育事業(yè)的長久發(fā)展。因此,一名教師應具備樂觀、積極向上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活躍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典范。

4.正確認識古代文學

古代文學雖然很值得研究和學習,但也有其消極的內容。每個人在研究其內容時,對其理解和感悟不盡相同。古代文學作品的主題大多是憂愁傷感、憂國憂民,而古代文人在文字中也透露了自身的性格特點,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給學生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使學生無意中開始模仿并形成這種憂患、多愁的性格。因此,教師在古代文學課堂的教學中應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此種情況,應及時對其進行教育,并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以積極的心態(tài)來學習古代文學,客觀了解古代文人的寫作思想。

三、結束語

篇10

【關鍵詞】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231(2011)11-1995-01

1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的關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提升中職生素質的兩個必要而重要的途徑,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利用心理學理論,通過對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的分析,從而找出避免學生心理問題出現(xiàn)的辦法,或分析學生心理問題存在的原因進而尋找出解決的辦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而健康的心理素質;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為指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個人品德修養(yǎng)得到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之間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關系。因為,在健康的心理支配下才能夠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會直接影響到他個人的思想道德的好壞。反過來說,具有良好的道德風尚的人更容易接受健康的教育內容,也會因此而具有健康的心理。總之,無論是心理健康教育還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身心健康、德才兼?zhèn)涞娜?,都是要把學生教育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均正確的人,都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樂觀、積極向上、勇于進取、敢于拚搏的人,使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得到更大的發(fā)展,為他們走向社會、服務社會奠定基礎。

2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中職生的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雖然在任務、內容、方法上不盡相同,但是其終極目標卻是相一致的。都是為了把學生培養(yǎng)成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如果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傳統(tǒng)的學生思想教育都是采取比較單一的方法,傳授的也是極其單一的內容,幾乎是全國統(tǒng)一的政治教材,所有的老師講授的是同樣的道理和事例,學生記記筆記,背背答案,在考試時能答上一些題就算是過關了,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是有逆反心理的學生也被視為異類。學生心理健康出現(xiàn)了問題更會被視為“問題學生”,輕則被批評重則被開除學籍,沒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去避免問題的發(fā)生或解決好已發(fā)生的問題。導致教育和教學效果不佳。

大量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通過思想教育這個外在影響力的手段與心理健康教育這個內在人格完善的方法相結合,教育教學效果相當明顯。教育工作者既可能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為思想教育提供新的方法和良好的心理基礎,又可以通過思想教育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外部的干擾,對其行為和思想起到規(guī)范和指導監(jiān)督的作用。

3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的結合途徑

3.1 心理健康教育課與思想教育課相結合

中職學校不僅要同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與思想教育課,還要將兩門功課相互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建議在同年組的心理健康教育課與思想教育課的任課老師定期開展交流活動,把各自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發(fā)現(xiàn)的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或隱患進行交流,以便在問題發(fā)生前有所預防,在問題發(fā)生后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解決。同時,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開放,還要堅守保密承諾并能夠及時為學生提供科學而有效的心理疏導,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中。

3.2 心理健康教育應納入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評價體系

中職學校的督導評估工作中往往只重視對思想教育工作的評價而忽略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建議中職學校能夠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思想教育工作的評價體系當中來,建立起分管校長負責,從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教師為主體,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并通過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和考核辦法來監(jiān)督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通過科學的評價體系來評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效果。

3.3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一定要相匹配

信息匹配才能被同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也是如此。中職學生因為生源等因素的影響,其個性差異也很大。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時,一定要與學生的年齡相匹配,與學生的個性特征相匹配,與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思想發(fā)展梯度成相匹配。有針對性、分層次地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和思想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3.4 充分發(fā)揮全體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是那些心理老師、思想品德老師和學校的有關領導的事,其余的老師只負責把自己所教的學科課程教好就行。事實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負責,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負責。都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引導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因此,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更好的結合,應該充分發(fā)揮全體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工作中不僅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還要認真觀察分析學生的思想情況,以便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4 結束語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育團隊不斷地深入研究并探討出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的新途徑、新辦法、新手段,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