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5 14:04: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比尾巴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云、公、車”3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3個偏旁“八、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朗讀問句。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4、通過課文學習,激發(fā)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練習朗讀和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讀好問句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具的準備
1.準備好六種小動物的卡片、頭飾、尾巴圖;
2.學生的學案(給動物加上尾巴的圖),生字卡片;
3.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設計
(一)趣味揭題,導入
老師,想問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大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一場特別的比賽,想請咱們的同學參加當小裁判,你們想去嗎?那么,它們要比什么呢?讓老師來告訴你們(板書:比尾巴)。(指名學生讀課題)引導學生認識“比尾巴”三個生字。說一說你是怎樣認識這些字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中識字
1、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小動物來參加比賽呢?先聽老師讀讀課文。(師范讀課文)
2、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邊讀邊想:有哪些動物來參加比賽?他們的尾巴有什么特點?(學生自由讀課文,讀后匯報,教師隨學生匯報隨機在黑板上貼出小動物圖片、名稱及生字。)
3、黑板上有一些字是紅色的,誰知道為什么這樣做?看看這些字,你你最想先學哪個字?(根據學生說的字,按照學生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來學習。)
4、你的方法很好,誰還有其他方法?
5、同學們想的辦法真棒!下面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其他生字,同組同學互相交流一下,看誰記得快?(學生討論、匯報。教師及時點撥,并及時指導新偏旁:矢、八、鳥。)
(三)、指導朗讀和寫字
1、(裝做聽小動物說話的樣子)剛才小動物告訴老師:咱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這么快就把生字記住了。小動物還說:誰能根據這些生字把這些小動物尾巴的特點再說一說呢?(學生自由匯報)
2、課文是怎么問的,又是怎么答的呢?誰能讀一讀課文的第一節(jié)?
(指名讀,指導問句的朗讀方法,再指名讀)
3、看到同學們讀得這么認真,老師想給每一個同學的機會,請同學們同桌之間以一問一答的形式練習讀一讀,誰讀的好,就請誰為大家表演。(學生練讀,指名讀)
4、看到同學們這么起勁,老師也想參加,你們歡迎嗎?
5、(裝做小動物的說話)剛才,小動物們又夸獎同學們啦!它們說,咱們班的同學不但生字學得快,而且課文也讀得好,不過,不知道你們生字寫得怎么樣,同學們,你們有信心把生字寫好嗎?
6、請同學們看書后生字表,有幾個生字是需要我們寫的?你們能讀一讀嗎?(生讀)
(1)這三個字里都有一個筆畫,也是一個新筆畫:(撇折)
(2)指導書空(師逐個指導生字,先書空,再指導書寫)
7、小動物對同學們寫的字非常滿意,他們想請你們參加一個游戲:安尾巴。(把六種小動物的身子與尾巴的分割圖片分別發(fā)給12名學生,其它學生朗讀課文,當讀到“誰的尾巴長”時,拿猴子的圖片的學生上臺,拼成一個整體,其他以此類推。)請拿著動物尾巴的同學向前走一步,同學們看一看,拼一拼,評一評,誰的尾巴最好看!
8、我們完成了小裁判的任務,讓我們和小動物說再見,回到課堂中來吧!
(四)、思維拓展
1、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小動物,它們的尾巴各不相同,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特點?
2、除了你們說得這些,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種小動物。同學們可以看看《人與自然》這個欄目,或是到動物園中去看一看,然后把你看到的告訴給同學和老師。
篇2
一、從整體布疑設疑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從教學過程來看,都是從第一段講到最后一段;從教學形式來看,都是教師問,學生答;從教學內容來看,都是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文章的中心等等。我徹底摒棄了繁瑣的分析,空洞的說教,代之以多疑、多思,以學定教。在教學《媽媽的愛》時,我從課題整體布疑設疑:“同學們,想想課文中媽媽的愛分別講了哪幾件事?”配樂自由默讀課文,邊讀邊看圖思考。結果同學們都能自己釋疑。其實,學生的資源是豐富的,學生的天賦是無窮的,只要我們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創(chuàng)設情境,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又如教《難忘的潑水節(jié)》,我也是從課題整體布疑設疑“為什么說今年的潑水節(jié)是難忘的?”“今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有什么不同?”同學生們很快就能找出與往年不同的地方,加深了對“難忘”一詞的理解。又如教《蜜蜂引路》,我也是采用了從課題整體布疑設疑:“讀了課題,你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同學們各抒已見,自己大膽設疑:1、為什么要蜜蜂引路?2、蜜蜂給誰引路?3、蜜蜂是怎樣引路的?同學生們發(fā)言熱烈,我馬上肯定和表揚學生大膽設疑的精神,然后因勢利導,話題一轉:“同學們,剛才大家的設疑非常好,我也和大家一樣想,這些問題課文中可能會給我們答案。我和大家一起默讀課文,邊讀邊看圖思考,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看誰找得又快又好?!边@一導,又把學生帶進認真讀書的角色,創(chuàng)設了自主學習的情境。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設疑解疑,很快把課文內容弄懂了,學得輕松、記得牢固,培養(yǎng)了學生問題意識的能力。
二、從句子布疑設疑
教學《秋天》時,我以課文最后的一句“啊!秋天到了。”為布疑點。因為這個句子是全文的統(tǒng)帥。直奔中心教學,容易調動學生的問題意識,開發(fā)學生的資源,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的發(fā)展。我問:“同學們,你們從圖上哪些景物知道秋天到了?”他們可熱鬧了,一下子就進入了角色,不但把圖上表示秋天的景物說了出來,還拓展了思維,有聲有色地把圖外的景色也說得很完整,開發(fā)了資源。又如教《我選我》時,我抓住了“突然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边@句話為布疑點。這句話是課文的中心句,這個中心句在課文的中間,它明顯地與上下文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我把這個關鍵句子作為布疑點,誘導學生自己學會學習。設疑:王寧為什么說:“我選我”?圍繞這個問題,以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小組氣氛熱烈,激發(fā)了學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引導其在交往互動的過程中得到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合作、互助的。教師亦完全以伙伴身份來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共同探究。最后由小組代表發(fā)言,大家都能聯系上下文回答,而且能用上“因為……所以……”說完整話回答。從重點句、中心句入手布疑設疑,能把學生的學習熱情高度集中起來,調動起來,創(chuàng)設情境,披文入情,喚起情緒,激發(fā)興趣,人人參與,提取知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熏陶。
三、從字詞布疑設疑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想象并說出有趣的小兔的故事。
2、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體驗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趣。
3、學生用畫筆能夠不受拘束、大膽地表現小兔的故事。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想象力豐富且敢想、敢說,不拘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自我約束能力差,這就需要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采取多種方法、手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作欲望。
重點難點
拓寬學生的思路,加強趣味性,充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并把想象的內容加以整理,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彩的作品,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活動
一、導入新課(設計意圖:以談話形式進入課題,貼近生活,學生熟悉、感興趣)
1、師:孩子們,今天段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晃覀內祟惖暮门笥眩銈兛?,她是誰?(出示兔子圖片)小兔子可不可愛?這只兔子不光可愛,還非常的勇敢,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小兔子進行一次神奇的旅行,一起走進《小兔的奇遇》。
二、創(chuàng)設情境,新課講授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多種情景,不斷激發(fā)孩子想象力)
(一)師:小兔子是我們很熟悉的朋友,你們知道都有哪些顏色的小兔嗎?(學生:黑色、白色、灰色、花色)你記憶中的小兔有什么特點?(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短短的尾巴…)(出示圖片)小兔子好可愛,它耳朵長,尾巴短,紅眼睛,毛毛衫,走路一蹦一跳。
結合這幾幅圖片,誰能再來完整地說說小兔的身體部位,你說我畫,看看我們配合的好不好?(教師示范畫)
(二)1、師:孩子們,快看,老師的這只小兔子,她長大了,想離開媽媽去學本領,在旅途中,想不想知道它經歷了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呢?{播放視頻}
2、教師講故事激發(fā)孩子想象力:小兔子剛才去了…(蘿卜村)學會了…(種蘿卜),
并且在種蘿卜大賽中取得了…(冠軍)
3、師:小兔子離開了蘿卜村,他又去了哪里呢?(出示圖片)小兔子翻山越嶺歷盡千辛萬苦,其中有一次他在森林時,遇到了大虎狼,還好有人類經過,他們救了小兔并把他抱回了家,你們猜猜,他和人類朝夕相處,都學到那些本領?
(引導學生想象,敘說故事)
師:小兔子告別人類朋友來到了藝術王國,快看:這里的小動物有什么神奇之處(出示圖片,欣賞作品,以開拓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思路,引導孩子打開孩子想象的翅膀。)
生:會畫畫……
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欣賞畫)
師:小兔子畫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生:……
師:小兔的想象力太豐富了吧,把家都搬到了云彩上,這樣打虎狼還抓的住嗎?
師:來看另一幅作品(看你們都發(fā)出了驚嘆,誰喜歡這幅作品,來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師:小兔開心的離開了藝術王國,這次他到了魔法森林,在這里,大樹會魔法,花兒會魔法,他認識了魔法師松鼠先生,松鼠先生送他一頂魔法的帽子,你們猜猜,戴上這頂帽子,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
師:多么神奇的想法……
師:(戴上這頂帽子小兔子可以瞬間去到他想去的地方)同學們睜大眼睛,奇跡就要發(fā)生了,看(出示圖片)
生:……
師:小兔想學更多的本領,他繼續(xù)前行,走著走著,突然,一束神奇的光照在了小兔身上,孩子們快看,它不見了?同學們大膽的想一想,小兔去哪了?會遇到誰?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三、學生創(chuàng)作(設計意圖:讓孩子體驗創(chuàng)作活動樂趣。
)
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師:你們的故事都太精彩了,迅速拿出畫紙,他你們精彩的故事畫下來吧!咱們比一比,看誰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大膽的表現小兔的奇遇,誰畫的又快又有趣獎勵他胡蘿卜勛章!開始吧孩子們!
四、作品展示,師生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并講一講自己畫里的故事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價鼓勵
篇4
一、理念構成設計向導
我的教學設計是學生通過憶童謠、說童謠、讀童謠、唱童謠、創(chuàng)童謠、演童謠六個板塊融合各種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發(fā)現童謠特點,從而喜愛童謠。與此同時,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編和改編童謠,通過“說”“唱”“演”等多種形式表現童謠。
二、興趣勾起讀童謠的欲望
課一開始,通過動畫視頻展示學生兒時耳熟能詳的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小白兔白又白》《比尾巴》,讓學生憶起童謠,通過誦讀課前收集的童謠引發(fā)學生誦讀童謠的興趣。
三、閱讀構建活力課堂
閱讀課必須改變課堂教學只關注教案得以實現的片面觀念,樹立課堂教學應成為師生共同參與,擴充教學內容的新觀念。在教學中,我以《拍手歌》為載體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進行活動,在興趣朗讀中了解童謠創(chuàng)作的來源、童謠類型、童謠特點、童謠的意義,從而達到積累語言,感悟升華。
1.說童謠
師:多美好的童年??!孩子們,在你們美好的童年里都讀過哪些童謠呢?咱們一起說說。(相機引出童謠的類別:動物謠、植物謠、自然謠、物品謠、謎語謠、品德謠等)
師小結:童謠來自于生活,生活中的人、事、景物都可以成為童謠創(chuàng)作的來源。
2.讀童謠
師:下面老師向大家推介一首童謠: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練身體。你拍二,我拍二,天天/都要/帶手絹。你拍三,我拍三,洗澡/以后/換襯衫。你拍四,我拍四,消滅/蒼蠅/和蚊子。你拍五,我拍五,有痰/不要/隨地吐。你拍六,我拍六,瓜皮/果核/不亂丟。你拍七,我拍七,吃飯/細嚼/別著急。你拍八,我拍八,勤剪/指甲/常刷牙。你拍九,我拍九,吃飯/以前/要洗手。你拍十,我拍十,臟/的東西/不要吃。
(1)該怎么讀才能讀好?(相機引出讀童謠的方法:讀準字音、讀好節(jié)奏。)(2)該怎么讀更有趣?(拍手讀、動作讀。相機引出每首童謠說明的道理。)(3)還可以讀出美感(隨著節(jié)拍器讀,相機引出童謠的特點:短小、押韻)
師小結:是的,孩子們,小小的童謠里頭蘊藏的可是大大的學問!它雖短小,但它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從誦讀童謠中認識了花、草、樹木、天地萬物,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所以說,(課件出示:童謠是我們一生中最早受到熏陶的啟蒙文學。)這也是童謠之所以廣為傳唱的意義。
四、創(chuàng)作點燃思維的火花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要學會舉一反三。”在教學中,我通過展童謠、唱童謠加深學生對童謠的領悟,因勢利導,運用童謠形式創(chuàng)編童謠,進行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1)出示童謠①:《盆和瓶》車上有個盆,盆里有個瓶,乒乒乒,乓乓乓,不知是瓶碰盆,還是盆碰瓶。(繞口令);童謠②:《什么好》什么好?公雞好,公雞喔喔起得早。什么好?小鴨好,小鴨呷呷愛洗澡。什么好?小羊好,小羊細細吃青草。什么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鬧。――朱晉杰(問答歌);童謠③:睡吧,布娃娃;睡吧,小寶貝;你會看見花園里,有朵紅玫瑰,有朵紅玫瑰。(搖籃曲)
師:請大家根據童謠的誦讀法自己練習讀,用自己的辦法把童謠讀得更好。
(2)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童謠,童謠②繞口令、童謠③問答、童謠④演唱。
師:第四首童謠比較特別,還可以演唱。師引唱,引發(fā)學生唱數鴨子、小星星、找朋友、丟手絹等。
(3)小結:孩子們,從剛才誦讀的這些童謠里,你能發(fā)現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課件出示:詼諧幽默、音節(jié)和諧、形式簡短、朗朗上口。)
(4)創(chuàng)童謠
師:根據童謠的特點,按照 , , 的形式,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一小節(jié)童謠。
五、課外延伸確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此作為最高境界
在設計中,我還融入了外國童謠,如,日本的《七只小烏鴉》,烏鴉媽媽啊為什么叫?因為她在山里,有七個可愛的小寶寶。“卡瓦伊依卡瓦伊依”烏鴉媽媽這么叫,“卡瓦伊依卡瓦伊依”地叫著呢。到山里鳥窩去看一看吧,它們都是眼睛圓圓的好寶寶。英國的《名苑獵兇》,小女孩寶碧普,弄丟一群羊羔。不知要去哪里找。不要管啦,就回來啦。后面帶著綿羊尾巴。讓學生了解童謠存在于任何國家。誦讀童謠改編的社會主義24字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美夢甜,文明和諧建家園。自由平等心舒暢,公正法治保平安。愛國敬業(yè)見行動,誠信友善不空談。二十四字是核心,時時刻刻記心間。讓學生在這節(jié)閱讀課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課的最后,推薦兩部童謠讀物《最愛中華童謠》《百歲童謠》,讓學生課后自主閱讀。
縱觀這節(jié)閱讀課,學生學習興趣高,參與面廣,體驗感悟深刻,思維狀態(tài)活躍,在不同層次的閱讀感悟中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這樣的閱讀課堂是自主的、有效的,也是受歡迎的。其實,閱讀課不難上,只要教師有一顆靈動細膩的心,一雙善于捕捉智慧的眼睛,時時關注課堂上的動態(tài),顧及學生的健康成長,便能構建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閱讀課堂。
篇5
他,像一顆剛出土的苗芽,在苦難的土壤里頑強生長
曾維竹3歲時母親離家出走,留下他和體弱多病的父親、一歲的弟弟,還有父親膽囊炎手術后欠下的債務。
母親出走后,家庭的重負全部壓在父親肩上,為了將兄弟倆拉扯大,病弱的父親冬天挑著籮筐賣水果,夏天走村串戶賣冰棍,還去10幾里外的煤礦挖過煤。下井挖煤時家里沒人照看兄弟倆,父親只好用籮筐挑著孩子去上工,讓工友們幫忙看管。
那時,年幼的曾維竹還不知曉父親養(yǎng)育他們的艱難,只知道父親賣剩下來的水果削掉爛皮后咬在嘴里好甜。直到7歲那年的一個晚上,他才知道天天呵護他們成長的父親是多不容易。那夜,早已熟睡的曾維竹被一陣痛苦的驚醒。他迷迷糊糊爬起來,只見父親臉龐痙攣,兩手緊抱下腹,在床上左右翻滾,父親的膽囊炎犯了。他下意識地叫醒弟弟,兩個幼小的男孩不知所措,抱成一團哭了起來。
那一夜的事,像一個驚雷,將曾維竹從懵懂中震醒,看起來如鐵人般堅強的父親,是在強忍著病痛為他們默默操勞。自此,他幼小的心靈對父愛有了第一層理解。
那段時間,曾維竹加速成長,開始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和父親的不易。當同齡孩子習慣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時,他就學會了洗衣做飯;當同齡人還需要父母照料時,他就開始照顧比自己小兩歲的弟弟了;當同齡人把讀書當任務時,他就懂得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了才能減輕父親的重負。
面對貧窮的家境,曾維竹決心要竭盡全力減輕父親的重壓。那時給鎮(zhèn)上的冰棍廠零賣一根冰棍能掙到5分錢,10歲那年的暑假,他每天早晨四五點起床,背著個泡沫箱子走10多里山路到鎮(zhèn)上,從廠里進滿滿一箱子冰棍,然后走村串戶叫賣,一天下來能掙到3至5元錢。
一天奔波勞頓下來,累得骨頭跟散了架似的,但是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掙得的三五元錢,曾維竹心頭涌起一種成就感:終于可以為父親分擔一點點生活的重負了。12歲時,他就上山砍柴草賣給煤礦,荊棘劃破了稚嫩的皮膚,四五十斤一擔的柴草挑在肩上,壓得他直不起腰,但他不因苦累退卻,始終咬牙堅持著,一天下來,能掙到七八元錢了。
他,早早用稚嫩的肩膀擔起長子之責,14歲下井挖煤替父分憂
曾維竹一個遠房堂叔在一次煤礦透水事故中遇難,每天早晨看到父親拖著虛弱的身體去礦上,他的心里就忐忑不安,坍塌、透水、瓦斯爆炸等可怕的詞語總在腦海里縈繞,他真害怕那樣的厄運會發(fā)生。
初二寒假的一個早晨,曾維竹發(fā)現父親臉色蒼白,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原來父親的老毛病又犯了??筛赣H強忍著病痛,拿起安全帽和礦燈仍準備去礦上。
他趕忙從父親的手里奪過安全帽和礦燈,并用央求的口吻說:“爸,休息幾日吧,等您好了再去,好嗎?”父親一邊跟他搶下井器材,一邊對他說:“再做6個班這個月就可以拿到獎勵工資了,過年的錢就有著落了?!?/p>
為了讓父親歇歇,曾維竹跪在父親面前,懇求著說:“爸,您去醫(yī)院看看好不好,您是家里的頂梁柱啊,你累倒了,誰來管我和弟弟!”父親沒有拗過兒子,忍不住自責而欣慰的淚水說了聲:“做爸的對不住你們啊!”
進入陰森狹小的礦井,不時聽到煤塊掉落的聲音,曾維竹心情很沉重!在那個用濕滑的小樹木鋪就,寬一米、高一米五的礦井里,曾維竹真切地體會到了父親的辛酸和苦累,就在這黑漆漆的礦井里,年僅14歲的曾維竹挖下了第一鍬煤,挑出了第一擔承載著自己生命之重的煤塊。
曾維竹在井下做了6天礦工,吃下了他這個年齡所不能吃下的苦。下井挖煤的經歷,讓他明白父親是用生命支撐著這個單薄的家。最無私、最博大的父愛讓他心痛。曾維竹再不忍心給父親多添一分負擔,那年的暑假,他決心自己掙學費,不顧父親和親人的攔阻下井挖煤,一個暑假終于掙夠了下學期的學費。
他,為了圓弟弟的“大學夢”放棄自己的學業(yè),外出打工為弟弟掙學費
從小飽嘗苦難的曾維竹,深知考上大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他從小學習刻苦用功,同齡人放學后盡情玩耍時,他卻把自己關在家里做功課;當同齡人進入夢鄉(xiāng)時,他還在燈下解答難題。高中三年,他天天早晨提前起床,晚上還要打著手電在被窩里看書。
2004年,經過十年寒窗苦讀的他考上了湖南文理學院,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熱淚盈眶。經歷了這么多,期盼了這么久,他終于成功了,他從未如此幸福過。
可看到通知書上每年4000多元的學雜費和每月近500元的生活費時,一家人又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家里已欠下了兩萬多元外債,病弱的父親已無力同時供兄弟倆上學。如果自己讀大學,上高一的弟弟只能輟學,如果讓弟弟繼續(xù)學業(yè),改變他自己命運的“大學夢”就要破滅。
曾維竹痛苦地思索,艱難地抉擇,作為長子和哥哥,該怎么辦?再苦不能苦弟弟,再累不能累父親,作兄長就要有兄長的擔當!經過再三思量,他決定放棄上大學的機會,“打工”掙錢供弟弟讀書!曾維竹把那張日夜期盼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裝進箱子里,幾天后,就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途。
懂事的弟弟學習十分刻苦,考上了重慶電子職業(yè)技術學院。在大學里,曾志明品學兼優(yōu),生活節(jié)儉,沒有辜負哥哥為他作出的犧牲。
他,想在軍營實現理想,卻兩次與“軍校夢”失之交臂
曾維竹雖然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但并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求。2004年12月,曾維竹參軍入伍,來到充滿朝氣的軍營。進入官兵友愛的集體,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實和安穩(wěn)。在心底里暗暗地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干,爭取考上軍校,實現自己的夢想。
初到軍營時,他一米七的個子體重高達73公斤,五公里跑不下來,單雙杠一個也拉不上去,體能訓練成績總是“拖尾巴”??吹綉?zhàn)友們的訓練成績節(jié)節(jié)提升,曾維竹也曾自卑過、失落過,但一想到自己的夢想,他就告誡自己,不能退卻停滯,只能奮力前進。跑不動,他就向班長請求,每天提前起床練跑步;拉不上去,他就讓戰(zhàn)友把自己的雙手綁在單杠上,一吊就是10多分鐘。勤能補拙,新兵連結束時,他體重下降到64公斤,手掌上又加了一層厚厚的繭子,體能素質走在了連隊前列。
在不斷提高軍事素質的同時,曾維竹不讓點滴時間從自己身上溜走。那時,機關督查組發(fā)現,每天起床號吹響前,總能見到一名戰(zhàn)士手里拿著書本在營區(qū)的小山包旁來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那是曾維竹每天早晨提前起床背誦英語單詞和語文知識。他給自己制訂了作息時間表,晚上推遲兩小時休息,早晨提前一小時起床,周末不休息。夜間站哨,幾乎沒有人愿意站倒數第二哨,而曾維竹卻時常請求站這一班哨,因為一下哨就可以直接看書學習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6年全軍文化統(tǒng)考中,他考出了高于本科線74分的好成績,名列全師第一。但命運好像是故意捉弄他,因為復檢身體不合格,他最終與軍校失之交臂。那一刻,他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后來,在干部骨干的鼓勵下,他很快走出低谷,決心來年再考。2007年,他又考出了519分的好成績,因為年齡大了23天,快要實現的軍校夢再次破滅了。
這時,曾維竹想起父親含辛茹苦的背影,想起弟弟期盼的眼神,痛苦像血液一樣遍布全身。沉重的打擊又接連而至,幾天后,父親又患上了結腸炎,病情再次加重。低落迷茫的他問自己:為什么災難和不如意總是出現在你身上,你還有什么希望?
那段日子里,他幾乎不和戰(zhàn)友說話,聽不進任何人的勸導,每天用日記本書寫著自己的心境。他甚至想,再在部隊里平穩(wěn)度過半年就可以退伍回家照顧父親了。可連隊始終沒有放棄他,干部骨干幾乎天天要和他談心,戰(zhàn)友們總圍著他噓寒問暖,慢慢地,他從失落的泥潭中走了出來,開始重新面對人生。
他,將士兵職責刻在心里,在平凡崗位上將“兵”字寫出精彩
強者,可能會倒下一千次,但總會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來,奮力前行,這才是真正的人生。雖然兩次失去了讀大學的機會,但只要立足本職干工作,平凡的崗位一樣能書寫精彩人生。在前行的道路上摔倒了,曾維竹爬起來又做好了沖鋒的準備。
2007年底,連隊派他去學習新型步戰(zhàn)車射擊專業(yè),他拿出考軍校時的那股拼勁,點滴時間都用來看資料、背理論、鉆炮塔,像著了迷一樣整天圍著戰(zhàn)車轉,連教練員都佩服他的刻苦用功。在理論測試和技能操作考核中,曾維竹幾乎次次得滿分。
在學習新裝備中,曾維竹是學員隊里出了名的“愛琢磨”。校正并列機槍時,他發(fā)現400米遠距離瞄準點法比100米校正靶法射擊精度要高,為什么會這樣呢?問題不弄個水落石出不罷休,對此,他查閱了多本有關射擊原理的教材,原來是槍身軸線和槍彈的軌跡在400米處交匯,當他把答案說出來時,連教員都夸贊他說:雖然你學習新裝備沒多久,可對有些問題的研究比我還深入。
2008年初,新型步戰(zhàn)車列裝團隊,曾維竹以過硬的專業(yè)技能通過層層篩選,擔任了團新裝備射擊專業(yè)小教員。別看是士官當教員,他上課不需看教案,學員有什么問題問不倒他,而且?guī)С隽艘慌械庙懙挠柧毤庾印?月份,全團組織新裝備列裝后第一次火炮實彈射擊,他首發(fā)命中。他所帶領的11名炮手8人打出了優(yōu)秀、3人打出了良好的成績。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2、學會 a、o 、e 3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3、知道單韻母有4個聲調,認識聲調符號,能直接讀出帶調 a、o 、e 的音。
4、認識書寫漢語拼音的四線格,學習使用四線格。
【活動重點】
a o e 的發(fā)音和韻母帶調讀。
【活動難點】
o 的發(fā)音及 a、o 、e 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a 、o 、e 及帶聲調 a、o 、e 的字母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喜歡聽童話故事嗎?
2、(多媒體出示《安徒生童話》封面)
老師這兒有一本有趣的童話故事書,里面有很多動聽的故事。 (出示書中內容,不加拼音的文字。)
能讀嗎?哎!這么多的文字我們都不認識,怎么去讀呢?別急,智慧老人會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
(多媒體播放聲音:小朋友,你們來到學校讀書、學習。面對一個個不認識的字,你們不要著急,你看這些漢字,給它們戴上小帽子(多媒體加拼音并閃爍拼音),你們就認識它們了。這些小帽子就是拼音王國中的漢語拼音,漢語拼音的用處可大了,它可以幫助我們識字、學習普通話、查字典,還能幫助我們學習電腦打字呢!)
3、拼音王國里有三大家族,他們分別是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拼音王國,去認識韻母家族中最可愛的一群孩子 a、o 、e 。 (揮動卡片)
嗨,小朋友們好。
(幼兒與拼音打招呼)
歡迎你們來我的家做客。請把書翻到第6頁。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課
1、仔細觀察書中的這幅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還仿佛聽到了什么?
(幼兒自由發(fā)言)
2、學習單韻母 a:
⑴ 讀準音:
我們的 a 很害羞,躲到圖中去了,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哦,是小姑娘在唱歌,發(fā)出了 a a a 音。她的嘴巴是怎樣的呢? (張的大大的)
你能模仿她嗎?模仿 a 的口型
老師也學著她的樣來唱一唱,學生跟唱。
我們念 a 的時候,也和唱歌一樣,要張大嘴巴,口型保持不變。看我先來念:張大嘴巴 a a a,小女孩練唱 a a a,a a a 阿姨的阿。醫(yī)生檢查口腔的時候,要我發(fā)a a a。
學生跟念,自己體會發(fā)音要領,開火車發(fā)音。
⑵ 認清形:
請你們再仔細看看圖,找一找小女孩身體的哪一部分像 a 的形狀。 是啊,小女孩圓圓的腦袋就像是 a 的肚子,她的小辮子就像是 a 的尾巴。
邊描寫頭像,邊念兒歌:“圓臉小姑娘,小辮右邊扎,要問她是誰?就是 a a a”。
你還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⑶ 練習寫:
我們一起來寫個 a:
(教師范寫)
a 要一筆寫成,先寫半個圓,就是小姑娘的頭和臉,連上去再寫一筆豎彎,像條辮子,最后向右邊稍彎一點兒,不要太長。
(學生書空)
a 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們送它回去好嗎?
它的家就是這四線格,跟我一起念:“四線格”。
四線格就是由四條線組成的,分上格,中格,下格。我們的a 就住在中格里,好,我們比一比,看誰先把 a 送回家。
(教師巡回,糾正)
幼兒在語文書上找到拼音格的中格,臨摹寫一個 a。
⑷ 學習聲調:
把 a 送回家了,我們也該開著汽車回家去了。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汽車分別是怎樣走的?
幼兒邊說,教師邊板書四聲調,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聲調符號,a 遇上它們,讀起來聲調就不同了。
你們發(fā)現汽車的走法和 a 的四聲,哪些地方很像呢?
(同桌學習,觀察討論)
對了,第一聲是平的,坡也是平平的,我們念的時候也是平的,教師范念a
跟老師說:“啊,阿姨的啊”“阿姨好”。
第二個是上坡,也就是第二聲,聽老師念:a 。
別人的話你沒聽清楚,會問他:“啊,你說什么?”就是這個音。跟我一起說。
第三聲要下坡再上坡,形狀像什么?我們讀的時候也要這樣拐彎,邊做手勢邊讀:
“啊,怎么能這樣?”就是這樣個音。跟我一起說。
第四聲是下坡,聲音也要從高往下降,邊做手勢邊念:“啊,祖國真?zhèn)ゴ?”跟我一起說。
三、趣味游戲、鞏固新知
篇7
美術教育是幼兒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素質教育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1活動目標:
1、了解擬人化的畫法,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與語言能力。
2、會添畫出一些簡單的背景。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人手一支黑筆及一盒蠟筆。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
那讓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
2、從前,有個調皮的孩子,整天在藍天上奔跑,他紅紅的臉上滲出一顆顆汗珠,他拉來一塊白云當毛巾擦擦臉,他的臉太臟,白云立刻變成了黑云,云兒哭了,調皮的孩子安慰說:“別哭、讓我來變個魔術吧,”他從嘴里噴出七色霞光,黑云又變成了白云。
小朋友猜猜看,這調皮的孩子是誰呀?(太陽)咦,這個調皮的孩子怎么把臉藏起來了,我們來看一看他的小臉吧!這個小孩真漂亮,長著大大的眼睛,紅紅的嘴巴。
剛才的故事中說太陽有什么本領呀?(變魔術、噴出七色霞光)
3、太陽變了個魔術,讓黑云又變成了白云,白云高興地圍在太陽的周圍,把太陽打打扮成了什么太陽?(出示范畫)誰來給這個太陽取個好聽的名字?(云太陽)
4、太陽比原來更美麗了,他非常開心,繼續(xù)奔跑,看到果園里的蘋果還是綠綠的,他說:“讓我再來變個魔術吧。
”他又從嘴里噴出七色霞光,綠蘋果漸漸地變成了又圓又大的紅蘋果,蘋果樹媽媽很高興,她讓孩子們一起圍在太陽周圍,這下太陽又打扮成了什么樣的太陽呢?
幼兒回答。
5、太陽繼續(xù)跑呀跑,他還會給誰變魔術呢?他們又會把太陽打扮成什么太陽呢?
幼兒回答。
6、現在你們來畫變魔術后的太陽好嗎?
畫前,老師提個要求:太陽畫在紙的中間,要畫得大,其他空的地方畫上七彩霞光,涂色要鮮艷均勻。
7、幼兒作畫。
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水平分別加以指導(輕音樂)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2活動目標:
1、在拼貼過程中享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
2、能用蛋形拼出老鼠的不同動態(tài),并進行簡單的添畫。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通過操作創(chuàng)作老鼠的不同動態(tài)。
活動難點:老鼠耳朵的部位和頭部動作的對應。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紙、筆、操作卡片、雙面膠、教師示范用大卡片。
2、經驗準備:看過有關老鼠的動畫片,對老鼠的動態(tài)已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初步認識老鼠的外形特征。
師:今天我要用這兩個蛋形來變個魔術,瞧,大蛋和小蛋是一對好朋友,總喜歡在一起。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小頭畫上小鼻子,大頭畫上大耳朵;再畫兩根長胡子;大蛋畫上四條腿和一條細細長長的小尾巴,小老鼠就變好了!
(教師邊講述邊演示圖片,并添畫上老鼠的四肢和尾巴。)
二、感知老鼠的各種動態(tài)。
1、通過變化老鼠頭部方向,感知鼻子和耳朵的正確位置。
2、游戲“小貓抓老鼠”,豐富老鼠更多的動態(tài)。
幼兒在游戲中變化老鼠造型,教師即時用圖片擺出相應造型。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
1、擺弄卡片變出老鼠造型,粘貼后并添畫五官、四肢和尾巴。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畫出老鼠的不同動態(tài)。
3、畫好之后,說說你畫的老鼠在干什么?
四、評價
1、動態(tài)評價:在幼兒作畫的時候,教師及時引導、評價。
2、將作品張貼在展示板上,請個別幼兒講述:“你畫的老鼠在干什么?”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3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幼兒會根據七星瓢蟲的特點,按一定的順序畫,并會涂上恰當的顏色。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實踐能力和正確運用學具的能力,另外還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3、喚發(fā)幼兒對動物、對大自然的熱愛,從而樹立幼兒尊重自然,愛護昆蟲的思想感情。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一定的順序畫不同動態(tài)的七星瓢蟲。
難點:涂色。
活動準備
學具準備:七星瓢蟲背景圖、繪畫紙、畫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
(一)看背景圖,讓幼兒數一數這個瓢蟲身上有幾個小圓點,幾個大的,幾個小的,都長在哪里。
(二)看七星瓢蟲身上有幾種顏色,都是些什么顏色。
二、畫結構
1、畫身子,畫一個大圓。
2、畫頭部,形成另一個小半圓;
3、畫觸角;
4、畫背部,也就是把大圓從脖子到尾部一分為二畫一條直線;
5、分布背部圓點,對稱的裝飾性強;
6、如果上色,注意色彩的明暗過渡,深紅/大紅/橘色/桔黃色過渡。
三、分辨深淺色
(一)瓢蟲生活在葉子上,瓢蟲是小小的、紅色的,葉子是大大的、綠色的,很美麗,在圖畫上只有大紅和翠綠,顏色太少,怎樣使合并這兩種顏色。
(二)找出合適的紅色涂上。
(三)涂上恰當的綠色
四、觀察后修改
(一)注意瓢蟲造型,認真判別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體兩邊各三條腿,頭部和尾部沒有腿,提醒幼兒注意黑點的數量和對稱。
(二)引導幼兒按畫面已有的瓢蟲的大小、位置確定畫面安排。
(三)用黑色蠟筆畫好輪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水粉色。
(四)先用紅色水粉色涂瓢蟲的翅膀,鼓勵幼兒選用各種紅色,并注意畫面上的深淺配合。
(五)最后用綠色水粉涂畫葉子。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孩子們已基本會畫七星瓢蟲,并能涂上顏色。!、星星、教案網!只是我發(fā)現有個別幼兒畫的不太精確,比如:畫圈畫的不好看,顏色圖的深淺不一等。不過,畫的都挺像的。
另外,在這節(jié)美術活動中,我盡可能提供給每個幼兒表現與表達的機會,允許他們之間存在不同之處,這對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顒又?、活動后評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活動。在評價中,我對過程中幼兒表現出的認真、耐心、興趣等給予及時的、積極的肯定,不管美術活動結果怎樣,只要幼兒能認真對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們的作品就應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這樣有助于每個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和發(fā)展。
總之,當孩子們都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放在一起看的時候,我和全班孩子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美了。我們好像看到這些七星瓢蟲都在翩翩起舞,孩子們笑了,我也笑了。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4活動目標:
1、認識樹葉的顏色、形狀和特征,培養(yǎng)孩子仔細觀察的能力。
2、學習畫樹葉,提高孩子的繪畫水平。
3、游戲"幫樹媽媽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孩子關愛樹木的意識。
活動重點:學會畫樹葉
活動難點:怎樣幫樹媽媽穿衣服才美麗
教師準備:樹葉的實物,課件《美麗的樹葉》,畫有大樹輪廓的圖畫紙
幼兒準備:彩色畫筆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讓幼兒聽兒歌《小松樹快長大》進入課堂,教師問:"小樹快長大離不開誰呀?"(樹葉,樹根,樹干)"那大樹的寶寶是誰呀?"(樹葉)今天老師帶領小朋友學畫樹葉好不好呢?
二、觀看樹葉
1、教師出示樹葉:幾種形狀不一的樹葉:楓葉、竹葉、梧桐樹葉、槐樹葉、銀杏樹葉等。
2、讓孩子觀察樹葉的顏色(紅、黃、綠)
3、讓孩子觀察樹葉的形狀(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讓孩子意會一下,不需要都說出形狀的名字。
4、讓孩子摸一摸樹葉的構造(葉柄、葉脈、葉片)
5、導入畫樹葉
三、學畫樹葉
1、讓孩子仔細觀察教師示范畫樹葉的步驟
2、孩子學畫,教師巡視指導
3、孩子練習畫樹葉
四、游戲"給樹媽媽穿衣服"
1、教師播放課件《美麗的樹葉》讓孩子觀看樹葉的美麗。
2、大樹因為有了樹葉而美麗,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樹葉都離開了樹媽媽,大樹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樹葉多想念自己的媽媽呀!他們都想快快回到媽媽的身邊,請小朋友幫幫他們好嗎?
3、發(fā)給每個孩子一張畫有大樹輪廓的圖畫紙,讓孩子在上面添畫樹葉,可以進行創(chuàng)意性的繪畫,看誰畫得最美麗。
4、作業(yè)展示:評選出好的作品進行鼓勵表揚,把作業(yè)粘貼在好孩子園地上,以供大家觀賞學習。
五、戶外尋樹葉
在音樂聲中領孩子到外面去撿拾樹葉。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5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線條,表現人物的各種動態(tài)。
2、懂得簡單速寫的方法,體驗速寫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人手一份(記號筆、卡紙)
師作畫工具一份
活動過程:
一、師現場作畫(添畫),逐步出示。
1、師畫圓,引導幼兒:你們看,這是什么?(逐步引導,方法同上)。
人物速寫完成,師提問:他在干什么?(站著)
那里看出來的?(腳)
2、師:好玩嗎?
幼:好玩。
師:那我們一起來畫畫吧。
引導幼兒師生共同手指作畫。
二、了解速寫的概念
速寫:就是用簡單的線條快速地畫出一個簡單的形象。
三、師引導不同動態(tài),幼兒作畫。
1、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做動作,下面幼兒觀察動作(手、腳的動作),師示范作畫。
2、師動作,請幼兒提筆作畫。
3、請一幼兒上來動作,下面幼兒作畫。
4、請一家長上來動作,幼兒作畫。
四、作品展示于黑板上,幼兒相互交流。
篇8
【關鍵詞】責任心 愛心 興趣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9-0120-02
自教學活動誕生起,教育工作者就一直尋找著一種教學的方法,使教師用最少的時間教學,但是學生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并且高效率地學習和練習。目前的學校教育中普遍存在著“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的現象,教師用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備課和寫教案、給學生講解知識、指導學生練習,可學生學習的效果和教師的期望相差太遠,學生上課聽講很認真、很努力,但是學習的效果不很理想,心里很難受。如何改善過程績效、提高教師效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現教學目標,是教育工作者最關心和重視的問題。
一 教師要有責任心和愛心
責任心和愛心是教師的靈魂,教育的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只有在愛的基石上,關心每個學生的成長。歷史的經驗表明:教師具有愛心,能放下架子和面子,真誠地和學生結交,像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愛護學生。作家冰心曾經說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F在的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得到了家庭太多的關愛和照顧,很少去關心別人,這就需要老師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撒下愛的種子。特別在體育活動中,磕磕碰碰在所難免,意外地摔倒,甚至動作失誤導致骨折都有可能。這個時刻愛顯得特別重要,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寬容的動作、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如同一縷輕揉的春風,吹進學生正在成長的心里。
教師的責任心沒有轟轟烈烈的表現形式,而是在平凡、普通甚至有些瑣碎的工作中體現。我們要時時刻刻記著,我們肩負的不僅僅教學生的知識,更是千萬個家庭的希望。陶行知先生說:“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任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苯處煹募缟铣休d著一個孩子的前途和希望。有位老師說得好:一個孩子的失敗,對一個教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失敗,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這段話讓人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責任背后的博大情懷。在體育教學中,負責任地講解,能避免學生動作失誤而帶來的傷害,讓學生快速而有效地掌握所學動作的技巧和技能,使學生既盡興活動,又有效地鍛煉身體。
教師的責任心和愛心是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責任心是教師永恒的承諾,愛心是教育古今不變的主題,教師工作是責任心與愛心的體現。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以身作則,教書育人,做一個有責任心,有愛心的人民教師。
二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幾乎所有教學的書上都能找到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有的教師上課時把所有的動作要點一一講來,由淺入深,還沒講完,學生已經昏昏欲睡,沒了興趣,下面的活動自然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教師似乎真的是以學生為主體,上課時稍微講兩句,你們活動吧,想玩哪個就玩哪個,學生玩得盡興了,可動作的基本要點和規(guī)則卻稀里糊涂,這都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活動就會積極主動,活動得輕松而有成效。但是興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對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引導學生的興趣。
1.從事實或者事例引發(fā)學生的聯想和好奇心
例如講“跳遠”一課時,我問:“袋鼠和我們走路的姿勢一樣不一樣?”學生說:“不一樣?!蔽矣謫枺骸八窃鯓幼呗返??”好多學生開始模仿袋鼠跳躍的樣子,我順勢引入跳遠這節(jié)課,講解技術要點:“先將下肢彎曲、身體下沉后用力向前跳出?!比缓蠼又龑В骸按蟮奈舶陀杏脹]有?起到什么作用?”講解:“手臂不但能像袋鼠尾巴那樣保持身體的平衡,在雙腳跳出時向前擺臂還能起到助力的作用。”接下來的課非常順利,我講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這節(jié)課的效果比預期要好得多。
2.良好的合作和競爭能激發(fā)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
一個人玩的時候,可能無趣,情緒低落,當多個人一起玩的時候,要面子的心理和爭強好勝的心理就會激發(fā)出來,畢竟沒有誰會愿意讓別人看不起,都會爭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優(yōu)勢在眾人面前展示出來,都想獲得別人的掌聲和贊揚。合作意識與競爭能力是個人賴以生存和發(fā)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體育課合作、競爭型教學模式較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在體育課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發(fā)生著頻繁的合作和競爭,如一場球賽、一次接力跑、一個游戲等。如果同伴間沒有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就很難取得勝利。比如足球賽,一個人腳下技術再好,他基本沒有可能在沒有同伴的配合下,從后場連過多個人來到前場,并把足球踢進對方球門。
3.以學生游戲活動激發(fā)興趣
針對學生活潑好動、可塑性強的特點教師應準備教學過程中所需的游戲,使學生能在游戲中既學到技能、技巧,鍛煉了身體,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培養(yǎng)提高學生興趣的目的。比如講足球過人技巧時,兩人進攻,一人或二人防守,攻方二人相互配合,一人由前方推進,另一人看準時機上前擋住防守人,待本隊隊員帶球過防守人后,向后撤步接球準備射門,傳球隊員迅速向球門跑動,準備接第二傳或搶補射球。射門不中或被對方搶斷,則攻防位置互換。此類游戲既提高了運動技能,又激發(fā)了學生興趣。
三 明確每節(jié)課所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
預設目標,必須要求教師在深刻地理解教材、全面地了解學情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的定位,使之符合學生的實際和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體育教師在上課前,理清該課程的內容體系,明確各塊教學內容的知識點,避免盲目性。目標選擇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考慮學生的興趣、能力和愛好。過程越簡約越好,反對那種不切實際的、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的體育課,因為這些平時根本沒辦法上。組織過程要嚴密,隊伍調動要有序,并盡可能減少教學過程中的隊伍調動,以增加學生的練習時間,并合理準備器材,即夠用又方便得到。如拋實心球一課制定的目標:(1)知識目標:能說出拋實心球的握球方法和預備姿勢,知道投拋時身體的用力動作和必要的安全措施。(2)技能目標:通過教學活動,掌握握球方法和拋實心球的預備姿勢,80%以上學生能正確用力,達成個人學習目標,并能安全地進行練習。
許多體育項目和內容都是相通的,選擇時要考慮到內容之間的可替代性。例如“跑”的教學內容,按照以往單一的形式,反復進行技術練習,一味運動成績,使這一內容枯燥乏味,從而扼殺學生的天性,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累 。我們可以用“貼人”類的游戲來鍛煉學生的跑,也可以讓學生踢著足球跑或拍著籃球跑。這樣既鍛煉了學生跑的能力,又讓學生跑得興致勃勃,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能力。
四 課后要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總結、思考、內省的過程,也稱課后反思。教學反思作為教師改進教學行為的重要途徑,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有效方法,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1.反思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設計是否合理,預設的目標學生是否都能完成,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把握目標。當學習目標完成不理想,就要修改教學目標,增加一節(jié)預備課。教學目標中應制定一些誘導性的練習,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學目標,并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
2.反思教師的教
教師的教學,有很多要進行反思的地方,比如,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教師對課堂的引導與組織、教師對課堂事件的處理、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控制與把握、教師對教學器材的準備和對教學場地的利用,都是值得我們進行反思的內容。這些內容,是教師在反思中提高的重點內容。
篇9
一、教材解讀
本課包括三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單韻母a、o、e,配有一幅圖畫。
圖中,一個小女孩在唱歌,她張大嘴巴發(fā)的聲音“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頭部和小辮子構成的圖形提示a的形。一只公雞正在打鳴,公雞打鳴的聲音“喔”提示o的音。一只鵝在水上游,“鵝”提示e的音,鵝在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第二部分是聲調符號和a、o、e三個單韻母的四聲。
第三部分是a、o、e的書寫格式及筆畫筆順。
a、o、e的發(fā)音和韻母帶調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e的發(fā)音及a、o、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是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要求
1毖Щ幔帷o、e
3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敝道單韻母有4個聲調,認識聲調符號,能直接讀出帶調a、o、e的音。
3比鮮妒樾春河鍥匆艫乃南吒瘢學習使用四線格。
三、教學準備
配合學習a、o、e發(fā)音的錄音帶;a、o、e及帶聲調a、o、e的字母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a、o、e三個單韻母,能讀準字母音,認清字母形。
(二)認識聲調符號,學習掌握a、o、e的四個聲調,能直接讀出帶聲調韻母的音。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a、o、e的發(fā)音方法和韻母帶調一口呼是重點。
(二)讀準韻母的二聲和三聲是難點。
三、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習興趣
1、給同學們讀一個小故事,喜歡嗎?教師先讀一個帶有注音的有趣的小故事,告訴學生學會漢語拼音自己就能閱讀注音讀物了,以后學習、學習普通話都離不開漢語拼音,借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讀兒歌:
漢語拼音用處大,學習生字需要它,幫助學好普通話,我們決心學好它。
3、看圖講故事(依據課本插圖教師編講),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學習單韻母a
1笨賜家出單韻母a,板書“a”。
2苯淌κ痙斗ⅲ岬囊簦邊讀邊講發(fā)音方法,講解發(fā)音要領,并做示范。嘴張大,舌頭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狀態(tài)(不圓唇),發(fā)音過程中口形不能變動。
學生觀察、模仿,體會發(fā)音要領。學生反復練讀??梢岳貌鍒D,借助“啊”讀準a的音;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發(fā)音方法,“張大嘴巴aaa。
3痹僖導學生看圖:小女孩的頭部像a的形,小女孩張大嘴巴發(fā)的就是a的音。教兒歌,幫助學生記憶a的音和形。
4毖生反復練習發(fā)a的音。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單個練習(開小火車,指名讀)。
(三)學習單韻母o(方法同上)
注意教發(fā)o音時,講要領,做示范。
發(fā)“o”音時,嘴半開半閉,嘴唇圓攏,舌尖向后縮,舌面后部隆起。發(fā)音方法,把“喔喔”的音拉長,口形舌位不變,接著呼氣發(fā)音,就能發(fā)出正確的字母音了。攏圓嘴巴o
o
o
(四)學習單韻母e(方法同上)
注意教發(fā)音時,講要領,做示范。這韻母不是鵝的音,是第一聲“e”,鵝是第二聲。發(fā)音時,口形要變扁,半開半閉,舌頭后縮,舌根稍微抬高一些,嘴角往兩邊咧開,露出牙齒。嘴巴扁小e
ee。
(五)小結
教給學生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發(fā)音方法,
1“張大嘴巴aaa,攏圓嘴巴o
o
o,嘴巴扁小e
ee。”要告訴學生發(fā)單韻母a、o、e時,口形不能變動。利用插圖幫助學生記憶a和e的形,可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找出圖與字形相似的部分。
2備著老師讀兒歌。
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
太陽出來紅通通,公雞一叫ooo。
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ee。
3備著老師讀一讀,說一說。
(六)學習聲調
1比鮮渡調符號,配合手勢和兒歌學習。
“-”是第一聲,“/”是第二聲,“ˇ”是第三聲,“”是第四聲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看圖上小汽車的走勢,“汽車平走ā
ā
ā,汽車上坡á
á
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
ǎ
ǎ,汽車下坡à
à
à?!?。
2繃廢岸粒帷o、e的四聲。
(1)順序讀,變序讀。
(2)二、三聲對比讀。
á—ǎ
ó—ǒ
é—ě
(3)聯系日常生活,教師引導用帶調的a、o、e組詞。
ā阿姨好!
á啊!你說什么?
ǎ啊?這是怎么回事?
à啊,偉大的祖國!
ō噢,我懂了。ó哦,是這樣嗎?
ò哦!我明白了。
é
飛蛾額頭ě惡心è餓了兇惡
(七)鞏固練習。
1.教師領讀課文,學生自讀課文。
2.讓學生讀卡片上不帶調韻母,說字母形狀。
3.讀帶調韻母,自讀,指名讀。
(八)小結:我們今天學會了a、o、e三個單韻母的讀音、認清了字母形,掌握了四個聲調。
(九)游戲鞏固;
1給三個孩子分別起字母名字,一個叫a,一個叫o,一個叫e,然后請他們上臺介紹自己。還可以給這三個字母分別加上四個聲調再起12個名字.
2教師示范說:“小朋友好!我是a!你們愿意和我做朋友嗎?”下面的小朋友都大聲地說:“a,你好!我們愿意和你做朋友!”接下來就到o和e上臺介紹自己。這樣每個小朋友既有中文名字,又都有自己的拼音字母名字,這個字母名字就一直跟隨他們,課下也可以叫拼音字母名字。
(十)課堂總結:表揚本課表現好的同學
(十一)家庭作業(yè)
請同學們回到家里讓家長和你一起做拼音頭飾。頭飾上寫上老師給你起的一拼音字母名字。其他同學也可以做,但是名字以后老師在給你起.
回家后,你就是你家里的小老師,教他們你今天學的內容,用今天老師給同學起名字的方法給他們起名字.
教后記
給學生起字母名字,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讓學生記住aoe這三個字母,而且還得到了一次口語交際訓練。以后每一課的教學都有起字母名字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孩子們都盼著快點學新的字母,好輪到自己起字母名字。這樣每個孩子既有中文名字,又都有自己的拼音字母名字,他們覺得很高興。這個字母名字就一直跟隨他們。這種并非刻意去記憶但卻很有意思的內容學生反而記得牢,也許有些孩子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自己以及同學的字母名字。
讓每個字母都走到孩子們的身邊為了讓每個字母能真正走到孩子們的身邊,我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做拼音頭飾。每個頭飾上都寫有一個明顯的字母,那就是孩子們的拼音字母名字。每個頭飾做得很有特色,各不相同,孩子很喜歡。我讓孩子戴著拼音頭飾在課間玩耍時注意觀察所看到的字母之間有什么不同,并記住對方的拼音名字。上課時孩子又戴著頭飾來學習和做游戲。
讓每個字母都能派上用場語言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將拼音教學生活化,讓每個字母都能派上用場,能使學生更熟悉更容易記住拼音這套工具。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復習鞏固a、o、e三個單韻母的讀音、字母形及聲調。
(二)認識書寫漢語拼音的四線格,學習書寫a、o、e三個單韻母的正確筆順。認識拼音字母的基本筆畫,“”左半圓,“”豎右彎。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鞏固練習a、o、e四個聲調的練習。
(二)學會書寫a、o、e三個字母。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a、o、e三個字母的讀音及四個聲調練習。自愿戴著拼音頭飾在課間玩耍注意觀察所看到的字母之間有什么不同,并記住對方的拼音名字。上課時孩子又戴著頭飾來學習和做游戲。(讀書,讀卡片,自讀,指名讀,同桌互相讀)書寫指導
四線三格記心間,拼音字母住里邊。
聲調、圓點寫上格,胳膊長了住上格,
尾巴長了住下格,其它部分在中格。
中格一定要飽滿,上格、下格空一點兒,
書寫規(guī)則記心間,拼音才能寫規(guī)范。
(二)教寫a、o、e三個單韻母。
1.認識四線(從上到下)三格(上、中、下)。
2.拼音字母由基本筆畫組成的,在四線格中,要按一定的規(guī)格書寫。在寫字母前,先學本課拼音字母的基本筆畫名稱?!啊弊蟀雸A,“”豎右彎。
3.教學生書寫。
(1)“a”占中格,兩筆寫成,筆順是:先寫“”,從第二線下一點兒的地方起筆向左貼上第二線寫半圓,下面貼上第三線,到第三線上一點兒的地方收筆,充滿中格。第二筆“”,從第二線挨著左半圓的起點起筆向下寫豎,與左半圓下方相接后向右彎。
教師寫一個完整字母作示范后,再一筆一筆帶寫一個字頭。
(2)教寫“o”,讓學生看書上范字字帖后,分幾步教寫。
①這個單韻母念什么?
②在四線格中占什么位置?
③應該怎樣寫?由幾筆組成?(由左上起筆一筆寫成個圓,充滿中格)
(3)教寫“e”。
教寫提問同“o”,從里邊起筆寫橫,再向左寫半圓。
課間休息。
(三)鞏固練習。
1.用拼音卡片復習三個單韻母讀音及帶調韻母讀音
篇10
一位外國首腦,通過對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高度贊美,教育自己的兒女必須熱愛并好好學習這些文字,如此高的思想境界,應該說也是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那我們作為自己國家的主人,自己國家新一代的教育者,肩上所負的使命是多么光榮而艱巨呀!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生感受到自己國家的文字是如此絢麗多彩呢?怎樣才能培育出自己的學生真正熱愛自己祖國的語言文字呢?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學生學好自己祖國那如“詩”似“畫”的燦爛文化呢?
我想,漢字文化的璀璨令世人矚目,但漢字結構情況比較復雜,從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到假借、轉注,從不同時期不同形體的演變直到漢字的簡化、造字、用字的發(fā)展歷程千變萬化,因而給我們教師今天的識字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為此,依據漢字本身的演變、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識字教學,應當說是目前最科學、最合理的教學模式。
而要想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識字教學,教師必須從根本上吃透教材,全面而系統(tǒng)地弄清教材的內容編排及總體要求。 其中:
語文實驗教材一年級第一冊要求學生認識400個字,并會寫100個字,第二冊要求認識550個字,會寫250個字。與原來的教材相比,這套教材要求學生的識字量大大增加了,識字時間也提前了,并且實行認字和寫字分開。識字課的形式要求靈活多樣,包括四字詞語組成的韻語、諺語、對子、兒歌、謎語、數字組成的韻語、新三字經等。并要求認識的字多,會寫的字相對少一些。同時,識字不但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而且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教師應想方設法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交給學生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根據這一情況,我設計學生識字的教案時,讓他們的快樂相隨:把多樣的形式與具體的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在生活中、課堂內外、交流時進行有趣的識字。而且心中明確: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自己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學過的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進而獲得生字學習的主動權和高效率。
常言道: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下面,是筆者本人結合多年來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總結出來的有效識字教學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1 讓學生充當“識字大王”,引導他們在生活中識字
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教學是學生識字的廣闊天地。學生在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經常都會看到、遇到各種商品的包裝、廣告以及書刊、雜志等當中的圖畫,而且上面寫有很多不同的漢字。于是,平時我特別注意引導他們主動收集、認讀這些漢字,并要求他們回家準備一本自己最喜歡的筆記本,然后讓他們在筆記本的扉頁上端端正正的寫上“我是小小的識字大王”。寫完后的場面便是整個教室里都沸騰了:學生們的臉上都露出了興奮的笑容,有的迫不及待地用鉛筆繼續(xù)寫起來,有的則用水彩筆描起來??吹竭@些,我就知道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繼續(xù)通過發(fā)“”或者“*”來獎勵學生,以此促使他們繼續(xù)堅持把在家里、學校、商店、門牌認識的字都寫下來。由于引導方法得當,久而久之,學生在課外學會了許多漢字。更使我感到欣慰的是,這本“識字大王”,從不同的側面,記錄了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點點滴滴,也使學生獲得了自主識字的成就感。
2 通過游戲式的猜謎活動,誠心幫助學生識字
猜謎,是我所帶班級學生最喜歡的游戲之一。幾乎每一節(jié)識字課,都有學生們迸發(fā)出來的火花,例子可多了。如“一個大口之中再有一個小口”是什么字呀!學生很快就懂得,那就是“回”呀!而我給他們的評價則是:這叫做“表里如一”呀!再如有一次,在學習“晶”字時,有位學生自告奮勇,先舉起手來,然后望了望窗外,深情地說:“老師,有3個太陽同時掛在天上,真亮呀!”同學們順著他的手也不約而同地望出了窗外。這時,他的嘴角揚起了得意的笑意:“答案就在黑板上。”同學們轉過頭來,“啊,原來是個‘晶’字?!庇谑?,我給他們的小結是:“晶”字并不難學,但需要寫上“三日”呀!
在學習《荷葉》這一課的生字時,有位學生在我還沒說完“誰又有什么識字方法呀!”就站起來說:“老師,老師,我有一個方法能記住‘碧’字?!庇谑牵嗤瑢W頓時安靜下來了。只見他自信地說:“一個王子和一只小白兔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不就是‘碧’字嗎?”像這樣的猜謎活動,比比皆是。如:小馬跑進大門里,不就是“闖”字嗎?又如:一座小小塔,上小下大,是什么字,這不就是“尖”字嗎?
值得一提的是,猜謎時,學生的情緒的確很高漲。有的學生編出的謎語也相當出色,連老師都不曾想到。如:“貴”字,就有學生說:“小寶貝踩到一條小青蟲,小青蟲的尾巴被踩掉了,所以“貴”字上面的“蟲”字少了一點?!绷钊烁械阶院?、滿意的是,學生們在編字謎中的興趣盎然,識字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 通過加減字的偏旁,巧妙促成學生識字
在語文教學中,適時適當采用一些自己善于鉆研、總結出來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毫無疑問,肯定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有很大幫助。從一年級開始,我就這樣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觀察生字 —— 看字形,記字音。通過小組討論,學生總結出了許多可行的識字方法。我在加以總結后,就形成了“加一加”、“減一減”偏旁等模式。
“加一加”的模式,就是通過學生學過的字加上偏旁的方法來構成另一個字。也可以說,是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加上偏旁后變成新的生字。如“魚+羊=鮮”—— 表示“魚肉拌羊肉,味道更鮮美”;“又+寸=對”—— 表示“又字加一寸,這就對了” …… 這樣引導,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記憶力。
“減一減”的模式,就是把學生學過的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另一個字。操作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游戲過程。讓三位學生來充當不同生字的角色:學生甲表明自己是某個具體的字,學生乙要從學生甲的身上去掉某一個部分,學生丙便是學生乙操作后的結果啦!如:“移-多=禾”—— 表示“學生甲表明自己田里的禾苗太多了,學生乙要從學生甲的田里移植禾苗一部分,結果學生丙發(fā)現學生甲的田里只有一棵禾苗啦!”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提了。
還需要說明的是,當發(fā)現學生把“春”字的下邊寫成了“目”字時,我的引導方法是請他們多動腦筋,無論如何,都得想出個好辦法來記住它。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 —— 有位學生通過“拆字法”,巧妙地解釋了這個字:“春天里只有暖洋洋的太陽,所以‘春’字的結構是‘日’字底?!边@位學生的圓滿答案,贏得了全班同學的贊賞。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的學生真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進步的快樂。
4 通過指導學生“記住偏旁,理解字義”,來推動他們大面積識字
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做什么事都得用功、專注,記字、寫字當然也如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注重引導并善于指導學生把觀察到的字形,通過大腦的加工,使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得出較好的記憶方法,最終儲存在大腦中。這里要特別強調,學過的字必須與生活經驗相聯系,才不會遺忘。因為經過這種聯系,學過的字就記得特別牢。至于有些形近字,可以放在一起教學。像指導學生學“青”字的時候,我就把“清”“請”“情”“晴”“睛”這幾個字放在一起,讓他們有機會觀察、比較它們的偏旁部首,能自己區(qū)分出形近字的細微差別。這一做法是確保學生掌握好字的關鍵所在。
通過引導和指導,大多數學生已能從根本上記住了偏旁,理解了字義。像“清”字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如“清水”;“情”字是豎心旁,和心情有關,如“心情”;“晴”字是日字旁,和太陽有關,如“晴天”;“睛”字是目字旁,和眼睛有關,如“眼睛”。只要學生能用部首分析法區(qū)分出這幾個字的不同,就可以引導他們說出:江、河、湖、海等字。
在學生學習這一類字的時候,我?guī)缀醪恢v,主要是引導他們通過仔細觀察,找出區(qū)別,把各自獲得的結果告訴同桌和大家,如“犭”這個偏旁與什么對象有關,可以引導他們聯想到“獵”“狗”“猴”等小動物。出于一種強烈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專心投入,所以收到的教學效果往往都會事半功倍。
5 教育學生善于借助繪畫來識字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比較小這一特點,進行識字教學時,我們教師可以將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活化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或一段段動聽的故事。如:教學“呆”字時,我對學生邊講故事邊畫畫:“一個人張開大嘴巴,就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為什么呢?原來他正在發(fā)呆?!庇秩纾航虒W“目”字時,我什么也沒說,只在黑板左上角用粉筆寥寥幾畫,就畫出了眼睛,學生們發(fā)現后便不約而同地喊了起來:“眼睛!眼睛!”于是,我順水推舟,適時點撥:眼睛就是目,反之目也就是眼睛。然后又在旁邊畫了一個簡筆畫的太陽,結果如何呢?學生在瞬間就輕而易舉地認識了“目”的近鄰便是“日”。``又比如教學“坐”字,我畫了兩個人背對背地坐在草地上,望著藍藍的天。學生一看,便恍然大悟 —— 原來“坐”字是表示兩個人坐在土地上。那不是由兩個“人”和一塊“土”組成的字嗎?由此可以肯定,對于這個字,學生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忘了。
6 利用并發(fā)揮集體形式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共享的空間中識字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件快樂的事,只要他誠心地告訴另一個人,這樣在世上就有兩個人共同擁有這件快樂的事,而快樂在彼此的相互傳遞中將會無限地延續(xù)下去。只要我們教師能把這一平凡的道理應用于識字教學,那自己的學生中,就會出現:你認識一個字,我認識一個字,兩個人一交流,彼此就都認識了這兩個字。一個教學班,多則幾十個人,只要兩兩交流,他們的識字量將成幾十倍的遞增。我就曾嘗試利用活動課的時間,讓學生一天認識一個字,當一回小老師,再把自己認識的這個字寫在黑板上,教給其他同學,然后希望并要求他說出自己記住這個字的方法。一旦他接受了,就成了一字之師。有時由于教學時間不夠,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每4人或6人為一個小組,每個人當一回小老師,把自己平時所認識的字教給組內的同學。的確,他們在學校時可以當同學的老師,在家里則可以當小弟、小妹、父母、爺爺、奶奶的老師。 為師的快樂,成功的喜悅,促使教與學在互動中得到了共振并升華。這真是,自己能教會了別人,也鞏固了自己所學。由此可見,在教與學的互動交流中,能者為師,人人為師,這樣的識字教學就多了一份進取,一份快樂,一份責任,一份光榮。
小小的漢字,奧妙無窮。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潛心地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創(chuàng)新氛圍,使不同層次水平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求異的狀態(tài),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創(chuàng)新的成功和喜悅,這無疑是我們教師的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