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研究室工作體會
時間:2022-09-26 08:13:00
導(dǎo)語:文學研究室工作體會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起研究室工作,大多數(shù)人認為就是寫寫材料,我以前也是這么認為的。具體寫什么、怎么寫,在大腦中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屬于人云亦云那種層次。而今,在研究室將近三個月的實踐,讓我對這里有了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首先談一下對自身的重新認識,大學及工作期間,由于對專業(yè)知識學的比較好,又看過許多文史哲的東西,在一定范圍內(nèi)被奉承為“才子”,實為浪得虛名。因為“談笑無鴻儒,往來皆白丁”,更因“麥地里只有你一顆高粱”別人焉有不仰望之理?,F(xiàn)在,我以前的優(yōu)勢和實際的工作相差甚遠,論知識,這里人才濟濟;論文筆,這里高手如云。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就是一顆不成熟的“麥子”。這就需要我從零開始,虛心向前輩學習請教,多聽、多看、多想、多練,讓一個個小目標成為大進步,堅定完成“一月一大步,仨月大變樣”目標。
其次,說一說對工作的認識。簡單的?!安牧稀倍趾脤?,可真正的材料就不好寫了。材料的種類有十幾種,作為研究室工作人員,必須熟練運用這“十八般兵器”,并且要達到規(guī)范化要求,更難的是還要符合領(lǐng)導(dǎo)口味,這就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境界了。那需要對情況了解,能旁征博引、文如泉涌;站位正確,能畫龍點睛、領(lǐng)導(dǎo)共鳴。如果按照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的“三境界”來劃分,我只能“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第一重境界。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當有屈子“路漫漫其修遠兮,外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感慨。
第三是做人與做事的理解。張主任曾教導(dǎo)“先學做人,再學做事”,這也是我一直走的路線。我時常提醒自己:一、要低調(diào),二、要低調(diào),三、不能總是低調(diào)。“低調(diào)做人,高調(diào)做事”,才能讓別人尊重自己,認可自己。
以上是工作心得體會,細心總結(jié)、率性而寫,不當之處,請批評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