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黨性教育交流

時間:2022-11-27 02:40:00

導語:人文黨性教育交流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文黨性教育交流

黨性教育在黨的思想、政治、組織和制度建設的歷史上,對于把黨建設成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黨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也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黨性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融合,是提高新時期黨性教育實效性的重要路徑選擇。

黨性教育,如果離開人文教育,沒有豐富的文化歷史知識作為鋪墊和基礎,只是抽象地、空洞地講幾個基本觀點,背誦幾條基本結論,就既激發(fā)不了學員學習的熱情,更收不到入耳、入腦、入心,轉(zhuǎn)變觀念,提高覺悟,指導實踐的教育效果。當今社會的發(fā)展正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大量具備專業(yè)知識與強烈民族自尊心、社會責任感的人才,只有真正具備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質(zhì)人才,才能為國家進步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fā)揮作用。顯然,在黨性教育中,將黨的基本理論的政治性與文化歷史知識的人文性、具體性、生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方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堅持黨性教育,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建設,是建設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基礎工作。在黨性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把黨性教育與人文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起到更好地注重人格、靈魂塑造的作用,能夠因此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融入人文教育,將黨性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是新形勢下黨性教育的一種改革和創(chuàng)新,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更需要黨的各級領導和黨務工作者共同努力、協(xié)作配合。

首先,各級領導和黨務工作者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文化歷史知識水平。只有具備較深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淵博的學識,厚重的人文底蘊,開闊的視野,科學的思維方式,實現(xiàn)政治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才能講清理論,探源解惑,科學回答人們提出的問題,澄清模糊認識,達到學習理論、拓展視野、提高覺悟、增強黨性的目的。

第二,融入人文教育,要改革黨性教育的方法、手段。教育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雙邊活動,需要發(fā)揮兩個積極性,既要發(fā)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又要尊重被教育者即廣大黨員的主體地位。要廣泛采用互動式、研討式的教育方法,引導黨員既要學會用理論觀點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也要學會從大量人文資料、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的分析中抽象出理性認識,形成觀點、信念。

第三,人文教育的融入,貫穿于日常教育和各項實際工作的全過程,將黨性教育與黨性鍛煉結合起來??赏ㄟ^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形式,與黨性教育相配合,以教育帶鍛煉,以鍛煉促教育。

第四,黨性教育融入人文教育的某些內(nèi)容和具體做法,經(jīng)過實踐檢驗可以肯定的,應考慮納入黨的制度建設之中。把它作為制度固定下來,以利于黨性教育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