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庸懶散整治意見

時間:2022-03-21 05:55:00

導語:供銷社庸懶散整治意見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銷社庸懶散整治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三屆九次全會和市、區(qū)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會議精神,深入開展突出作風“三治”,實現(xiàn)各項工作提質(zhì)、提速、提效、根據(jù)區(qū)委、區(qū)政府辦公室聯(lián)合下發(fā)的區(qū)辦發(fā)【2011】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供銷社系統(tǒng)的工作實際,特別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成立相應機構,確保突出作風“三治”工作順利進行。

為做好區(qū)社突出整治“庸、懶、散”等不良習氣,進一步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經(jīng)區(qū)社黨委會研究決定成立突出作風“三治”領導小組,黨委書記王士翔任組長,主任王華茂任副組長,成員有萬善慶、鄧芳標、趙亭、鄧昌明、張安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黨政辦公室主任鄧芳標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全系統(tǒng)“三治”工作活動的開展日常工作。

區(qū)社突出作風“三治”領導小組的責職:結合本系統(tǒng)工作實際,深入開展突出整治“庸、懶、散”等不良習氣工作,制定整治方案,明確指導整治重點、措施、方法、步驟做到有的放矢,務求實效,形成抓好整治目標落實。

二、突出作風“三治”指導思想、目標和任務。

以市委三屆九次會議精神為指導,以樹立“開拓、務實、高效、廉潔”工作作風為目標,以解決當前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庸、懶、散”等突出問題為重點,以問事、問效、問責為主要手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權利就是責任,干部就是公仆,領導就是服務意識,自覺把服務群眾,造福百姓作為最大責任。

緊緊圍繞區(qū)委、區(qū)政府重大決策的落實,從治理“庸、懶、散”入手,切實解決供銷系統(tǒng)工作當中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不強、精神不振、形象不佳、服務不優(yōu)、作風不嚴謹、工作質(zhì)量低下、工作效率不高等問題。以揚新風,樹正氣,有機把創(chuàng)先爭優(yōu)、機關效能、績效考核結合起來,使工作作風、工作效能明顯好轉(zhuǎn)。

治庸重點整治以下行為:

1.習慣當“傳聲筒”、做“太平官”。表現(xiàn)在:收發(fā)文件各科室責任人,提不出文件的貫徹意見,發(fā)揮不了各科室的職能、參謀、助手等作用。

2.四平八穩(wěn)做樣子。對科室個人的工作業(yè)務和職能,缺乏工作計劃,得過且過,不善于思考、不思進取,庸庸碌碌過日子等退休。

3.得過且過守攤子。在工作中缺乏銳氣和朝氣,遇到問題繞道走,缺乏點子和辦法,或干脆矛盾上交,不善于學習。因循守舊,缺乏工作熱情。

治懶重點整治以下行為:

1.敷衍塞責不落實。對上級安排的各項工作,講條件。找理由,甚至置若罔然,私事大于公事,于已有利的事就落實的快,于已不利的事就推諉,甚至擱淺。

2.磨磨蹭蹭慢落實。實際工作效率低下,表現(xiàn)在:一是工作推諉扯皮,不愿擔責,只愿隨和;二是見利益就上,見困難就躲,好事?lián)屩?,矛盾繞著走,問題久拖不決。

3.工作缺乏主動性,工作上走形式,沒有預見性,沒事時就玩,有事時就讓,甚至怨天尤人,滿足于指一指,拜一拜,怕困難、怕難題,回避矛盾。

治散重點整治以下行為:

1.只要組織照顧,不要組織紀律,個人利益擺在前,整體意識和集體意識觀念淡薄,工作不求上進,紀律松懈,個別同志上下班遲到、早退、脫崗、上面開大會,下面開小會現(xiàn)象。

2.公仆意識差,對待工作和群眾的來信來訪高高在上,態(tài)度粗暴,辦事拖拉,不接受群眾和同志們的批評及監(jiān)督,不愿深入群眾,體察民情。

三、整治措施

(一)、加強內(nèi)部管理,強化自我約束。進一步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要把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及作風“三治”工作擺上日事議程。領導干部要當好標桿、表率,要通過抓領導,領導抓;分級管理一級抓一級;內(nèi)部抓、外部促;上下聯(lián)動、齊抓共管來促進區(qū)供銷社系統(tǒng)的作風綜合整治,促進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取得效果。

(二)、廣泛宣傳發(fā)動,形成有效監(jiān)督,不斷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開好三個會,即:班子專題研究會、單位動員大會、組織生活會。特別要認真組織學習同志的《為人民服務》、《反對自由主義》兩篇文章和雷鋒、焦裕祿、郭明義等先進人物事跡。結合學習提高認識,促進遵紀守法自覺性。

(三)、結合實際,對照整改。在突出整治“庸、懶、散”等不良習氣的活動中,結合本單位和個人工作的實際及工作職責,開展“四查四看”活動,即查工作職責,看是否具備履職能力;查工作態(tài)度,看是否增強服務意識;查工作質(zhì)量,看是否堅持高標準;查工作紀律,看是否遵守規(guī)章制度,要通過自己找、別人提、領導點、群眾評的形式進行梳理、分析思想、作風、紀律工作存在的不良行為和產(chǎn)生根源,寫出自查報告,以利工作改進。

四、加強工作指導,強化督查考評。區(qū)社“三治”領導小組將以自查自糾出的問題為依據(jù),對領導干部和干部職工的“庸、懶、散”表現(xiàn)實行掛號登記、限期整改銷號,開展周查、月點評,即每周由單位負責人對分管領導;分管領導對分管部門及各部門結合市委、市府訂立的“七不準”規(guī)定執(zhí)行情況,對自己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自查,工作成效情況進行點評,并作出“優(yōu)秀、較好、一般、差”等四個登記評議,寫出點評材料,對評為差的進行減免談話。

五、建立責任追究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規(guī)定,對工作作風“庸、懶、散”情形嚴重者,依法情節(jié)輕重,決不姑息,實行個人責任追究,領導責任追究和對單位責任追究制。

個人責任追究制:有談話告誡、通報批評、待崗、辭退、辭職、法紀處理。

領導責任追究:有通報批評、書面公開檢查、撤職或調(diào)離崗位。

單位責任追究:實行100分制,單位每被追究責任一次扣10分,單位如有干部違紀追究二次進行黃牌警告;干部有違紀三次,對單位進行紅牌處罰,單位年終績效考核為不合格,不評先評優(yōu),不發(fā)當年年終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