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黨建工作論文
時間:2022-03-14 09:28:00
導語:企業(yè)黨建工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初次利益分配階段
1.2成本變化對各個經(jīng)濟指標的影響。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讓其它的參數(shù)保持不變,以便從復雜的現(xiàn)實中分離出我們要重點討論的問題。就各個經(jīng)濟指標對制造成本和銷售成本求一階導數(shù)和二階導數(shù),觀察成本變化對各個經(jīng)濟指標的影響??梢缘玫揭韵陆Y論:
結論1:就中間價格而言,當制造成本上升時,中間價格也相應呈線性比例上升;當制造成本下降時,中間價格也相應呈線性比例下降。
結論2:當銷售成本上升時,中間價格相應地下降;當銷售成本下降時,批發(fā)價格相應地呈線性比例上升。
結論3:市場價格與成本同方向等比例變化。
2根據(jù)成本改進結果進行利益調整階段
2.1成本改進方的識別
首先,討論單個成本改進的主體判斷。由于制造商和銷售商進行成本改進會引起各個價格作不同調整的現(xiàn)象是容易觀察到的,因此,根據(jù)觀察到的價格變化,我們完全有可能判明進行成本改進的主體究竟是誰。至于成本改進的程度,由于成本改進前后的價格與銷售量都是可以觀測到的,因此供應鏈總利潤的變化也應當有辦法算出。
其次,討論二者都進行了成本改進情況下的主體判斷。
(1)等量組合成本改進的主體判斷
我們可以先單獨考慮一個企業(yè)作成本改進的情況,然后將這兩種情況組合起來,得出組合效應。我們設成本改進量為t,經(jīng)計算,最后組合的結果是:P上升,上升的幅度是△P=1m+1t;p下降,并且下降的幅度是單方面改進的2倍,即bt。
(2)非等量組合成本改進的主體判斷
由于成本改進前后的銷售價格與中間價格都是可以觀測到的,因此可以求出制造商和銷售商的成本改進程度。
2.2依據(jù)成本改進結果進行額外利益的分配調整
上面介紹了如何判斷是誰實現(xiàn)了成本改進,及如何算出成本改進的幅度。主要目的是必須依靠成本變化幅度進行利益調整,讓每個進行成本改進的成員充分享有因為他個人所作努力改進成本的全部成果。這樣就充分保證了每個供應鏈成員實施成本改進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讓整個供應鏈低成本運行。
3結束語
本文針對普通利益分配方法不利于供應鏈成本改進的缺陷,提出了一種兩階段的利益分配機制。提出利用價格信號作為區(qū)別和判斷成本改進主體及確定成本改進程度的理論方法,最后形成了利益調整機制,即要求“無功受綠”的供應鏈將所得到的利益返還給成本改進方,以達到激勵成員進行成本改進的最終目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孫清華.供應鏈成本管理方法探究[J].生產(chǎn)力研究,2008(14):152-153.
[2]王延清,杜其光.供應鏈聯(lián)盟利益分配的兩階段模型分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4):114-115.
[3]LuisM,Camarinha-Matos,CPantoja-Lima.CooperationCoordinationinVirtualEnterprises[J].JournalofIntelligentManufacturing,2001(12):133-150.
- 上一篇:企業(yè)黨建工作論文
- 下一篇:企業(yè)黨建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