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06 04:57:00

導語:舞蹈教育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舞蹈教育探究論文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和新世紀的競爭,社會對人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園舞蹈教育作為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手段,已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校園舞蹈的教學不能只針對少數(shù)有藝術天賦的學生,也不能只是為了開展高水平的舞蹈活動,而應是通過校園舞蹈的興趣教育、愉悅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優(yōu)美的體魄;注重對全體學生進行基本的舞蹈知識、表演、創(chuàng)編和舞蹈賞析的傳授和技能訓練;通過舞蹈教育和舞蹈創(chuàng)作思維訓練達到對學生心靈美的塑造、情感的升華和審美情趣、審美能力的提高,使他們成為高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適應社會競爭和發(fā)展的有用人才。

因此倡導和建立校園舞蹈的教學實踐體系,提供生動、活潑、切實可行的教材,對當前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文化素質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我國各地方學校,特別是大學校園,沒有一套適合非專業(yè)學生舞蹈教學的教材及教學思路和方法,這給校園舞蹈的普及和整體水平的提高帶來相當?shù)睦щy,因此建立一套科學的教學理論,將校園舞蹈教育定位在面向校園、面向普通學生和文化階層,探索舞蹈的教育新理念,十分必要。

一、國外舞蹈教育與我國舞蹈教育的對比

21世紀的國際競爭無疑首先是人才的競爭,因此,人才的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正是基于這一戰(zhàn)略意義上的考慮,美國舞蹈、音樂、戲劇和視覺藝術這四門藝術教育的全國性組織,在聯(lián)邦政府的直接干預下,早在1994年就制定出版了《藝術教育國家標準》。該《標準》有一個副標題,意指每一個年輕的美國人在藝術中應該知道和能夠做什么。這種全新的“素質教育”思路是對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叛逆,它規(guī)定藝術等同于數(shù)理化等核心學科,這顯然是以全球宏觀的文化視角來關注人的教育和人的發(fā)展,也符合人類渴望心靈感知和審美體驗的本性?!稑藴省窂娬{藝術教育不是少數(shù)“天才”的專利,所有學生,不論其背景、天賦,即便殘疾,都有權享受藝術教育及其提供的豐富內容。

反觀我們的藝術教育,不能說毫無作為,但是我們也深知“缺乏基本的藝術常識和技能的教育絕不能稱為真正完整的教育”。而讓我們無奈的是至今還沒有一套科學而又便于操作的藝術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我們有不少舞蹈藝術??茖W校,選拔人材基本上仍源于教師的伯樂相馬,如體型“三長一小”適合跳舞,給他們的最佳出路便是升和入正規(guī)的藝術大學學習,以求將來技驚四座,拿個大獎什么的,徒喜師榮。這樣的學生除了所學專業(yè)學科的知識、技能,旁的學科的知識、技能則很貧乏。而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卻被這樣偏科的教育體系剝奪了對藝術教育的渴望和權利。有些酷愛藝術的學生,甚至會被只注重高考升學率的老師要求暫時把提琴或舞鞋放下,去應試。撞過終點的幸運者,如果愿意,才可以補續(xù)藝術教育這一課。然而,大多數(shù)的落選者面臨生存為第一需要時,恐怕也沒心思再去接受藝術教育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素質教育真的還沒有起步。美國人的《標準》是著眼于保證下一代在與世界對話時仍能處于不敗之地。這一次,他們在智力思維和藝術教育實踐方面又走在了世界前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也應考慮制定一套符合國情的素質教育大綱,以切實提高從幼兒園到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教育理念的轉變至關重要

校園舞蹈教育應定位在面向校園、面向文化階層,不斷探索舞蹈教育的新理念十分必要。在多年的表演和教學中筆者認為以下一些教育理念的轉變是至關重要的。

1.要相信所有的學生是能夠教育好的。

傳統(tǒng)觀念認為,一個人的舞蹈才能是要有天賦的,舞蹈教育只是一部分人的專業(yè),而在普及舞蹈教育的今天,教師對學生有了正確的觀念,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位教師如果認為某學生好,那么在他的影響下,這個學生的成績會越來越好;反之,如果教師認為根本不行,那么這個學生的成績會越來越差。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諾在美國3000多所學校進行實驗:有20%的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參加測試,用他的教學方法后,其中70%的學生的成績得到了提高。這說明學生的潛力是比較大的。能否開發(fā)潛力,關鍵在于教師教的是否得法、是否善于調動學生的心理因素、是否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來進行教學。

2.要承認學生是學習舞蹈的主體。

通過對舞蹈參與主體在舞蹈方面是否有主觀能動性的微觀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能否學習好舞蹈,與他的主觀能動性有直接的關系。

學生學習的時候是有選擇性的。有興趣的,他就接受;反之就不接受。因此,教師在舞蹈教學活動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活動,重視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愿望進行培養(yǎng)和激發(fā)。興趣是學生探求新知識的內在動力,興趣也是一個人終生追求事業(yè)成功的內在動力。使用精彩、新穎而富有啟發(fā)性的導語,能體現(xiàn)教學的難點與重點,是教師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講課伊始,教師巧設一個引人人勝的藝術導語,激發(fā)學生認知的興趣和情感,啟發(fā)引導學生思維,以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喚起學生對知識技能探求的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此時,才是數(shù)字的良機,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是實現(xiàn)整體藝術效應的關鍵一步。

3.要承認學生之間是有差別的。

教師對“差”的學生要寬容。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是要挖掘學生的潛能。每個學生的潛能是不一樣的,因此對學生的成長要因材施教,各展其長。要給孩子以成功的體驗,這樣孩子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接著會追求下一個成功。這種成功感對每一個人終身的發(fā)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4.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堅強的意志、開朗的性格。

健全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舞蹈教育事業(yè)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舞蹈學習到了關鍵時刻,不是比技術,而是比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有時起決定作用,像冰上舞蹈家申雪、趙宏博,他們在相當多的情況下能達到技術和藝術的完美表現(xiàn);但有時心理素質較差,就屢有小的失誤,最終與冠軍無緣。所以,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在舞蹈的基礎教育中應當作為非常重要的任務來抓。很多學校在心理素質方面開了課,有心理咨詢輔導,這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5.要把德育,也就是把教育學生做人放在首要位置。

克服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學校要堅持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將“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的要求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一個人在知識上的缺陷,不至于影響他的一生,而在做人方面的缺陷則會影響他一輩子。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做人方面的要求也是不斷發(fā)展的,應增加新的內容,讓學生進入社會以后,能很快適應這個社會。特別是在市場經(jīng)濟社會,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長大以后,要誠實守信,有職業(yè)道德,對他人有愛心,能與他人建立溝通與合作。

6.要重視讓學生掌握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重視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

信息技術發(fā)展非???,它將對學校的教育和學生的學習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拔磥淼奈拿?,是不會運用現(xiàn)代技術的人”,網(wǎng)上教學、網(wǎng)上舞蹈信息的交流、網(wǎng)上視頻及面對面的溝通,這些都會為舞蹈教育的普及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舞蹈藝術向我們走來

素質教育有點像體育的全能比賽,我們可能會在某個單項上保持優(yōu)勢,但總成績卻可能被遠遠甩在后頭。魯迅先生說,中國人做事太不認真了,干什么事好象一掛招牌就成功了。

人們應把真善美作為人生最重要的價值,并視為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因素。通常富庶的生活并不一定令人滿足,甚至會使人失落。人們逐漸認識到美好的生活并不決定于物質,而取決于人生的態(tài)度。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可以使人在有限的人生體驗中創(chuàng)造更多的美好,持這種態(tài)度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素質全面且身心和諧的人。藝術教育是實現(xiàn)美育的重要途徑,藝術教育不滿足于“陽春白雪”乃至“孤芳自賞”,藝術教育與美育密不可分,在現(xiàn)代社會里它們已深深地滲透于生活的各個方面。

校園內外的舞蹈美育蔚然興起,透視出舞蹈不為少數(shù)的天才所享用,舞蹈為需要舞蹈的所有人而存在,甚至殘疾人,也不再因為天賦差,而被剝奪在藝術中受益的權利。舞蹈在身體運動和身體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的開發(fā)中,使人能夠了解時間、空間、力量的意義,懂得尊重、開發(fā)自己的身體,從而以自主的方式表現(xiàn)身體的特殊情感和語言。

總之,舞蹈藝術的審美功能正是通過藝術的感化作用,在作品欣賞中了解文化歷史、藝術流派、理論視點、表演技能和風格,在親身參與舞蹈的動作中感受和體驗愉悅。我們普及舞蹈教育,使舞蹈藝術教育以其自由、超越的審美活動陶冶人們的心靈,塑造人們一種超越于功利的人生境界,賦予人們一種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總之,我們強化舞蹈藝術教育的功能和學科發(fā)展的社會價值,旨在推進社會文明進步,建設先進文化,發(fā)揮舞蹈藝術鼓舞人、培養(yǎng)人、服務于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