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殘疾提高老年生存質量論文
時間:2022-06-19 10:47:00
導語:預防殘疾提高老年生存質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人口老齡化在延長壽命的同時,也增加了疾病與殘疾的風險。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shù)據,對吉林省老年人口殘疾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預防老年殘疾、提高老年人口生存質量的對策及建議。
論文關鍵詞:老年人口;殘疾
2006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43億,占總人口11%。吉林省60歲以上人口為321萬,占總人口12.06%,高于全國水平。人口老齡化在延長壽命的同時,增加了老年人口疾病與殘疾的風險,老年人口殘疾已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筆者根據2006年4月1日零時吉林省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shù)據,對吉林省老年人口殘疾現(xiàn)狀作簡要分析,文中數(shù)據除特殊注明外,均出自此次抽樣調查。
1吉林省老年人口殘疾總體概況
本次抽樣調查共抽查60歲以上老年人口10064人,其中殘疾人口為2560人,占被調查老年人口總數(shù)25.44%。根據抽樣調查比例推算,2006年4月1日零時吉林省老年殘疾人口為91.01萬人,其中男性占51.17%;女性占48.83%。分城鄉(xiāng)看,農村老年殘疾人口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為31.77%,而城市老年殘疾人口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為21.36%,農村老年殘疾人口比例高于城市。城市老年殘疾人口中,男性占49.08%,女性占50.92%,男女基本相當;農村老年殘疾人口中,男性占53.13%,女性占46.87%,男性略高于女性?;橐鰻顩r方面,老年殘疾人口的總體婚姻狀況不如一般老年人,老年殘疾人口有配偶的比例比一般老年人低8.8%;而喪偶和未婚的比例則比一般老年人高。
老年人口殘疾以肢體殘疾、聽力殘疾及多重殘疾為主,分別占老年人口殘疾的33.95%、22.42%和14.49%。從殘疾等級來看,極重度殘疾(一級)占老年人口殘疾的16.96%;重度殘疾(二級)占12.33%;中度殘疾(三級)占25.53%;輕度殘疾(四級)占45.18%。吉林省老年人口分殘疾類別、殘疾等級的具體狀況見表1。
2老年人口殘疾的致殘原因和致殘時間分析
對于老年人口來說,由于人體機能逐漸衰老,老年性疾病成為導致各類殘疾的最主要原因。本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老年性白內障導致一半以上的老年視力殘疾;老年性耳聾導致將近67%的老年聽力殘疾;老年性腦疾病成為老年言語、肢體、智力殘疾的首要原因。對于這些老年性疾病,有些可以治愈,如老年性白內障可以通過手術復明;但更多的老年性疾病只能靠早期預防,而一旦患上這些老年疾病,通常要伴隨終身,很難治愈,導致的殘疾更使老年人生活不便,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見表2)
老年殘疾人口并不都是進入老年以后才致殘的,凋查顯示吉林省有68.18%的老年人在60歲以前已經致殘,只有31.82%的老年人口是60歲以后致殘的。從老年殘疾人口的致殘時間分布看,(見圖1)65—69歲年齡組致殘比例最高,7O歲以后致殘比例逐漸降低??梢?,老年殘疾預防要從年輕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健康習慣,預防老年病的發(fā)生;進入老年后,更要保持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有效抑制老年疾病導致的殘疾發(fā)生,提高老年生存質量。
3老年殘疾人口的社會保障與社會需求
老年殘疾人口是社會中的極弱勢群體,他們的生活狀況直接關系到老年殘疾人口的生存質量,應該受到全社會的積極關注。目前,吉林省老年殘疾人口主要以家庭供養(yǎng)為主、社會供養(yǎng)為輔,老年殘疾人口中只有35.50%有離退休金或能夠領取基本生活費;其余58.84%的老年殘疾人口沒有任何收入來源,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yǎng),在農村靠家庭供養(yǎng)的老年殘疾人口比例更是達到83.26%。(見表3)
在老年殘疾人口的社會保障方面,吉林省60歲及以上老年殘疾人中,63.52%的人未參加任何社會保險,享有醫(yī)療保險的僅占28.13%、參加養(yǎng)老保險的占15.12%、其他參加各類保險的占0.20%。領取低保金的老年殘疾人口占老年殘疾人口10.86%,領取過救濟的老年殘疾人口占老年殘疾人口9.41%。
在老年殘疾人口的社會需求方面,由于全省殘疾人口享受服務或扶助的利用水平較低,接受過各類服務或扶助的人口數(shù)量相對較少,因此對各類需求較多,其中醫(yī)療服務與救助、輔助器具、康復訓練與服務、貧困殘疾人救助與扶持及生活服務5項需求占總需求的94.47%。全省6O歲及以上殘疾人口需求量較大的前4項依次為醫(yī)療服務與救助(81.99%)、貧困殘疾人救助與扶持(67.30%)、輔助器具(55.35%)和康復訓練與服務(28.87%),其中需求量最大的醫(yī)療服務與救助項目,需求人口達到746200人,前4項需求中,身體康復需求占3項。(見表4)
4降低老年殘疾風險,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對策及建議
關注老年人口健康,降低老年殘疾風險,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提早預防老年性致殘疾病的發(fā)生。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老年致殘率較高的疾病,有些是人體機能老化導致的后果,屬于不可預防疾病,如老年性耳聾等;有些是屬于可治療疾病,如白內障可通過手術實現(xiàn)復明;還有一些致殘疾病是可以提早預防的,比如腦疾病與我們平時的生活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老年致殘性疾病的發(fā)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預防老年致殘疾病的發(fā)生必須提早做起,盡早養(yǎng)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關鍵。各級組織要把殘疾預防當作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媒體,向社會公眾進行殘疾預防的方針、法律法規(guī)、科學知識等方面的宣傳、普及教育工作,與有關部門一起開展專題性的殘疾預防宣傳。
第二,發(fā)展經濟促進社會養(yǎng)老事業(yè)發(fā)展,提高老年殘疾人的生活質量。老年殘疾人理解與交流能力較弱,自理能力差,需要特殊的照顧與扶助,目前主要由家里人承擔照顧責任。對于那些子女沒有能力照顧,家庭生活困難的老年殘疾人來說,晚年生活非常艱難。對此,社會應承擔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社會養(yǎng)老實現(xiàn)老年殘疾人老有所養(yǎng)的問題,并提高老年殘疾人的生活質量。
第三,老年殘疾人要全部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內,并提高社會保障水平J。目前,吉林省60歲及以上老年殘疾人63.52%未參加任何社會保險,自己要承擔全部醫(yī)療費用。殘疾人本身收入就低于正常人,靠低保金或各種救濟生活的人,很難有經濟能力看病,這會使他們有病也得不到及時治療,生存質量低下。因此,我們必須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將全部殘疾人納入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內,解決他們就醫(yī)難的問題。
第四,積極發(fā)展殘疾人事業(yè)。殘疾人事業(yè)是社會公益事業(yè),顯示一個社會文明發(fā)展的程度。各級殘聯(lián)在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中做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在代表殘疾人利益,溝通政府、社會與殘疾人之間起到了紐帶作用,并積極開展和促進殘疾人康復、教育、勞動就業(yè)、扶貧、文化生活、福利、社會服務和殘疾預防等工作,我國殘疾人事業(yè)的發(fā)展與各級殘聯(lián)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第五,加強宣傳提高整個社會對殘疾人事業(yè)的關注,并廣泛募集資金幫助那些貧困的老年殘疾人。殘疾人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目前以各級政府財政投入為主,社會捐助和殘疾人自籌等多渠道籌集。殘疾人多是社會弱勢群體,收入非常低甚至完全依靠社會救助,自籌經費用于康復對殘疾人來說幾乎不可能;而用于殘疾人康復的國家財政投入近幾年雖有較大比例增長,但由于財政收入畢竟有限,目前還難以滿足全部殘疾人康復的需要。因此,動員全社會力量,廣開渠道籌措資金對于殘疾人康復事業(yè)意義非常大,定向捐款、發(fā)行專項彩票等方式均可以嘗試。
總之,關注老年殘疾人口,需要全社會各級部門共同努力,更要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預防,人人獻愛心的良好風氣。只有這樣,才能使老年人口殘疾比例逐漸降低,生活質量逐步提高,從而為創(chuàng)建更加和諧的社會而努力。
- 上一篇:多層次模式滿足養(yǎng)老需求論文
- 下一篇:黨總支書記禁毒先進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