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透析論文

時間:2022-12-17 11:27:00

導語: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透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透析論文

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般是:導入—新課講解一課堂練習—課堂小結一布置作業(yè),我嘗試加入了一個新的環(huán)節(jié):課堂小測?!罢n堂小測”可以放在“導人”之前,也可放在“課堂小結”之后,時間不同,其作用也隨著變化。

“課堂小測”在“導人”之前,此時也可以稱之為“課前小測”,是指上課開始時先安排3~5分鐘的小測試。通過小測試使學生由課間的自由活動,迅速轉化為課堂上需要的注意力集中。通過小測試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查漏補缺,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同時,也讓在小測試中獲得“滿分”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滿足其獲得認可與欣賞的需要,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小測試還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測試檢查上一節(jié)學習內容的效果,激活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為當堂課知識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順利過渡到“導入”。

“課堂小測”在“課堂小結”之后,是指在教師精講了內容、學生做了練習、進行課堂小結之后安排的5~8分鐘的小測試。通過測試,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本課的重點知識,鞏固了所學的內容,而且由于試題有一定的綜合性與靈活性,從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訓練了學生靈活多樣的解題技巧,培養(yǎng)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開展課堂小測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一定每節(jié)課都需要課堂小測

這由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狀態(tài)來決定。如果每節(jié)課都使用小測試,可能因為小測試使用過于頻繁,導致學生對小測驗不重視,甚至厭惡小測試。如果一兩個星期測一次,這樣效果也不好,因為知識點比較多,小測試時題量大則不利于時間安排以及學生掌握不到重點,題量小則覆蓋面不夠。因此,小測試必須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有些章節(jié)應經常開展,而有些章節(jié)則應少進行。比如在學習代數(shù)的有理數(shù)運算時,我就每天都出幾題運算題,經過反復練習學生就能很快地熟練掌握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了。同時也牢牢記住了容易出錯的地方。

2.控制課堂測試時限

每次小測驗都要限時、限量完成,不能拖拉,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限時做題的良好習慣,同時也保證了教學時間在教師的掌控之內。公務員之家

3.測試的內容不宜太過簡單或復雜

小測試應強調“雙基”的檢測,兼顧知識靈活運用的考查。難度大了可能會打擊一部分學生的自信心,難度小了達不到引起學生重視的目的。因此,試題的難度最好是能讓相當部分學生嘗試到成功,讓小部分學生感到差距或壓力。

4.小測試的評價方式可以多元化、多樣化

可以當堂評,也可課后評,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比如學生命題小組成員評,先完成的學生評,小組之間交叉互評,同桌或前后桌互評,教師先點評學生后自評。

我在教學中運用“課堂小測”的一些體會:

課堂小測的目的不是要把學生考倒,也不是為了讓學生爭輸贏、分高低,而是通過檢測學生對近來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采取相應教學措施或調整思路對學生進行幫助和輔導;是為了提醒學生近來所學知識的重點是什么,是如何運用的;是為了強調和規(guī)范學生的解題格式,提高他們的答題技巧;也是為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促進他們認真聽課和專心思考,及時理解相關知識點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