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卒中后抑郁障礙臨床資料分析
時間:2022-08-31 03:42:00
導語: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卒中后抑郁障礙臨床資料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卒中后抑郁的發(fā)生率及臨床療效。方法對128例腦卒中患者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評定抑郁障礙發(fā)生情況,神經(jīng)功能缺損量表評定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評判標準評定日常生活能力。對確診為卒中后抑郁患者給于氟西汀20mg・d-1・Qd・Po,觀察4w。于治療前及治療4w末應用漢密頓抑郁分級量表評定療效。結果卒中后抑郁發(fā)生率35.2%。神經(jīng)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與神經(jīng)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能力正常者抑郁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3.97,4.02,P<0.05),不同性別、不同卒中部位抑郁發(fā)生率差異無顯著性(P>0.05)。抗抑郁治療有效率62.2%。結論
卒中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抑郁發(fā)生率高,抗抑郁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卒中后抑郁;腦出血;腦梗塞;抗抑郁治療
卒中后抑郁(Poststorkedepression,PSD)是腦血管疾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占腦卒中患者的20%~50%,不僅給患者帶來軀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為此,作者對我院收治的卒中患者進行了調查,現(xiàn)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2003年2月~2005年9月在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門診及住院治療的128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1)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診斷標準,均經(jīng)頭顱CT證實;(2)排除既往有神經(jīng)精神病史及檢查不合作者。其中住院95例,門診33例;男69例,女59例;平均年齡(64.2±17.5)a;腦出血39例,腦梗死89例;腦卒中時間20d~2mo76例,3mo~1a38例,1a~3a14例。
1.2方法
1.2.1抑郁情緒評定依據(jù)《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抑郁障礙診斷標準和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17項版本評定抑郁狀況,HAMD評分<7分為正常,≥7分為輕度抑郁,>17分為中度抑郁,>24分為重度抑郁。
1.2.2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定采用改良的愛丁堡斯堪地那維亞神經(jīng)功能缺損量表(SSS)評定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SSS評定1~15分為輕型,16~30分為中型,31~45分為重型。
1.2.3日常生活能力評估日常生活能力評判標準(ADL):ADL1:完全恢復;ADL2:部分恢復或可獨立生活;ADL3:生活需幫助,柱拐可行走;ADL4:臥床不起,意識清楚;ADL5:植物狀態(tài)。
1.2.4治療對PSD患者在治療卒中的基礎上給于氟西汀20mg・d-1・Qd・Po,4w末進行漢密頓抑郁分級量表(HRSD)測評療效,HRSD評分<8分為治愈,減少5分以上者為好轉。
1.2.5統(tǒng)計方法對所有病例進行分組統(tǒng)計,計算抑郁發(fā)生率,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PSD發(fā)生率128例卒中患者中輕度抑郁31例,中度抑郁13例,重度抑郁1例。其中男性25例(19.5%),女性20例(15.6%),男女間差異無顯著性(χ2=2.25,P>0.05)。
2.2卒中部位左半球23例(35.3%),右半球17例(35.4%),雙側半球5例(33.3%)。其中腦葉12粒(34.2%),基底節(jié)28例(34.1%),腦干5例(35.7%)。
2.3PSD與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關系128例卒中患者中有神經(jīng)功能缺損102例,出現(xiàn)PSD42例(41.1%);神經(jīng)功能正常26例,出現(xiàn)PSD3例(11.5%)。兩組PSD發(fā)生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3.97,P<0.05)。
2.4PSD與日常生活能力的關系日常生活能力缺損106例,出現(xiàn)PSD42例(39.6%);日常生活能力正常22例,出現(xiàn)PSD3例(13.6%)。兩組PSD發(fā)生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4.02,P<0.05)。
2.5臨床療效45例PSD患者給予氟西汀治療4w,痊愈16例,好轉12例,總有效率62.2%,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3討論
PSD是一種常見的并發(fā)癥,國外文獻報道其發(fā)生率為40%~50%。Pohjavaara等[1]對486例腦卒中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40.1%的患者在發(fā)病3mo時發(fā)生抑郁,其中輕度14.1%,中度26%。Herrmann等[2]對104例腦卒中患者的調查發(fā)現(xiàn),輕、重度抑郁在急性期發(fā)生率分別為17%和19%,總發(fā)生率36.0%。包錫卿等[3]報道,腦卒中1mo后抑郁發(fā)生率49.5%。本研究顯示,PSD發(fā)生率35.2%,輕度68.9%,中度28.9%,重度2.2%,低于文獻報道[1~3]。這可能與本組急性期患者居多有關。本組男性患者抑郁發(fā)生率19.5%,女性15.6%,男女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有關卒中損傷部位與抑郁相關研究的結論各不相同,多數(shù)認為大腦損傷的不對稱性對PSD的發(fā)生有影響,左側大腦半球損傷與抑郁有關,其中左側額葉和左側基底節(jié)損傷患者的PSD發(fā)生率更高[2]。但也有否定有關損傷部位與抑郁相關性的報道[4]。Gainotti等[5],用語言和非語言工具研究PSD與損傷部位關系時發(fā)現(xiàn),PSD與損傷部位無關。本組PSD的發(fā)生與卒中部位無關。
本研究還顯示,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嚴重者PSD發(fā)生率高,與報道一致[6]。這可能與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生活信心不足,自我評價低有關。本研究對PSD患者聯(lián)合氟西汀治療4w末總有效率為62.2%,表明抗抑郁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PohjavaaraT,LeppavuoriA,SiiraI,etal.Frequencyandclinicaldeterminantsofpoststrokedepression[J].Stroke,1998,29:2311
[2]HerrmanM,BarthelsC,SchumacherM,etal.Poststrokedepression:Isthereapathoanatomiccorrelatefordepressioninthepostacutestageofstroke[J].Stroke,1995,26:850
[3]包錫卿,王庚鑫.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干預前瞻性對照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15(4):260
[4]AngeleriF,AngeleriVA,FoschiN,etal.Depressionafterstroke:aninvestigationthroughcatamnesis[J].Stroke,1998,29:2311
[5]GainettiG,AzzoniA,GaspariniF,etal.Relationoflessionlocationtoverbalandnonverbalmoodmeasuresinstrokepatients[J].Stroke,1997,28:2145
[6]PohjavaaraT,LeppavuoriA,SiiraI,etal.Fregueneyandclinicaldeterminantsofpoststrokedepression[J].Stroke,1998,29: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