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CAD課程計算機論文

時間:2022-02-28 08:43:37

導語:服裝CAD課程計算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裝CAD課程計算機論文

一、解決辦法

(一)與其他相關專業(yè)課程相融合,突出體現實踐性服裝cad具有款式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放碼、排料等一系列模塊,每一模塊都有與之相對應的專業(yè)課程,作為應用性較強的工具,服裝CAD要和專業(yè)課程相融合,要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下做出以下兩方面調整:首先,在課程內容安排上要將服裝CAD融入到每一門與之相關的專業(yè)課中。譬如在服裝款式設計課程結束后,再學習服裝CAD中的款式設計軟件,款式設計課程的最終作業(yè)要求學生由服裝CAD來代替原來的手繪款式設計,這樣就將原有的服裝款式設計課程與服裝CAD款式設計這兩部分課程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學時分配上服裝CAD的款式設計在原有的服裝CAD課程中占用學時不變,兩門課程既是獨立的,又是密不可分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接觸軟件時已帶有任務性,有目的的學習加上教師的講解比傳統(tǒng)學習方法更適合對軟件的領悟與掌握;同樣,服裝結構設計課程與服裝CAD結構設計模塊相結合,結構設計課程要求完成手工紙樣設計,再由服裝CAD完成電腦繪制結構制圖、完成工業(yè)樣板;服裝工業(yè)制版與推板課程可與服裝CAD課程中的放碼、排料模塊相結合,學生比對兩種方式完成的作業(yè),既增強了實際動手能力又能體會服裝CAD確實使企業(yè)提高實際生產效率、節(jié)省成本、管理便捷等重要性,進一步加深對服裝CAD的認識。其次,在課程先后時間安排上要與企業(yè)實際運作相符合,也就是是遵循企業(yè)中的款式設計—結構設計—工業(yè)樣板—放碼—排料—成衣的先后順序,那么,不但在時間上要符合,而且完成的效果同樣也要符合企業(yè)實際情況。這就要求我們在傳統(tǒng)款式設計課程開始時,必須將市場上最新的款式結合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就是說要緊跟市場,以新的設計和款式代替陳舊的款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同時按照企業(yè)中的模式,將設計轉化為成衣。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中設計思想要轉化成真實的產品,這是一個符合企業(yè)真實情況的“大任務”。

具體操作順序是根據已設定的款式圖完成手工結構設計,然后由服裝CAD修改或重新生成手工樣板、工業(yè)紙樣,最終在服裝生產工藝課結束時獲得最終成衣。也就是說,這個“大任務”是由不同課程下的一個個“小任務”組成的。整個教學模式下的各個課程,在時間上既是相互獨立的,在內容上又是緊密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印證的。表面上看課程是分散了,實際上具有很大的綜合性。同時課程相互關聯、承接、遞進,從而實現了知識的共同增長。在這種模式下,除原來課程的考核方式外,學生自行組織的靜、動態(tài)展演也可作為一項考核方式來體現學生學習的效果,這樣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實物的展示中產生成就感,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種模式的實現下,每個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可體會到做設計師的角色,更深一步領會企業(yè)生產過程,因此,服裝CAD是融合設計師思想,使服裝設計更加科學化、高速化的技術。更能夠充分認識到學習服裝CAD技術的重要性和實用性,以及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的價值,讓學生感覺到能夠學以致用,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也激勵了教師的教,是教與學的雙贏的促進方式。

(二)改變傳統(tǒng)授課方式原有教學模式下的教與學已不能真正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針對服裝CAD應用型特點做出調整。把原有的灌輸型教學方法改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只需在課程開始時首先布置以上所述的“小任務”,各個“小任務”由于“大任務”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由學生分組共同完成;教師授課時可直接講授工具的用法,然后由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和加深對具體工具的用法,期間對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互相討論或直接由教師指導完成。由于是帶有問題性的、任務性的學習,這種方法直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領悟,要比教師直接灌輸講授這種方法更有效。

(三)選擇多軟件學習,提高硬件配套設施利用率國內外服裝CAD軟件種類繁多,教學授課所使用的軟件選擇余地較大,在教學中不可能把所有的軟件都放到課堂上進行學習,這是教學設備和教學計劃所不允許的。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在多數服裝企業(yè)中應用廣泛的軟件,而且其功能、操作習慣符合我國服裝行業(yè)習慣這樣要求的2~3個軟件,以一個為主,在正常教學中引入,另外兩個為輔,以案例方式在軟件新的功能上以及不同軟件的區(qū)別上向學生介紹,可以通過課后作業(yè)的形式使學生深入學習,這樣學生對市場上主流軟件并不陌生,即使在就業(yè)后遇到沒接觸過的軟件入手也不會感到困難。因為服裝CAD軟件在功能模塊上的劃分基本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各軟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特點,深入了解和學習2~3個軟件后,其它則正如我們所說的會觸類旁通,并不困難。另外,在服裝CAD的選擇上要綜合考慮服裝行業(yè)以及服裝CAD的未來發(fā)展趨勢,所選擇的服裝CAD要代表實際生產中的新應用、新技術和新工藝,軟件在教學的同時要與開發(fā)商保持同步升級和更新。軟件的學習與應用離不開配套的硬件設施,正如前面的內容所提到的,學生帶有任務性質的學習最終目的是通過服裝CAD技術獲得成衣,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數字化儀、打印機、繪圖儀等專業(yè)設備,可建設專業(yè)電腦機房,軟硬件設施不分離,這樣授課的同時可讓學生直接輸入或輸出1:1紙樣,進行修改,從理論轉化為實踐認識,是對學習過程和生產實踐過程的更深層次的掌握。

二、結語

隨著計算機信息時代的高效化和便利化,服裝CAD技術成為服裝專業(yè)大學生進行從業(yè)選擇過程中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傳統(tǒng)服裝CAD教學已缺乏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求知欲的培養(yǎng)已出現弊端。服裝CAD課程和專業(yè)課程在教學內容上有緊密的聯系,新的教學模式中,理念是把服裝CAD和服裝專業(yè)教學結合,強調知識的融合與銜接,實現教學內容多位一體化,實際授課內容模擬企業(yè)實際生產及運作模式,軟硬件配套設施緊密結合,學習中更注重由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重要性,從而能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綜合技能。這種教學模式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學習主導,能使學到的知識掌握得更好,更能主動挖掘知識點和探究學習中的重點難點。這不但解決了課本中的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情況,更能體現服裝CAD課程重應用、重實踐的理念。在以上教學模式發(fā)展及應用的基礎上,我們將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探索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斷加強課程的建設,從而深化發(fā)展服裝CAD的教學,切實推動服裝CAD的應用。

作者:張瑤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