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圖示教學法的巧用

時間:2022-05-08 10:53:24

導語:高中歷史圖示教學法的巧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圖示教學法的巧用

1圖示教學法的優(yōu)勢

在進行圖示表格設計時,有時需要打亂教材章節(jié),分門別類地重新整理組合課本知識,把歷史的縱向橫向發(fā)展、錯綜復雜的內在聯(lián)系簡明清晰地展示出來,努力使學生將散見于各章節(jié)中的零碎史事,在頭腦中構成縱橫相連、有序的邏輯性整體網(wǎng)絡。圖示法有利于概括問題、牢固記憶、增強興趣、培養(yǎng)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整體的有機聯(lián)系的歷史觀,形成歷史知識網(wǎng)絡的一種有效方法。

2歷史圖示教學法的常用形式與巧用

2.1結構圖示

依據(jù)圖示,講解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和系統(tǒng)掌握歷史知識,形成規(guī)律性的認識。如:“英國代議制的確立和完善”示意圖(圖1),通過這一圖示,用簡單的線條和文字,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很直觀地為學生揭示了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權利結構和特點。輕松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了“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這一教學重點和難點。

2.2數(shù)軸圖示

利用數(shù)軸圖示,講英、法、荷等國的殖民擴張;東印度公司的建立;英、荷、法爭奪殖民地的斗爭:英國的《航海條例》、英荷戰(zhàn)爭、七年戰(zhàn)爭、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殖民主義的罪惡。(見圖2)通過圖示的講解,學生很容易就能認識到:第一,早期殖民國家的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資本主義是伴隨著征服和掠奪而發(fā)展起來的。第三,列強的殖民擴張和爭奪,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重要途徑。第四,英國確立殖民霸權,海外市場不斷擴大,成為英國工業(yè)革命的根源。

2.3方位圖示

在歷史教材中,涉及到地理方位的知識比較多,并且中國歷史悠久、疆域廣闊,使知識的記憶有一定的繁瑣性,學生易混淆。如靠教師口頭說教,較難掌握,而用方位圖示,則可事半功倍。

2.4順承式圖示

順承式圖示按照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前后、前因后果為線索,體現(xiàn)事件的經(jīng)過,揭示歷史事物發(fā)生的前因后果或內在的聯(lián)系。如在講必修②專題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時,設計了如下圖表(見表1),把整個專題的內容非常簡潔地整合在一個表格中,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認識。在教學中只需引導學生填入相應內容,就能輕松達成教學目標。

2.5比較圖表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法是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的一項重要方法。所有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概念、歷史事件等都可列表比較,以區(qū)別其異同、性質、特點。如英法美德四國政體的比較(比較圖表,見表2),就清晰表明了近現(xiàn)代英美德法四國政體的異同。

3歷史圖示教學法運用的一般程序

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做到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有機結合。這是歷史教學的基本原理。多維信號示意教學法的運用,關鍵在于調動圖表、電影、錄像、錄音、唱片、講述等教學手段,把大量教學信息有機地組織起來,以再現(xiàn)、簡化、有效的理想結構形式將活的歷史表現(xiàn)出來,在教學中交替穿插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以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其一般程序為:第一,復習,導入新課。復習可用前節(jié)課的圖表。導入新課,可用以前與新課有關的圖表,或提出問題,以引起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注意。第二,新課教學。可以先把圖表里的內容隱去,只給學生出示知識結構大框架,再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一框一框的顯示。也可以由學生分組討論探究,說出各框應填寫的內容后,再把每個框里的內容顯示出來。教師再根據(jù)教學情況用形象、生動、簡潔的語言講解圖表,把分析、綜合、推理的邏輯思維化為有實際內容的歷史事件、歷史事實、歷史結論、階段特征、基本線索和發(fā)展過程。第三,對教材中一些不易用圖文示意的內容,教師要注意用講述法進行補充。第四,圖表小結,以鞏固新的知識,便于學生記憶全節(jié)課的內容。小結要做到既有畫龍點睛之巧,又有惜墨如金之精,并要注意知識的縱橫聯(lián)系,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

作者:王朝明工作單位:云南省臨滄市云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