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操教學合作學習策略

時間:2022-11-06 03:44:19

導語:高校體操教學合作學習策略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操教學合作學習策略

摘要:體操作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組織開展體操活動不僅可以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相關教師要重視采用有效的教學模式,以提高體操教學水平,而合作學習的引入,能夠推動體操教學的實施,對高校體育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以及課堂教學實效都有一定保障。本文就以高校體操教學為例,對其合作學習策略進行幾點研究。

關鍵詞:高校體操;合作學習;策略

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各國都十分流行的教學法,其具有適用面廣、適用性強等優(yōu)勢。從目前我國合作學習的研究情況來看,近些年其在我國教育領域開始拓展,尤其是在體操教學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學生身體與心理各方面的素養(yǎng),促進了我國素質教育整體發(fā)展。

1合作學習概念研究

1.1基本理論。合作學習是通過學生共同努力,一起合作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目前的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數(shù)十年前,浙江大學的盛群力教授就曾提出過合作學習的重點應當放在:小組中進行質疑,之后再進行統(tǒng)一。每個人應當分配到合理的部分進行操作,將所有人的操作結果進行整合,再選出一個小組成員作為領導。合作學習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因從應當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只要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足夠,學生可以積極地進行學習。教學環(huán)境對于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自身的學習效果和進度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學生應當以自身為基礎,再進行共同發(fā)展,在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應當共同學習,給予組內同學幫助,進行分享,不能攀比比較,應當共同進步,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能夠獲得共贏。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重要用來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差異,并且尊重和認知到這種差異,利用差異的存在,進行相應的查漏補缺,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求同存異,將差異性轉換為課堂中的優(yōu)勢,作為重要的資源幫助課堂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進而更好地提升教學在課堂中產生的效果,幫助差異性得到更好的發(fā)揮,提升課堂效果,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1.2價值貢獻。合作學習在教學中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貢獻。1.2.1課堂交流互動增加。合作學習能夠將學生自身的個性與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進行相應的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在課堂中進行溝通交流,提升表達能力。1.2.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穎的學習方式,它打破了傳統(tǒng)單一、枯燥的授課模式,能夠從多個方面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進而更好地調動學生思維和學習興趣。從大量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遇到學習情況無法達到預期的情況時,總將原因歸結為:“腦子笨”、“學習力低下”、“不愛學習”等原因是不正確的,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并不是智力不能達到教學需求,而是因為其自身對于學習沒有足夠的興趣和意愿,而合作學習很好地緩解了上述問題,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操活動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1.2.3實現(xiàn)了個性化教學。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普遍存在的,這就要求體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組織教學。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彼此幫助、討論研究,多種思維相互碰撞,相互補充,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更多解決問題、掌握技術要領的途徑方法,這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信心,也充分發(fā)揮了個體優(yōu)勢,促進了學生個體發(fā)展,實現(xiàn)了個性化教學。另外,學生具有了積極、健康的學習心態(tài),未來的學習中遭遇困難也不會輕易放棄?;诖耍献鲗W習在體操個體化教學、學生個體能力發(fā)展方面的貢獻是不容小覷的。

2合作學習的常見組織方法

在體操教學的不同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采用不同的合作學習方法。2.1技術討論法。體操教學的內容比較豐富,項目和動作類型較多,并且很多動作在日常生活中又不常見,因此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此時,教師就應該采用技術分析討論法,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成進行技術實踐、技術分析、技術演練。如果出現(xiàn)具有爭議的問題,就先讓學生查閱教材,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教師再與學生一同討論、分析、總結。2.2分段演練法。分段演練就是在教學中將體操項目分成不同的階段,將一整套動作進行分解,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個或者幾個分解動作,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要將本組的動作一一進行演練,掌握其要領。比如,在技巧“頭手倒立”動作中,小組成員依次對這個動作進行練習,將其中比較容易出錯的動作進行討論和研究并且及時加以改正。2.3組間競賽法。這種方法是利用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及求勝心,以此促使學生參與小學學習探究活動。比如,在期中考試中,教師可以從每套體操中選幾個動作,或者成套的一組動作作為考核內容,通過比賽看看評價各小組“動作完成質量、手法和站立標準性”等,根據(jù)評價結果,總結小組總成績并放入個人成績中。2.4授課練習法。這種方法是讓學生作為小教師對分解動作進行講解,每個小組準備一個技術或者一組動作進行講解,講解之前小組成員要體現(xiàn)組織教案,每節(jié)課可以讓2~3個小組進行講解,其他小組傾聽、觀摩,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和動作技巧要領。

3體操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分析

3.1組織實踐。3.1.1課前預習。為了提高課上體操技術動作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提前告訴學生所學內容和要求,課前小組成員需要對所學技術動作要領、動作的難點與重點以及如何進行保護進行預習。與此同時,小組成員輪流準備一份準備活動和結束部分的教案,內容圍繞隊列隊形、體操有關的基本功和身體素質提升,需要每次值日的小組成員積極準備,主動查閱相關資料,考慮活動場地,思考如何組織并帶領其他組員。其目的是鍛煉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1.2課上學習。每節(jié)課都有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組成,小組合作學習在這三部分中都要貫穿始終。準備部分分別由4個組的輪流值日生帶領小組內成員進行活動,這對每個學生來說是一個實習鍛煉的機會。基本部分一般都是新授課教學和復習課兩種形式。(1)新授課。第一步:教師通過掛圖或動作示范介紹新動作,通過掛圖和示范動作的分解動作讓學生觀察到動作每個階段的用力順序,提示所學動作的重點與難點,強調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并講解這樣做的優(yōu)點。第二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學生通過課下的預習,以反復練習體會動作要領,小組長組織小組內成員進行相互交流討論,形成互教互學互練。每個學生作為個體成員,在分組討論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意見不同產生分歧,這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更快地解決困難,使小組間的溝通交流順利開展。第三步:教師集合學生,在每組找出一名學生進行動作示范,學生在示范動作時教師及時糾正錯誤動作并對容易出錯的地方重點講解強調如何保護與幫助。使全班學生對所學動作有正確了解。第四步:小組再次練習,通過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共同探討技術動作的難點如何解決。第五步:教師巡視解決學生練習時遇到的問題,小組進行強化練習。結束部分小組內由當天值日生帶領組員進行放松練習,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充分的放松。最后,各小組內進行評價,教師對小組間進行評價與小結。(2)復習課。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由4個小組的值日生帶領進行體操有關的基本功和身體素質練習。在基本部分中,教師宣布復習內容,強調動作的要領,突破動作重點與難點。小組由組長負責帶領組織進行各個項目的練習,副組長協(xié)助組長進行調度,練習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這樣學生的練習時間多了,練習內容豐富了,練習密度提高了同時又鍛煉保護與幫助的技能。為了能有效的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小組間的競爭,激勵他們練好體操技術動作的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1.3課后練習。運動技能的形成是需要反復進行練習才能掌握的,加上學生在課上練習體操技術的時間必定是有限的,一個星期只有兩次大課,而學生真正在課堂上自主練習的時間也就在40~45min,而技術好的學生多數(shù)是平時自己練習的比較多。因此,就要把分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延伸到課外。雖然這種學習形式相對比較難組織,只要對學生加強正確引導,小組骨干積極組織。至少小組長每個星期組織一次課后練習,鞏固加強所學動作。再通過課上競賽的形式,看看哪組對所學動作掌握得快、進步得快,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3.2應用效果分析。通過以上組織活動的開展,可以總結出合作學習對體操教學產生了如下積極效果。3.2.1課堂壓力得到緩解。合作學習中要求學生在進行合作時應當彼此進行幫助和指導,因此學生應當具備相關方面的能力,這要求學生需要掌握學習內容的重點,根據(jù)相關具體內容,幫助其他同學更好地進行學習,通過這樣的過程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提升其自身的領導能力,語言運用能力以及一些發(fā)現(xiàn)錯誤的能力等,之后通過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也能夠更好地對教師的教學進行相關的拆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應的內容,之后再更好地進行解決,這樣教師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解決自身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減輕教師的課堂壓力,幫助學生全面提升。3.2.2“教”與“學”角色靈活轉換。合作學習中更為重視學生彼此之間的合作,而教師則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相關的幫助,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而學生則要更好地學習如何掌握聆聽他人的幫助和教導,這對于學生而言,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其人際交往的能力,讓彼此之間都能更好地理解和提升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的效率得到提升,而在“教”這部分內容時,小組成員其實是以教師的身份進行內容的講述,因此,應當重視自身講述的內容是否能夠被成員理解,這就要求其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和教學能力,而如何掌握這種能力就是一個通過學習的過程。因此,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教”與“學”這兩種不同角色的變化,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3.2.3大幅提升學生的練習密度。盡管高校學生已經(jīng)是成年人,但由于體操訓練的方式與其他運動項目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初次接觸體操訓練的學生在所難免會存在恐懼心理,為了幫助學生更好把控方向、距離以及速度上的感受,教師在學生進行體操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開展有針對性的保護工作,從而幫助其克服不自然的心理狀態(tài)。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個人能力相對較為有限,同時也受限于數(shù)量不多的體操器材,為了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進行更好進行訓練,教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觀念,組織學生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之間做到一對一相對接,從而更好地保證學生的動作安全,同時學生還能做到交流經(jīng)驗,更好地改善自己的不足,達到更為出色的學習效果。3.2.4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所謂的合作學習,是在教師的鼓勵與牽頭作用之下,營造更為熱烈、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之間能夠做到互相幫助,找出自己體操練習過程的不足,達到團隊共同進步,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的目的。所以,盡管體操訓練和課程是一項體育類的科目,但教師還需要進行相應的理論知識教育。通過系統(tǒng)性的教學,幫助學生之間建立起良性競爭、互相幫助的精神品質,讓學生理解只有共同進步才能獲得更好的成績。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最為重要即為評價工作。通過合理的評價工作,讓學生能夠階段性的做好總結,意識到現(xiàn)階段工作中的不足,形成系統(tǒng)性的認知。同時,在評價的作用下,學生會為了得到更好的評判以及肯定,激發(fā)出更為主動的練習積極性,以主動的態(tài)勢投身到體操訓練之中,獲得更好的鍛煉效果。3.3合理化建議。3.3.1繼續(xù)深入學習合作學習的基礎理論。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盲目開展合作學習,為了深化體操訓練的價值,教師在學生學習小組分配的過程中,需要盡量搭配體操水平相近的學生進行訓練,從而更好匹配學生的能力,使得每一位學生在課程中有所收獲與進步,獲得更好的鍛煉效果。3.3.2善于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教學評價的內容十分豐富,進行評價的方法也有許多,教師應當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內容不僅要與學生的學習成果有關,還應當涉及到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能力、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競爭能力有關,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不應當僅僅進行表揚和批評,還可以進行適當?shù)墓膭詈鸵龑В靡恍┲w動作或者眼神對學生給予評價,評價的對象也不應當限于教師,還可以拓展到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等,教師再根據(jù)不同的評價內容選擇適當?shù)姆椒▽W生進行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3.3合作學習可貫穿整個體操課堂的始終。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在基礎教學還可以安排在課前準備階段和課后復習階段,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時一起進行隊形練習,共同完成徒手體操,專項活動等內容,課后也可以讓學生集體針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復習,對于這部分內容,相較于合作學習,也許更適合用合作訓練來形容,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3.3.4合作學習可進行巧妙安排。合作學習在一些情況下會因為場地原因無法良好地進行,例如場地較小,器材達不到要求等,會造成教學進程受到影響,當教師遇到這類問題時,應當努力減少這部分內容對于課堂的影響,變換課堂內容。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針對不同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交錯使用器械,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器械不夠而造成的尷尬局面,還可以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內容復習。

4結語

本文通過研究合作學習在體操教學中的應用,闡明了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與教學策略,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到合作教學的優(yōu)勢,并加以利用和開發(fā)。另外,體操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重視體操教學并能夠將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這必然能夠推動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繁榮發(fā)展,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駿.高校體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0):29-30.

[2]張戈.“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31(05):1-7,44.

[3]李緒穩(wěn),楊海航.“自主、探究、合作”教學模式在西藏高校體操普修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西藏科技,2013(12):39-41.

[4]隋燕.高校體操教學改革途徑與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10):180-182.

[5]郭井雙,肖紅艷,潘秀麗.對高校體育專業(yè)體操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調查分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9(1):84-85.

作者:李航 單位:保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