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探討
時間:2022-06-12 10:55:58
導語:兒科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醫(yī)學模式逐漸從單一的治療模式,演變成較為人性化、個性化的治療模式,逐漸向健康保護和健康促進方面上靠攏[1]。在臨床,合理開展健康教育管理措施,對于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及臨床醫(yī)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兒科病房由于其患者特殊性,如患兒理解能力有限,加大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的難度。就兒科病房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難點進行分析和討論,并給出合理性、專業(yè)化、有針對性的護理建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6年8月~2017年8月入住醫(yī)院兒科病房的312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兒有156例。在兩組患兒診療期間,均對其實施常規(guī)護理及健康宣教。在此基礎上,分析兒科病房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難點及問題,觀察組患兒及其家長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對照組患兒中,男75例,女81例;年齡為5~13歲。觀察組患兒中,男76例,女80例;年齡為6~14歲。兩組患者或其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管理,了解患兒的基本情況及家庭情況,加強與患兒及其家屬的溝通,通過嚴謹的檢查手段,幫助患兒進行診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緊抓兒科病房中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通過為患者及其家屬宣傳疾病知識,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加強心理溝通和身體護理等工作,幫助患兒快速恢復健康[3]。1.3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患兒的住院數據,包括:住院天數、并發(fā)癥、院內感染情況、二次住院情況等。通過值班記錄,家屬描述及用藥記錄等情況作為依據。②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包括是否能配合治療、是否能掌握知識、是否能自我護理、是否能讓護士滿意。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的住院數據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住院天數、并發(fā)癥、院內感染、二次住院等方面,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患兒及家屬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觀察組患兒及家屬的知識掌握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結論
3.1兒科健康教育的難點。(1)患兒因素。嬰幼兒發(fā)育還不成熟,沒有較為完備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在事物的認知方面存在很大局限,因此在進行兒科病房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家屬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學齡前的兒童大多具有極其強烈的好奇心,屬于自理能力較差而獨立意識又較強的一個特殊群體[4]。由于患兒自制能力較差,需要家屬與醫(yī)護人員加強溝通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這也增大了健康教育工作的難度。(2)家屬因素。由于患兒家屬的個人經歷不同、學識學歷不同、因此在對待患兒健康教育工作上的重視程度也就不同,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會由于家屬個人因素產生一定波動。家屬在看護患兒時的心情狀態(tài)很容易感染到患兒,如若家屬本身帶有不良情緒或者對教育工作不配合的話,很容易使健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5]。(3)護理人員因素。兒科的健康教育工作是由醫(yī)護人員親力親為完成的,因此,護理人員的個人素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醫(yī)護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與兒科護理需求的差異,讓兒科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識不強。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家屬及患兒的情感、關懷等心理護理意識還有待加強。同時,時間編制的不合理,很容易讓護士產生工作上的精神疲憊,導致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下降。3.2護理對策。(1)改進宣教方式。兒科患者由于其特殊性,對游戲化的宣教模式能夠較輕易接受。兒童喜歡在游戲中學習,具有天生模仿他人行為的能力。兒童喜歡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利用患兒的以上特點,有針對性的改變以往知識灌輸式的宣教模式,讓患兒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能夠大大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2)加強心理指導。由于從家庭到醫(yī)院的環(huán)境改變,使得患兒對陌生的環(huán)境帶有一種恐懼心理,需要醫(yī)護人員進行勸解和指導。通過了解患兒的家庭情況、患兒的行為習慣等,可以拉近與患兒的距離,促進二者溝通。在聊天玩耍的過程中,取得患兒的信任,為下一步的宣教及護理工作做準備。同時,對于部分有緊張心態(tài)的家長,醫(yī)護人員也要進行開導。盡量向家長解釋各種醫(yī)療規(guī)范及注意情況,幫助患者家屬快速適應環(huán)境,加強患者家屬對醫(yī)院的認知和信任,使患者家屬能指導患兒配合治療[6]。(3)加強知識的傳授。兒科病房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是極為特殊的,接受知識的主體不再只是患者,而是患者及家屬共同接受教育。通過及時、細致的向患兒家屬傳授知識,讓患兒家屬對相關疾病有著清晰地認知,讓患兒家屬加深對疾病的了解。適時的為患者家屬答疑解問,幫助其樹立積極的信念和信心。為患兒家屬講解各種后續(xù)治療辦法及護理措施,如飲食的衛(wèi)生、合理的飲食、合理的護理等,通過圖畫加文字的方式,讓宣傳資料更加生動豐富。督促患兒家屬與患兒一起改進不良習慣,做到不偏食、不挑食。養(yǎng)成飯前飯后洗手的好習慣,加強患兒的衛(wèi)生觀念。兒科病房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有較多的重點和難點,醫(yī)護人員應起到足夠的重視,針對兒科病房的特殊性,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管理措施,從而提高患兒家屬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使其更好的配合臨床治療,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小青,曹英娟,吳凌,等.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在兒科特需病房中的應用[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3,30(10):2045-2046.
[2]牛曉桂,張曉麗,高貴霞,等.多樣化健康教育方式在兒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11(36):253-254.
[3]倪永麗,徐燕飛,肖文.新生兒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在入院時對患兒近親屬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3(5):107-108.
[4]陳靜宜,林小靈,吳雪芳.在小兒骨科病房中開展健康教育講座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2(5):90-91.
[5]周碧瓊,周鑫,何濤.封閉式管理新生兒科患兒入院時對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與評價[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0):109-111.
[6]潘海龍,汪欣,唐萍,等.外科病房健康教育的方法改進與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0):936-937.
作者:沈炎梅 單位: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
- 上一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展研究
- 下一篇:內科患者健康教育管理論文